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部门动态

聚力优化食品消费环境 严守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9-22 09:34 责任编辑:大数据中心

自3月25日,我市全面启动优化消费环境食品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行动以来,市场监管部门紧扣四个“导向”,下决心、下力气整治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食品领域突出问题,聚力打造放心、安心、舒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坚持“责任导向” 抓组织部署

专题部署。制发行动方案,聚焦食品领域生产企业及小作坊、农贸市场“菜篮子”、商超散装、小餐饮(餐饮连锁企业门店)、无堂食外卖多处突出问题,明确35项整治重点。配套下发工作流程、职责分工,针对8个关键环节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县区包保责任、科室条线责任,召开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行动动员会,各县区、园区对本辖区整治行动的动员部署,形成“上下同频、全域共振”的行动格局。

专班推进。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四个最严”要求,建立健全“长效监管+动态防控”机制,持之以恒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带队深入食品生产企业、农贸市场、餐饮门店等一线点位,专题调研行动推进情况,要求各责任单位对照“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闭环管理,确保整治工作见实效、不反弹。市市场监管局全力以赴,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责任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长亲赴乡镇开展暗访,针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制作PPT,并在全市市场监管会议上播放点评;副组长带队检查食品经营主体并交办发现问题;各业务科室根据职能职责,指导安排对应环节排查整治工作。县区闻令而动,按照市局要求,同步成立领导小组,明确44名班子成员包保112个乡镇,同时抽调14名业务骨干定向支援力量薄弱区域。

专项调度。一周一会商,每周汇总生产、流通、餐饮、抽检等6个条线“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分析研判存在问题,实时了解情况、掌握进度。半月一调度,每半月召开全市调度会,对照整治任务及时间节点,通报各单位、各条线完成进度和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一步强化行动举措、压实工作责任。一县一督导,分管领导带队,协同纪检监察组分赴四县一区开展“下沉式”督导。

坚持“问题导向” 抓重点整治

属地市场所开展排查。紧扣整治重点,按照“4月底40%、5月底80%、6月底100%”的进度要求,组织基层市场所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全市累计排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1530家次,发现“篡改生产日期”、无散装熟食经营许可、未使用“食安封签”等问题30623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县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核查。在排查基础上,建立“改不到位、问题反复、C级风险、D级风险、近一年内被投诉举报10次以上且查证属实”的五类主体专项台账,明确各环节核查责任人、核查要求和核查比率,实行“现场情况实地检查+整改效果视频核验”核查模式。累计核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460户,发现问题4946个,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闭环率达100%。

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督查。组建6个36人督查小组,每周督查各区域排查质量、抽查成效、问题整改情况。完成112个乡镇(街道)督查全覆盖,对整改周期较长的经营主体建立“跟踪台账”,确保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共交办县区立案141件。

坚持“效果导向” 抓整改落实

从问题入手抓整改。整合梳理前期排查、抽查、督查问题整改情况,适时杀“回马枪”,核实以往问题整改质量,同时对改不到位、虚假整改、应付交差的经营主体实行“一问题一编码”动态管理,推行整改责任人、整改监督人双确认制,做到整改不到位绝不放过、问题不解决绝不放过。对照四项清单,制定“靶向”抽检方案,累计完成抽样3931批次,发现并依法处置不合格产品115批次,推动风险隐患“拔钉清零”。

从执法入手抓整改。严格落实食品领域违法行为“零容忍”要求,累计严厉查处无证生产经营、“两超一非”等违法违规行为775起。实行同步办案工作模式,邀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重大疑难案件,移送涉刑线索,彻底斩断“问题食品”生产销售链条。

从责任入手抓整改。综合运用“三书一函”拧紧责任链条,对排查整治态度不积极、责任不落实、成效不明显,特别是虚以应付、弄虚作假的,形成问题线索清单,予以追责问责。

坚持“目标导向” 抓长效提升

实施食品小作坊提优工程。推进食品小作坊综合治理,择优打造食品小作坊“5S管理”样板25家,新增培育“食安名坊”5家。推进“一品一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米面油、豆制品等4个品种涉及的37家企业纳入“一品一码”系统管理。推动食品小作坊集聚区建设,在食品生产加工集中区,集约场地、设备、人才等有效资源共建共养共享检测室,解决小作坊资金不足、技术支撑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

实行“菜篮子安全”守护工程。依托“宿州市智慧监管”平台,对宿州百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砀山惠丰农产品批发市场入场查验区、食品安全快检室实行“可视化非现场”监管,将鳊鱼、芹菜、香蕉等12个高风险品种纳入追溯系统,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推进小餐饮“净厨清朗”工程。聚焦“经营资质、环境卫生、原料来源、加工过程、清洗消毒、人员管理”六大关键环节,对全市17727家小餐饮经营户开展集中治理,推动餐饮单位实施“明厨亮灶”建设,打造“吃得安、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就餐环境。

“下一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紧抓责任落实不放松。”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马新志表示,将综合运用“三书一函”拧紧责任链条,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推进排查整治,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优化消费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