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229/202511-00011 信息分类: 部门和专家解读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5-11-13 发布日期: 2025-11-13 14:57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文字解读】《宿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情况解读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文字解读】《宿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情况解读

来源:宿州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11-13 14:57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

20251030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修订后的《宿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新《预案》)。为便于全市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新《预案》内容,推动《预案》实施,现就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和依据

本次修订主要基于三方面背景:一是上级有新要求。2024年以来,国家和我省相继修订印发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办函〔202411号)和《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皖政办秘〔20251号),在组织指挥体系、响应启动条件、救助措施等方面作出了新调整,我市预案需与之保持衔接一致。二是实践有新需要。我市原预案(宿政办秘〔20212号)在近年来的实战应用中,暴露出响应启动标准偏高、部分救助措施不够细化等问题,亟需优化完善。三是形势有新挑战。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多发、频发、强发态势,我市面临的洪涝、干旱、风雹等自然灾害风险日益严峻,对灾害救助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修订工作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上述国家、省级预案,确保新《预案》的合法性、权威性和系统性。

二、修订意义和总体考虑

新《预案》的制定,是推进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一是坚持上下贯通,确保政令统一。严格对标国家和省级预案精神,确保在应急响应、救助标准、工作流程上与上级要求同频共振,并加强与相关专项预案衔接,形成救援合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力求务实管用。聚焦基层反映的响应启动难、部分措施操作性不强等痛点,有针对性地优化响应指标、细化救助内容,提升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坚持人民至上,突出群众安危。将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完善机制、细化措施,努力让救助工作更及时、更公平、更温暖,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维护社会稳定。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修订工作于2025年初启动,由市应急局牵头组织,过程严谨、程序规范,充分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精神。

(一)深入学习研判。市应急局组建工作专班,系统学习上级新预案,全面梳理我市近年灾情特点和救助实践,形成了新《预案》的征求意见稿

(二)广泛征求意见。202557日书面征求了所有相关成员单位及各县区的意见,共收到修改建议4条,采纳3条;于612日至711日通过市政府官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倾听公众意见

(三)严格审查评审。725日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召开评审会,对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把关;98日通过合法性审查,1014日通过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确保预案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和宏观政策取向

(四)履行决策程序。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并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最终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正式印发。

四、工作目标

新《预案》致力于实现以下四个具体目标:一是响应启动更精准。通过优化响应条件,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响应能够及时、科学启动,打通应急救助的最先一公里二是救助行动更高效。通过明确分工、细化流程,缩短救灾资源调配时间,提升从灾害救助的整体效率。三是民生保障更有力。确保受灾群众在第一时间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医疗服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四是社会秩序更稳定。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救助,安抚民心,增强灾区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维护灾区的和谐稳定。

五、修订内容

新《预案》是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的操作手册,核心修订内容可归纳为五个强化

(一)强化组织指挥,实现平急高效转换进一步厘清了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市应急管理局(委员会办公室)以及各应急工作组的职责。重点强化了平急结合机制,明确平时备战和应急响应时的指挥关系、协同方式,确保灾害发生后,指挥体系能迅速激活、有序运转,并与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等专项预案紧密衔接。

(二)强化响应机制,实现早响应、快应急最核心的调整是优化降低了市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特别是紧急转移安置人数、需紧急生活救助人数、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数量等核心指标例如,将原预案中启动IV级响应所需的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3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调整为2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等。这使得响应启动更贴合我市灾害实际,避免了因标准过高而导致的响应滞后问题,有利于早期介入、有效实施救助

(三)强化信息管理,实现灾情精准核报对灾情信息报告的时限、内容和渠道作出了刚性规定,要求初报要快、续报要准、核报要全。同时,建立了多部门协同的灾情会商核定机制,引入专家评估,并同步建立救助台账,确保每一笔救助资源都有据可查、精准到人

(四)强化救助措施,实现政策清晰落地细化各项救助措施规定紧急转移安置谁负责转移、安置到哪里、生活如何保障;明确了过渡期生活救助的救助标准、发放程序和期限;规范了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的补助对象、标准和申报流程;完善了冬春生活救助的调查、评估和款物发放程序,让基层执行有据可依。

(五)强化保障支撑,实现准备充分有力充实了资金、物资、装备设施、人力、科技等保障章节。特别强调要建立重特大灾害市级救灾资金快速核拨机制,加强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进应急避难场所和安置点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多层次、实战化的应急演练,为高效救助提供坚实的人、财、物支撑。

六、保障措施

为确保新《预案》不折不扣地执行,将强化以下保障措施:一是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健全市防减救灾委工作机制,加强督查检查推动各级各部门知责、尽责,推进预案贯彻执行。二是强化资源保障。建立救灾资金快速拨付机制和救灾物资紧急采购调运机制,确保关键时刻有钱用、有物发三是开展宣传培训。将新《预案》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队伍培训内容,并通过官网、新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四是落实动态评估。建立预案定期评估与更新机制,根据灾害应对实践和上级新要求,及时进行调整优化,确保其始终具备强大的生命力。

七、政策咨询渠道

政策咨询部门:宿州市应急管理局

政策咨询电话0557325580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