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部门动态

与雨赛跑的造林人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7-01 10:50 责任编辑:大数据中心

气象预警显示,一场降雨即将席卷而来。在市夹沟国有林场秦山工区的山坡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造林行动正激烈展开。一群务林人穿梭在起伏的山坡间,洋镐与泥土碰撞的声响,打破了山林往日的宁静,成捆的青檀、麻栎小苗整齐摆放,等待扎根这片土地。

“趁着雨前抢栽抢种,小苗喝饱这场‘及时水’,成活率能提高两成!”6月27日清晨,工程师聂艳身着迷彩服,脚蹬沾满泥浆的劳保鞋,带领40余名职工抢抓降雨前的“黄金窗口期”,将一棵棵青檀、麻栎小苗栽进新挖的树穴。作为经验丰富的林业人,她深知,在降雨来临前完成栽种,树苗便能在雨水的滋润下快速扎根,成活率将大大提高。“树穴深度必须保证比土球直径多20厘米以上,栽植时先填表土,栽好后用茅草覆盖树穴。”聂艳一边叮嘱大家,一边亲自示范如何刨树穴、扶正苗木、压实土壤。

晨光中,山坡上跃动着忙碌的身影。职工们三五一组,默契配合。“三埋两踩一提苗,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职工孟军弓着腰,熟练地将苗扶正,分层填土后用力踩实,最后用茅草覆盖树穴。“这些50公分高的壮苗,都是今年培育的,根系发达、抗性强,更适应本地气候,容易存活。”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目光坚定地望向新栽的树苗。

“我们此次造林以增彩增效增姿为目标,主要选用侧柏、青檀、麻栎等优良乡土树种。”聂艳介绍,青檀和麻栎是皖北珍贵长寿乡土树种,青檀树皮是宣纸的重要原料,麻栎秋叶橙黄或橙红,观赏性极高,栎檀上山与常绿针叶侧柏混交,既能丰富林相结构,提升森林景观,又能产生生态与经济效益。“今年雨季造林,我们林场计划在尖山工区、五柳工区、秦山工区栽种侧柏、青檀、麻栎等树种共计3万多株,采用针阔混交模式营造混交林,进一步构建多树种、多目标、彩叶化的防护林体系,形成层次丰富的彩色森林景观,让皖北荒山披上‘七彩霞衣’。”

为了抢抓进度,林场实行轮班作业,职工们分成多个小组,人歇工具不歇。现场运苗、刨穴、栽种,一片繁忙景象。山坡上,新栽的小苗整齐排列,职工们随身携带的修枝剪不时发出清脆声响。“修剪疏除部分枝叶能有效减少水分蒸腾,就像是给树苗‘减负’。”聂艳解释道,这样能保证缓苗以及后期苗木的营养和能量供给,促进小苗扎根生长,提高成活率。

暮色降临,最后一棵麻栎小苗扎根泥土。尽管职工们衣衫湿透,却依然精神抖擞。“每一株树苗都是希望,我们多栽一棵树,就能为子孙后代多留一片绿。”聂艳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眼神中满是憧憬。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雨前突击造林,不仅是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更承载着林业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皖北大地播撒下“七彩”未来。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