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时间:2025-07-30 21:35
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财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柏红,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吴丽娜

参会媒体: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人民数字|中安在线|宿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5年7月30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介绍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支相关情况

发布会图片

left right

发布会视频

暂无视频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大家好!欢迎出席宿州市2025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宿州市财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柏红女士,宿州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吴丽娜女士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柏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市财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柏红

柏红: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坚定不移促发展保民生,坚持不懈强管理防风险,以财政科学管理赋能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财政运行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支实现“双过半”。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强化部门协作,合力攻坚抓收入,保持适当支出规模和必要支出强度,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出保障。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3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2.5%,超序时进度2.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41.3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1.2%,超序时进度1.2个百分点。财政收支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二)重点支出保障有力有序。市县两级财政部门不断强化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上半年,全市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农林水支出合计126.59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2.4%,分别超序时进度4.5个、1.8个、7.6个百分点。

二、财政运行成效

(一)聚焦政策赋能,在支持高质量发展上提质效。一是推动扩大有效投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其中用于项目建设26.23亿元,全市共支持54个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39亿元,支持24个项目建设。二是支持大力提振消费,争取“两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3.09亿元,将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开展汽车、家电、老旧柴油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发放补贴资金1.9亿元。三是精准落实结构性减税,1-5月全市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3.48亿元。四是强化金融助力发展,上半年全市新增新型政银担业务65.79亿元,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担保费,累计减省企业融资成本1235.76万元,惠及市场主体1.5万户。

(二)惠民生促共享,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提质效。一是加大教育投入,上半年全市教育支出52.3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1.7%,有力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扩容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全市拨付6680万元,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职业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工作,缓解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三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市共拨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18.27亿元,拨付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11.78亿元,支持提高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四是强化财政支农投入,全市上半年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6.92亿元,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统筹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8.64亿元,用于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乡村发展。

(三)深化预算改革,在财政管理上提质效。一是强化资金统筹,加强跨部门、跨级次和跨年度资金统筹,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二是推进支出政策清理整合,市级以“清政策”作为“破基数”的突破口,在前两年持续清理支出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市政府出台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35条”政策举措,重塑财政惠企支出政策体系。三是拓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项目范围,2025年财政重点评价覆盖“四本预算”共16个项目,涉及财政资金23.56亿元。四是做好重点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根据2024年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结果,核减市相关部门2025年预算金额1497万元,取消低效无效支出。

(四)兜底线防风险,在防范化解风险上提质效。一是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将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坚持“三保”预算安排、预算执行、库款保障“三个优先”,上半年全市“三保”支出125.4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2.0%,支出进度51.4%。二是加强政府债务管控,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省率先建立“631”债务监测预警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严格履行偿债责任,上半年全市及时偿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56.51亿元。

三、下半年工作

下一步,全市财政部门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实干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服务我市发展大局。

(一)千方百计增财力促统筹。积极向上争取支持,主动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全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项目资金。依法依规组织收入,持续盘活存量资金,加强上级转移支付和本级预算安排统筹使用,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二)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预算执行中,合理确定支出顺序,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建立市级新增财政支出政策评估论证机制,推动预算管理链条向前端延伸。

(三)精准施策筑防线防风险。严格执行2025年“三保”预算,加大财力统筹、库款保障,确保“三保”运行平稳。统筹发展和安全,稳妥有序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坚决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促进财政可持续运行。

(四)持之以恒强改革抓管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的部署及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以财政科学管理为统领,进一步细化零基预算改革举措,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聚焦大事要事强化财力保障,强化财会监督和财经纪律约束,加强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扎实做好2026年预算编制工作。


主持人:谢谢柏局长的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您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也请记者朋友在提问时先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拂晓报记者: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拧紧了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请介绍一下宿州市过紧日子的做法?

柏红:谢谢您的提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了老百姓过好日子。市财政局把过紧日子要求融入财政日常工作,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制定我市过紧日子举措,2022-2023年,市财政局先后制定、细化完善我市过紧日子措施。2024年,根据财政部和省级最新要求,我市印发了《关于加强预算管理坚持过紧日子的通知》,从强化预算约束角度,督促各级各部门坚持过紧日子不放松。二是严控一般性支出,盘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依规盘活存量资金,2024年市本级压减一般性支出0.69亿元,收回结转结余资金1.36亿元,节约的财政资金统筹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三是严控行政运行成本,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管理,2025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0.51亿元,比上年预算下降3%。四是持续规范预算管理,今年7月市财政局修订完善指标管理文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本级预算支出指标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市本级预算指标管理,规范指标调剂,硬化预算约束。


中安在线记者:今年,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作为财政科学管理试点任务之一,请介绍一下宿州市贯彻落实有哪些具体做法?

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吴丽娜

吴丽娜:谢谢您的提问。零基预算改革是财政紧平衡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市财政局按照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部署及市委市政府要求,带头压实责任,不断完善制度措施,推动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政策举措在我市落地落实。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强各类资金整合。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做好纵向资金融合,会同部门对照上级转移支付、专项债等资金政策,抓好项目申报积极争取资金。充分利用金融政策,用好跨领域资金融合,结合我市实际,采取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高效发挥金融政策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乘数效益。想方设法吸引社会资本,抓好横向资金融合,对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与市场紧密结合的支出,采用“基金+资金”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二是进一步严格预算约束,坚持预算法定原则,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建立市级新增财政支出政策评估论证机制,避免超财力支出增加财政运行风险。继续严控一般性支出,持续完善“定期+动态”相结合的资金清理收回机制,依规收回沉淀闲置资金,为民生发展腾出更多财力。三是强化绩效管理和财会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成本管控,将成本效益分析结果作为预算编制、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加大重点领域财会监督力度,扎实开展财政专项监督,切实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主持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谢谢发布人。希望广大媒体朋友积极关注,广泛开展宣传报道。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