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486002427/202412-00013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5-01-23 发布日期: 2025-01-23 10:30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工作总结与安排】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工作总结与安排】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来源: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01-23 10:30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79

今年以来,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交易电子化、服务标准化、监管智能化、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落实重点工作任务

(一)深化机构改革,抓好单位组建。做好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成立组建,编定“三定方案”,完成人员转隶,统筹办公用房,做好资产划转等,保障了局有序运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拔任用交易中心副主任2名、局一级主任科员1名、交易管理科科长1名,人才引进工作人员1名,遴选招录工作人员2名。

(二)深化应进必进,持续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一是评估修订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积极稳妥推进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公共资源交易纳入平台体系,新增项目类别2类。二是审慎开展招标投标“评定分离”试点。加快推进《宿州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评定分离管理办法(试行)》修订,编制《宿州市房建和市政工程施工“评定分离”招标文件示范文本》,3个试点项目顺利完成招标定标。

(二)深化转型升级,持续巩固全程电子化交易支撑。一是强化数据治理。深化整合数据链条,推动一次录入。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统计分析运用技能竞赛,形成宿州市《招标采购领域优化营商环境评价》课题报告。二是探索转型升级。落实开放共享整合交易平台意见,探索投标工具市场化,对接工具3家。对接省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省产权交易中心平台等专业化第三方交易平台,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服务。

(三)深化提质增效,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一是完善招标投标领域制度规则。制定《宿州市(市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边界。二是指导招标人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出台《关于落实招标采购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通知》,全面落实进场交易项目公平竞争审查。三是规范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发包活动。制发《关于规范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交易活动的通知》,规范采购人操作流程,压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四是修订招标文件范本。修订《宿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示范文本》,优化调整评标评审办法和评标规则,提高评标效率。五是持续推进保函替代保证金。截至目前,先后为2990个项目开具电子保函98499张,缓解企业资金占用压力132.29亿元。

(四)深化锻长补短,持续提升监管协同水平。一是加强合同及履约信息公开。常态化开展合同及履约信息公开检查,进场交易项目合同公开率百分之百。二是畅通异议投诉。依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等平台开放异议投诉渠道,收到招投标领域投诉41件,已办结36件。三是加强标后履约检查。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强化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标后履约监督检查,检查项目88个,发现整改标后履约不到位问题37个。四是规范专家管理服务。开展评标评审专家专项清理,做好评标评审专家入库审核、培训。今年以来,通过入库初审专家92位,线上培训考试合格专家51位。五是强化见证与监管联动。制定见证事项清单和标准,加强现场见证、数字见证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深化见证数据运用,强化评审现场管理。

(五)深化管党治党,持续强化党的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党组会议、中心组学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成立局党支部,抓好代管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建工作。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身边违纪违法案件为警醒开展专题警示教育。认真做好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整改主体责任,推进整改落实。

二、创新工作举措

(一)全流程线上办理“工程贷”融资业务。创新开展“工程贷”线上业务,有效解决企业和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破解投标企业贷款难、贷款贵、贷款繁的难题,提升服务质效。今年以来为60个项目,提供约3.38亿元贷款。

(二)健全招标代理机构服务评价机制。立足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监管三大平台、从数字化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招标代理机构服务评价机制,实现招标代理“企业+人员”双轨道动态监管,真实直观反映招标代理机构的执业全过程,促进招标代理公平竞争,引导招标人自主择优选取。

(三)做好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突出问题整治。常态化开展“双盲”远程异地评标,累计开展“双盲”远程评标102场次。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有关问题自查自纠,加大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突出问题排查整治,串联各行业监管部门,通过电子监管系统排查围串标线索205个。深化查处围标串标案件行刑衔接工作机制,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招标投标违法行为,查办“串通投标”“弄虚作假”等违法案件16件。

(四)加强标前、标中、标后全链条管理。加强市场准入管理,深入排查招标文件隐形壁垒,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加强“三清单”共享核查比对,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应招必招”“应进必进”,加强标后履约检查,检查项目419个,发现并督促行业主管部门整改问题项目3个。

三、下一步打算

(一)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深入推进“评定分离”试点,指导评定分离项目依法依规实施。丰富完善示范文本种类。持续规范招标计划发布,进一步提升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透明度和竞争度。创新招标投标服务管理方式,对重点项目主动对接服务,保障项目顺利高效推进。

(二)加强专家及代理机构管理。做好评标评审专家培训考试。持续推动依法进场交易项目“一标一评”落地,多方面、多层次综合展示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执业信息和服务情况,为招标人依法自行选取招标代理机构提供多要素参考。

(三)持续加强协同监管。探索建立与行业监管部门、公安机关、纪检监察机关高效联动机制,集中力量排查整治招标投标突出问题。补齐制度漏洞,完善全流程监督,利用好“三清单”共享核查比对机制,持续净化我市招标投标市场环境。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按季度常态化开展标后履约监督检查,推动招标投标活动规范有序开展。

(四)持续深化平台数字化转型。完善市县统一项目见证清单,推动数字见证系统升级改造。完善专家抽取制度机制,强化专家抽取系统全链条运行安全。落实“双盲”异地评审、电子暗标评审、全国CA共享,持续提高平台电子服务水平。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打造更加透明的交易流程。探索推动“服务平台+市场化工具”的平台运行体系,打造全链条金融服务渠道,探索专家评审费线上发放。

(五)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党支部建设,规范组织生活,不断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业务能力学习和培训,提升干部职工业务素养。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警示教育,防控廉政风险,筑牢廉政防线。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公共资源交易干部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