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宿州市气象局2020年工作计划
今年,我局气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中国局和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聚力创新,聚焦服务,提高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完善为农气象服务工作,切实提高气象防灾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强化气象社会安全管理(防雷)工作,持续做好文明创建、脱贫攻坚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宿州气象现代化。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局将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一是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强气象科技人才培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和民生改善等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
二是做好“十三五”收官,谋划“十四五”发展。按照“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要求,作好“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开局的衔接。针对交通、旅游、生态等重点特色行业发展需求,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气象保障工作。开展“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持续保障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趋利避害并举,全力做好各项气象保障服务
一是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聚焦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决策要求,切实做好重大活动、重大过程、关键时段的气象保障服务,认真做好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持续推进基层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完善预警服务平台。切实做好面向交通、旅游、电力、林业等重点行业的气象保障服务。积极做好社会民生气象服务,充分发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作用;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互动、普惠的气象服务。
二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转型升级。围绕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需求,探索开展现代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由生产保障向决策支撑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宿州国家级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和农业气象实验中心基础建设;加强“惠农气象”平台的推广应用,扩大智慧气象服务覆盖面。
三是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全力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保障服务,常态化开展人工增雨改善空气质量作业、秸秆焚烧遥感监测。积极推进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的落地。开展农业气象相关试验研究和环境气象技术攻关,提升生态文明气象服务水平。
四是全力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完成定点扶贫和行业扶贫工作。持续推进“智慧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农村气候资源挖掘、农产品品牌提升”三项行动,提高贫困地区综合气象服务能力。持续推进贫困地区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切实做好市局定点帮扶工作,落实好部门消费扶贫,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
(三)坚持目标导向,持续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一是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综合气象监测预警工程、气象大数据、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人工影响能力建设工程、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高分中心工程的建设;同时认真做好“十四五”期间项目谋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动气象重点项目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是围绕监测精密,推进智能观测业务。重点完成宿州埇桥、灵璧两部X波段双偏振雷达监测系统项目建设。积极参加皖北强对流协同观测试验,提升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全面推进冻土自动观测等地面自动化能力建设,提升地面观测自动化水平。
三是围绕预报精准,发展智能预报业务。持续推进无缝隙、精细化智能预报业务体系建设。加强智能网格预报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极端性天气过程形成机理研究,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
四是围绕业务发展,提升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全市气象信息化工作,推进气象数据资源汇交共享,整理气象大数据资源,完善数据管理机制,继续优化全市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
(四)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凝聚高质量发展动力
一是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贯彻落实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和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积极争取、用好用活国家、部门和地方科技创新政策和资源,统筹谋划“十四五”气象科技创新重点任务。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继续落实《宿州市气象部门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加强气象人才培养。持续优化县局班子配备,强化人才服务,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积极对接地方人才战略,主动融入地方发展争取人才政策支持。
(五)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一是推进业务技术体制重点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重点改革的意见》。适应观测自动化新形势,进一步深化观测业务体制改革,调整观测岗位职能,促进观测技术创新。
二是推动专业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性行业气象服务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化气象服务机制建设,持续支持气象产业发展。
三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事中事后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互联网+监管”,切实增强防雷、气球等重点领域监督管理。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综合窗口改革,优化便民服务。
(六)完善法治保障,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效能
一是完善气象法治建设。以气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为契机,做到气象行政执法应查必查、应罚必罚。健全部门行政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切实做好普法宣传。
二是发挥制度建设治理效能。坚持“废、改、立、释”的原则,做好制度体系建设。巩固“基层减负年”成果,建立推动基层减负工作长效机制,切实帮助解决基层实际困难。提升调研成果质量,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三是全面做好科学管理工作。优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主动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加强宣传科普业务能力建设。继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安徽数据与应用中心宿州分中心建设,人才队伍水平和技术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防雷监管、业务运行、公益性检测财政保障有待落实,气象社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人员老化、年龄断层现象严重,离退休人员多,气象事业持续发展长期面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