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科技力量 激发创新活力
——市科协五年工作综述
市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全市科协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进军创新发展主战场,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科学技术优势、人才智力优势,汇聚科创力量,砥砺时代担当,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为开创新时代美好宿州建设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创新人才辈出的重要基础,也是科协组织的重要职责。5年来,市科协大力加强科学普及,全民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机制更加健全。组织制定《宿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明确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十三五”期间,我市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2019年全民科学素质考核排名全省第五。
科普活动品牌效应更加显著。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主题科普宣传活动,打造科普品牌,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创新科普为民惠民行动,开展“科普惠民乡村行”“智爱妈妈行动”“农村少儿爱科学”等专项科普活动140余场。开展科普大篷车展教活动近300场次,参与活动群众近10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36万份。深入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推进科普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受益群众达10多万人。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全民科普阅读联合行动”,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行动和“互联网+科普”行动,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深入宣传科普知识,以信息化助推科普工作全面创新提升。
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突出。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系列赛事,参赛学生累计超6万人次。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国家和省级比赛,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263项。2018年,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我市举行。来自全省16个省辖市、2个直管县的18支代表队的近600名选手现场竞赛。数十名来自安大、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的教授博导作为大赛评委莅临现场指导。汇聚科学教育新理念,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激情。邀请省科协科普专家宣讲团成员深入我市农村中小学开展“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讲座30场,近2万名学生参加活动。组织12所学校180名学生前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参加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108名学生和9名带队老师获得所在高校分营地表彰。
科普场馆体系逐步完善。宿州科技馆正式开放,砀山、泗县科技馆相继建成,萧县、灵璧科技馆已筹备建设。创建宿州气象台、宿州市青少年宫等省级科普教育基地8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22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8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36个,建成科普中国e站41个,科普示范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
聚才引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发展,创新赢得未来。5年来,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切实履行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深化创新工作,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建功立业。
助力创新驱动工程,切实提升企业创新创造能力。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建立企业科协21家,组织对接企业39家,与省化工学会、畜牧兽医学会、园艺学会等15家省级学会建立学会专家服务站18家。特别是省食用菌技术协会宿州工作站在砀山的建立,对全市特色产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先后和30多家专家团队签订合作协议,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帮助18家企业获得省财政奖补资金230万元。泗县科协先后协调联系20多位省级学会科技专家与飞凯电子、汉能光伏、金皖泵业等企业对接,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及时解决了企业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安徽唯农集团、安徽立腾牧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瑞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天河科技公司与省级学会签约合作科研项目9个,争取研发资金240万元。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先后组织医疗、农业、气象、畜牧、教育等方面809名科技专家与建档立卡贫困户5400余户、贫困群众21448人结对帮扶。累计支持建设农技协联合会8个,支持建设基层农技协101个。组织66家农技协607名科技专家为2500余名贫困群众开展免费技能培训79期,90%的参训人员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自2017年砀山县科协与广德市科协结对帮扶以来,带动36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积极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专家行动”,邀请、组织省市县学会优秀科技专家,走进灵璧县23家扶贫企业和19个乡镇的贫困村开展技术诊断、咨询、培训360多场次。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徐为领获得“2019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称号。
发挥农技协引领示范作用,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为契机,重点扶持培育各县区农技协和科普工作示范带头人。2016年以来,共创建省级示范农技协24个,市级示范农技协39个。泗县科协重点扶持培育了开发区清水沟葡萄协会等10余个农技协和科普工作示范带头人,邓氏机械荣获省级科技创新项目奖励,润农脱毒山芋生产基地获批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埇桥区群富甜叶菊合作社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并获批安徽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5年来,市科协科技人才选树工作硕果累累。共选树全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最美科技工作者200多名。泗县三中王威入选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个县级参赛人员;灵璧县农技协李雷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埇桥区群富甜叶菊合作社陈军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青年双创带头人”,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农村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市农科院沈维良获得“全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5年来,全市科协系统着重发挥科技工作者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汇聚科技创新动能,展现担当作为。
积极主动建言献策。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组织参加“安徽省科技工作者建议征集评选”活动,市药学会会员、亿帆药业有限公司唐英武撰写的《安徽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获二等奖。
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组织动员全市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系统党员干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及时开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科普小知识》专栏,利用网络平台坚持推送预防新冠肺炎科普知识。充分发挥学会专业和人才优势,市心理卫生学会出台新冠肺炎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向社会公布宿州市抗疫心理救援医疗和心理援助热线。萧县中医药学会组织老中医、学会理事等专家深入探讨,提出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和措施。市科协荣获全省科协系统疫情防控先进单位称号,孙洁、安小峰两位同志被评为全省科协系统抗疫先进个人。
做实科技志愿服务。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队,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共建,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水平。组织开展科普报告、学术讲座、人员培训、农技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共吸纳学会、农技协科技志愿服务队33个,促成500多名科技志愿者与2200余户贫困户结对帮扶。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砥砺前行。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将深入开展凝心聚力、创新助力、科普惠民、智汇助力、强基提能五项行动,着力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发挥科协优势、汇聚创新动能,在全面开创新时代美好宿州建设新局面中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