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展会“东风”促招大引强
三届宿州农展会撬动投资超300亿元
2023年4月28日至5月1日,首届宿州高端绿色农产品杭州展示展销会实现销售额339.7万元、订单1.42亿元,达成合作意向34个;
2024年4月30日至5月3日,第二届宿州绿色农产品杭州展示展销会实现销售额超668.3万元,总订单达9.63亿元;
2025年4月30日至5月2日,第三届宿州绿色农产品杭州展示展销会实现销售额249.1万元,签订各类贸易订单21个,总金额2.76亿元。
一河连千里,“宿味”漾杭城。1000多年前,宿州和杭州两地因一条隋唐大运河而结缘。现如今,持续三年的“宿杭协作”,累计签约项目94个,吸引长三角地区绿色食品产业新增签约项目投资总金额达301.16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占比达69.9%。绿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已经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区域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
从“瓜果粮油”到“智慧农业”的升级
“展出仅三四个小时,我们的高滩萝卜就被抢购一空。当时也没有包装意识,价格上不去,要是放在现在还能多卖不少。”曾参加首届宿州高端绿色农产品杭州展示展销会的埇桥区蒿沟镇高滩村红斌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勇对记者说。
在首届农展会上,灵璧县虞姬镇的普罗旺斯番茄、泗县的红薯、砀山的酥梨、萧县的葡萄、埇桥区的烧鸡……千余种特色农产品,引来杭州市民争相抢购。有的展商还专门请来厨师,架起厨具,现场烹制羊汤、蒸起馒头……众多食客品尝后,啧啧称赞。
“瓜果粮油是农展会最传统的展品。会展举办初期,展品几乎是刚从树上摘下来、从地里刨出来的,基本看不到农产品加工的影子。”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蔡士舫告诉记者,“这两年农展会的展品已经实现了升级,早已跨过‘瓜果粮油初级展’的时代。300多亿元投资中,有70%流向农产品深加工与智慧农业领域,带动宿州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7个,我市200万吨粮食、46万吨肉蛋奶、270万吨果蔬销往长三角地区城市,占全市农产品销售份额的45%。”
到了第三届农展会,智慧农业成果展示成为最大亮点。智能酷炫的机器狗驮着烧鸡、酥梨逛展会,砀山数字果园的水果、“白居易”和“白娘子”跨越时空对话,手机种粮、无人农场App、云端控温、电脑施肥……农展会邀请了百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现场展示发布了一批最新种业创新成果、智慧农业应用场景等,吸引了众多客商和杭州市民的目光。
从“市民赶集”到“农业招商”的嬗变
叫卖吆喝不断,顾客蜂拥而至,名优农产品卖断货……这是三届农展会给参展人员留下的深刻印象。
三届农展会均未“缺席”的灵璧浩园果蔬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培对记者说:“通过前两届的展销,很多杭州市民都知道我们的西红柿绿色、有机、健康、好吃,第三届农展会我们共卖了15吨左右的西红柿,另外还有批发商采购了5吨,总共销售20吨左右。不过,除了现场销售,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产销对接、签约招商上。”
“第三届农展会更加注重产销对接,举办了粮油、果蔬、预制菜、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重点地区高端优质农产品等专场产销对接会,帮助供需双方精准对接,签约金额创出新高。”蔡士舫说。
据了解,第三届农展会期间,浙江农合集团总投资14亿元的浙皖畜产品保供(萧县)产业园及育肥保供项目提档升级,萧县白山羊产业通过标准化养殖及品牌化经营打入沪苏浙市场。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8亿元,年纳税2500万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杭州阿里巴巴集团签约砀山数字果园项目,通过AI病虫害监测系统,可使优果率提升22%,带动农民增收5亿元以上。
除传统产业投资外,第三届农展会重点推介的“农业飞地经济”模式引发广泛关注——杭州企业可在宿州建设科研中心,享受皖北土地与政策红利。据悉,浙江杭州湘湖实验室与宿州市签订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与宿州市乡村振兴投资集团签订了入驻黄淮海种业科技谷的协议,在宿州市设立科研成果转化分中心,形成“科研在杭州,转化在宿州”的两地合作共赢新模式。
从产业协同到 “中央厨房”的飞跃
三届农展会,宿州共组织338家参展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080余万元,签订各类贸易合同订单81个,总金额超10亿元,极大地丰富了长三角城市的菜篮子。3年来,科技食品(二期)、好七食品、新志食品、莲花清菲、杭州小笼包、斓可食品等一批预制菜企业相继落地宿州。据蔡士舫介绍,目前,宿州市预制菜产业年产值已突破120亿元,80%的预制菜产品销往长三角市场,砀山黄桃罐头、萧县羊肉、符离集烧鸡、兴程食品、泗县金丝绞瓜等特色预制菜深受长三角城市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第三届农展会签约项目的落地,宿州市正加速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中心。未来,宿州市将继续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协作分工,通过做大做精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300亿元不是终点,而是‘山海协作’的新起点。”蔡士舫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与杭州在农产品加工、预制菜标准互认、冷链物流协同、月护康养等领域的探索合作,共同描绘两市现代农业合作发展新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