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育桃李 文明花开满园芳
近日,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浍水路校区、泗县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灵璧实验学校3所学校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3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更彰显了我市在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让我们走进这些学校,探寻全国文明校园的“文明密码”。
“明德·博雅”培育时代新人
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浍水路校区以“明德·博雅”为办学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办学育人全过程,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工程,实现文化建设和硬件建设的同步推进。
校园里,崇德路、明礼园、孔子和陶行知雕塑、“少年中国说”书卷、文化廊亭等景观群交相辉映,既彰显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运动会、生态文明主题日等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活动形式。“文承国魂,擎德续新”国学知识大赛以赛促学,激发师生对传统国学的探索热情;“诵读古今经典 彰显百年风华”经典诵读比赛,用琅琅书声传递中华文脉;“笔墨描绘中国 翰墨飘香一初”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则以笔为媒,让师生在横竖撇捺间感受汉字之美;“学科特色活动畅想,延时服务成效初见”校园歌手大赛,为学子搭建艺术展示舞台,营造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了切实保障校园安全,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学校联合法院共同设立了“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全面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法治教育。组织开展“做普法好少年,让法治伴成长”普法研学、“慧眼识诈骗”知识讲座、“法治教育进校园,护航青春助成长”“守护青春与安全”特警进校园等教育活动,将法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引导未成年人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和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演练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有效提升了师生应急疏散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学校还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第一标准,通过邀请专家讲座、举行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作业)设计大赛、班主任专业成长论坛、德育大讲堂、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积极开展项目化学习、“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组建宿州市卓越教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加强教育科研,落实校本培训,开展教学比武,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
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浍水路校区将以此荣誉为新的起点,紧紧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培根铸魂,砥砺深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建设成果,进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校园风尚。
“通济文化”润泽文明之花
来到泗县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镌刻着“通达济世”字样的文化墙。这所坐落于泗县运河南侧的学校,自2017年建校以来,便将“通达济世、修身爱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
漫步校园,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文化画卷。“通济文化墙”以蜿蜒的运河流向图为背景,下方精心刻画“虹乡八景”,将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娓娓道来,展示着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通济广场”上,晨读的学子们聚集在一起,琅琅读书声此起彼伏,展现出新时代少年的蓬勃朝气与求知若渴的精神风貌;“通济大道”两侧绿树成荫,沿途设置的文明标语牌时刻提醒着师生们修身立德、践行文明。泗县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以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将文明与文化深度融合,为师生们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活力的成长空间。
学校以创新“五育融合”实践载体为抓手,精心打造并充分利用各类活动阵地,为师生搭建广阔的成长舞台。通过举办文化讲座、读书活动、艺术节,开展书法社团、合唱社团、足球社团等特色社团活动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更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了文明新风,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树立文明标杆,绽放师生风采。学校充分发挥师生主体作用,以榜样力量引领校园文明建设。广大学生踊跃投身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教师团队躬耕教坛,涌现出多名省市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在榜样的引领下,校园内文明、和谐、向上的氛围愈发浓厚,新时代好少年不断涌现,师生携手共进,实现了精神文明与教育教学的双促进、双提升。
“我们将继续巩固深化全国文明校园建设成果,优化办学理念,丰富文化品牌内涵,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创新特色活动形式,让文明之花在校园持续绽放,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泗县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侯建表示。
“悦文化”涵养文明风尚
灵璧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自2016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悦文化”为引领,构建起“以悦引领,成就人生”的特色育人生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文化浸润,打造“悦”生态校园。学校着力打造“一廊一墙一主题,一点一面一景观,一室一班一特色”的文化氛围,六栋教学楼分别以“德、美、弘、强、雅、仁”命名,承载“悦学历史”“悦美灵璧”“悦承非遗”等主题文化,打造“悦心广场”“悦动广场”“悦读书吧”等文化景观,将非遗传承、经典阅读、自然探索融入日常。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充分发挥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促进身心健康作用,开设了“悦动体育”“悦享音乐”“悦彩美术”“悦墨书法”“悦谈心理”“悦读经典”“悦智计算机”等七大社团主题活动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展特长的平台。
在“悦文化”的浸润之下,孩子们更好地践行了学校所倡导的“三微”“三大”。“三微”即轻声慢步、挥手致意、小声交谈,校园里满是孩子们对到访者礼貌问好的身影;“三大”即大胆发言、大声说话、大段表述,孩子们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与老师、同学们积极互动。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校定期开展“口算大比拼”“悦动笔墨”书写大赛、“益智生辉,悦动思维”数学思维训练、“故事大王大比拼”等学科竞赛,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结合重大节日,依托地方红色资源,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艺术节、运动会、入团入队仪式、大型比赛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着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人。此外,学校还与灵璧县奇石文化园等4A级景区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自然探索”“文化寻根”等主题研学活动,将文明教育从校园延伸到社会,打造“行走的文明课堂”,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征程万里风正劲,使命千钧再奋蹄。”灵璧实验学校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凝练办学特色,丰富学校内涵,完善“三全育人”机制,推动文明校园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