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车如家树新风 视客为亲谱华章 --全国劳动模范曹荣服务纪实
如果一个人把劳动看作一种光荣,把奉献当作一种快乐,把服务他人变成一种习惯,那么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义无返顾的勇气,更需要的是一颗持之以恒的热心。
曹荣是宿州公共交通有限公司9路公交车驾驶员,1997年参加工作,在驾驶员的岗位上工作了18个年头,出于对岗位的热爱以及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她创安全行车90多万公里、节油8000多公升的不平凡记录。对于她来说,一辆车、一个方向盘、一车厢的乘客就是她工作的全部内容。然而面对一圈一圈走不完的路,一句一句说不完的话,在她脸上我们看到的不是急躁、疲惫,而是发自内心的坦然与温和。正是这种平和的心态,让她成为了公交驾驶员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曹荣说,当一名驾驶员是她儿时的梦想,所以她对这个岗位倍加的珍惜与热爱,她一直在着力打造文明、温馨的车厢环境,在车厢顶部粘贴着生机勃勃的绿叶,两边悬挂着喜气十足的小红灯笼,后车厢张贴着各种醒目温馨的文明标语,在老弱病残孕座位上铺设了棉坐垫,用绒布包裹了冰冷的扶手,车内处处体现她的爱心。在她的带领下,9路线自费设计装饰车辆,使9路线成为最受乘客欢迎的线路。评为宿州市“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
曹荣的微笑服务也是深入人心,每到一站,上车的乘客好像都是她熟悉的亲人、朋友,她总是笑脸相迎、和声细语。看到往站台奔跑的,她就等一等。看到小孩他会叮嘱坐好、不要乱跑;遇到老人,她会拉一把,并倡导主动让座,等他们坐稳才会起步行车;面对询问,她总是热情耐心,她甚至利用休息时间前往市内各个汽车站了解车辆走向以及发车时刻,她对长、短途车辆的路线了如指掌,以解乘客燃眉之急;每到一站,她都会提前报站并提醒转乘。她甚至随车携带着医药箱,箱内满满地配备了速效救心丸、跌打损伤药和一些常用的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对于不同需求的人,他竭力提供着各种不同的服务。每次拾到乘客丢失的钱物,不论是贵重物品还是高额钱币,她总是千方百计在第一时间把失物归还失主。为了让乘客文明乘车,曹荣自行组织驾驶员志愿者到公交站点进行宣传并发放“乘客须知”、“驾驶员文明服务承诺书”。
良好的卫生环境是驾驶员能为乘客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她每天推迟下班,把车的每个部位洗刷干净,以保障第二天给乘客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手腕麻了,甩一甩,腰酸疼了,伸一伸接着干;利用休息时间,帮助线路后进的同事打扫卫生,久而久之,9路线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定期进行一次集体大扫除,驾驶员们由原来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常年累月的工作,使得她患上严重的颈椎强直,但她凭着一股韧劲,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曹荣对别人是仁慈与宽容的,但对自己却严苛无情,婚礼是人生中最大的喜事,但怕影响工作,她和丈夫商量安排在休班那天匆匆举行;女儿出生才三个半月,放下嗷嗷待哺的婴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握起了方向盘。现在孩子已经14岁了,曹荣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次数屈指可数,每天当她回到家中,孩子早已熟睡。今年女儿生日那天许下了一个愿望,就是每天睡觉前妈妈能下班回到家,陪她说说话。可是数年来,她的妈妈早已习惯于以公司为家,视乘客为亲人,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精力都倾注到工作、学习和训练中。
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身体不适或身在异乡出现暂时困难的的乘客,每当这时,她都会尽一己之力,把乘客平安地送到目的地。
去年腊月29日晚,车上6名返乡农民工想转乘12路,眼看最后一班12路在距离自己7、8米的地方即将起步,她赶紧与此车驾驶员取得联系,片刻后,6名乘客喜出望外,及时坐上回家的车。
一次曹荣行车到园林处停靠站,有位双腿瘫痪、衣着脏污的人爬着上车,曹荣忙离座拉他,他说:“不用你拉,我身上太脏了!”曹荣说:“我怎么会嫌你脏!”并把他背上车,给他找个座位,当得知他在外讨饭,马上要回家时,曹荣忙把自己的早餐给了他,又给他30元钱作路费,他感动地对曹荣连说几遍:“你真是大好人!”
除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曹荣更是尊老爱幼的榜样。退休教师刘树青大爷,经常坐曹荣开的车,时间长了,她和刘大爷也熟了。2007年秋天,她大概3个月没有见到刘大爷坐车了,经过多少人打听才得知他病了,于是利用休息时间,买些水果、牛奶去看望他。当她迈步进屋就看见刘大爷坐在轮椅上,顿时眼睛湿润了,刘大爷非常惊讶地看着她,眼泪止不住流下。原来他患了心脏房颤症,压迫语言中枢,导致右侧半身不隧,不能讲话,整天坐在轮椅上,儿女也不在身边,情绪悲观消沉。此后,曹荣经常利用休班去看望他,就像一个女儿对父亲一样知冷知热,不知不觉已有七年之久。刘树青的老伴感动地说:“每次你来看你刘大爷,他都要高兴好几天,他早把你当成了亲闺女”。
2014年曹荣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又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模范”,今年11月,曹荣又被推选为安徽省交通运输行业“十大感动人物”,在工作中更加严苛要求自己,在她身上发生的好人好事、拾金不昧、扶老携幼事例不胜枚举,一年中拾到现金、物品并归还失主价值3万余元,收到表扬信20封,锦旗6面。她用自己的善良、仁慈帮助过无助的外地人、安慰过自闭的留守儿童,温暖过自卑的残疾人,更是常年如一日地照顾一位瘫痪在床的昔日乘客,这种雷锋精神她从车里带到生活中,时刻释放着榜样的力量,引领所有公交人奋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