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宿州市2020年中医药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卫健委副主任 赵庆民
参会媒体:拂晓报、市广播电视台、宿州发布、宿州发布网、宿州新闻网
访谈时间:2020年7月7日
发布地点:市卫健委会议室
发布单位:市卫健委、市委宣传部
访谈摘要:宿州市召开2020年中医药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卫健委副主任 赵庆民
发布实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安徽省中医药条例》,按照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总体部署,持续深化中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巩固提升中医药群众基础,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一、中医药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一)健全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政府层面,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召集人,卫生健康、财政、人社等20余个部门参与的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中医药发展的重大问题。部门层面,市卫生健康委、萧县、灵璧县、埇桥区成立了独立中医药管理机构,泗县、砀山县也明确了中医药工作具体责任股室,改变了多年中医药工作无责任科(股)室、无专职工作人员的局面,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管理人力支持。
(二)建立中医药协同发展机制。一是建立与三级医院的对口帮扶机制,泗县和安徽省中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萧县中医院与安徽省中医院、灵璧县中医院与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砀山县中医院与淮北市中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各三级医院按照我市各县中医院发展需求,派驻专家长期驻点指导,为各县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复审提供了技术支持。二是积极参与医共体建设,泗县和灵璧县两家中医院,与15所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医共体关系,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的提升。三是成立专科联盟,以宿州市中医院国家级重点专科“肝病科”为基础,与北京佑安医院建立肝病感染病专科联盟,优化了医疗资源,增强了肝病和感染病的防治水平,提高了预防、诊疗、教学能力,实现了联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互惠贡献、共同发展。
(三)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一是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全市参与中药产业扶贫贫困户403户,种植中药材2033.3亩,人均增收近1000元。二是大力发展中医医养结合,在安杰养老苑设置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市社会福利院设置中医康复科,在萧县凤山养老院设立中医诊所的同时将其吸纳入萧县中医药学会,不断扩大中医药影响力。三是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保护,泗县药物布鞋、萧县白芥子三伏贴、王氏骨伤等先后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加强中医药阵地建设。市、县、乡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宿州市中医院新院项目已立项,选址已通过规委会审批,面积约123亩,目前完成了建筑设计招投标。县级医院方面,泗县、砀山县中医院新院已投入使用,埇桥区、灵璧县和萧县中医院正在内部装潢,预计今年年底能够投入使用。基层医疗机构方面,全市建成基层中医馆93个,占基层医疗机构总数的75%。
(二)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宿州市中医院通过了省卫生健康委三级中医院设置;埇桥区中医院、泗县中医院、灵璧县中医院、砀山县中医院、萧县中医院全部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全市拥有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1个。拥有国家名老中医2人,国家基层名老中医2人,安徽省名中医7人,安徽省基层名中医4人,宿州市名中医11人,宿州市基层名中医10,中医药工作优秀村医10人。
(三)推进中医药服务全覆盖。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全员培训,加强针刺类、灸类、刮痧类、拔罐类、推拿类、敷熨和理疗类等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开展与规范化操作以及推广运用。宿州市立医院、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获评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泗县、萧县开展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目前已通过省级评估。截至目前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的乡镇卫生院、9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8%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三、中医药群众基础不断巩固
(一)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今年6月1日《安徽省中医药条例》正式实施当日,市、县,乡三级联动,举行了以“推进中医药基层全覆盖,激发中医药发展新活力”为主题的多种形式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全市6家中医院,123家基层医疗机构,347名医生、291名护理人员参加了义诊活动,共计义诊7429人次,减免医疗费用47663.5元,发放宣传资料24884份,开展健康讲座109次。近年来,全市通过坚持举办各类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建立中医药文化宣传角,开展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引导群众知晓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提高了群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氛围。
(二)不断深化中医药惠民政策。制定出台了《宿州市中医药适宜技术门诊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本市疾病谱为基础,遴选出脑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等10个以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和康复诊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疾病实行门诊按病种付费。在全省率先将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保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同时还遴选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试点。实行门诊按病种付费后,原本由患者全额自付的门诊适宜技术费用,医保按照医院级别和医保类型予以65%-80%的报销,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四、中医药疫情防控突显成效
(一)在预防中突出中医药特色。一是大力宣传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充分利用各级卫健委、中医院、中医药学会公众号等自媒体积极推送中医药宣传报道及防治相关知识。二是实施中医特色防疫措施。制作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汤药、预防茶饮和预防香囊,结合防控人员岗位和身体状况不同,免费分发给一线医务工作人员、重点人群及复工复产单位。累计发放预防汤药11000万余份,预防茶饮72000余份,预防香囊12000余个。为疫情防控,保障防疫人员身体健康,推动复工复产顺利进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在救治中贡献中医药力量。全市中医院发热门诊,累计接诊发热患者5000余人。泗县中医院被确定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设置隔离病房96个,最多时同时收治了91名留观患者。成立了包含1名安徽省名中医和4名宿州市名中医的宿州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中医专家组,为患者制定中医治疗方案。全市41名确诊患者中医治疗参与率、中药汤剂治疗参与率、治愈率均达到100%。
(三)在康复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对出院未满14天的患者提供中医药延续服务,提供中医药恢复汤剂33人次,提供心理调试指导36人次,提供康复保健指导36人次,加快了患者出院后的身体恢复,减少了出院患者“复阳”发生率。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完善落实中医药倾斜政策,加快公立中医院项目建设,开展三级中医院创建,加强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推进基层中医药全覆盖,努力为辖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有效、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最后对长期以来关注和关心宿州市中医药工作的广大新闻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心、支持宿州市中医药工作,共同营造全社会了解中医药、相信中医药、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