
宿城一中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学校前身是同盟会早期会员、留日学生王雪渔先生创办于1906年的正谊中学堂,为皖北地区第一所近代中学。1952年定名为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1953年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重点中学。在1960年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上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先进单位”,《人民日报》以《安徽中等学校的一面旗帜》为题专文报道。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7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安徽省中小学智慧学校示范校。
百年老校,励精图治,薪火相传,砥砺出“励学敦行,见贤思齐”的校训,孕育了“和谐勤奋,诚信敬业”的校风,形成了“博学笃志,诲人不倦”的教风,养成了“至诚至坚,学而不厌”的学风,多年来始终在全市处于“领头羊”地位。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全国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家长学校示范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从这里走出的校友有:政界精英、著名的科学家、知名的艺术家、军旅娇子,他们都是宿城一中的骄傲。2011年9月,学校由老城区搬迁至政务新区。新校区占地310余亩。校园内楼宇错落,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在校学生约6000人,现有在职教职工467人,其中教师432人(含宿城一中宿马学校110人),高级教师154人,特级和正高级教师3人,中高级以上教师37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8人,市级骨干教师37人。
务实先进的办学理念
校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秉持“美丽一中,幸福教育”的核心理念,努力实践“让学生享有幸福教育的快乐,让老师享受教育成功的幸福,让社会享用优质教育的福祉”,奋力追求“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国内名校”的目标。围绕建设“创新型、学术型新优质高中”,通过树立重视学术、崇尚创新的价值取向,建设师生多元发展的平台,搭建师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舞台,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培育“专业+专长”的教师,培养“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学术素养”的适应未来的高素质学生。
德才兼修的师资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教师队伍拥有过硬思想政治素质。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增强法纪约束,实施师德考核,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省级教师网上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市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实行新老教师结对,以老带新,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利用暑假,分批组织教师到华东师大、南京师大等高校进行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先进地区学校的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评比、研讨、交流活动,让教师在更大的平台上得到锻炼,同时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经验;选拔教师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实施的国培计划、省级培训及市级培训,培养更多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以课程建设增强教师的凝聚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骨干教师公开课(示范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最近三年,在各级优质课、教学基本功大赛等评比活动中共有211人次获奖,其中4人获评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56人次获评省级优质课。近年来,我校有多人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江淮名师、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最美教师、宿州市模范教师、宿州最美教师等。
以生为本的德育体系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中。充分利用德育课程、升国旗仪式、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等开展德育实践。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健康人格。春季举办读书节、体育节,秋季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以“四大节日”为平台,以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综合素质,发展个性特长,增强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重视团组织自身建设及教育引领作用,学校各级团组织利用主题团日开展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校团委获“宿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宿城一中志愿服务队于2022年4月获宿州市“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14年成立的宿城一中求真模拟联合国协会先后参加了多届全国中学生会模联大会、世界联合会·全球模联大会ZSPD等活动,2019年成功主办第八届安徽省中学生模联大会。模联社团为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我校在依据国家课程体系开齐开足课程的基础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尤其是拓展性课程,努力建立起多样、立体、创新的特色课程体系,为学生成长为适应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设了大学先修课程、学科竞赛课程以及人工智能、3D 打印、Arduino创客、科技创新大赛兴趣班等选修课,加入华东师范大学C20慕课联盟。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智慧学校,为课程改革助力。在软硬件方面为师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平台。近年来,建成3D打印创新探究实验室、科技探索实验室、arduino创客设计室、创客制作室、录播教室、智慧教室等。我校还有一批优秀的科技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创意活动。
亮点凸显的人才培养方式
我校采用“导师制”培养尖子生,使得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培养拔尖人才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经“钱学森姓名冠名和肖像使用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授权,在原来“培菁班”的基础上举办“钱学森培菁班”。“钱学森培菁班”引入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在办学理念、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管理模式、文化建设等领域加强与国内其他钱学森班的交流合作,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将理、工、文、艺有机结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使学生集大成,得智慧,努力开创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培养创新型、学术型、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的途径。为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需要,培养国际化人才,我校自2012年起与越洋国际教育(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宿城一中国际部,针对部分学生出国留学等国际教育的需求,引进英美高中教育课程等资源,配备资深外教+中教的专业师资团队,以小班化形式开设外教课及雅思课程培训,提供出国留学的平台。国际部与英、美、加、澳等国家的几十所中学及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与世界对话的舞台。国际部成立以来,每年均有近10名学生被世界排名前100的国外名校录取。
全面开花的教育成绩
多年来,全校上下勠力同心,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本科升学率和一本升学率连年稳步提升,始终位居全市第一,名列全省前列,成为宿州教育的一个品牌。
搬迁至新校区之后,因高考成绩优异,市政府曾对我校给予通令嘉奖。近年来,每年我校均有大批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985”、“211”双一流高校,有数十位同学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艺术类名校,其中蔡程昱已成为全国著名歌手。我校每年还有多名同学被录取到空军航空大学、海军航空大学,先后被评为“海军招飞先进单位”、 “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
在五大学科竞赛方面,近五年我校获省级一等奖以上共68人次,其中获物理全国金牌1枚,化学全国金牌1枚,数学全国银牌2枚,物理全国银牌1枚,化学全国银牌3枚,生物全国银牌1枚。2019年,我校学科竞赛成绩进入省内前三名。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创意大赛、机器人大赛和全国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我校学生获得国家、省级奖项一百多项。其中2015年尹仕杰同学的《便携式远距离落水救援器》荣获全国一等奖、2017年任山山同学《基于半透膜的可调节光式胶体玻璃窗》荣获全国优秀奖。安徽省2022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高二(7)班陈羽轩同学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视觉式多场景智能小车服务平台》荣获安徽省一等奖,
我校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60多个。在历年的“叶圣陶杯”全国作文大赛、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英语创新大赛等写作类赛事中,我校每年都有众多学生获全国及赛区一等奖。我校是安徽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和足球示范校。近年来,我校各项体育成绩突出,尤其是在田径竞赛项目上取得喜人的成绩。连续多年在宿州市田径运动会上获得男子团体总分、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且多项比赛项目打破宿州市田径运动会纪录,更是在2021年安徽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冠军赛上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涌现出刘子赫、王昕瑞、张睿欣等一批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刘子赫同学参加全国(U16)田径锦标赛跳高项目,以2米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亚军并打破安徽省青少年跳高记录,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
陈曙光,1970年5月出生,1994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在职安徽省委党校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2001年获安徽省地理优质课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2002年获全国地理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2008年评为宿州市首届“骨干教师”,2013年评为安徽省中职学校德育先进工作者,2014年评为安徽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22年获得宿州市首届“人民满意的校长”。
学校地址:安徽省宿州市银河三路518号
市内乘坐21、8路公交车宿城一中站下即到
宿城一中2023年招生简章
2023年我校总招生计划为1716人,均在埇桥区范围内招生。其中,在自主招生批次录取中科大创新型人才实验班104人,录取中美国际课程班52人;特长生批次录取体育特长生52名;省示范高中批次在埇桥区招收高一新生1508名,包括两个钱学森培菁班和两个实验班。
一、招生指标分配
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省示范高中收费标准收取学费。
二、中科大创新型人才实验班
三、中美国际课程班
四、钱学森培菁班、实验班
五、奖助学金政策
六、咨询办法
(工作时间请拨打办公室电话)
七、本招生简章由宿城一中负责解释
宿城一中教务处
2023年6月29日
“中科大创新型人才实验班”
招生方案
宿城一中是北大、清华、中科大、南大、哈工大、东南大学、大连理工等全国知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2002年,宿城一中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实验班,中科大常务副校长亲自为我校授牌。多年来,依托中科大这一平台,我校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的管理方法,为高校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高考成绩始终名列全市第一。
一、招生名额和条件
面向埇桥区2023届应届初中毕业生,招收中科大创新型人才实验班两个,共计招收104人。
二、填报办法
在网上宿州市普通高中招生志愿的自主招生批次填报我校代码1201。
三、录取原则和办法
四、管理办法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六、本招生方案由宿城一中负责解释
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
2023年6月29日
宿城一中2023年
“钱学森培菁班、实验班”招生方案
“宿城一中钱学森培菁班”以钱学森为楷模,以大成智慧为引领,弘扬钱学森科学报国、爱国奉献精神,努力实践大成智慧教育思想,为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招收名额和条件
二、报名时间与办法
三、选拔办法
四、测试地点及注意事项
五、管理办法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
0557-3920474 3917909 3917805
招生咨询联系人:
陈老师 13605573791
黄老师 13955788885
李老师 13955783175
(工作时间请拨打办公室电话)
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
2023年6月29日

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是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徽省首批示范高中。学校主校区现位于开发区迎宾大道88号。宿州二中始建于1940年,原名崇真中学。学校现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家教名校,是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学校现有主校区和雪枫中学校区、实验中学校区三个校区,共有教职工65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5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19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0余人。学校主校区每年提前批次招生有两个卓越班(含珍珠班)、一个国际班,雪枫中学校区提前批次招生两个共建班(卫星班)。学校教风纯正,学风优良,是享有盛誉的安徽名校。
雪枫中学校区位于城东片区埇桥路,是以“弘扬雪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育人目标的高标准、有特色、全封闭、全寄宿制学校,占地210余亩,总建筑面积95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07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1人,新招聘应届毕业生中7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学校设施设备一流,已建成高标准智慧教室60口,建设有集身份识别、校园消费、图书借阅于一体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各类计算机房、功能实验室、功能教室30余口,心理咨询室、校园电视台各1套。雪枫中学以“建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办有温度的教育、育有尊严的学生”为办学理念,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近一年的努力,雪枫中学校区赢得了社会、领导的肯定,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先后被评为“宿州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宿州市程波名师工作室”“宿州市杨争光名班主任工作室”,1人被评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分别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各类教育教学大赛和学生竞赛中荣获市级以上奖项20余项。
实验中学校区地处宿州市汴河中路,毗邻宿州学院,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106名教职工。教育教学用地(东院)20.6亩,教学面积17680平方米;学生宿舍区(西院)占地4.4亩,宿舍面积4145平方米。
学校三个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即统一教育管理,统一调配师资,统一教学进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目前,全校上下和衷共济,锐意进取,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稳步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为打造皖北一流、全省知名的省级示范高中而努力奋斗!
曹振锋,男,196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本科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1995年1月任宿城一中教务主任,自2009年2月先后在萧县中学、宿城一初中、宿州二中担任校长职务,管理经验丰富,教育理念先进,求真务实,所任职学校都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每所学校任职前,学校都是处于非常时期。曹振锋能充分调研,找准问题,明确目标,坚持理念引领。在萧县中学时针对是曾经的名校提出“重塑辉煌”;在宿城一初中时针对刚刚高初中分离后的复杂现状,强调自我认同,提出“打造义务教育的宿州标杆”;在宿州二中,针对处于低谷时期的困境,提出重拾信任,“让二中因我而更美好”。 在所任职学校,能创新管理模式,抓实教学管理,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他始终把个人荣誉看得很淡,心里总装着教职工。
2021年宿州二中接管雪枫中学校区,经过苦干实干,社会口碑越来越好,实验中学并入二中工作平稳有序。目前,宿州二中三个校区均进入良好的发展状态。2021年曹振锋工作室被市教体局授予“宿州市曹振锋名校长工作室”称号,2022年曹振锋被宿州教体局评为“人民满意的校长”。
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迎宾大道,市内乘18路、22路公交车可至。
宿州二中2024年体育特长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二、报名条件
三、报名方法
注意:未参加过省市级比赛,但具备体育特长潜质的报考学生,由宿州市市队项目教练组进行现场测试,测试合格方可报名。
四、测试时间、地点和内容
五、录取办法
六、缴费标准
七、注意事项
八、咨询电话
2024年7月2日

安徽省灵璧中学是灵璧县办学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省级示范中学,其前身为明朝万历年间的正学书院,中学建制始于一九四四年。一九九六年由县重点中学升格为宿州市重点中学,二〇〇一年九月又被批准为“安徽省示范高中”。老校区位于灵璧县灵城镇教育路1号,2020年8月整体搬迁至灵城北部(杨河路与磬山北路交叉口)新校区办学,新校区总占地378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可容纳120个教学班,满足6000人就学、住宿。
2012年底,王峰校长提出并实施了“12345”发展方略:“1”是一个宗旨:加速崛起;“2”是两个重点:安全第一、质量至上;“3”是三个目标:全县第一,全市领先,全省知名;“4”是四项措施:激情校园,领导苦管,教师苦教,学生苦学;“5”是五型校园:平安校园、公平校园、竞争校园、责任校园、和谐校园。
2013年,在承继原有的校徽、校风、教风、学风的基础上,重新研究确立了新的校训“碰撞只相信实力,不相信眼泪”,重新填词谱曲确定了新的校歌《托起梦想》,王峰校长亲自作词,请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并制成MV在校内大屏幕上反复播放以激励师生。在灵璧中学,班训、班级目标、班主任的治班理念,每个学生心仪的大学,全都贴在每个班级门口,学生们每天进出教室都能看到;每天早晨和课间跑操时,大家齐喊班训,班级间相互比拼哪个班的喊声更齐,哪个班的喊声更洪亮;开班会时,大家齐唱班歌,为自己喝彩,为老师鼓劲;开运动会时,大家挥舞着班旗,为赛场上的同学加油助威……充满激情的校园氛围,使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成为了校园常态。经过十年来的实践检验,成效已经显现:领导身先士卒,教师争先恐后,学生分秒必争,励志标语随处可见,班级挑战激情澎湃,学生挑战舍我其谁,课前宣誓震耳欲聋,课间跑步红旗飘飘,校内校外紧张有序,一个激情勃发、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氛围已经形成。
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激情勃发、执行力和战斗力特别强。他们在教学上精研细磨,精益求精,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分层培养,不放过任何细节,不滞留任何问题,倾心倾力倾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们全力抓好学风管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灵璧中学制定了《灵璧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从起床、洗漱、衣着、饮食、入班、出操、听课、自习、作业、考试、集会、就寝、言行、交友、网络使用、安全防控等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详细的规定并不断完善。教师团队实时管控并进行量化管理,对学生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及时反馈分析,及时纠偏补正,确保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学习品质。一支倾心奉献,真心爱生,精心育人,潜心教研,匠心授业,用心管理的优秀教师团队是灵璧中学崛起的基础和保证。
“把平凡变成优秀,把优秀变成精英”是灵中人的永恒追求。2013年以来,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考入“985”“211”等全国一流名校。高考四次夺得宿州市第一名。
校训:碰撞只相信实力,不相信眼泪。
校风:合作、务实、创新、高效
教风:求实、求活、求新、求精
学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合作
灵中精神:团结奋进,顽强拼搏,敢于超越,争创一流。
王峰,灵璧中学党委书记、灵璧中学校长,中共党员,1965年6月6日出生,安徽灵璧县人。1981年9月至1984年7月,在灵璧师范学校学习,硕士研究生。1984年7月至1994年8月任灵璧县卓场初中教师、主任、校长;1994年9月至1997年11月任灵璧县大庙中学副校长;1997年11月至2007年9月任灵璧县游集中学校长;2007年9月至2012年3月任灵璧县三中校长;2012年3月至今担任灵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县内可乘坐202路、9路公交站灵璧中学站下。

安徽省灵璧县第一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毒品预防教育省级示范校、全国青少年足球进校园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投资近4亿元,2011年开始建设,2014全面投入使用的灵璧一中新校区占地面积370余亩,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6栋,可与大学相比美。食堂餐厅总面积12000平方米,可供3500人同时就餐。实验楼两栋,每栋7200平方米,内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10个,数字化实验室六个,通用技术实验室5个,地理室、历史室各1个。教学楼6栋,每栋设标准教室35个,班班都装配了全省最先进的“班班通”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综合运动场拥有8道400米跑道,可承办省级运动会的标准塑胶运动场为全省示范高中中最好、最大的运动场。艺术楼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内设多功能音乐室10个,排练厅、琴房、画室、器材室一应俱全。图文信息中心建设面积21800 平方米。装配了全省一流、全市唯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灵璧一中现有106个教学班,在校生6500余人,在岗教师460人,其中省特级教师3人,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62人。各类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先进教育工作者130余人。
灵璧一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在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师生参与服务社会,助力创建文明城市,开展志愿服务。
面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机遇,灵璧一中人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推进课程改革的契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秉承“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采取切实措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并使之成为全体一中人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行为实践,推动学校工作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灵璧一中每年本科和重点本科达线人数占全县总人数的60%和80%以上。每年都有数十人被北大、清华、科大、人大、复旦、南大、浙大、同济等全国一流大学录取,至今,灵璧一中已经培养出三个省状元、一个省文科第二名,一个省理科第三名,15个市状元,创造了宿州教育历史的奇迹。
王帅,男,中共党员,1969年5月出生,安徽灵璧县人。本科学历,正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1989年7月至2000年7月在灵璧县冯庙中学任教,从事高中数学教学。2000年9月至今在灵璧一中任教,2002年9月至2018年6月担任班主任工作,其间培养了2名安徽省理科高考状元、一名安徽省理科高考第3名,3名宿州市理科高考状元,培养了21名优秀学子进入清华、北大,转化一大批学困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2006年担任灵璧一中教研室副主任,2012年担任灵璧一中教研室主任,2016年担任灵璧一中副校长,2018年担任灵璧一中党委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2021年11月担任灵璧一中党委书记、校长。
灵璧一中南门东侧设有公交始发站。1路、7路、9路、10路、17路均可到达。

为充分发挥党总支在学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学校将党建与学校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抓牢意识形态、基层组织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领域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出了“一抓三促四提升”的党建办学思路:“一抓”就是抓好学校党的建设总体工作,“三促”就是通过抓好党建工作促进队伍建设、促进管理提升、促进学校发展,“四提升”就是通过抓党建工作提升大局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教育教学成绩、提升社会美誉度。
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一校五区”的办学规模,五个校区分别为浍水路校区、南翔校区、胜利路校区、高新区校区和汴河路校区,共有150个教学班,在校生7128人。现有职教工484人(含实验中学分流62人),其中正高1人、高级56人,安徽省优秀教师2人、省最美教师1人,省十佳教师2人;宿州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骨干教师21人。
学校先后被授予“宿州市文明校园”、“宿州市绿化模范单位”、“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优秀单位”、“宿州市五四红旗团委”、“宿州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宿州市教体系统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宿州市教育体育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教科文卫工会先进集体”、“安徽省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优质生源基地”、“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篮球特色学校”、“中国地理学会地理科普教育先进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2021-202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书记、校长:赵亮同志
学校法人,负责学校全面工作。
https://www.ahscyc.com/xrld
学校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浍水路629号(2路、3路、6路、8路、18路、21路、22路、32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灵璧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03年,是安徽省首批智慧校园试验学校。2022年秋季学校开设2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00余人,教职工560人。学校先后获得“安徽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安徽省语言文字先进集体”“安徽省科技航模先进集体”“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安徽省儿童少年工作先进集体”“灵璧县文明校园”“宿州市第一届和第三届文明校园”“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灵璧县灵城镇建设南路,乘坐1路实验小学站下、5路公交车灵璧一中站下。
灵璧县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方案:https://www.lingbi.gov.cn/grassroots/column/6628291?type=4&action=list&nav=3&catId=1004231

安徽省萧县中学始创于1942年。1948年,校址定于城南梅村。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九所省属重点中学之一,1955年因区划的原因,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2000年4月,被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现占地约210亩,建筑面积100000多平方米,在校学生4300余人。图书馆藏书30万册。学校教职工314人,其中专任教师276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6人,有特级教师3名,正高级教师1名,省市教坛新星8名。
付建军,男,中共党员,高级讲师,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
安徽省萧县中学位于萧县城南,具体位置: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龙城镇教育路1号。
安徽省萧县中学办学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多样化有特色办学理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拓宽学生成才渠道。学校招生的对象为参加萧县中考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历届生按上级文件要求执行)。
我校创新实验班和合作共建试点班、艺体特长班,均为提前批次中自主招生批次志愿。创新实验班和合作共建试点班:中考成绩及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创新发展潜质的初中毕业生;艺体特长班综合素质评价四个维度的评价结果均符合宿州市普通高中录取标准,中考成绩总分不低于市划线的75%,特别优秀的考生可以适当放宽;具有县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比赛获奖证书,或未获得上述成绩,但水平较高、确有培养前途的特长生如需报考,须初步面试后方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