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政务要闻

宿州: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2-08-19 10:58 责任编辑:大数据中心

两年砥砺前行,昔日的栉风沐雨筑起了宿州未来的牢固基石。

两年时光交替,过往的如歌岁月记录着宿州坚定的发展步伐。

有号令必见行动、有部署定见成效!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宿州,实现了“贫困帽”“文明帽”两顶帽子成功转换,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只轮子”有效驱动,长三角一体化、淮海经济区“两个圈子”深度融入,中国云都、中部鞋都“两块牌子”越擦越亮,宿州发展的基础越夯越实、成色越来越足、动能越积越强——一幅幸福生活的崭新画卷,正在皖北大地上徐徐展开!

“两强一增”让农民日子越过越好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近年来,宿州市强化科技赋能,大力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两个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453.54万吨;2022年,夏粮总产突破55亿斤、居全省第三,实现“十九连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效明显,今年上半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66元、增长5.6%。越来越多的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

繁育良种提供“芯片”。“十三五”以来,全市共选配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新组合、新品系19000多个,自主选育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共计42个,登记辣椒品种433个、西瓜品种26个。自主选育的华成3366、紫麦19、皖麦52、华成麦1688等一批小麦优良品种成为国家和省主推品种。良种生产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其中萧县、砀山辣椒杂交种子制种面积约5.5万亩,生产辣椒种子192.5万公斤左右,稳占全国市场份额“半壁江山”;萧县还被业内认定为全国“辣椒制种第一县”。

先进农机助力增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2021年,我市在全国已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近90%、居全省第四。

转型升级助工业提质扩量增效

今年7月29日,中国最大的服务器厂商之一、浪潮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与我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智能算力性能达30亿亿次/秒的淮海智算中心建设。浪潮信息CEO彭震表示,希望通过淮海智算中心的建设,助力“中国云都”宿州在发展数字经济上保持先发优势,为区域的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升级转型贡献力量。

近年来,宿州市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深做实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后劲十足的工业经济发展显示出勃发的锐气。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居皖北第1位。

“无中生有”聚云成势。通过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思路,聚焦“云计算、智能制造”产业,致力打造“基础云、平台云、应用云”相互融合的数字经济生态,吸引了包括阿里、腾讯、华为、浪潮、网易、奇安信、华瑞赛维5G实验室等互联网头部企业落户,形成令全国瞩目的数字产业集群。今年4月份,我市被省政府评为全省3个“2021年度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地区”之一。

传统产业“借梯登高”。抢抓国家支持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政策机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坚定不移把项目建设作为“牛鼻子”,把“双招双引”作为“第一战场”,围绕制造强市建设,打造数字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在强链延链补链中打造特色鲜明的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围绕十大重点产业承接产业转移集聚,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发挥工业互联网“乘数效应”,积极引导传统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宿州制造”向“宿州智造”转变。

改革和创新让发展跑出“加速度”

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要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今年3月份,宿州市出台《“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优化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持续深化科技改革攻坚,加速创新资源凝聚,着力提升区域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151”工程,联合大院大所设立创新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宿州现代农业研究院、厦门大学宿州先进碳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先后落地运营并展开成果转化。上半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坚定不移实施“人才栽树”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归宿”行动,坚持正向激励,完善引才用才育才机制,构建“1+N”政策体系,面向“双一流”引进紧缺人才126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60万人,初步形成具有宿州特色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借力赋能勇闯改革新路。研究制定《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探索建立改革任务推进、督察考核、总结评估、宣传推介等有效工作机制。抢抓政策机遇,用足用好支持政策改革举措,持续激发经济活力。充分发挥典型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其中泗县“旗牌星”联动机制推进乡村振兴、萧县探索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改革亮点和品牌获上级充分肯定。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落实与杭州结对合作帮扶“1+7”重点任务,推动共建产业合作平台。强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标准地”改革,推进“亩均效益”评价。

绿色发展为美丽宿州增光添彩

发挥生态优势,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宿州市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方位融入“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培厚生态发展优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含量”和生态产品要素“增量”的明显提升,为美丽宿州添彩。

积极谋划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宿州市产业结构趋优向好,2021年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3∶35.5∶49.2,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连续五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全市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今年全市13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被确定为2022年全国支持的15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之一;上半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44.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68%,均居皖北第二。严把“三道防线”,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自2018年以来重要河流沿线1—15公里范围内,未新审批化工项目。修订《宿州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考核办法》,一体推进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21年度污染防治考核获全省优秀。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高。聚焦国土空间绿化,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加快绿色“增量”,力促造林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率实现全面提升。完善“五绿并进”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加快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市完成人工成片造林26.73 万亩,建成1个国家级森林城市(宿州)、1个省级森林城市(泗县)、21个省级森林城镇、128个省级森林村庄、3个国家森林乡村,生态功能完善的平原绿化格局已初步显现。(记者 刘金明)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