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森林防灭火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雷鸣
参会媒体: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人民数字|中安在线|宿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9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介绍宿州市春季森林防灭火情况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宿州市2025年春季森林防灭火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宿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雷鸣,向大家介绍宿州市春季森林防灭火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今天到会的媒体有: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人民数字、中安在线、宿州发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
首先,请雷局长通报有关情况。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雷鸣
雷鸣: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5年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我代表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向在座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今年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情况。
一、森林火情情况
我市森林覆盖率32.5%,林下可燃物平均载量约4.5吨/公顷,其中萧县、埇桥森林资源多集中在山区,林下可燃物类枯枝、树叶、杂草多,防灭火压力较大。春防以来,全市未发生等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个别乡镇出现零散火情均在规定时间内反馈、处置,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综合近期天气和降水情况研判,本轮防火期(2024年11月1日-2025年4月30日)结束前,我市森林防灭火形势整体平稳可控。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统筹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主要和分管领导先后多次到县区调研指导森林防灭火工作,督促落实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措施。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结合全国、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森林防灭火工作,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今冬明春森林防灭火工作通知》和年度工作要点、宣传方案、提示函等文件23份,有效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工作。
(二)严格火源管控,狠抓隐患排查。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全市2010名林长、2255名护林员、185名森防工作“叫应人”在岗在位,基本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责任体系。春防以来,共没收打火机350余个,劝诫抽烟、野炊、燃放烟花爆竹等野外违规用火行为235次。坚持视隐患为事故,持续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紧盯春节、两会、清明等敏感时期、重要节点,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督导检查78次,出动1500余名防火护林员,巡护里程达9800余公里,发现隐患问题46处,清单化、闭环式整改销号,切实把森林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严格值班值守,强化联防联控。按照《宿州市乡镇林场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应急机制》的要求,落实国有林场队伍、社会救援力量、镇村防灭火队伍的联防联控机制,签订联防联控协议150余份,全市8支森林防灭火半专业队伍,靠前驻防,整体联动,确保毗邻区域发生火灾时能相互支持、协作配合,实现了“无火同防、有火同扑”工作目标。严格落实“有火必报”和每日“零报告”制度,确保火情、政令信息畅通。防火期以来,发布火险预警信息和提示100余次,一旦发生火情,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立即组织人员扑救,并按规定向当地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和林业部门报告,严防小火酿成大灾。
(四)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基础保障。发布《总林长令》、《禁火令》,结合“森林防火宣传月”,开展宣传“五进”活动,发放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2万余份、宣传物品1.5万余件、宣传短信20万余条,更新增设林区宣传牌(碑)82块、标语270余条,悬挂横幅100余幅,构建了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森林防火工作的良好氛围。我市28个森林防火高点监控,已纳入皖北区域森林火险视频监控系统,预计下轮防火期前建设完成。依托国储林项目建设森林防火道路62公里,建设管护用房10座、蓄水池(拦水坝)7个,推进以水灭火,在主要路口和区域完善智能语音播报系统,实现了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机结合。
三、下步工作
本轮防火期即将结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切实强化火源管控,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毫不放松地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
(一)进一步压紧压实防火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全面落实森林防灭火行政首长制,坚持林长巡林制度,推动落实各级林长包片对口联系责任,切实发挥“市、县、乡、村和基层网格”五级森林防火网格作用,提升动态监管、源头治理和早期处置水平。特别是萧县和埇桥区,要进一步压实国有林场和乡镇、村的属地责任,真正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切实筑牢森林防火的安全屏障。
(二)进一步落实落细防火措施。强化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紧盯重点时段祭祀用火、高发时段农林事生产用火,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民众防灭火意识。落实护林巡护制度,安排部署乡镇、村居负责干部到点巡查检查,切实把山看起来,把林子护起来,把卡口设起来,把人管起来。持续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火,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重点林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针对预警监测体系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扑火装备短缺的现状,争取中央、省、市政策资金支持,完善林火视频监控体系,补齐森林防灭火物资装备不足的短板,增强森林防灭火队伍应急救援能力。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及下步工作通报完毕。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持续关注和支持宿州市的森林防灭火工作,广泛宣传森林防灭火的重大意义,呼吁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于森林防灭火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林区安全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雷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您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也请记者朋友在提问时先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拂晓报记者:每年春季防火期,各地农事用火增多,请问在农事用火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来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雷鸣:在春季农事用火时,我们务必严格管控,稍有不慎就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尤其是在林区周边地带开展农事活动,更要特别注意。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关键事项:
首先,开展农事用火之前,必须向所在地的村或居民委员会办理野外用火的审批手续。同时,村或居民委员会要督促用火单位和个人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落实监管用火现场的责任人。还要事先在邻近的林区边缘清理可燃物,形成隔离带。
其次,用火时要密切关注用火期间的天气预报,严禁在高温和大风天气用火。一般应在火险天气等级三级以下方可进行用火操作。用火过程中,一定要携带灭火工具,并安排专人看守,做到用火不离人,离人不用火。
最后,用火结束后,要全面细致地检查用火区域,用土或者水熄灭余火,确保明火和火星全部熄灭后,人员方可离场,坚决做到“残火不过夜”。简单总结就是做到“四有”:有审批、有条件、有监督、有管理。
中安在线记者:随着天气逐渐变暖,越来越多民众选择去郊外踏青、露营以及野餐,请问在这些活动中存在哪些火灾风险隐患呢?
雷鸣:当前林区植被丰富,枯草、落叶等易燃物较多,郊外踏青、露营、野餐时存在诸多火灾风险隐患。比如抽烟行为,若未将烟头彻底熄灭就丢弃,极有可能引燃周边植被;明火野炊烧烤,一旦操作不当,火星四溅,容易点燃周围易燃物;生火取暖时,如果对火源管理不善,也易引发火灾;还有燃放烟花爆竹、放孔明灯等行为,在林区环境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森林火灾,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有时明火看似已熄灭,但人离开后,若遭遇大风,仍可能复燃并引发森林大火。
在此提醒广大民众,在享受森林资源带来的美好时,一定要注意防范森林火灾。倡导文明出游、环保出游,不要携带火种进山入林。露营尽量选择无火露营的方式,使用自热食品或非明火炊具。同时,要做好对少年儿童的看护与教育,避免因玩火引发森林火灾。
主持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谢谢发布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