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映红乡村振兴路
日前,记者来到砀山县李庄镇镇东村,沿途一排排钢架大棚连绵不断、一条条采摘路顺河而建;走进大棚,只见一颗颗水灵灵的车厘子挂满枝头,煞是喜人。全村处处洋溢着农业提质增效带来的丰收喜悦,小小车厘子成为村民致富的红果果。
镇东村位于李庄镇东侧,紧靠李庄镇区。近年来,镇东村党支部不断寻求发展新机遇,紧盯消费帮扶政策,牵头种植户成立了砀山县惠帮农合作社。通过多年来对车厘子产业的规划种植,不断提升其品质,在鼓起村民腰包的同时,也带动附近闲置劳动力务工就业。
“激活一池春水”
——党建引领,抱团发展,找准致富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为了走出一条支部引领、抱团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镇东村党支部根据本地沙质土壤透水性好、出产水果品质高的特点,通过多方考察,确定了种植车厘子的项目,之后便带领全村人激活土地等各类资源,向政府申请投资建设车厘子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并于2020年10月建设完成。基地面积150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共建有自动温控大棚43座。
“采摘车厘子一天能挣130元左右,俺们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村民张宁涛高兴地说。据介绍,在车厘子采摘期间,基地可吸纳本村及周边村民3000余人次务工。
镇东村还探索出以“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让村集体和农户成为股东,通过“基地务工+固定分红+盈利分红”带动村集体和脱贫户增收。截至目前,入股农户达123人,以土地入股农户每亩每年固定分红1000元,以资金入股农户每亩每年盈利分红约6万元。同时,通过种植车厘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增加33万元。
“一树生多金”
——品质升级,农旅结合,拓宽增收面
“我们计划结合砀山‘梨花节’旅游路线,打造供、销、游一体化产业模式,写好‘一树生多金’的大文章。”镇东村党总支书记阚金芳介绍。
目前,镇东村车厘子基地品种丰富,以“美早”为主,其次有“萨米脱”“布鲁克斯”“俄八”等10多个品种。种植大棚内设自动温控系统,出品的车厘子单果重10克以上,含糖量23.1%,口感好、糖分高、外形靓,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在推进产业振兴工作中,镇东村党支部还以农旅融合发展为导向,将车厘子产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助力农产品上行,更好地为乡村产业赋能。建设车厘子自采园,大力推广亲子游活动,吸引居住在城里的人们亲近自然,体验劳动和收获的快乐,日均接待游客1000余人。
“果未摘已售空”
——电商发展,消费帮扶,销路不用愁
“有时候车厘子还在树上,就被预订完了,每斤60块钱左右,效益非常可观。”说起车厘子的销售情况,种植户王新庆高兴地说。
镇东村车厘子基地积极拥抱电商新业态,通过果园直播,录制制作种植、大棚管理、采摘、分拣、包装、发货等全链条的短视频,构建“互联网+快递+电商企业+特色农产品”营销体系,拓宽了车厘子销售渠道。打造“镇东车厘子”品牌,注册“莺飞桃虹”商标,开设“抖音小店”,培养车厘子“电商经纪人”,推出“直播网红打卡地”,通过线上渠道每年销售额达600余万元。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车厘子销量,砀山县积极开展消费帮扶,鼓励广大干部职工以工会福利采购、团购和个人购买等方式,切实为车厘子及本地其他农产品销售提供帮助,让小小车厘子映红乡村振兴路。(记者 关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