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部门动态

锚定方向 精准发力

宿州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两创融合”新生态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11-28 10:34 责任编辑:大数据中心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更是产业升级的主阵地。近年来,我市锚定“两创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方向,从制度保障、梯度培育、要素供给等多方面精准发力,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企业真正成为推动宿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梯度培育强根基,经营主体提质效。筑牢创新根基,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是关键。我市健全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聚核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持续实施“高企科小加速成长行动”,通过精准辅导、政策扶持、资源对接等举措,推动企业从“幼苗”到“大树”稳步成长。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590家,增速23.7%,连续三年每年净增100家以上,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今年以来,已推荐高新技术企业194家,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1107家。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目前我市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了本土科技企业上市“零的突破”,为全市企业创新发展树立了标杆。

强化投入激活力,创新动能持续增。研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燃料”,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底气”。我市持续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通过财政奖补、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主动开展创新活动。“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支持研发经费投入奖补资金2000.3万元,惠及企业288家;2024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3.77亿元,增速15.79%,位居全省第三。同时,着力推进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两清零”行动。目前,全市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企业“清零”任务完成比例达71.4%,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企业“清零”任务完成比例达94.2%,企业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

技术攻关攀高峰,创新成果促转化。关键核心技术是“卡脖子”难题,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我市聚焦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业技术基础研究和前沿性创新研究,着力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十四五”以来,全市共立项各类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0项,市财政累计支持资金6380万元。2022年,我市创新实施市级“揭榜挂帅”专项,打破部门、地域壁垒,引导优势力量协同攻关。截至目前,已立项“大豆振兴协同创新工程”“土壤生态与耕地可持续承载能力研究”两项重大专项,均由高校牵头、多家单位联合承担,推进成效显著。其中,“大豆振兴协同创新工程”2025年在大面积核心示范区实现实收测产275.93公斤/亩,最高产地块埇桥区栏杆镇王庄村亩产达344.1公斤,刷新了本地大豆高产纪录。此外,今年我市出台了《宿州市“通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首批立项“通济”科技计划项目38项,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宿州特色的科技计划项目品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创新无止境,奋斗正当时。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创新生态,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创新动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