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政务要闻

以榜样之光点亮文明之城

——我市发挥好人示范作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8-13 14:53 责任编辑:大数据中心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的回信,我内心深受鼓舞。”

“李培生、胡晓春常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千年迎客松,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想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完善服务队伍的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向上向善,汇聚更多的正能量。”

……

近日,我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召开。会上,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代表齐聚一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的重要回信精神,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好榜样引领作用进行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着力营造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全社会树立了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标杆。越来越多的宿州人,将“好人效应”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好人之城”成为这片沃土最动人的名片,书写着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彩答卷。

争做社会的好公民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路见不平、挺身而出,一人有难、众人相帮。社会是大家庭,每个公民都是其中的重要一员。多年来,我市深入挖掘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公德、传递善意的先进典型,让“社会的好公民”的标准具象化、可学习,推动形成守望相助、文明向善的良好风尚。

7月24日傍晚,埇桥区曹村镇陈疃村望洲河陈疃闸附近发生惊险一幕。宿州蓝天救援队队员辛文武外出时,突然听见有人呼救,只见一名女子在河中挣扎,身体即将下沉。“别慌,抓住我!”辛文武立刻跳入河中,朝落水者的方向奋力游去,不到2分钟便将落水女子救上岸,现场群众纷纷鼓掌,对辛文武的英勇行为赞不绝口。“作为一名应急志愿者,救人是我的职责所在!”辛文武平淡地说,当时脑子里没想其他,只有“赶紧救人”这一个念头。

“致所有顶天立地却平凡普通的 无名的人啊 我敬你一杯酒……”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2025宿州市少儿春晚舞台上,7名视障少年手挽手站在舞台中央,面带微笑表演自主选曲编排的节目。台下,毛乐乐、王珊注视着孩子们,眼角泛起了幸福的泪花。自2015年起,他们每周都会前往位于埇桥区西二铺镇的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义务给盲童上声乐表演课,用大爱和音乐点亮盲童心灯,为“折翼天使”们送上一份希望与力量。凡人善举不会被忘记。毛乐乐、王珊获评2025年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

好人感动人,好心温暖心。这些“身边英雄”的事迹,如点点星光汇聚成文明长河,让城市的每寸肌理都浸润着向上向善的芬芳。他们用见义勇为彰显担当、用志愿服务传递温暖、让公德意识融入城市血脉、让善意之举成为社会常态,为城市文明建设筑牢了公民道德根基。

争做单位的好员工

单位是干事创业的舞台,好员工是单位发展的基石。我市激励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勇于奉献,为做好本职工作发扬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选树一批在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

廖志斌

“中国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廖志斌是国网宿州供电公司超特高压运维班班长,工作20多年来,一直扎根在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和运维检修一线,累计巡视输电线路10万多公里,消除重大隐患600多处。他擅长用新方法、新技术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先后主持参与完成40多项创新项目,拥有国家专利23项,发表科技论文26篇,所在的质量管理小组也多次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吴兰云

“中国好人”、宿州市道德模范、市农科院首席研究员吴兰云,自1987年从安徽农学院毕业到市农科院工作起,就将办公室设在田间地头,把青春和汗水洒在麦田中,先后培育小麦新品种11个,指导50万亩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区小麦种植,让广大农户都能享受到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从田野到车间,从讲台到诊室,从马路边到社区里……处处都是“好员工”们以敬业为底色、以实干写华章,在平凡岗位上追求卓越的动人故事。他们用技术创新推动发展,用责任担当诠释使命,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成就精彩人生,更让敢于吃苦、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成为社会“主旋律”,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

争做家庭的好成员

“婚姻不应该只是建立在金钱和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双方感情和相互扶持,是彼此真心相爱,愿意一起努力为美好未来而打拼。”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中,“中国好人”程红霞登台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令现场观众感动不已。

程红霞

2011年,程红霞没要一分钱彩礼,嫁给萧县黄口镇朱庄村青年马武艺。然而婚后不久,马武艺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婆婆和继女因车祸分别导致膝关节摔伤和双下肢瘫痪。面对家庭的不幸,程红霞没有退缩和抱怨。十多年来,她悉心照顾家人,以柔弱双肩为老少三代人撑起一片天。

程红霞孝老爱亲的事迹令人动容。

家庭是文明的起点,家风是美德的传承。在宿州大地上,有千千万万个“程红霞”用真情守护亲情,用行动传递温暖,让优良家风在代代相传中凝聚力量,为社会文明和谐筑牢了家庭根基。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市积极宣传孝老爱亲、夫妻和睦、邻里互助等好人事迹,传承优良家风,让家庭成为传递温暖、涵养美德的重要载体,把家庭建设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良好家风家教营造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文明氛围。

道德是一种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模范如一面旗帜,鼓舞人心,引领方向。我市统筹报、网、端、微、屏等全媒体传播矩阵,坚持多形式、多载体、多渠道、多层面对好人事迹进行立体式宣传,将美德善行发散开来、传播出去,让好人故事从“名单”走向“生活”,让榜样精神从“典型”变为“风尚”,引导广大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将榜样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

同时,强化正向激励,建立身边好人礼遇褒奖制度,注重在精神上嘉奖、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模范典型,让好人受尊重、有荣光,更让“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展望未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选树宣传礼遇工作,推深做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引领更多人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如今的宿州,好人辈出,好事频现。在先进典型的感召下,在凡人善举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身边人接过“好人接力棒”,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丰厚道德滋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