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野战军后勤部机关旧址——符离四山子

文章来源:宿州史志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3-11 16:55 责任编辑:宿州市大数据中心

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四山村的银果寺小学,是华东野战军后勤部机关旧址,刘瑞龙将军曾经在这里组织指挥后勤保障和支前工作,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坚强后盾。

刘瑞龙,江苏南通人。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苏皖边区政府第一副主席、华中北线后勤司令部政委、华东野战军第二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

淮海战役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后勤保障工作居功至伟。而负责此项工作的正是刘瑞龙。


1948年10月29日,刘瑞龙奉命到达位于山东曲阜的华野指挥部,就任华东野战军后勤部部长。此时,距淮海战役开战只有8天。刘瑞龙迅速投入工作。由于准备充分,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后,后勤保障十分顺利,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

11月30日,国民党杜聿明集团从徐州出逃。为了堵截逃敌,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集中到萧(县)、宿(县)、永(城)地区连续作战,华野后勤部机关在部长刘瑞龙的率领下转移到宿县北符离集四山子村。

12月19日至22日,华东野战军后勤部长会议在这里(四山子银果寺小学)召开,这是淮海决战期间华野召开的唯一一次后勤工作会议。

会后,各级后勤部门按照会议的要求,重新调整部署了兵站、医院和运力,给每个纵队和随军的民工都补足了充分的给养。华野前线将士吃得饱、穿得暖,全力投入战斗。而被包围的国民党杜聿明集团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1949年1月6日,华野向杜聿明集团残余部队发起总攻,经过4天激战,到1月10日,全歼敌军,俘虏了杜聿明,宣告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作为淮海战役的主战场之一,宿县人民“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支援前线”,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日后与淮海战役一起名扬四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军民团结、鱼水情深最为生动的写照。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