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政务要闻

党旗飘扬处 善治“落子”时

——宿州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综述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9-28 08:47 责任编辑:大数据中心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建强组织体系、延伸服务触角、育优人才队伍,以基层善治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基固本

激发善治“源动力”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新挑战不断出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有效整合资源力量,带动基层治理常干常新。

走进埇桥区埇桥街道城隍庙社区欣意国际城小区,道路干净整洁、配套设施齐全。不久前,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突然撤走,小区处处“脏乱差”,极大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城隍庙社区迅速响应,成立了一支由党支部书记任队长、党员干部为队员的突击队。清运垃圾、修复供水设施……突击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现实难题,同时广泛征求居民建议,重选物业管理公司进驻小区。党支部作“主心骨”,效果立竿见影。“关键时刻还得看咱社区党员干部!”小区居民杨永前深有感触地说。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党组织作“堡垒”,党员干部先“开路”。去年以来,我市以“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为抓手,以群众反映强烈的身边事为“小切口”,带动各级党组织书记主动破题攻坚,累计领办相关项目2952个,涵盖小区治理、网格化服务等12个方面,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细“治”入“微”

实现惠民“零距离”

“‘二轮延包’这个事定了,俺们以后干活更带劲了!”近日,在网格员的悉心指导下,灵璧县黄湾镇红星村村民张俊财顺利签订了承包合同。“这地还能继续种吗?”随着二轮土地承包到期的日子临近,有些村民心里没底。为此,该村成立工作专班,以党总支书记为“班长”,积极组织网格员开展上门服务,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如今,灵璧县不断完善网格化治理体系,3000余名网格员常态化开展“敲门活动”,推动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把为民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帮助50多名妇女实现增收,并丰富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泗县虹城街道虹乡社区“虹大姐”共富工坊取得的成绩。虹乡社区因毗邻多所学校,全职妈妈群体庞大。“孩子还小,想在家门口挣钱”成为妈妈们的共同期盼。社区精准解题,通过党组织领办共富工坊,借助“虹大姐”志愿服务力量,教全职妈妈手艺,帮她们接订单,让她们的愿望得以成真。

从小处入手、实处用力,解决“小”事情,取得治理“大”成效。我市通过机制创新、渠道延伸,推动资源、力量、服务下沉到一线。推广运用“微网格”“微阵地”等“微治理”模式,有效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基层治理细“治”入“微”、直抵人心。

人才赋能

汇聚共建“向心力”

“有事就找‘五老’,有他们来调解,大家都满意。”在萧县龙城镇王大庄村,村民之间有矛盾,都会由“乡贤五老”调解室来解决。这支由老干部、老书记、老党员等组成的调解队伍,秉持公心,化解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8%以上,助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人才是关键。从基层党组织书记、退休干部、社会组织工作者等群体中选拔人才,培养基层治理“头雁”人才,激发基层治理能人干事创业热情……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新时代能人”计划,做好人才“引育用”文章,打造一支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基层治理人才队伍,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同时,借助人才优势,用好“六尺巷工作法”,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矩阵。如今在宿州大地上, 泗县“围楼夜话”、埇桥区“八到家 暖万家”、萧县“一周一村一议”等议事协商活动常态化开展,汇聚各方力量共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变为“众人拾柴”,群众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基层治理持续焕发新活力。

多管齐下

增添生活“文明味”

移风易俗是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在弘扬文明新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以治理农村高额彩礼为抓手,扎实推动移风易俗入脑入心、见诸行动。

前不久,砀山县关帝庙镇关帝庙村村民陈先生在家里举办了一场“零彩礼”婚礼。婚礼当天,镇党委书记带着“礼包”前来祝贺。“礼包”里不仅有非遗文创产品,还有一块由镇政府颁发的“最美新人”牌匾。“这块招牌代表的是荣誉,可是任何东西都比不了的!”陈先生高兴地说。该镇倡导婚俗新风、治理高额彩礼已经形成制度化举措, 通过开展“书记送礼包”等活动,礼遇激励“零彩礼”“低彩礼”家庭,让破旧立新既有“面子”、更得“实惠”,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如何推进移风易俗,深化基层治理,我市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村民自治管理、文化浸润人心等方面多措并举、多向发力。

——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破陋习,简办红白喜事,树立优良作风,带动形成文明新风;

——发挥“一约四会”作用,鼓励各类“能人”“带头人”担任红白喜事“总调度”,劝导群众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制作《二妮劝妈改陋习》《婆婆也是妈》等地方小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正确的婚恋观、生活观,促进家庭和睦、亲情浓厚。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抓好基层治理事关社会大局,映照党的初心使命。我市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多元共治,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从城市到乡村,从大街小巷到田间地头,从商圈楼宇到村舍民居,一幅群众安居乐业、企业安心创造的民生幸福图景正在徐徐铺展……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