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宿州市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洪静
参会媒体: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人民数字|中安在线|宿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5年6月25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介绍2025年宿州市防汛抗旱工作相关情况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2025年宿州市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宿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洪静向大家介绍2025年宿州市防汛抗旱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张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洪静
张洪静: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市应急管理局,对各位新闻界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市防汛抗旱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下面,我将2025 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和通报。
202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应急局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的核心作用,强化统筹协调职能,凝聚各地各部门合力。始终秉持 “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责任担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以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的工作态度,将防汛抗旱准备工作做在前面、落到实处。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应急能力,全面排查整治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全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筑牢坚实防线。
一、压实防汛责任,构建严密责任体系
全面强化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机制,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包保责任网络。明确7名市级、114名县级、1123名乡级领导干部及1506名村(社区)书记防汛分工,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对全市88个大中型涵闸、41处主要河道堤防、50座水库的防汛行政与技术责任人信息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梳理摸排734处洪涝灾害风险区域,逐个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开展转移避险与管控工作。
二、优化指挥架构,提升应急响应效能
深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整合设立工作,将防汛抗旱指挥部等专项指挥部日常职能纳入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同时,坚持 “平战结合” 原则,强化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应急响应期间的指挥中枢作用。认真总结2024年台风影响期间应对特大暴雨洪水以及梅雨期防汛工作经验,制发《宿州市防汛抗旱联合值守工作机制》,将气象、水利、城管、应急等10个成员单位纳入联勤联战体系,实现联合值守、实时会商、统一指挥的高效协同。
三、健全预案体系,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持续完善市、县、乡三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目前已累计编制防汛抗旱专项预案126个、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45个、城市防汛防涝应急预案7个及老汪湖蓄滞洪区控制运用预案。强化底线思维和极限意识,总结特大洪水防御经验,编制印发《宿州市新汴河洪水调度方案》《宿州市新汴河防御洪水方案》,为保障骨干防洪工程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四、深入排查整治,筑牢安全度汛屏障
组织各地、各行业开展全方位汛前检查,重点聚焦山水威胁区、洪涝灾害风险区、低洼易涝点等风险区域,以及河道堤防、水闸、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针对排查出的城市排涝、水利工程等领域10处度汛隐患,明确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实行台账管理、逐一销号,目前所有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五、建强应急队伍,锻造专业救援力量
加强防汛应急队伍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组建防汛抢险和社会救援队伍151支,总人数达7538人。其中,市应急、水利、城管、住建、交通等部门及各县依托本地企事业单位和行业资源,组建专业防汛抢险队伍39支1349人;基层乡镇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112支6189人。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防汛抗旱业务培训,截止5月底,累计组织培训活动425场次,培训人员11636人次,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强化物资保障,夯实防灾救灾基础
着力构建实物储备、产能储备和协议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体系,充分利用国债资金和财政资金,加大防汛物资装备投入力度。截止5月底,市、县应急、水利、城管等部门累计储备袋类 38万条、桩木785立方米、橡皮艇和冲锋舟 163 艘、救生衣6762 件、发电机 153 台套、水泵 1022 台等各类抢险物料、机具及救生器材,物资总价值达 5759万元,较去年汛期新增2231万元。同时,梳理统计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等大型防汛装备1205台,并与两家石料生产企业签订防汛物资储备协议,储备块石6万吨、石子 6 万吨。科学分配130万千瓦时农业排灌抗灾用电指标,切实减轻基层防灾减灾和农业排灌负担。
七、深化演练宣传,凝聚全民防汛合力
坚持实战导向,各地、各部门围绕典型灾害案例和极端天气风险,组织开展防汛实战演练与桌面推演175次,参与人数达5243人次,有效检验和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市应急、城管、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多部门联合开展防灾减灾 “七进” 活动,深入农村、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广泛宣传防灾避险知识。充分利用政务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和防汛科普知识,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防汛氛围。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联合气象、城市管理、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和台风等变化趋势,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做到防汛和抗旱两手抓,严防旱涝急转、旱涝并发,加强会商研判与决策调度,做好预报预警、工程调度和应急准备,适时启动应急响应,以临战状态应对可能出现的暴雨、洪涝灾害,最大限度化解灾害风险、降低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主持人:谢谢张局长的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您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也请记者朋友在提问时先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拂晓报记者:当前宿州市已进入主汛期,请问宿州市将如何抓好防范应对工作?
张洪静: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参考海温演变、大气环流和气候模式预测,综合预测会商情况,预计我市2025年汛期气候状况偏差,阶段性旱涝特征明显,可能出现较重汛情。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推动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市应急局将会同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天气和雨水情变化形势,加强会商研判,多渠道及时发布预警和防御提示信息,把各项防范应对工作抓实抓细,迎战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二是持续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在前期排查的基础上,对防汛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持续开展滚动排查整治,对隐患排查情况适时组织抽查检查,做到“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确保整改和度汛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强化重点部位巡查防守,持续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对河流、水库、采煤塌陷区、蓄滞洪区、城乡低洼易涝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的巡查防守,压实临崖临水路段、桥梁、涉山涉水景区、在建工地等高风险区域的防汛责任,及时落实极端天气影响期间的“关停撤转”机制,按照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工作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全市应急系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会同各地各部门及时收集、分析、处置各类信息,加强短历时强降雨监测预警和临灾预警“叫应”,统筹好各类应急抢险资源,做好抢险物资前置准备,确保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投入抢险救援行动。
中安在线记者:夏季多发降雨天气,请问是否可以向公众朋友们做一些防雨防汛工作提示?
张洪静:面对夏季灾害性天气,社会公众需时刻绷紧安全弦:
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气象、应急部门通过广播、短信、新媒体平台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掌握防雷暴、大风、内涝及洪水的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技能;
另一方面,在强降雨或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减少户外活动,非必要不外出,仍在户外的人员应就近进入安全建筑躲避,切勿在大树下、广告牌下、临时搭建物旁停留,谨防高空坠物和触电风险;同时,主动远离地下车库、桥洞、低洼巷道等易积水区域,居住在危旧房屋、临时工棚的居民,务必听从社区安排,及时转移至安全场所,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主持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谢谢发布人。希望广大媒体朋友积极关注,广泛开展宣传报道。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