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宿州市分行7-11月重点领域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力“征信修复”乱象治理,净化征信市场环境
严厉打击非法征信活动,深入整治“征信修复”乱象。牵头组织发改委、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网信办等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信用服务市场监管合作机制备忘录,针对涉嫌违规经营“征信”的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排查发现经营范围含“征信”字样的企业35家,督促企业按规定变更注册信息15家,纳入异常经营名录3家,移交市场监管部门11家,注销企业6家,实现阶段性“动态清零”目标。联合市场监管局查处1起虚假征信宣传案件,联合地方金融监管局引导1名受骗信息主体报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追回部分损失。秉持“开正堵邪”工作思路,注重在办理征信投诉案件过程中发现问题线索,加强与投诉人的直接沟通,力争早准备、早行动、早化解,依法依规、合情合理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二、聚力征信平台信息基础,提高征信供给质量
深化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发挥信用体系建设双牵头作用,与发改委共建宿州市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归集信用信息超5.54亿条,覆盖全市46万余户企业,供金融机构免费查询使用,发布98款金融产品。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运用“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服务实体经济。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与地方金融监管局合作建设宿州市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64.55万户,评选出A级以上信用户45.53万户,信用户占比达70.53%,为24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信贷支持。
三、聚力基础征信服务,践行“征信为民”理念
持续优化征信服务供给,统筹考虑自助查询机的选点布放位置,增加县域和城郊自助查询机器布放台数,全市已布放32台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尽可能降低群众享受征信查询服务的交通和时间成本。全面深化征信窗口服务标准化建设,从软、硬件配置上整体推进,完善标识设施,提高窗口服务质量,营造舒适便捷环境,征信查询服务岗被授予“共产党员先锋岗”荣誉称号。充分发挥央行征信系统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信号灯”和“安全阀”作用,辖内17家金融机构全部实现“应接尽接”,积极推进辖内公积金中心接入征信系统并获总行征信中心批复,稳步推进辖内地方法人机构征信系统二代数据采集切换工作,征信系统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已成为宿州市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基础。
四、聚力应收账款融资,“贷”动小微企业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将推动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作为便利企业融资、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 2023年,将“徽采贷”业务增量扩面作为中支党委重点督办项目,并专题研究贯彻落实措施,持续跟进督办。6次深入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调研督查,先后3次组织全市金融机构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金融机构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合作,指导10家金融机构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达成开展“中标贷”的战略合作协议并签约,促成线下“中标贷”融资10笔;线上“政采贷”融资26笔。探索创新拓展线上“中标贷”业务场景,得到总行征信中心领导充分肯定,征信中心及合肥中心支行相关领导两次赴宿,参加业务场景讨论座谈,并初步达成业务场景拓展意向。
五、聚力征信宣传教育,提升社会信用意识
利用春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资助诚信教育宣传月”“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征信知识推广普及,组织各金融机构开展征信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媒体”等五进宣传活动。今年以来,辖内人民银行及金融机构举办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的征信宣传活动129场次,17家金融机构的300多个网点参与宣传,发放宣传品及折页10万余份,受众达10余万人。连续多年举办征信书画展,继续加强报、台、网立体互动的宣传格局,协调主流媒体、互联网或新媒体平台对征信宣传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安徽新闻联播、市委机关报《拂晓报》、宿州发布、直播宿州等官媒对征信宣传活动相继进行了报道,营造了报、台、网立体互动的浓厚宣传氛围。重点发挥新媒体宣传迅速、灵活、用户广泛的特点,借助美篇、易企秀等新媒体方式做好征信知识线上宣传和推广,制作线上宣传材料20余篇。举办纪念《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十周年微信有奖答题活动,活动共参与答题约2000人次,拓宽了征信知识的辐射面和普及率,较好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性维护征信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