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部门动态

高效规范执法监管让企业轻装上阵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10-17 09:03 责任编辑:大数据中心

各种检查接二连三,被检查者疲于应付,这曾是许多企业的困扰。“以前检查是各部门单打独斗,分批上门,让我们分心又费力。”提及过往的迎检经历,不少企业负责人坦言。

为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今年4月,我市出台《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提出20条具体措施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旨在构建科学、协同、高效的涉企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谁来查”“查什么”“怎么查”“谁监督”,为各级行政机关规范涉企执法提供操作指南、明确方法路径,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作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重要内容,“综合查一次”是从源头减少入企检查频次,为企减负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我市做好跨部门、跨领域资源整合,扎实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工作,出台《宿州市“综合查一次”工作指引》等制度文件,从涉企检查主体、检查事项、检查方式、检查文书等方面,对涉企行政检查进行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规范管理。

“综合查一次”并不是简单的“检查合并”,更是通过关键环节的机制创新,实现监管的精准化与人性化。

动态清单明确“查什么”:先后公布四批次《“综合查一次”事项清单》,涉及非煤矿山、危险品运输等27个执法领域,指导监督各执法领域推进联合执法、控制单独执法,推动涉企执法效率和服务效果双提升。

整合力量明确“谁来查”:全面梳理市本级行政执法主体,明确各类主体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和标准,按程序公开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禁止不具备主体资格的组织实施行政检查。共明确市级行政执法主体和受委托组织145个、行政检查事项1068个,制订年度检查计划674个,确保企业对执法权责充分了解掌握。

规范流程明确“怎么查”:执法人员实施现场检查的,要按照规定“亮码入企”,扫码检查。对能通过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监管的,不得入企实施现场检查,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对企业开展不见面监管“云检查”。按照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对信用风险低的企业降低检查比例和频次,做到“无事不扰”。

多部门“综合查一次”措施实施,不仅提高了部门执法效率,也让企业告别了重复迎检的困扰。坐落在宿州经开区的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性能薄膜新材料和复合软包装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前不同部门来检查需要分别准备台账资料,‘综合查一次’改革措施的推出,一本台账涵盖所有内容,清晰明了。”该公司负责人对这一改革深有感触,“部门联合执法,不仅检查彻底,一次性指出问题,企业现场整改,检查频次也大大减少,让我们能够把更多精力花在产品研发生产上,安心谋发展。”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通过“综合查一次”改革,23个行政执法部门的355项行政检查事项整合为71个联查场景,执法检查事项整合率80%,检查企业次数同比减少约65%,“多头查、随意查”不断向“综合查、规范查”转变。今年以来,相关领域开展联合执法1401次,减少入企2820次。市场监管部门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统筹规划联合抽查计划,涉及84个行业。前三季度,全市共完成双随机抽查任务445个,检查经营主体2503家,部门联合抽查任务占比85.9%,执法部门入企检查次数明显减少。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