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与安排】宿州市2020年银龄安康总结暨2021年计划
一、充分肯定“银龄安康行动”取得的成绩
“银龄安康行动”从2014年起开展以来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老年人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市老龄办自2019年5月份机构划转到市卫健委以来,逐步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在全市老龄系统和国寿系统的共同努力下, 2020年“银龄安康行动”也取得突破发展。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20年3月17日,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老龄办、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宿州分公司5家单位联合印发《宿州市银龄安康保险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政府出资为全市五保、低保和优抚对象中的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2020年全市政府出资共684.89 万元,占总保费的31%,为困难五保老人、低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中的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政府出资较多的分别是:砀山出资175万元,泗县出资165.6万元,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二是老龄险参保率大幅提升。截止2020年11月29日,收取总保费2216.98万元,已经突破2千万大关,在全省老龄保费规模位列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全市累计参保老人472895人,参保覆盖率50.89%,已经超过全年50%的既定目标。今年县级层面,2个县参保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砀山县参保率最高为82.24 %,其次萧县参保率为67.36 %。
应当说,我市“银龄安康行动”成果丰硕,实现了政府、企业、老人的三方共赢。“政府树立了形象、企业塑造了信誉、老人得到了实惠”,深受老人和社会的好评。可以说“银龄安康行动”已经成为我市为老服务的一个品牌、老龄工作的一个亮点、政企合作的一个模板!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虽然2020年全市参保率得到了提升,顺利实现年初50%的既定目标。当前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制约今后的发展。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县区参保率差距较大。砀山县的参保率已达 82.24 %,萧县参保率67.36%,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个别县区参保覆盖率较低,埇桥区参保覆盖率34.86%,泗县的参保覆盖率仅为31.17%,工作仍处于低水平阶段,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投保参保热情等均不够充分。二是宣传不到位。有的地方宣传不够充分,死角多,没有引起党委政府重视,没有赢得社会各界关注,没有得到老年群体支持和认可。三是动员社会参与不到位。就全市范围而言,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力度远远不够。企事业单位为退休职工购买老龄险基本空白,村(居)委会作用发挥有限,慈善捐赠、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介入者不多。
对于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要敢于正视,只有敢于正视,我们才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才能在2021年进一步加快“银龄安康行动”步伐。
三、创新路径、主动服务,全力推进2021年工作落实
全市“银龄安康行动”要以改善老年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为目标,以健全工作机制、扩大投保覆盖面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奋进,2021年全市投保覆盖率确保55%,争取达到60%。为如期实现目标任务,希望各地认真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深化重要性认识。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人口老龄化极为重视,希望在制度上有创新,措施上有保障。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创新思维,充分认识到银龄安康保险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要,既要积极稳妥,又要做大做优,确保“银龄安康行动”成为民心工程,品牌工程。
(二)着力统筹协调发展。要统筹好政府、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政府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关爱辅助,个人积极投保的合力推进机制,不断提高“银龄安康行动”的保障能力和影响力。首先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领导的重视。各地要做好党政领导的宣传工作,继续争取政府出资为五保老人、低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其次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运用社会力量与市场机制,切实发挥“银龄安康行动”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引导和动员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送安康、献爱心,鼓励社会各界为老年人捐赠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此外,做好老年人家庭的动员工作。借助典型理赔案例,大力宣传“银龄安康行动”给广大老年人带来的实惠及风险保障,积极鼓励子女为父母投保尽孝心,让老年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同时。在推广中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意愿,绝对不能强迫和摊派,让老年人自主选择,好事要办好。
(三)努力实现合作共赢。“银龄安康行动”能不能持久、能不能有竞争力,会不会成为“银色产业”的“金字招牌”,关键在于合作。全市老龄工作与中国人寿的合作有良好的基础,下一步,老龄系统和国寿系统要继续优化合作机制,密切配合,打好组合拳,赢得新发展。也要在融入其他品牌发展中做文章,从推进老年健康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 “敬老月”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等方面,积极拓展合作的新形式、新内容,真正迈开双脚,合作共赢,打开“银龄安康行动”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