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2”产业工程2025年行动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学杰
参会媒体: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人民数字|中安在线|宿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5年2月28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对《“5512”产业工程2025年行动方案》进行政策解读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5512”产业工程2025年行动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学杰先生到会,为大家作政策解读。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宿州发布、人民数字。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的到来。
下面首先请刘局长发布。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学杰
刘学杰:
现在由我向大家简要解读《“5512”产业工程2025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一、《行动方案》制定背景
一是党中央有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做出了“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指示。二是省委有要求。2023年12月8日,省委常委会赴宿州市现场办公会指出,我市在产业发展上缺乏一以贯之的思路,工业呈现小、散、弱特点,要加快做大做强制造业主导产业集群。三是市委市政府有行动。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2023年12月29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做大产业集群奋力追赶苏北在皖北全面振兴中走在前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转型提升五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十二大特色产业集群。2025年1月2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行动方案》,助力推动我市“5512”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行动方案》主要内容
总体要求:《行动方案》提出,聚焦全市“5512”产业布局,以提质扩量为目标,以数转智改为抓手,以创新驱动为牵引,以双招双引为支撑,推动链群融合、实数融合、业态融合,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构建智能绿色制造强市。
发展目标:《行动方案》提出,力争2025年五大主导产业和五大传统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12大特色产业集群规模达到550亿元左右。全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改造率达100%。
重点任务:即实施“六大行动”。
(一)实施产业优化升级行动。一是推动主导产业涌动生机。“一链一策”一体推进延链强链补链,力争2025年培育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个。二是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坚持“一业一方案”,推进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三是加快特色集群抢抓契机。按照“一群一图谱”思路,纵深推进“双招双引”。力争2025年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个。
(二)实施工业稳增长行动。一是深化助企解难。完善市县两级包保服务企业机制,“一企一策”解决一批订单少、要素缺、成本高等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深化要素对接。聚焦全市全年“百场千企”目标,2025年每个产业组织举办对接活动10场以上。三是深化政策落地。抢抓国家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和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四是深化动能培育。力争2025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家,培育“三品”示范企业6户,主导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20项。五是深化提质增效。培育一批“亩均效益领跑者”,鼓励优势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引导企业“抱团出海”、跨境出海。
(三)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行动。一是完善优质企业培育机制。落实落细《安徽省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建立制造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二是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争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50户,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0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0户。三是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力争2025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户。四是强化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力争2025年国家级单项冠军实现突破、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户。
(四)实施科技创新提升行动。一是促进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争2025年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突破45个,新增“三首”产品7个,加快推动制造业中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创新活动全覆盖、5亿元以上企业创新机构全覆盖、10亿元以上企业创新成果全覆盖。二是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力争2025年新增省级创新创业平台10家,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三是打造工业精品矩阵。力争2025年新增省级新产品10个、安徽工业精品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企业1个。争创省政府质量奖企业1家,培育省级商标品牌示范企业10家。
(五)实施扩大有效投资行动。一是加强项目谋划争取。全力争取国家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大盘子。二是深化项目调度服务。编制实施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继续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0项。三是聚力项目招大引强。持续开展“百企千堡垒”特色产业集群招商攻坚行动,抢滩布局合规总部经济、优质制造业项目、未来产业项目。
(六)实施数字绿色发展行动。一是一体推进实数融合智转数改。力争2025年新增建设省级数字化改造区域样板1个,新增培育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个、两化融合贯标3A级企业1个。二是持续推进互联互通聚合协同。力争2025年新增培育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应用场景5个,获评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三是加力推进绿色低碳全面转型。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力争2025年新增培育省级绿色工厂6家,争创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
主持人:谢谢刘局长的介绍。下面欢迎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拂晓报记者:请简要介绍《行动方案》主要特点?
答:《行动方案》立足宿州实际,坚持年度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聚焦”。一是聚焦系统性。突出全市产业发展“一盘棋”思想,在产业规模、企业培育、项目招引、科技创新、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注重政策措施的上下联动,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一体推进。二是聚焦引领性。锚定强工兴产目标,明确提出2025年五大主导产业、五大传统产业规模和12大特色产业集群规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改造率等重点目标。谋划实施“六大行动”,为持续推进“5512”产业工程明确了具体打法。三是聚焦操作性。《行动方案》中的每条一举措、每一个目标均经过反复推敲,广泛征求各县区、园区、市直相关单位以及部分企业意见,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画出“路线图”,给出“时间表”,强化督促指导,确保任务落实。四是聚焦协调性。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县区、园区为产业发展主阵地,各产业推进组牵头抓总、市直责任部门协同配合,凝聚壮大“5512”产业的强大合力。
中安在线记者:为推动行动方案落地见效,请问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
答: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服务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发挥“5512”各产业推进组作用,各县区、市管各园区要积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跨部门协同,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资金、土地、人才、数据等要素支撑政策措施,推动各项政策可落地、可操作、可见效。进一步扩大“免申即享”范围、压缩“即申即享”时限,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尽早下达。
三是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5512”产业调研、企业创新实践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宣传报道和示范推广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产业培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沙龙活动,落实企业家接待日制度,继续打响“宿事速办”品牌,顶格服务企业。
四是加强督查调度。建立行动方案执行情况督查调度机制,对重点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定期对各地各部门推动“5512”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度、通报、督查,强化督查结果运用,切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主持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刘局长的解读和互动交流。希望广大媒体朋友积极关注,广泛开展宣传报道。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