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政务要闻

治水兴水惠民生 踏平惊涛保安澜

——宿州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综述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5-23 09:39 责任编辑:大数据中心

2024年9月,宿州新汴河流域出现特大洪水,全市9条河流发生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新汴河干流持续超出警戒水位125小时。市水利局坚持时空互换、上下统筹,开启沱河进水闸、张树闸、小余闸分泄新汴河洪水,滔滔洪水被科学分流,极大削弱了洪峰流量——这是我市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经受实战检验的生动缩影。

水旱灾害防御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前沿阵地”,更是检验水利担当的“试金石”。近年来,市水利局以“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为目标导向,构建起“预防-调度-基建”三位一体防御体系,在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的优异答卷。从隐患排查的“绣花功夫”到流域调度的“一盘棋”思维,从监测预警体系的迭代升级到水利工程的强基固本,市水利局以实干笃行筑牢宿州水安全屏障。

未雨绸缪 织密立体“防御网”

制度先行,织密责任落实“一张网”。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全市水利部门全覆盖开展隐患排查,逐一建立问题台账、对账销号、闭环管理。针对县区自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复核,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以“一县一单”形式下达检查意见书,跟踪整改完成进度,确保问题真改、隐患真除。调整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综合指挥调度办公室工作组,进一步细化明确日常工作和强降雨期间工作事项,加强内部力量统筹和部门横向联系,动员最广泛力量参与水旱灾害防御有关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共排查处置度汛风险隐患30处。

智慧赋能,打造监测预警“神经中枢”。水旱灾害防御信息系统整合水文及市直、县区建设的雨量、水位、视频等站点,目前共有雨量站97个、水雨站24个、水位站125个、视频站112个、预警广播站57个、信息展播站96个,能够实时查询降雨、水位、流量等动态数据,极大提升了水旱灾害防御监测预警能力。2024年,累计发送预警短信5851条、展播信息4998次,联合水文部门发布洪水预警20余期,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升。

实战练兵,锻造应急抢险“尖刀连”。2024年,完成市水旱灾害防御抢险专家库调整工作,确定38人为市水旱灾害防御抢险专家库的专家成员,涵盖地质、工程抢险等多个专业,为抢险救灾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组建11支市水利行业防汛抢险应急队伍,配备了专业的抢险设备和物资。2025年,专家库进一步扩容至47人,组建了12支应急队伍,应急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2024年,采取桌面推演的形式开展防洪演练,模拟奎濉河流域1996年特大暴雨场景,组织50余人参与蓄滞洪区启用演练;2025年,计划开展新汴河流域防洪演练,重点检验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下的水工程调度、物资调配、应急抢险能力等。

科学调度 下好流域“一盘棋”

联合会商,灾害防御中的“协同防线”。坚持全市水旱灾害防御“一盘棋”,完善系统内力量整合和跨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联合会商研判和信息共享,科学研判水旱灾害发展趋势,确保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应急响应快速启动、转移避险快速到位。2025年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持续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推动防御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转变。

抗旱保供,多源补水后的“民生答卷”。2024年6月旱情期间,宿州迅速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响应。一方面通过河道涵闸、水库放水涵、灌溉泵站等工程设施补水,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外部水源,协调省淮水北调工程调入3000万立方米“及时水”。2025年持续优化调度方案,已下发28期调度指令,其中通过萧濉新河符离集闸向新汴河动态补水1870万立方米,既保障了供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又为后续防洪预留库容,实现“一闸多用、丰枯调剂”。

防汛减灾,流域协同下的“转危为安”。2024年汛期,宿州部分地区遭遇超历史极值雨情:全市雨量808毫米,占全年雨量的77.8%。尤其是台风“贝碧嘉”影响期间,全市9条河流超警戒水位,16座水库超汛限水位。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市水利局按照“上分、中疏、下排、控水位”的科学调度思路,积极开展水利工程联合调度。持续加强与淮北、江苏、河南等地沟通协调,统筹全市主要行洪河道,科学有序分洪。通过调度开启进水闸、张树闸、小余闸,向沱河、濉河、唐河分泄洪水,极大削减了新汴河下游洪峰流量。对我市主要水利工程进行精细化调度,根据雨情、水情、工情实时调整泄洪流量,在保障全市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的同时确保洪水平稳过境。2024年,全市没有出现一起垮堤垮坝的险情,没有出现一起人员伤亡事故,守住了水旱灾害防御底线。

固本兴利 绘就人水“和谐图”

投资破局,百亿工程重塑水网格局。“十四五”以来,市水利建设驶入“快车道”,累计完成投资近100亿元。实施9条中小河流治理、27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及7座病险水库改造工程,建成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砀山县林屯水库枢纽等标志性项目。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2024年成立市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奎濉河综合治理工程融资4.8亿元,实现防洪工程市场化融资“零的突破”。目前,奎濉河综合治理、省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区建设(宿州段)、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萧县段)、包浍河治理(埇桥区段)及引江济淮淮水北调扩大延伸线等重大工程正加快推进,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生态赋能,工程治理融合绿色发展。在筑牢安全屏障的同时,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纽带,推动防洪、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依托河道治理工程,同步实施河道岸线生态修复,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利风景区。如新汴河治理工程将水利工程建设与水生态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生态旅游、水利科普结合起来,实现了由传统单一治水向综合治水、生态治水和民生治水的转变。

长效管护,创新机制守护工程安全。建立防汛抗旱物资采购、储备、管理、使用、回收等闭环管理机制,分区域、分级、分类规范管理防汛物资。创新市水利局防汛物资储备联动机制,定期对防汛物资检查维护,逐项逐类建立防汛物资台账,及时更新防汛物资数据,确保防汛物资管理科学安全。每年汛前组织开展防汛物资应急调运演练,进一步提高防汛抢险物资调运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制定严格的巡查制度,对水库、水闸、堤防等工程设施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水利工程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

水患更迭,关乎万家灯火;安澜守护,映照初心如磐。市水利局围绕雨水情监测预警、水工程调度、抢险技术支撑三项职责,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水旱灾害防御从“应急响应”向“主动治理”进阶,向着更高标准的水安全、更可持续的水生态、更普惠共享的水福祉大步迈进。未来,宿州水利将继续扛牢“守护安澜”使命,用实干书写新时代治水兴水的精彩篇章,为宿州高质量发展筑牢坚不可摧的水安全屏障。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