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
装上智慧“千里眼” 守护城市“生命线”
燃气、供水、排水、桥梁等基础设施,是维系城市运转的“生命线”。近年来,市城管局以信息技术为抓手,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实时监测、快速预警、科学处置的闭环体系,为城市“生命线”注入“智慧基因”,推动城市安全风险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升级,切实保障市民生活与城市运行安全。
风险预警早发现
日前,宿城银河二路与通济二路交叉口西北角主路的管网液位计突发报警。市城市生命线监测中心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结合现场复核确认:强降雨导致该区域排水管网出现溢流风险。由于监测点周边分布2处小区、2处政府单位,人员密集且直接影响交通出行,该中心立即调度宿州排水公司巡查人员,巡查人员最短时间内完成处置,预警成功解除。
这一高效处置的背后,是我市城市“生命线”工程“点、线、面”结合的监测网络在发挥作用。据了解,该工程已覆盖全市5座桥梁、280多公里燃气管网及相邻地下空间、310余公里供水管网、约1140公里排水管网,系统内接入各类传感器4840台,实现重点区域地下管线、重点桥梁的在线监测与预测预警,为城市安全装上“千里眼”。
应急处置快响应
为确保城市“生命线”工程高效安全运转,我市构建住建系统“1+3+5+7”安全监测处置体系:以1个市级监测平台为核心,按3级预警标准,覆盖城镇燃气、沼气聚集、供水管网、排水防涝、桥梁5个重点领域,统筹调度7支应急保障队伍,明确各单位职责,强化协调联动。
根据机制要求,所有预警须在30分钟内响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赴现场核查处置;中心实行24小时值守,针对燃气泄漏等紧急事件,一级预警信息会同步推送至市住建局等相关单位、事发区负责人,以及110、119报警服务台和市政府总值班室,形成“多方联动、快速闭环”的处置模式。目前,全市已布设燃气泄漏报警设备3598台,实现280多公里燃气管网主干线较大及以上风险监测全覆盖。
安全发展提质效
我市通过整合资源推进二期工程,持续夯实城市“生命线”智慧基础。目前,已依托前期智慧管网系统,整合367台燃气、供水、排水等前端感知设备,逐步构建连通各类设备的城市物联网。
按照“提质增效、提标扩面”原则,城市“生命线”二期工程将重点拓展燃气终端用户、瓶装液化气、水环境(黑臭水体)、消防重点单位、电梯等监测领域;在一期基础上,完善城区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物联感知数据等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数据,整合国土空间规划、人口经济等社会资源数据,建立覆盖地上地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工程数据库,推动数据实时更新与互联共享。
“通过数字化手段及早发现、管控风险隐患,才能切实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持续深化城市“生命线”智慧化建设,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