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服务再升级 “真作为”为企办实事
——宿州经开区“访企入村”交出暖心答卷
在“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中,宿州经开区以刀刃向内的决心转变工作作风,以脚步向下的姿态深入企业一线,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用一系列有特色、有亮点的务实举措,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与力量。
走访调研“走深走实” 项目推进“一路畅通”
“走访不能走过场,要真正走进企业心里。”这是宿州经开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在调度“访企入村”专项行动中,反复强调的核心准则。宿州经开区高位部署、精密组织,选派县处级领导干部,聚焦科技型、外向型等规上工业企业,细化任务分工与走访标准,对共性问题汇总分析、个性问题建账跟进,构建起责任清晰的工作体系。
在走访中,领导干部深入生产车间、项目工地,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记录生产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及困难诉求。两轮行动共走访企业126家,收办诉求121件,实现重点企业全覆盖、无死角,让企业感受到政府服务的诚意,也为后续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政府的高效行动,为我们项目推进吃下了‘定心丸’!”一企业负责人刘总道出政企协同的强大合力。在走访安徽大盘特种装备车辆有限公司过程中,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了解到企业二期氢能源项目地块内15根高低压供电线杆阻碍施工。这一问题直接影响项目建成投产进度,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当场提出要求,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宿州经开区管委会与市供电公司成立专项工作组,争分夺秒制定方案,克服高温与夜间作业困难,采用分区域拆除策略,仅用9天就完成线杆拆除与线路迁移,充分彰显了政府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的决心与行动力。
服务质效“节节攀升”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这笔资金盘活了现金流,更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效率!”安徽德睿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陈总感慨道。在企业反映“加快兑现履约保证金”的诉求后,园区立即启动“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财政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核对材料,仅用1天时间就将资金拨付到位。
对于安徽中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厂区门口停车位不足”问题,管委会当天就组织规划、建设部门现场勘查,制定扩建方案,计划新增的50余个生态车位,近期将投入使用。
从诉求提出到落地见效,宿州经开区严格落实“收集-录入-交办-跟办”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经开速度”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服务温度,更是用行动诠释了“企业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抵押物不足、担保费用过高等融资“痛点”,宿州经开区多点突破、靶向发力,为企业注入金融动能。安徽恒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八德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因扩产、周转面临融资困境,园区及时协调多家金融机构开展“一对一”帮扶,量身定制方案,累计获批贷款4000万元;创新举办“‘贷’动民企 助力前行”融资恳谈会,促成12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建立150家企业动态产业数据库,编制产需对接指南,推动企业物流成本降低15%-20%。
解决方案“量身定制” 招工难题“迎刃而解”
“真是太及时了!经开区这波‘用工组合拳’,让我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宿州市鑫彩鸿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总难掩感激之情。
此前,宿州经开区多家制鞋企业反映熟练工短缺,生产线扩能遇阻。宿州经开区人力资源部门迅速响应,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线上通过就业公众号推送招聘信息;线下组织企业参与“周三直播带岗”“周五专题招聘会”,并定向推荐匹配求职者。人力资源专员还送来政策礼包,讲解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推介劳务外包等模式缓解阶段性用工压力。陈总笑言:“不仅有了应聘咨询,更理清了长期用工思路,服务真是‘及时雨’!”目前企业用工缺口逐步填补,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
从解决“关键小事”到突破“发展大事”,把企业的“烦心事”变成“顺心事”,让营商环境的温度直抵企业心坎。宿州经开区以作风改进推动服务升级,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真正沉下去了解企业需求,才能精准施策解难题。接下来,宿州经开区将持续把专题行动走深走实,让更多企业卸下包袱、轻装前行,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