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多举措稳定生猪生产
针对当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亏损面扩大、农民养殖积极性受到冲击等问题,我市加大稳定生猪和生产工作力度,加快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市场调控和信息引导,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防止猪贱伤农,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平稳发展。
分析研判原因,认清严峻形势。进入2022年,生猪养殖效益下跌明显,一方面是因为供大于求,阶段性过剩导致价格下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畜产品需求收缩。另一方面,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成本升高;人工、防疫费用等养殖成本增加,一季度每出栏一头猪亏损300到500元,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挫。
围绕产能调控,建立长效机制。为防止生猪生产出现大的波动,产能受损,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宿州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加强对猪粮比、农繁母猪存栏量等指标检测预警,为养殖户提供及时准确信息;在人员、经费和平台等方面,支持完善生猪生产和市场检测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和供应情况。
深入养殖产户,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在配方上,优化饲料配方,通过添加麸皮、稻糠、酒糟或者一些农副产品,降低养殖成本。在管理上,加强生猪饲养管理的指导,杜绝大猪吃小猪饲料、不科学饲养等显性和隐性浪费。在调结构上,指导养殖户加快调整猪群结构,淘汰劣质母猪,优化存栏母猪结构和生产性能,适度控制生产规模。在增效上,引导养殖场进行猪舍升级,给予符合标准的财政补贴,提高养殖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减少人员投入,降低疾病风险,提高养殖效率。
加强金融支持,增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保险机制,开展育肥母猪保险和生猪价格保险等政策性保险,降低养殖风险。金融部门要简化贷款手续和程序,提高小额农贷信用额度。创新抵押担保方式,试行生猪保单质押、种猪活体抵押、圈舍等固定资产评估抵押等方式发放信贷。同时,地方政府可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记者 杨雪 见习记者 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