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省吃俭用”很健康,其实……
文章来源:宿州市卫健委浏览量:发表时间:2020-12-07 17:38
责任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22

1
买菜捡便宜——营养流失多
但是相较而言,新鲜的果蔬中含有的维生素C、类黄酮等营养成分较高;若把绿菜花、萝卜之类十字花科蔬菜切碎之后,在室温空气中放置6小时,一些辅助抗癌物质的损失率可高达75%,还可能会产生一些对健康不利的物质。
因此,买菜、肉都要挑新鲜的,切好、搭配好的半成品食材最好少买。

2
剩菜不舍得扔——肠胃受累
冰箱不是保险箱,冰箱里的细菌数量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可能会成百上千倍地增长,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很容易导致急性肠胃炎,出现上吐下泻等症状。
建议:绿叶菜、凉拌菜一定不能过夜;其他的在冰箱存放的时间不要超过24小时,而且一定要高温加热后食用。

3
去掉发霉部分继续吃——肝损伤
但是,其实我们看到的发霉部分,是霉菌菌丝完全发展成型的部分,而那附近,还有很多不成型的、肉眼看不见的霉菌;而且有些霉菌,如存在于水果中的展青霉素,还是高温加热杀不死的,食用后易致肝中毒。
不仅是腐烂的水果,霉变的花生、瓜子等坚果;长斑的鸡蛋、发芽的土豆等都是变质的,易引发中毒,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尽早扔掉。
1
看电视不开灯——眼疾隐患
然而,亮的屏幕与昏暗的环境,二者反差大,会增加眼睛的疲劳程度,长期如此甚至引发青光眼。
但也并不是说晚上房间的灯越亮越好,过亮会让视频的图像的对比度和灰度等级下降,图像变得层次不清,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还会抑制黑色素分泌,影响睡眠。
建议:房间保持一定的亮度,如开一盏瓦数较低,光线柔和的灯;另外不要让光线直接照射在屏幕上。

2
筷子、抹布一用几年——可能侵害机体健康
可是,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表面的油脂,但不能除掉隐藏在凹槽、缝隙中的细菌、霉菌,像黄曲霉菌,易损伤肝组织,甚至诱发肝癌。
而像抹布,用得越久,细菌越多,一条全新的抹布在家中使用1周后,细菌数量高达22亿。
而这些细菌、霉菌会入侵人体的各个地方,如肺部、肝脏、心脏,甚至大脑,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
建议:有裂痕的陶瓷器要更换;塑料制品一年一换;筷子3-6月定期更换。砧板要生熟分开,每半年更换1次;抹布每两天用沸水煮20-30分钟或者用专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并每半个月更换1次。

3
做饭不开油烟机——伤及呼吸系统
食用油在高温下会发生突变,如菜油温度升高到60℃时会开始氧化;130℃时其不饱和脂肪酸物质开始分解,形成多种可能带有致癌物的化合物;150℃时其中的甘油会生成油烟的主要成分“丙烯醛”,对鼻、咽喉等产生刺激;200℃以上就会产生氮氧化物等强毒性物质,对呼吸系统特别是肺部影响很大。
建议:烹饪时应热锅冷油,同时还要减少爆炒和油炸等烹饪方式;做饭时既要开油烟机,又要开窗通风,炒完菜20分钟后再关闭抽油烟机。
此外,还需定期清洁油烟机,保持滤网、油盒干净。

1
吃得“杂”
2
动得“多”
因此,不要再被你的椅子、床深深吸住了,有时间就起来动一动,即使是伸懒腰、走动走动也可以。

3
睡得“好”
睡得好的定义包括保持6-8小时睡眠时长,其中2-3小时要是深度睡眠;并设立固定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养成规律的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