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赋智 乘“数”远航
——宿州拥抱数字化转型激活制造业引擎

安徽龙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小吊梨汤。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数字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助力提质增效;一键协同,智慧供应实现物料自动调配;企业上云,智能调度系统协调优化排产……近年来,我市抢抓机遇,将丰富的工业场景资源转型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云都”正悄然发生“数字蝶变”。
数字赋能 实现三产融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们具备年产5000吨酥梨深加工制品能力,年产值可达2亿元左右。”安徽龙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赵雨字向记者介绍。作为一家专注于砀山梨全产业链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龙润堂公司以砀山酥梨为核心,集酥梨种植、生产研发、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研发产品30多种。
在龙润堂公司一楼大厅的酥梨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屏上,15公里之外的酥梨种植基地每时每刻的动态实景赫然入目。
作为全省“5+8”数字农业试点企业,龙润堂公司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精心打造砀山酥梨数字化种植基地。目前,基地配备了水肥一体化、病虫生物防控、防霜冻系统,全局气象站、土壤检测仪以及高清视频监控等数字化设备,建立了完善的种植数据采集系统,并连接到砀山县酥梨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砀山酥梨种植数字化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基地的生产种植提供指导帮助,进而提高基地梨园抵御自然灾害、防治病虫害的能力,提高酥梨品质,确保每一颗梨都是砀山好梨。
依托“龙润堂砀山酥梨产业建设项目”,该公司推出了“龙润堂云上梨园”小程序,大力打造“互联网+梨树认养+生态旅游”融合项目,创新农旅融合发展形式,以龙润堂数字化梨园为认养基地,为用户提供在线认养梨树定制服务。用户可通过手机实时了解梨树种植和生长情况。认养期间,用户还可到砀山县线下体验梨花授粉、酥梨采摘,享受观光、露营、美食、民宿等“一站式”服务。
据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行业级、区域级平台建设,我市依托砀山酥梨产业,打造梨产业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区域级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提供企业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应用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安徽雨鑫木业有限公司5G系统自动化统计木板数量。记者 王庆 摄
5G加持 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筑基,网联智造。
走进位于灵璧县开发区北部园区的安徽雨鑫木业有限公司,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传送带上“飞驰”着一条条原木色的纤维板,机器的轰鸣声与键盘的敲击声谱出一曲别样的乐章。
作为一家木材加工企业,雨鑫木业通过建设高可靠性、高私密性的5G专网,提升厂区及上下游企业间的生产要素互联互通,部署新型无线网络和MEC边缘数据中心,实现现场数据的采集和集成,并开展大数据分析优化,按需生产按订单排产,打破上下游信息壁垒,降低生产隐性成本,提升产业链整体利润率,实现智能生产与管理。公司先后入选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和国家级5G工厂。
雨鑫木业副总经理张传磊告诉记者,雨鑫木业5G+MEC边缘数据中心建设了厂区站点室分系统,实现厂区内5G网络信号全覆盖,升级VR全景、木板数量自动化统计、木板瑕疵自动化检测、智能安防等智能检测系统,提升产品制造质量和效率。通过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将各个工位的数据汇聚,实现设备智能化、生产透明化、管理移动化、决策数据化的新型生产模式,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减轻设备运维压力。
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化转型,雨鑫木业每万元产值耗水量下降15%,每万元产值耗电量下降5%,产品合格率提升1.5个百分点,税收贡献提高50%,劳动生产率提高10%。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2个、国家级5G工厂3个、国家级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1个;安徽卡尔贝格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选2025年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名单;云都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省软件服务包运营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
政策+服务 激活内生动力
近年来,我市依托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围绕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业务环节,推动600余家规上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帮助企业梳理数字化转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提出解决思路和改进方案,出具诊断报告,助力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政策层面,我市先后出台《宿州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宿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系列文件,并配套支持政策,集聚要素支持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发展。
服务层面,市工信部门化身“转型管家”,一方面开展专项培训,邀请数字化转型领域专家进行数字赋能理论知识培训,赴广州、佛山、杭州等发达地区开展专项研学,帮助企业家提升数字化理念;另一方面加强服务对接,开展数字化转型供需活动,先后邀请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服务机构和专家深入各县区、园区,通过理论授课和现场观摩等方式,开展多场专项对接活动,解读优秀实践案例,推动数字化资源供需精准对接。
目前,我市已构建“区域级+企业级”多层次平台体系,200余家企业入驻;“一企一策”推进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雪龙纤维、闼闼家居等18家企业率先建成,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设备故障预警等功能。市工信部门还为3000余家制造业企业发放软件消费券,推动中小微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
展望未来,宿州将继续在强工兴产上持续发力,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力助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