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州市项目投资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2)的通知
宿政办秘〔2022〕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宿州市项目投资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2)》已经2022年3月10日市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3月15日
宿州市项目投资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结合《安徽省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方案(2022)》和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精力围着项目转、资源围着项目配、工作围着项目干”,掀起项目投资攻坚热潮,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12%以上,在实际工作中奋力完成的更快一些。加快实施2022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确保全年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力争上半年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60%以上,其中,续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60%以上、新建项目开工率65%以上,确保2022年实现“万亿储备、千亿实施、百亿见效”目标。各县区(园区)上半年全社会年度投资任务完成率55%以上。(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牵头,以下工作均需各区县政府、市管各园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农业“两强一增”暨乡村建设投资专项行动。2022年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推进科技强农,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持砀山县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乡村和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推进机械强农,支持泗县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97%。培育休闲观光农业、民宿经济、康养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小麦、玉米、生猪、牛羊、蔬菜等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个、数字农业工厂7个,新建高标准农田52.5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8万亩。加大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按年度需求改造农村厕所,稳步提高农村改厕普及率;完成40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开展自然村整治;完成4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31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和8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乡村振兴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投资专项行动。2022年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围绕“制造业营收五年倍增”目标,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产业发展壮大、产学研协同发展、数字赋能行动、品牌赋值提档、节能低碳发展等6项重点任务。围绕十大重点产业,落实“链长制”工作方案,做深做实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战新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13%。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实施省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工业强基”项目,滚动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70项,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个,新增绿色工厂2家。加快推进宿马园区中鹰包装纸、市经开区开元制药、阿里巴巴新制造产业园、萧县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砀山迈瑞医疗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
(三)实施服务业“锻长补短”投资专项行动。2022年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在主城区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县升级改造县城综合商贸中心,改造农村传统商业网点。加快推动粮食物流和应急保障一期、多温层冷链一期、砀山幕天保税仓储、泗县牧原冷链等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埇桥韵达物流园、砀山爱泽物流园、萧县中农联农批市场、灵璧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加快粮食物流和应急保障二期、宿州南部物流园前期工作。抢抓宿州市被列入国家骨干冷链基地承载城市机遇,加快推进宿州(砀山)产地型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积极参与皖美旅游行动,打造特色民宿、特色街区,推进中国广电(宿州)皖北数据中心、宿马园区文体中心等项目建设。(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四)实施现代基础设施投资专项行动。2022年完成铁路投资2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淮宿蚌城际铁路宿州段、合新高铁泗县段、阜淮铁路宿州段等项目,加快推进京沪铁路宿州站改建项目(市发展改革委牵头)。2022年完成公路水运机场投资55亿元以上。积极推进蕲县港口物流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徐淮阜高速公路宿州段、宿州至固镇高速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G343宿城至淮北界改建工程、G311萧城至皖豫界改造工程、砀山县通用机场、泗县通用机场等项目进度(市交通运输局牵头)。2022年完成水利投资20亿元以上。全面完成怀洪新河水系洼地、砀山县林屯水库及埇桥区奎河等5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奎濉河综合治理、芦岭湖建设、灵璧县何山水库、砀山县西湖水库、安徽省包浍河治理工程(宿州境内)及泗县老濉河等4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力推进萧县孤山湖水库治理一期工程、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加快埇桥区符离新建水厂及并网改造提升、灵璧县农村安全饮水提升等项目建设(市水利局牵头)。
(五)实施能源投资专项行动。2022年完成能源投资20亿元以上。加强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三改联动”,布局建设一批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5万千瓦以上。开工建设泗县屋顶光伏整县推进、天然气宿州—淮北—萧县—砀山干线宿州段、天然气固镇—灵璧—泗县支线宿州段、天然气凤阳—蚌埠—宿州干线宿州段等项目。加快推进宿马园区中鹰浆纸热电联产和风力光伏发电等项目。(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六)实施生态环保投资专项行动。2022年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加强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重大科技攻关及成果推广应用。抓好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等重点领域治理,推进生活垃圾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系统融合。谋划实施砀山县小神湖人工湿地、萧县闸河、倒流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重点项目。(市生态环境局牵头)
(七)实施城市更新改造投资专项行动。2022年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170亿元以上。围绕“大宿城”战略,按照“东进、北扩、南展、西优”发展思路,全面建设港口路北延工程、东二环北延工程、银河一路东延二期工程等项目,高标准启动城东新区、西站片区开发项目建设,完成城市生命线安全一期工程,全面推进燃气等城市管道更新改造,新建、改造城市供水管网30公里、排水管网17公里以上,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2700个。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53个,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4362套,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市房管中心牵头)
(八)实施社会事业投资专项行动。2022年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其中,卫生健康领域完成投资25亿元以上,教育体育领域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养老托育领域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文化旅游领域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支持宿州医院申报建设区域诊疗中心项目。新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305个。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7所,实施一批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项目,全市建成2-3个示范性教育服务机构。各县(区)至少建成1个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开工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扩建、市公共体育设施(奥体中心)、银河一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市工人文化宫、萧县水墨圣泉古镇、灵璧县老年养护院、泗县城区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加快实施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华康养老服务中心、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民政局牵头)
三、重点工作
(一)持续加强谋划储备。围绕打造“一城两区三基地”、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市、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三大奋斗目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机遇,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导向,持续开展项目谋划,不断提升储备项目质量,全年新增谋划项目不少于1000个,总投资不低于1万亿元。紧盯“双招双引”项目,全年招商签约项目不低于4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40个。建立招商项目信息共享通报机制,加快推进产业项目谋划转化,加大签约项目调度力度,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快开工,力争一批成熟工业项目纳入省第二批次计划。(市发展改革委、市投资促进中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
(二)全力加大前期攻坚。各地各部门要成立工作专班,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专员”。纳入国家及省、市“十四五”规划的重大交通、水利、能源、社会事业等项目,2022年要全部启动开展前期工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对规划外项目允许提前开展前期工作,并按程序纳入规划。对国家及省“十四五”规划确定在2023年以后开工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前到2022年上半年开工的,将积极争取省统筹投资奖励资金。(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牵头)
(三)扎实加快开工建设。深化涉企政务服务“一屏通办”改革,着力推进全程网办,加快落实“掌上办”。本着“手续齐全立即办、完善资料尽快办、创造条件设法办”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加快办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选址、能评、可研、环评、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项目牵头责任单位要加大征地拆迁、施工环境保障等推进力度,积极做好项目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推进项目尽早开工,有序择优选择重大产业项目参加全省季度集中开工动员。2022年,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00个以上。项目开工后原则上2个月内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确保开工项目及时完整上报完成投资,真实准确反映项目建设成果。(市政务服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四)全面加速建设进度。推进续建项目不停工、加快复工,在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各县区、各园区结合本地实际对春节期间不停工的项目按规定兑现奖励政策。项目牵头单位要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确定时间表、绘制路线图,倒排工期、落实到人,鼓励通过分段平行施工、增加人员和设备投入等方式,在保证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前提下,全力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确保在建项目“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月月出形象”,尽快建成、见效。2022年,全市新建成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50个以上。(市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
(五)按期加紧竣工达产。加强竣工项目验收管理,积极指导竣工项目完善竣工验收报告等资料,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竣工项目验收率100%,竣工项目投产率100%。优化投产项目后续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许可等竣工后投产运营的保障问题。对竣工未投产项目制定任务责任清单,逐项落实生产条件,确保竣工项目按期投产,做好企业用工、人才引进、市场开拓、转型发展等服务,推动投产项目早日达产达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人防办、市气象局等单位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重点项目指挥调度体系,调整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第一组长,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要求,结合领导分工,设立农业水利和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和卫生健康、铁路和能源、工业和生态环境、城乡建设等8个项目推进专项工作组,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对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运行监测和精准施策,形成抓项目、促投资的强大合力,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市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
(二)坚持四级调度。落实重大项目和投资调度工作机制,坚持一月一次项目调度会、两月一次现场观摩会、一季度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切实以调度促进度、抓落实。坚持一周一次规委会、两周一次要素保障会,统筹做好水、电、气、能、网等各项要素保障工作。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要求,深化项目储备、签约、开工、建设、竣工、达产等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实行一线调度、精准调度、专题调度、顶格调度,切实以调度促进度、抓落实,推动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市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
(三)坚持包保联系。健全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服务机制,筛选48个投资规模大、引领带动性强的重大产业或基础设施项目,由市领导联系推进,每月至少到联系点走访调研一次,重点做好“八个帮”抓服务、“六个有没有”抓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按时序进度开工建设、纳统见数、竣工达产。各县区、各园区要比照市级做法,顶格联系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市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
(四)聚力“双招双引”。聚焦全年实际到位内资增长超15%、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20%以上的目标,推深做实“双招双引”,确保2022年十大重点产业项目落地率达到50%以上,当年落地项目统计入库投资完成率达到10%以上。突出抓好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每个县区、园区至少落地2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确保全市至少落地实施1个5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市投资促进中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
(五)强化要素保障。坚持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工作机制,推行“用地清单制”,落实“标准地”改革,省级园区实现“地等项目”;允许重大项目用地报批容缺审查,提升重大项目用地预审、农转用地报批效率。对单耗优于全省单位GDP能耗控制水平的非“两高”项目,不受用能空间限制,统筹保障用能需求;积极争取一批符合“六大领域”“四个条件”的重大项目能耗、煤耗单列。搭建政银企合作对接平台,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均担保费率保持在1%以下;积极争取政策性贷款支持。积极申报园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确保市属企业2022年投资增长10%以上,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10亿元以上。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深化校企合作,确保市内院校毕业生留宿就业比例明显提升。(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国资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
(六)实行“赛马”激励。按月通报分地区分行业投资运行和项目推进情况,实行“一月一考核”,实行先进经验交流、落后表态发言,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并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对投资增速高于15%的地区,优先争取省建设用地激励指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资金支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聚焦全市投资目标任务,按月细化投资计划、落实项目支撑,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对干部在推进投资和项目建设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该容错的大胆容错,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附件:各地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速
附件
各地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速
地区 |
预期目标 |
奋力完成目标 |
全 市 |
12% |
15% |
埇桥区 |
12% |
15% |
砀山县 |
12% |
15% |
萧 县 |
13% |
15% |
灵璧县 |
15% |
18% |
泗 县 |
13% |
16% |
市经开区 |
15% |
18% |
宿马园区 |
18% |
23% |
市高新区 |
20%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