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从“有名”到“有实”

——宿州市以林长制为笔书写生态文明新画卷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10-17 09:57 责任编辑:大数据中心

宿州大道秋色。 秦王景 摄

黄河故道蜿蜒舒展,皖北平原绿意盎然。宿州,这座融古战场豪情与田园诗意于一体的城市,正以林长制改革为笔,在广袤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生态与经济共兴的壮美画卷。

从荒山披绿到产业兴旺,从生态改善到民生受益,宿州以扎实的改革举措,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林业迈入“制度筑基、绿化提质、产业赋能”的新阶段,每一项机制创新、每一片提质绿地、每一次产业突破,都彰显着这座城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也释放出林业改革在皖北大地的强劲动能。

制度创新:林长制改革走深走实

清明防火关键期,埇桥区老海寺林场的巡护工作紧张而有序。防火队员杨守华驻守在入山主路口的检查点,手持登记本对进山车辆和人员进行逐一检查。检查点上,火种收纳箱、防火宣传单等一应俱全。

“我们在主要路段设卡,全链条管控进山火源,从源头上减少人为火险隐患。”杨守华说,“森林防火期间,我们推行‘防火+护林’融合巡护模式,每天按计划对责任林区进行地毯式排查,在重点监测野外用火隐患、防范火灾的同时,检查病虫害、清理枯枝朽木,维护林区生态健康,筑牢森林安全双重屏障。”

防火工作的有序推进,离不开顶层设计的精准指引。年初,2025年第1号总林长令签发,对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各级林长要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坚决防范森林火灾发生。4月30日,《宿州市2025年林长制改革工作要点》印发,围绕四个方面14项重点任务,对年度林长制改革工作作出系统安排,进一步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为提升林长履职效能,我市聚焦机制创新强化保障。健全林长履职尽责体系,压实各级林长责任,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创新点和示范区建设;推动跨部门协作,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完善行刑衔接办案机制。今年上半年,市级总林长带头开展义务植树及调研,带动各级林长巡林2.7万人次,巡护总里程5.1万公里,让责任在林间地头真正落地生根。

在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方面,我市印发《宿州市2025年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分工推进表》,围绕“林权改革、产业增效、生态转化”三大领域,推动林权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盘活林业资源,释放生态发展活力。

森林防火队员正在巡护。

规划引领:造林绿化提质增效

今年3月,在市夹沟国有林场种植区,技术人员带领工人栽种薄壳山核桃树苗。“种植时要注意保持树苗根系舒展,回填土需分层压实,确保根土密接,栽后还要及时浇透定根水,这样才能提高成活率。”技术人员边示范边叮嘱。不远处,刚栽下的百余株薄壳山核桃整齐排列,在微风中挺立。这是林场结合土壤特性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经济林种植的鲜活实践。

生态建设,规划先行。我市以绿化升级为导向,推动造林绿化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

聚焦科学规划,我市稳步推进造林绿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按照造林选址要求,充分挖掘农田林网、石山绿化、乡村绿化等植树造林空间。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6000余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长度283公里,森林质量提升、绿美镇村创建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让绿色在城乡各处持续蔓延。

全民参与为造林绿化注入强劲动力。我市推深做实“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搭建便捷高效的尽责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参加义务植树尽责人数已超260万人次,栽植各类树木1150万株。从机关干部到在校学生,从企业职工到乡村百姓,全民植绿护绿的热情持续高涨,共同为宿州大地增绿添彩。

石山绿化试点则为生态修复探索出新路径。针对石山地区特殊地貌,我市积极开展绿化美化工作,科学配置侧柏、黄连木、栓皮栎等混交林。组织全市国有林场开展栎、檀、栌等珍贵乡土树种苗木雨季造林试验,为珍贵乡土树种繁育、石山绿化攻坚、森林质量提升、杨树更新改造等工作夯实技术保障,让昔日的荒山秃岭逐渐披上绿装。

“我们将持续深化规划引领作用,在巩固现有造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林种结构,重点推进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培育,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加强造林后期管护,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通过智慧林业平台监测等科技手段,实时掌握林木生长状况,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此外,还将深化‘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模式,拓展认养、认建、认护等尽责形式,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造林绿化和生态保护中来,让绿色成为宿州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元培育: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宿州激活林业资源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优势,探索出“林药、林菌、林禽、林游”等多种综合模式。截至目前,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发展至3家,砀山县入选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

全力开展林业招引,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按照“5512”产业工程要求,我市林业部门主动走出去对接优质资源,先后赴浙江、江西等省开展考察洽谈,全力推动林业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录入全省林业“双招双引”涉林项目信息22个,总投资额达28.6亿元,为林业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扎实开展访企入村,精准服务基层发展。深入灵璧县宿州长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砀山县祥如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调研生产经营状况,面对面宣传林业政策,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建议,通过精准对接需求、解决实际困难,有效助推基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林产发展新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林下中药材种植,培育羊肚菌等特色食用菌种植产业。”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鼓励林业企业争创绿色工厂、驰名商标等高端品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培育壮大木本油料加工企业,支持企业发展特色林业产品精深加工,利用林业展会、交易会、产销对接活动等广泛开展品牌营销,让林业产业成为生态富民的重要支撑。”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