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政务要闻

“软硬兼施”提素质 “内外兼修”树形象

宿州文明交通“点亮”城市文明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1-07-27 09:25 责任编辑:大数据中心

自去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市不断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多举措推进交通文明建设,“软硬兼施”提升市民素质,“内外兼修”展现文明城市建设新气象,如今交通路口“车让人,人让车”的暖人场面不时出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现在,当走在宿州城市的各个路口,您会感受到交通秩序井然,“礼让斑马线、文明伴我行”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

宿城淮海路与淮河路交叉路口,每天都是市民晁团团前往运粮河公园休闲锻炼的必经路口,72岁的他对现在交通顺畅的良好秩序很有感慨:宿州创建文明城市之前,市民闯红灯现象非常严重,三五成群,不管是什么灯,人多胆气壮,直接就闯过去!现在不一样了,市民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司机开文明车,市民做文明人,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多。

“针对文明交通工作基础薄弱、群众意识淡薄、不文明现象较多的现状,创建之初,宿州市便‘刀刃向内’动真格。”市委组织部公务员综合管理科科长马宁告诉记者,“针对文明交通工作这一块,我们倡导首先是从党政机关公职人员做起,并定下规矩一视同仁,只要违规就严肃处理。在创建中,检查组发现公安部门有一位负责人在路边乱停车,被处以拖车加罚款,丝毫没有通融余地;有些公职人员‘闯红灯’,就被通报到单位,受到严肃处理。”

“动真的,碰硬的”让市民看到了交通文明创建的决心。整治“闯红灯”是交通文明创建的头号难题,最大的难点就是“罚不责众”。为此,我市启用“行人闯红灯人像抓拍识别系统”,用技术手段倒逼市民提升文明意识。

宿州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民警付春兰表示:“行人不按信号灯通行,系统便会自动进行语音提示,如果其不听警告继续强闯红灯的话,系统便会进行人像采集,实时传送到街头的LED大屏,进行滚动曝光,这种做法会对闯红灯者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可以说,现在的行人闯红灯现象比以前大幅度减少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宿州人,市民晁团团深有感触:“宿州文明城市建设渐入佳境,迈上新征程,城市面貌和市民素质得到很大提升。别的不说,就以闯红灯这事为例,过去这个路口有人拉着绳子红灯拦绿灯放,有时拉绳子都不起作用,一些人从绳下钻过去硬往前走。现在,不用拉绳子,也很少有人闯红灯了!”

交通文明创建免不了“动真碰硬”,也缺不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国省干道进城路口,埇桥区公路部门设置智能化洗车点,为进城车辆免费洗车。

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埇桥区分中心副主任刘洪伟告诉记者:“免费洗车,不仅给驾驶员留下了良好印象,而且我们还会抓住机会,及时进行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宣传,可以说,这一举措既赢得了广大驾驶员的配合,也增强了他们的文明意识,效果非常好。”

宿城汴河路与裕城街交叉口,是两条商业街的交会处,附近又有中小学,人流、车流密集,比较混乱,尤其是学生家长担惊受怕。

市第四小学老师唐虎彪对记者说:“在学生放学的高峰时期,街道党员干部和社会上的一些热心人士主动承担了志愿者的角色,协助交警同志在路口进行交通秩序维护和疏导,这样呢,不论是市民,还是学生家长、老师,都感觉特别放心。”

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记者在宿城多个路口观察到,街道的志愿者在关键时间点上,义务维护交通秩序,并不厌其烦地劝说“稍等一下,请让孩子们先过”。这些话语很暖人,让本来急于通行的市民停下车子和脚步。最近,汴河路与裕城街交叉口还增添了立式红绿灯,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

埇桥区南关街道宣传委员陈茵告诉记者:“现在交通秩序比以前好多了,特别是各个路口,车让人、人让车这种场面很感人,让大家感觉到很温馨,很和谐。”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宿州140家机关、企业、社会组织,9万多人次在城区61个重点路口、重要时段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良好顺畅的道路交通秩序是社会各界的心声,每个人多一分热心,城市就多一丝温情;多一分付出,城市就添一抹亮色;多一分努力,城市就更进一步和谐。(记者 陈成光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