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创新促振兴 皖北沃野谱新篇
——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9月18日,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召开,为宿州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全会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的系列部署,在我市农业农村系统引发了热烈反响。广大农业农村工作者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务实作风、有力举措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让“农业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图景在宿州大地尽情铺展。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安文表示,全会强调,要聚焦构建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这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指出了清晰路径。接下来,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将主攻“5+4”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方面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推动粮食、畜禽等传统产业从“初级生产”向“深加工”跨越;另一方面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让宿州优质农产品走出皖北、享誉长三角。同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工作重心下沉到田间地头,把资源力量汇聚到农村末梢,着力解决基层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真正打通乡村全面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市水利局局长孙洲表示,将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探索用水权交易与水利投融资改革;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健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以水利现代化助力农业现代化。
全会将宠物经济纳入特色新兴产业培育范畴,为宿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开了新空间。“宿州作为农业大市,在粮食生产、畜禽养殖方面基础雄厚,发展宠物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王运良表示,将积极引导本地粮食生产、畜禽养殖企业与宠物食品、用品生产企业精准对接,开发高附加值的宠物产品,推动农业产业从“传统种养”向“特色智造”转型。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措施吸引外地优质宠物企业入驻,逐步形成宠物产业集群,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
“全会强调,要聚焦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这让宿州种业企业倍感振奋。”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豆专家闫启云表示,过去企业在种子研发中常受限于资源与技术,而全会提出的‘引聚创新资源入驻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推动组建大豆技术创新中心’,将为种业创新搭建更高平台。未来,企业将依托政策支持,加大科研投入,力争培育出更多适应皖北气候、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宿州力量。
“全会提出,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北桥头堡’定位,完善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培育建设后备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业基础设施跨区域联通,共建长三角美丽中国先行区。这为宿州农产品拓宽市场提供了重大机遇。”灵璧县朝阳镇党委书记宋锐表示,“朝阳镇紧邻江苏徐州,我们计划打破行政壁垒,主动对接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推动两地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设施互通。”当前,朝阳镇正加快培育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园区,积极承接优质农业产业转移,聚焦特色产业共建互补链条。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让宿州优质农产品通过徐州空港快速运往长三角各地,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