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229/202502-00045 信息分类: 办理制度和总体情况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2-28 发布日期: 2025-02-28 11:22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的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的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来源:宿州市政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02-28 11:22 编辑:信息公开

2024年,市政府系统共承办届人大次会议代表建议201件,代表建议总数的93.06%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市政府把代表建议办理作为接受监督的政治任务、依法履职的重点工作,及时分办交办、全程跟办督办,这些建议均已按时办结其中已解决或基本解决(A类)的有67、约33.33%被采纳、列入计划逐步解决(B类)的有134、约66.67%

一、高站位部署,扛牢办理责任重担当

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把办好代表建议作为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重要职责,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市政府办公室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办理要求和市政府工作安排,不断加强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政府系统各承办单位坚持把建议办理工作同重点工作相结合、同业务工作相结合,持续健全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主抓、综合部门(科室)协调、业务部门(科室)落实的办理工作机制,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到部门(科室)、落实到具体人员,着力把代表提出的“睿智之言”转化成推动政府工作的“良策实招”,切实解决了一批代表反映强烈、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高标准推进,完善办理机制提效能

(一)优化交办机制高效办。市政府坚持把高效交办作为高效办理的基础,不断自我加压、拉高标杆,缩短交办时间,提高交办精准度。市政府办公室坚持即收即交,收到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转办的代表建议后,第一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源,迅即开展交办工作,力争将代表建议在转办当天全部预交办到相关单位,确保预交办交得快。预交办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结合反馈意见与有关单位反复沟通磋商,形成一致意见后进行重新交办。对职能交叉的代表建议,建立了主办单位参与交办的工作机制,与主办单位会商确定协办单位,确保正式交办交得准。利用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向承办单位实时推送交办信息,提醒承办单位限时签收、快签快办。对于签收不及时的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进一步电话催办,确保所有建议交到手、交到位、不漏办。

(二)优化承办机制聚力办。一是发挥联络员作用。市政府办公室会同承办单位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联络员队伍,明确联络员具体牵头负责各单位代表建议办理的服务保障工作,有效发挥了联络员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了从签收到答复的口径统一、运转高效。会同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将联络员相关信息导入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交办单位、督办单位与承办单位之间的沟通对接更加方便顺畅。二是凝聚部门间合力。市政府系统承办的代表建议中88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职责,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办理。对此,市政府持续督促有关单位落实部门间会商机制,要求主办单位主动担当作为,协办单位积极配合参与,共同分析、共商措施,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共抓共管的办理合力。三是加强全过程沟通。有关单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一起办”等方式,不断加强与代表的全过程沟通对接,变“被动办理”为“主动服务”。办理前,积极做好调查研究,深入听取代表意见,摸清代表真实意图。办理中,及时向代表汇报办理过程和进度,不断优化完善办理举措。办理后,认真征询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还结合实际邀请代表实地视察,让代表对办理情况面对面验收。

(三)优化督办机制盯着办。市政府坚持全面督办和重点督办相结合,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全程盯办。年初,会同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议,从交办源头分任务、压责任、提要求。交办会议召开后,市政府办公室主动发挥综合统筹协调职责,安排专人负责,紧盯各环节时间节点,对政府系统各单位办理情况常态化、全方位、全流程进行监督,持续跟踪办理进度及成效,将督办贯穿于办理工作始终,倒逼承办单位落实责任,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质增效。对于办理进度滞后的单位,灵活采用短信、电话、书面等形式提前预警、催办督办。对于时效性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建议,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盯着承办单位集中精力尽快解决、限期办理、及时答复。督促政府系统承办单位坚持不审核不答复,要求办理复文必须由承办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发后再向代表正式进行答复市政府办公室不断强化审核把关,对办理不够重视、办理措施针对性不强、答复文稿敷衍、办理结果未得到代表认可的,及时退回原承办单位重新办理。

质量落实,转化办理成果求实效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结合我市财政实力、基础条件等因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将建议办理融入业务工作,打通办理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不断在提高建议办成率、成果转化率上出思路、想办法、见成效。特别是针对市人大常委会遴选的5件重点建议,市政府集中精力进行重点研究、重点办理、重点落实,有关副市长主动领衔办理,牵头调度协调,靠前部署指导,研究工作举措,切实推动重点建议办理取得扎实成效。

比如,结合《关于推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39号),市政府不断完善政策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切实凝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制定出台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121”,全力打造“宿事速办”品牌,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A级城市”,经营主体对宿州法治环境满意度连续四个季度排名全省第一。新登记经营主体8.9万户,总量达69.65万户,均居全省第4位。“免申即享”直达资金7798.22万元,惠及703家企业。全市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居全省第7位。结合《关于规范医院过度检查的建议》(第172号),组织开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专项行动,2024年第三季度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达到89.3%,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设立63个市级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17家公立医疗机构和120家基层医疗机构接入省影像云平台,累计上传医学影像数据420.99万条,调阅19.04万次。结合《关于全面推进我市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建议》(第196号),不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设施承灾能力。一是持续深入开展污水管网排查清淤整治。截至202410月底,完成污水管网清淤64.8公里、修复改造15.5公里。二是扎实开展城区排水防涝工作。根据城区防汛工作安排,完成8处积水点改造,埋设管径500及以上管道约500米,完成雨水井改造121座,改造雨污错接6处,封堵污水接入口5处。三是提升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监测平台与智慧城管平台实现融合,数据无缝接入省管理平台。建立健全监测预警联动处置机制,实现“由事后处置到事前预警”的转变。结合《关于推进创业孵化器建设的建议》(第199号),我市以“创业安徽宿州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器带动作用,不断推动创业工作取得新成效。截至202411月底,全市各类创业孵化基地达到86个,遍布各县区,形成多点开花、全面覆盖的创业孵化网络。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79205万元,新增天使投资24615.65万元。结合《关于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资金效益的建议》(第37号),持续加强衔接资金项目管理,优先支持监测对象、脱贫户增收,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支持农村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急需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施等补短板项目。2016年以来我市一直在全省财政扶贫(衔接)资金绩效评价中位居“优秀”行列。

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进一步提升代表建议办理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