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229/202204-00023 信息分类: 专项规划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03-24 发布日期: 2022-03-24 15:00
文  号: 宿政办秘〔2022〕9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十四五专项规划】宿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十四五专项规划】宿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来源:宿州市政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2-03-24 15:00 编辑:信息公开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入推进“一城两区三基地”,建设现代化新宿州,实现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落实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对宿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宿州建设,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跃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根据《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宿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速科技创新资源汇集,加快先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市科技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多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和提升,为“十四五”时期加快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注重顶层设计,健全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1+N”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以《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意见》(宿政秘〔2019〕39号)为主体文件,修订出台了《宿州市鼓励全市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实施细则(试行)》《宿州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细则(修订)》《宿州市众创空间备案实施细则(修订)》《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实施细则(修订)》《宿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备案实施细则(修订)》《宿州市专利权质押管理(暂行)办法》《宿州市专利资助办法(暂行)》《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修订)》《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逐步构建科技创新政策链,汇合形成全面、系统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应用研发经费持续增长。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从2015年的1.0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93亿元,增幅374%。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13亿元,比2015年(4.64亿元)增加8.36亿元,增幅180.2%,年均增长22.86%,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64%。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八大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石墨烯、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药物等前沿性领域,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62家增至185家,数量翻了三倍,增速连续两年超过38%,兑现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亿元以上,政策落实率达到100%。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27.3%,其中2017-2019年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占全省比重从1.2%增长到3.0%。

——创新创业人才不断集聚。“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皖北领先人才高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支持技工大省建设政策的实施意见》《宿州市卫生健康人才和专科建设“511”计划》《宿州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细则(修订)》等一系列文件。自实施人才引进培养工程以来,全市入库科技人才团队50个,核心成员320人;其中获批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6家,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9家;共引进培养各类人才2.3万余人,其中领军型人才24人,博士及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289人,高端人才总量大幅提升。

——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健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十三五”期间,我市获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1家,实现孵化平台建设国家级“零”的突破。全市共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1家;科技部备案星创天地4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备案院士工作站8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省级备案众创空间8家,省级孵化器3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4家;市级科技孵化器2家,市级备案众创空间15家。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逐步完善。主动对接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一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五年来,全市共争取国家科技助力2020项目立项1项,国家、省财政资金分别支持50万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8项,国家、省财政资金支持500万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7项,省财政资金支持4620万元;省重点研发与科技计划项目20项,省财政资金支持732万元;其他项目百余项,获国家、省财政资金支持1500余万元。2017年-2020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共立项169项,市财政支持5900万元。逐步建立健全科技计划项目检查督导、绩效评价和结题验收工作机制,实现了项目监管和跟踪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

——科技创新成果产出丰硕。“十三五”期间,全市科技成果登记1534项,其中,应用类科技成果1532项,已经产业化应用651项。转让技术合同2999项,比2015年末增加2905项;转让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29.95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28.9亿元,增长近28倍。全市新获得农作物国审品种7个,省审品种19个。2020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中,我市共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是我市近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科技金融加速融合。积极探索财政科技投入新模式,推动财政资金从行政性分配向市场化配置转变,变财政拨款为股权投资,最大限度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推进设立宿州云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产业化;加快推动宿州市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营,投资失败容忍度按50%执行,着力打造科技金融融合创新试验区。与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徽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开展科银企担对接活动;持续开展政投企对接,优选创新人才、创新项目开展路演活动,与省内外创投机构开展深度对接。

——科技助农取得新成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复审,创建埇桥区、灵璧县、泗县3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扶贫工作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每年选派“三区”科技人才75名,帮助贫困村发展主导产业。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行动,全市建立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4家,每年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80名,各县区同时选派科技特派员376名,做到了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全覆盖,专业涉及农作物栽培、农产品加工、农机、畜牧等,初步形成了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农业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家庭农场+农户等形式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模式,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科技特派员共带动农户24031户,推广新技术1107项、引进新品种581项,建立示范基地10个,开展培训1338场次16298人次,帮扶企业、合作社1142个,培养基层技术骨干2735人,帮助农户增收4782万元。

(二)面临形势

从国际环境看,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科技创新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重组,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挑战与压力前所未有。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加快群体性突破和颠覆式创新,科技与产业加速融合,给全球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遇和发展空间。宿州必须辩证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找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加速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从国内环境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作出了重要部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首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各地纷纷启动了新一轮创新战略部署,千方百计抢占科技创新高地,特别是发达城市敢于在科技体制上动刀子,吸引人才、资金、平台等创新资源的政策频出,为实体经济加速赋能。同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为宿州创新驱动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积极融入全国全省科技创新网络,通过新技术加速打造新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从区域发展看,“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叠加,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产业链重组,激发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产业互补共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为宿州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提供了新机遇。同时,长三角城市间的合作联动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不断提升,技术、成果、人才溢出效应加快,对中小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为宿州集聚创新资源,畅通经济循环,融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当前,宿州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创新驱动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不灵活,创新环境有待优化;产业层次偏低,主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链不完善,与产业链融合不紧密;高新技术企业绝对数量在全省排名依然靠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不高,技术储备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较少,缺乏示范性引领性企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制不健全,科技成果引进转化渠道不通畅;科技创新资源有待培育,缺少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水平院所、高层次人才匮乏;园区集聚资源、孵化技术、吸引人才的载体功能不强,创新创业和科技服务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创新服务体系支撑作用有待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覆盖面有待扩大等。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全市上下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优化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持续深化科技改革攻坚,全面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速创新资源凝聚,着力提升区域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宿州贡献科技力量。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四个面向”战略方向,坚持科技创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战略支撑,顺应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基础,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企业创新主体动能,提升创新主体发展水平,统筹创新资源配置,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提升区域创新发展综合实力,为建设“一城两区三基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贯彻执行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新论断、新战略、新要求,深入落实一系列以科技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发展导向。聚焦我市发展整体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明确我市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关键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力争形成更多竞争优势;加强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坚持加速赶超。把握科技前沿发展态势,超前规划布局,强化原始创新,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着力推进科技成果引进、转化、推广、应用,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切实提高科技投入效率,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人才驱动。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坚持开放共享。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创新资源,按照国家、省惠及我市的战略部署,加强科技对外开放合作,主动对接京津冀和融入长三角、中部地区等区域创新网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条件,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提升科技发展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科技为民。紧紧围绕人民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乡村振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科技进步造福人民,科技成果惠及百姓,提升民众获得感。

(三)主要目标

到“十四五”末,宿州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备,科技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加速集聚,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快提升,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金融更加融合,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心城区的资源聚集和辐射带动功能更加凸显,初步建成“两地、三区、一中心”(科技创新政策扶持新高地、高层次科技人才汇聚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区、科技金融融合创新试验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区,区域科技创新策源中心),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聚焦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推进我市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各类研发机构。推动创新孵化体制建设。加快建设小型超算中心、半导体研发平台、生物医药研发平台、新材料平台、量子通信研发平台。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4%左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50亿元,科技成果登记达到3000项,组建省级及以上各类创新平台30家,备案各级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50家,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入全省中游,部分创新指标进入全省前列。

——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企业。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达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00家,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00家。

——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布局绿色生态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一批省内外高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培育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新兴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逐步形成具有宿州特色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深入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政策,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研发机构引进与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并举,依托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重点学科、科研基地以及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等,培养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到2025年,全市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数量达到12家,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数量达到50家。

——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激励创新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科研诚信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科技与金融融合更加紧密,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机制更加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跃度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创新创业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全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宿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主要目标

序号

指  标

2025年  

1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

10

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35

3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500

4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强度(%)

1.4左右

5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年)

≥17

6

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亿元)

50

7

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家)

12

8

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家)

20

9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2  

三、主要任务

(一)培育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使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1.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抓好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结合科技创新实践,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和实施效应。加强科技、产业等方面政策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建立健全覆盖产业链创新政策体系。

2.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方式,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聚焦全市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探索“揭榜制”等新型科技项目组织方式改革,促进资金、技术、成果、市场等创新要素有效对接。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探索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潜力。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3.加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初步形成创业投资集聚活跃、商业银行信贷支撑有力、社会资本投入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创业的助推作用。推进设立创新投资平台。鼓励设立各类产业引导、孵化、转化基金,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扩大创新创业投资规模。培育和引进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促进基金、供应链金融和科技金融等创新金融健康发展,助推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保险资金与风险投资基金合作,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中长期股权、债权投资。

4.推进社会化科学普及。增强公众参与意识,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工作方式,搭建工作载体,大力推进社会化科学普及工作,引导公众深入理解创新、参与创新、支持创新。大力宣传普及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健康生活等知识和观念,在全社会塑造科学理性精神,着力形成机构、专家和公众共同参与,各地方、各部门、各类机构协同联动的科普信息生产和分享的新机制,实现科技成果在全社会共享。开展科普基地(教育基地)认定工作,让科普有效惠及最广大公众。

(二)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1.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着力构建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体系,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三张梯次培育清单,建立覆盖企业从初创、成长到壮大的各个发展阶段的支持体系。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各项政策,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库,完善中小企业孵化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引进培育一批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聚焦产业链细分领域中小企业,选择一批成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实施“小升高”计划,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助其快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到2025年,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采取“一企一策一专班”,全过程跟踪服务,全流程培育扶持,鼓励大中型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牵头实施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形成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深化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2.加快研发机构建设。强化与国内外著名高校院所的联动机制,争取更多高校院所在宿设立专业研究院,吸引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来宿设立分中心。围绕我市十大重点产业布局研发机构,力争“一产业一机构”,支持各地和园区根据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对应布局一批各具特色的研发机构,打造与产业领域相对应的研发机构群。支持研发机构完善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提升面向产业需求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与孵化器、技术转移转化机构等创新服务机构的联动,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鼓励企业引进高端资源,开展产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支持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

3.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明确各类园区差异化发展定位,统筹推进各类园区建设,推动全市创新资源不断积聚,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和区域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支持宿州高新区积极争创国家级高新区,鼓励高新区通过支持设立分支机构、联合共建等方式,积极引入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国家高新区对口合作和交流,探索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或合作联盟、布局跨区域产业链等多种合作机制,提升创新发展整体水平。推动宿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转型升级,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现县域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全覆盖,提升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园区创新提升行动,支持宿州高新区、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和各地各类园区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集聚创新资源,实施创新驱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创业环境,着力推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集群发展,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4.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把创新驱动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聚焦现代物流、生物医药健康、数字创意和文化旅游体育、高端装备暨智能制造、新能源暨节能环保、轻纺鞋服、数字产业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绿色食品、绿色家居建材等产业领域,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增链,不断强化在人才汇集、平台打造、技术供给、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服务,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配套齐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科技赋能,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并逐步迈向中高端。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创新型产业体系,培育3-4个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

5.加大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团队的创新合作,组织开展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木业、生物育种等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研发,集中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强化对前瞻性技术的吸收和应用,提高关键技术创新水平。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专栏  宿州“十四五”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构建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加快前瞻性技术、产业链关键技术等集成攻关,着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1.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

汽车零部件。围绕我市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技术水平提升,重点支持创新性强、节能环保、附加值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特色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及制造技术研究。

工程机械。加大对液压元件、传动部件等关键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的投入,提高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机械、压实机械、起重机械、建筑装修机械、高空作业车、升降平台等成套产品的生产能力和配套水平。

智能制造。重点攻关智能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伺服装置和控制系统、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核心零部件、柔性电路板制造、智能成套装备研发、显示屏模组、高档数控机床、传感器和智能化仪器仪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大力引进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企业,开发面向多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农业机械。重点开展适应于复杂农田环境的变量施肥、施药智能机械,新型作物植保装备,种收环节机械化设备,高效环保型设施装备,农产品采摘分选加工机械设备,智能化秸秆离田综合利用设备,农产品质量、品质的检测设备及新能源拖拉机装备等研发。

2.现代物流领域

重点开展粮食、果蔬等农产品物流的关键技术、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突破小商品智能制造技术、智慧仓储技术、智慧物流技术,推进新能源物流装备核心技术攻关,集成应用生物医药、农产品保鲜、现代冷链物流等技术,开发新型物流装备与产品,推动黄淮海智能物流园建设。

3.数字经济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大数据。开展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发掘、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一批大数据处理、分析、可视化软件和硬件支撑平台等。推动大数据技术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应用,促进数据服务业创新,支持发展数据材料、数据医药等新模式新业态。

云计算。开展数据存储与处理、虚拟整合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低能耗芯片、海量存储设备等核心云基础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开发支撑云计算应用的新型终端产品及配套产品。

量子科技。支持量子通信理论、量子测量、量子存储、量子光源、单光子探测技术、量子保密通信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积极引进培育相关项目。

5G通讯。重点推进射频器件及模块、天线、小基站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以及用于5G芯片、射频等关键部件的高散热、高阻燃、高导电、高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研发。

人工智能。开展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群体智能、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听觉、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软硬件开发。在制造、交通、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开展试点示范,重点推进智能汽车、智能纺织、智能制造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区块链。围绕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治理机制、智能合约、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数字钱包、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跨链交互等共性技术开展攻关,以场景需求为牵引,实现区块链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融合应用的群体性技术突破,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民生、金融、产品溯源、电子存证、数字身份与供应链协同等多场景展开应用。

新型显示。重点支持柔性显示触控模组、背光模组、玻璃盖板、商显大屏、触控传感器、电致变色等关键材料及产品研发生产,推动新型显示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完善。

电子元器件。开展半导体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及配套件、元器件、组件研发,发展微波通信技术、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支持电子元器件封装、载带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支持具有低介电损耗、低介电常数和高导热多功能封装新材料产品的开发。

4.生物医药健康领域

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开展防护装备、快速诊断技术及产品、防控体系建设及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研发与应用,不断提升宿州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与治疗方面的科技创新水平。

生物医药。重点聚焦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新型药物制剂的研发应用。围绕安徽道地、特色、大宗中药材,开展全链条种植技术集成示范研究和质量追溯研究,打造道地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并面向适生地区示范推广。开展中药材产地加工、炮制、提取、仓储、运输等关键技术和商品规格研究,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开展中药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可用于医药、生物材料等的原料或再生资源性产品。

高端医疗器械。重点开展新型慢病早期检测设备、肿瘤检测系统、新型激光手术设备以及其他创新型医用光学诊疗设备的研发。围绕综合利用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化设备,重点开展健康感知、康复机器人应用研究,推进高端康复设备研制。重点开发植入性材料、介入性材料等高值医用耗材的开发应用。

智慧医疗。重点开展新型快速断层成像与图像引导系统、医疗智能微创服务系统、智能手术导航定位系统、治疗肿瘤的精准医疗设备和专用系统、新型高端智能移动医疗装备研制。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研发适用于诊疗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过程的智能化产品及应用,开展协同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创新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构建智慧医疗云服务平台应用。开展智慧医院标准研究,建立智慧医院协同服务管理规范标准。

5.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

光伏太阳能:研发和应用PERC、背接触、异质结、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高效薄膜电池等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以及双面一双玻、半片、石墨烯多主栅、叠瓦等新型高效组件技术。做大晶硅太阳能、薄膜太阳能等领域,积极发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氢燃料电池。加快突破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功率密度大、电效率高和稳定性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加快研发氢燃料电池单电池、电堆、发电系统,推进膜电极、质子交换膜、极板、催化剂等核心部件产业化。

环保技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开展废气、废水、土壤治理成套设备和环保在线监测系统研发。开展城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城乡污水以及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冶金电镀等工业污水处理能力。

6.新材料领域

围绕改性高分子、特种分离膜、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及助剂等新型功能材料;稀土永磁、储氢、发光、催化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硬质合金、功能涂层,耐高温、防腐蚀等高端装备用材料;高品质玻璃板材、特种陶瓷材料;增材制造专用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光敏树脂、工程塑料、聚合物阻燃与防火材料;先进能源材料;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新型激光晶体和非线性光学晶体;半导体光电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关键材料;超导材料、石墨烯、3D打印材料等前沿性材料,引进培育相关项目。围绕快时尚服装服饰、中高端家纺用品、产业用纺织品等方向,重点加强相变纤维、形状记忆纤维、智能凝胶纤维、光导纤维、电子智能纤维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新型纤维、功能面料及新工艺的研发应用,推动纺织材料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7.现代农业及乡村振兴领域

重点开展粮食和农林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品和经济动物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示范,特别是宜机收玉米品种、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和优质大豆等品种选育;开展粮油、畜禽及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林特色产品及果蔬精深加工、功能食品研究与产业化;开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与应用,生态修复和土壤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绿色种植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秸秆及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研发;开展田间作业设备、设施农业设备、农产品采摘分选加工和检测设备、农机动力设备等农业机械研发;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传感器与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开展数字农业、智慧村镇和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8.绿色家居建材领域

以绿色化、高端化、信息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木业智能化专用装备、低成本无醛环保胶、绿色家居、全屋定制等开展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实现绿色环保高档板材、木业智慧工厂等技术集成示范应用和智能家居、定制家居产品突破,积极推进新型建材、绿色建材、利废建材、节能建材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产业链向绿色环保、高附加值方向迈进。

9.社会发展领域

重点围绕教育、就业、养老、商品防伪、食品药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质量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禁毒、环境保护、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能源电力、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碳中和”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开展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开展新一代天气雷达、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遥感、智能网格预报等高科技应用技术研究,强化气象科技在防灾减灾救灾、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三)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提升创新整体效能

围绕宿州产业创新需求部署创新载体与平台,加快推进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创新整体效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载体的支撑作用。

1.提升创新孵化服务能级。强化政策扶持,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特色孵化器。充分发挥各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的企业培育作用,拓展服务功能,开展创业指导、科技创新、投融资对接等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健康成长。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的作用,建设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化众创空间,面向初创科技型企业积极开放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鼓励县区、园区加快创新载体建设,逐步构建“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到2025年,新增1-2家省级及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新增20家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2.加快建设高端产业创新平台。聚焦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一批高端产业创新平台,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推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服务,促进“政产学研用金”全要素汇集融合,着力加快完善以市级行业创新创业共同体为带动,以县区创新创业共同体为联合,以各类企业平台为支撑的三级联动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围绕我市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高位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高校院所积极创建“一室一中心”(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引导更多企业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强市政府与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战略合作。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和研发机构来宿设立分中心。支持各地和园区根据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对应布局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启动“一产业一机构”计划,依托宿州学院重点推进皖北机械装备制造研发中心、皖北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研发中心、宿州市大数据与数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黄淮海区域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宿州道地药材研究与开发中心等建设,力争每个重点产业建立1家市级产业研究院或研究中心。支持宿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3.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和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培育建设一批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重点发展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科技金融、工业设计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打造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公开统一的市科技计划管理平台,增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快捷化。支持技术市场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金融孵化平台、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到2025年,引进知名科技服务机构2家。

(四)加快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强化创新源头供给

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创新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多渠道人才引培机制,提高科技人才团队整体水平,聚力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地。

1.持续引进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团队。通过“双招双引”、产学研对接等系列活动,实施“智汇宿州”行动,依托重大科技专项,精准对接国内外科技资源丰富、科研能力强大、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地区,加大柔性引进力度,融入长三角人才资源共享体系,积极对接杭州市,搭建高层次科技人才共享平台。引进并重点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科技团队、科技高端型人才、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等,逐步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企业主体、智力流动、契约式引进人才的新模式。加大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设立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发展专项基金,成立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协会,持续开展全市科技人才对接、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推进活动,切实提升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引进质量。

2.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落实科技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和各类人才发现与成长机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依托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项目建设,培育打造一批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力争到2025年,集聚各级各类领军人才300人,高级人才3000人。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快培养创新型企业家,造就一批善于追踪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有较强科技创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家。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搭建服务载体、创新服务方式以及完善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引进国外智力的创新机制。培养一支具备较强科技素养、政策研究、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能力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

3.建立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全方位为科研人员松绑,拓展科研管理“绿色通道”。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享比例。鼓励科技型企业采取股权出售、股权激励、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对企业重要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激励。支持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获得合理报酬,实现收入增长。建立自由探索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活动免责机制。

(五)推进科技开放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坚持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一带一路”建设、淮海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合作体系,发挥宿州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协同配置中的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合作迈上新台阶。

1.拓宽校地创新合作渠道。促进市内创新资源的集聚融合,支持在宿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与宿州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皖北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宿州市农科院等市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宿州学院创建大学,充分发挥宿州学院的科教、人才优势,开展校地合作,重点围绕我市特色产业需求,着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共建共享教学科研、培育实训、创业孵化等基地平台。深化宿州学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加速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提升学校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水平。开展高能级应用创新研究,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应用,更好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构建现代化校地合作体系,推动形成校地协同发展新格局,共建新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2.深化区域创新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宿州区位优势,以“皖苏鲁豫交汇区域新兴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为统揽,深化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加快构建开放合作的区域创新发展体系。积极对接融入淮海经济区创新一体化,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布局优化和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等发展战略布局,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加强与杭州市结对共建,鼓励我市各类创新平台加强与省创新平台的有效衔接,建立创新联合体,积极参与以合肥为主阵地、覆盖全省的国家科学中心区域创新格局。聚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大院大所,引进创新成果,培养高端人才,加速创新资源汇集。积极支持企业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加强机制创新、政策对接和人才引进,促进成果在宿州转化。支持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区与上海张江合作,全面对接长三角地区,招引更多优质科技企业落户园区,招引一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创业的高层次人才。

3.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等,实现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进创新人才、科技成果、金融资本、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集聚发展。鼓励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宿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探索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制度,促进科技人员有序流动。构建开放型科技创新格局,在科技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共建合作载体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平台等方面,扩大对内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和高水平方向发展,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4.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政产学研用金对接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或参加科技合作对接交流活动、科技创新论坛等,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合作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进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和团队、科技成果等落地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健全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推动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中心、网上技术交易市场、技术转移基地等建设,深度参与安徽科技大市场,争取宿州分市场项目建设,构建开放、高效、专业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

(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服务惠及民生

聚焦农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等领域,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

1.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现代种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构建完善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示范引领,以县区农业科技特色园区为辐射带动,以科技特派员为服务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种业振兴,立足主要农作物、绿色果蔬、特色畜禽、特色中药材,依托南农大研究院、市农科院等研发机构,持续开展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新品种及动物新品系培育,努力实现新品种选育、地方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等关键技术新突破,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需求,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巩固农业产业的省内优势。探索数字农业发展新模式,依托宿州市数据中台建设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融合,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引领和支撑能力。

2.强化民生领域科技创新支撑。围绕生物技术、人口健康、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文体事业、法制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普及,构建科技惠民技术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卫生科技应用能力建设,推进新型诊疗技术研究,加强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等科技攻关,加快慢病筛查、地方病、传染病防控、智慧医疗等关键技术突破,发展智能医疗设备,不断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支持市立医院创建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防灾减灾救灾、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扫黑除恶、交通运输、消防、水利建设、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城市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等社会服务领域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开发公共服务数据,形成各类民生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应急、机要、消防、禁毒、生态环境保护、卫生、节水等领域的科技工作,促进各类民生应用成果转化。

3.支持军警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快建立健全军警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建立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应用等创新链一体化设计的军警民融合攻关机制。推动军警民标准双向转化,推动先进民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完善军民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管制机制。

4.促进科技文化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服务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文化创意、云计算等产业,催生科技新业态,提高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面向文化建设需求,把握文化科技发展趋势,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打通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创造更多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性成果,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全过程。筹划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从更高站位统筹科技创新资源,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强化组织协调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大力弘扬同心同德、团结合作,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统筹协调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研究重大政策、重大事项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建立健全上下协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格局。建立协同推进的规划实施机制,市科技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本规划,各地、各部门依据本规划,做好与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的衔接,做好重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充分调动和激发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三)加大创新投入

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市场化科技投入体系。逐年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切实加大财政对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研究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建立多元化项目资助模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激励企业研发的普惠性政策,巩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实际、适合科技创新企业创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快组建各类科技基金。

(四)强化科技安全

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武装头脑,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准则,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牢固树立国家安全和科技安全意识,牢固树立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切实提高维护科技安全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健全科技领域重大风险研判机制、重大风险决策评估机制、重大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重大风险防控责任机制等工作机制,把科技安全工作贯穿在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五)营造创新环境

积极营造崇尚创新、开放公平的创新环境,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增强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大胆质疑的创新自信。建立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尊重科学家个性,保障科技人员的学术自由。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恪守学术道德,坚守社会责任。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充分依靠和发挥社会创新体系各利益相关机构和广大科技人员的作用,深入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日、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等科技正能量,唱响科技创新创业主旋律,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六)推进任务落实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突出以发展质量效益、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为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全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通报制度,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度的评价,加大创新业绩在领导干部考核中的权重,建立健全督查工作机制。适时对规划实施中期和期末开展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在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创新最新进展和经济社会需求新变化,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进行及时、动态调整,为规划调整和制定新一轮规划提供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