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
11月4日下午,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各地坚持循序渐进,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严格把控政策界限,扎实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以下简称“二轮到期延包”)试点工作,为有效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农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奠定坚实基础。
成立工作专班,确保人员力量到位。为做好二轮到期延包试点工作,我市组建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主任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专班,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并建立联络员制度。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具体落实推进二轮到期延包试点工作。
开展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悬挂横幅、借鉴先进经验、举办培训班、编制政策问答手册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等法律政策宣传,重点强调二轮到期延包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和操作程序,让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知晓二轮到期延包政策。
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扩大延包范围。2022年10月,我市泗县草庙镇参加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第4批二轮到期延包试点。2023年5月,泗县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二轮到期延包试点县(全国共有67个县区开展二轮土地延包试点)。2024年3月,我市选择萧县永堌镇、埇桥区灰古镇、灵璧县禅堂镇、泗县黑塔镇等4个乡镇开展整镇试点。2024年底,埇桥区、萧县和灵璧县等3个县区开展整县试点。2025年,二轮土地承包2026年以后到期的砀山县选择玄庙镇开展整镇试点。
执行法规政策,规范开展延包工作。在开展二轮到期延包试点工作中,我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规程(试行)》等法律政策,确保延包工作方向正确、农民满意和农村社会稳定。
及时总结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先期开展国家级二轮到期延包试点的泗县探索出“四坚持、四严防”工作法,先后被中央农办《农村要情》(第9期)、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刊载,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县农户合同网签率达到99.6%,正在进行档案整理、完善证书等工作;已有35户村民领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成为宿州市首批领证人。目前,萧县、灵璧县和埇桥区等3个县区重点做好农户合同网签工作。全市二轮到期延包工作正在积极有序推进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