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宿州市平安建设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时间:2024-12-04 19:13
2024年宿州市平安建设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发布人: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曼曼,市中级人民法院宣传教育处处长吕飞

参会媒体: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人民数字|中安在线|宿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4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介绍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会图片

left right

发布会视频

暂无视频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2024年宿州市平安建设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现在举行这个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4场,我们请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曼曼女士出席,向大家介绍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同时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传教育处处长吕飞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李主任作介绍。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曼曼

李曼曼: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法院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将由我向大家通报宿州法院“三源共治”工作开展情况。

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安庆、合肥等地考察调研,期间重点调研了安庆桐城市六尺巷文化,并强调,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总书记的讲话,也是对新时代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当前,宿州两级法院正不断加大多元解纷工作力度,更加突出新时代“枫桥经验”,推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助推构建“三源共治”(诉源、警源、访源)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碎片治理”向“集中治理”的有效转变,相关经验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简报、省委《安徽信息》刊载推介。

一、基本情况

“三源共治”,是指宿州市委政法委积极采纳市中院关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推动、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相关建议,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以社会治理指挥部为平台,对法院、公安、信访部门分别甄别报送的矛盾纠纷,及时指派至基层治理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调解、化解,变法院、公安、信访部门“各自为战”为多地多部门“联合作战”的一种新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式,也是宿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融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作出的有益探索和重要变革。

截至10月底,全市法院共向各级社会治理指挥部推送矛盾纠纷2122件,结案1782件,调解成功977件,调解成功率达54.83%,“三源共治”工作初见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工作机制,升级多元解纷“新模式”

建立人民法院与社会治理指挥部诉调对接“1+X”工作机制,其中,“1”是指社会治理指挥部总中枢:法院根据纠纷类型、难易程度,筛选出适宜基层治理单位和相关部门化解的矛盾纠纷,推送至同级社会治理指挥部并提出拟办意见;“X”是指所涉问题的主要牵头单位及配合部门:由社会治理指挥部指派至对应的基层治理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调解、化解。“1+X”诉调对接新模式,改变了以往多渠道对接、各部门互不统属、矛盾化解合力不足的局面,通过社会治理指挥部限期提醒、逐级催办、全程跟踪,进一步压实各单位、各部门的社会治理主体责任。

(二)快速整合力量,汇聚纠纷化解“新合力”

将各级社会治理指挥部、基层治理单位和行业部门纳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累计创建219个线上登录账号,实现矛盾纠纷“一平台接收、多元化调处、全链条解决”。两级法院积极选派128名业务骨干担任无讼指导员,为基层治理单位、行业部门提供法律咨询、业务指导,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人口数,结合矛盾纠纷数量,在全省率先统计全市各乡镇、街道、园区万人起诉率情况,并进行分析研判,指导基层切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三)聚焦痛点堵点,开好基层治理“新良方”

健全完善“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提请召开全市府院联动工作会议,在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等领域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注重延伸司法职能,针对民间借贷、金融借款、买卖合同等多发易发纠纷,积极开展调研、找准共性问题,通过媒体定期发布典型案例,明确裁判标准,以案释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法律素养。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问题,主动与主管部门沟通,充分听取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质量司法建议,推进相关部门和单位堵塞漏洞、强化管理。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发出司法建议15份,并已全部收到反馈,较好发挥“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放大效应。

(四)夯实基层基础,共筑社会治理“新防线”

现阶段,各基层法院担当作为、砥砺创新,积极探索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新路径,并形成了一批富有成效的特色做法。如埇桥区法院将诉讼服务中心搬迁至区矛盾调解中心,会同其他单位共同打造“纠纷受理、分流交办、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全流程工作格局;砀山县法院关帝庙法庭构建“一点一站一室”(和沁联调工作站、诉讼服务点、金牌调解室)纠纷联调新模式,联动相关部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萧县法院皇藏法庭与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自规所以及村委会调解室组建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会,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勘验、释法明理,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灵璧县法院黄湾法庭推行“1+N”联动工作法,联合司法所、村委会、人大代表等配合综治中心共同化解矛盾纠纷;泗县法院探索实践家事纠纷“五步工作法”,与民政、司法、公安、妇联、镇村党委同向发力,防范潜在纠纷、化解已有矛盾,引导树立正确的婚嫁观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深度融入“三源共治”是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法院工作质效的有力举措。宿州法院将以“三源共治”工作为抓手,进一步立足审判执行职能,创新工作思路方法,不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主持人:谢谢李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欢迎大家举手提问,并在提问之前先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记者:前不久总书记考察安徽期间重点调研的六尺巷文化,请问与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我们目前正在推动的“三源共治”工作有何关联?如何贯彻落实?


市中级人民法院宣传教育处处长吕飞

吕飞: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六尺巷工作法秉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原则,是基层社会治理中形成的一套经验和做法,它强调了在基层社会中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性,旨在通过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确保社会和谐与稳定,其核心是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实现社会稳定。这与我们的“三源共治”核心理念不谋而合、殊途同归,“三源共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六尺巷文化的发展和延伸。

此外,总书记讲话中要求矛盾纠纷就地解决,要立足历史文化传统,这就要求在做调解工作时,要善于从宿州当地的风土人情出发,从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充分考虑宿州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丰富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社会治理工作的新跨越。在这方面,我们也将结合宿州村俗民情,形成和发展一整套具有宿州地方特色的调解思路和方法,把讲话精神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讲话精神在宿州开花结果。


记者:请问下一步,法院将从哪些方面深度融入“三源共治”工作体系?

答:在今后的工作中,宿州法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三源共治”新成效助推全市社会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主动接受监督,凝聚强大解纷合力。始终把助推“三源共治”工作置于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之下,进一步深化与社会治理指挥部的沟通对接,共同理顺工作流程。推动社会治理指挥部引入更多基层治理单位、行业部门,进一步整合多方治理力量,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同向发力、案结事了。

二是发挥专业优势,做实指导调解职能。推动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无讼指导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无讼指导员工作职责及内容,助力提升调解员法律素养和调解技能。建立无讼指导员考核评比机制,并通过社会治理指挥部适时评优表彰,进一步增强无讼指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完善配套机制,激发解纷促和动力。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为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促进调解成功率、自动履行率稳步提升。推动建立健全“三源共治”考评机制,细化考核指标,明确分值权重,切实将社会治理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各项制度落地成效。

四是深入宣传动员,营造浓厚调解氛围。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宣传全市法院“三源共治”中化解矛盾纠纷的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开展“干警大走访”、“法律六进”等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调解程序成本低、耗时短、方便快捷的优势,进一步扩大群众对“三源共治”的知晓度和认同感。


主持人:谢谢李主任,谢谢吕处长,谢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参与。希望广大媒体朋友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