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气象局2024年度气象法治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宿州市气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安徽省气象局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安排部署,持续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要求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开展专题学习和研讨。二是将气象法治建设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并纳入全市气象部门目标考核。
(二)以立法为举措,保障宿州市气象事业发展
一是《宿州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定》于2024年2月1日颁布实施,我局印制了规章读本,对规章内容进行了普法宣传和解读,立法规范了全市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发布与传播相关行为,充分发挥了气象预警信息趋利避害作用。二是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气象探测设施的管理工作,有效解决我市气象探测设施布局不合理、数据安全失控、数据共享不畅、维护保障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我局在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宿州市气象探测设施管理条例立法申请报告》,由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立法申请。目前此立法项目申请已被市人大列入2025年立法调研。
(三)以普法宣传为抓手,促气象法治工作推进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气象部门“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年初,制定了《宿州市气象局2024年普法教育实施方案》,开展重要节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多方式多场合宣传气象法规。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视频等开展宣传;利用气象社会治理微信群向监管对象不定期发送普法内容。二是结合不同主题开展普法活动。结合世界气象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活动周、宪法宣传活动周等,深入社区、校园、机关、企业、农村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宿州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定》等法律法规现场宣传16场,发放宣传资料3800余份,组织观看法治微视频19次,现场解答群众法治问题35个。三是通过“以案释法”、场景模拟等方式开展监管对象气象法治培训,主动对防雷安全和升放气球安全知识进行宣讲8次。四是编制气象普法责任制清单,制定各类普法宣传方案,完成市法宣办普法重点任务。
(四)以提质为目标,提升气象社会管理能力
为了进一步履行气象监管职能,推动气象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提升,我局制定印发了《宿州市气象部门2024年社会监管执法检查工作计划及任务分工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市防雷与升放气球监管现场全覆盖互查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全市气象部门严格落实各项监管任务。一是继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应用,更新了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内容,动态调整了执法人员名录库、防雷安全重点监督企业库,及时在政府网站公开公示,接受监督。今年,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全面运行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全覆盖检查重点监管企业346家,上传执法检查结果368个,监管企业平台登录率100%;二是依法履行防雷与升放气球安全监管职责,下发了《宿州市2024年防雷安全工作公告》,制定了《宿州市气象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24年版)》《全市气象部门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联合市应急局制定并下发了《宿州市2024年度对高危高爆企业(油气库)开展“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印发了《宿州市2024年度对防雷重点监管企业开展 “双随机、 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开展联合抽查22次,检查企业46家,督促问题整改5处。三是对活动在宿州市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依法约谈防雷检查企业2家,规范了全市防雷安全检测行为。四是针对全市危化企业开展了防雷安全自查自纠工作,汇总了自查结果。以上工作确保了全市防雷安全领域无重大责任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
(五)以监督为举措,促进全市气象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气象标准化工作,今年我局组织各单位动态调整了全市气象部门在用标准清单,下发了《2024年气象标准化应用情况督查通知》,对各县局及市局各业务单位开展气象标准执行情况开展督查,收到自查报告9份,收集典型应用案例5个,对督查结果进行了通报。组织完成了《冬小麦赤霉病防控气象保障服务技术规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等级评价指南》两个地方标准的立项申报工作,《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人员管理规范》《高电阻率土壤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接地技术规程》材料全部报送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待召开技术审查会。组织撰写投稿气象标准化应用论文5篇,《宿州市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被《气象标准化》期刊作为推荐文章收录到2024年第4期。
(六)以实效为核心,加强气象法治建设
我局积极推进“一网通办”能力提升,加强了对电子证照、好差评、互联网+监管平台等系统的应用。全年开展行政审批办件10件,上报信用承诺10条,按要求重新调整了权责清单,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对审批流程进行优化,更新了《办事指南》。同时,开展合同审查15件;组织雷电防护装置现场验收6次,督促整改企业3家;结合依法行政培训要求及年初计划,开展法治培训5次;制定了宿州市气象局2024年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开展诚信教育培训2次;开展防雷检测活动执法检查3次,约谈企业2家;组织了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3人通过考试。以上进一步推动了我局依法行政工作能力提升。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主要负责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重要工作和涉法事务亲自抓落实、对重大问题主动协调。一是组织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领学党的二十大报告,并作研讨发言。为全局干部职工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讲专题党课,就推进宿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法治化工作思路。二是牵头部署气象法治工作,研究审定气象法治工作年度重点任务和目标考核细则。三是坚持依法科学决策,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完善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确保决策事项合法合规。四是将法治思维融入宿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主动作为、加强督导,有力保证了气象服务质效。五是组织开展会前学法和宪法宣誓活动,带头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深入推进气象法治宣传教育。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气象行业管理法规制度不完善,气象业务涉及部门较多,监管统筹难度大。
二是气象标准化论文质量不高,投稿被《气象标准化》期刊录用的较少;
三是在气象普法方面,法制宣传的方式、渠道、内容的创新性仍较为不足,气象普法宣传的覆盖面仍有待提高。
四、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我局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建设现代化宿州贡献气象力量。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治建设全面融入各项气象业务工作,进一步提升气象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二是落实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领导带头学法,干部职工全员学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三是继续强化审批工作,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四是大力推进全市气象标准化工作,完善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强化对标准应用的督查检查,推动公开刊物发表气象标准化论文工作,鼓励支持业务单位及县局制定气象标准,撰写气象标准化论文并投稿。五是创新气象普法宣传的形式,印制普法宣传材料,制作普法视频,积极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利用新媒体加大普法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