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229/202201-00093 信息分类: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01-25 发布日期: 2022-01-25 09:56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关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关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

来源:宿州市政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2-01-25 09:56 编辑:信息公开

2021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苦干实干创新干,争先争优争一流,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既定目标任务。

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市政府建立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制度、跟踪督查调度制度、目标考核推进制度。市政府高度重视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工作,及时下发《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及责任分解的通知》(宿政发﹝2021﹞3号),明确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牵头负责领导、牵头责任单位和协同责任单位。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安排部署、听取汇报,定期召开调度会,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决心和力度,高位推动既定目标有效落实。市政府其他牵头负责同志对分管领域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查调度,督促各地、各部门及时对标对表、补缺补差,确保各项工作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同时持续加强动态考核,对重点工作任务每季度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调度,建立各县区、市管各园区滞后任务事项清单和任务落实工作台账,逐月分析,逐季通报,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并将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各县区、市管各园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考核内容。一年来,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自我加压、主动作为,落实责任、强化举措,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全市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态势,各类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清单

序号

目标任务

完  成  情  况

牵头责任单位

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推动制造业扩量提质。

1

加快省市两级战新基地发展,大力培育省级重大新兴工程和重大新兴专项。

1.省级云计算基地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立足“云计算、智能制造”“双产业集聚发展、双链条齐头并进”的发展思路,以全面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半导体、智能制造融合发展新路径,基地集聚华瑞科技、戴盛电子、阿里巴巴迅犀(宿州)科技等规模以上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60%。

2.市级战新基地集群式发展作用凸显。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等领域科学布局,已认定省级战新基地1家、市级战新基地5家、市级试验基地2家。2020年度市级战新基地评估及认定评审工作已完成。

3.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及专项加快推进。全市已构建新兴产业“专项-工程-基地”梯次推进、滚动发展格局,泗县智能农机装备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市高新区航空材料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在2020年度“两重”评估中获评优秀等次。

市发展改革委

2

实施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1.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首位产业集群,制定《宿州市十大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方案》《宿州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提升制造业占比工作举措》,修订《“3111”工程考核办法》。

2.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5+5+N”现代产业体系,主要聚焦绿色食品、轻纺鞋服、家居建材、机械电子、煤电化工等五大传统产业领域,数字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领域。在新兴产业领域实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已建设市高新区云计算、智能制造和宿州经开区生物医药、宿马园区智能终端、砀山县果蔬食品、萧县功能性新材料、埇桥区装备机械、灵璧县机械制造、泗县农机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制造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或集群,泗县汽车零部件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通过省级评审。宿马园区智能终端小镇、泗县石龙湖芋见农创小镇创建第五批省级特色小镇已通过省评审答辩和实地查看,产业集群集聚态势初步形成。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3

以创建国家级云计算大数据基地为引领,实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1.做大做强宿州云计算大数据基地。

2.出台《关于印发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和宿州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围绕“5G+AGV”“5G+AI”无人检测、电子看板等关键环节建设,重点推进雨鑫木业、雪龙纤维、东方果园、安徽车桥等企业“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建设。打造砀山梨产业、绿色家居、制鞋、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4

积极参与江淮大数据中心建设。

1.加快推进数据归集,建设城市三大基础库。现已归集70亿余条全量数据统一存储在“政务云”,构成城市数据原始库,并基于原始库建设了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三大基础库。三大基础库以及动态更新机制,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完成市数据中台建设,市直单位和县区数据局已开始应用,支撑数据统一汇聚、存储、调度、治理、安全流通与共享,并与省江淮大数据中心、各县区数据中心互联互通,打造数据的“神经中枢”。

3.经与省数据资源局沟通,现已确认宿州市数据中心作为江淮大数据中心皖北片区唯一灾备中心。

市数据资源局

5

加快建设量子通信技术应用基地和数据支撑平台,进一步壮大数字经济规模。

1.加快建设量子通信技术应用。国盾量子党政军警专网一期工程项目已建成并完成验收。做大做强量子通信产业链,构筑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支持国盾量子研发转化,打造长三角量子保密通信应用示范区,进一步壮大数字经济规模。

2.组织申报2021年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项目。推荐泗县南大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有限公司面向智慧城市的大数据三维可视化应用平台项目、宿州小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用户创新分析项目申报示范项目。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6

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0个,技改投资增长8%。

印发《宿州市2021年重点技改项目推进方案》《宿州市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调度工作方案》,围绕十大产业,排定2021年度全市200项重点调度技改项目。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7

促进“两新一重”、先进制造业、民生保障等领域项目建设,加快宿马中鹰浆纸项目、萧县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砀山迈瑞医疗科技产业园、泗县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园等进度,实施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50个。

宿马中鹰浆纸项目、萧县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砀山县迈瑞医疗科技产业园、泗县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市发展改革委

8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创优“宿州制造”。

1.开展“一业一域”“一园一品”质量提升行动。重点开展了砀山县果蔬加工产业、萧县绿色建材产业、泗县农机产业产品质量提升;萧县、埇桥区、宿马园区申报安徽省质量强县(区)资料已经省级书面评审,砀山县质量工作争创国务院督查激励经验材料已上报省局。

2.开展质量品牌争先创优工作、制造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工作。推荐上报19家企业参与皖美品牌示范企业评选;5家单位入选安徽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名单;市供电公司高级技师许启金成功入选第四届中国质量奖个人提名奖,实现我市在争创中国质量奖方面零的突破;完成第五届宿州市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活动。

3.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区、园区分别成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接受咨询2300余次,解决服务需求386起,现场指导200余次;完成计量器具检定27000余件,为新注册企业免费发放“大礼包”1116件,召回缺陷产品10次(92580件);服务发展的同时坚决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市市场监管局

9

探索“基金+产业”“互联网+产业”等招商新模式,用足用活各类招商平台,力争实际到位内资增长超10%,实际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探索“基金+产业”“互联网+产业”等招商新模式,全市设立产业基金6支,总规模32.3亿元(已投放16亿元);正在推动设立的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基金、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城市更新引导基金、信息化产业引导基金。

市投资促进中心

市商务局

(二)推动内循环有效畅通。

10

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结构中的关键作用,聚焦综合交通、基础科研、公共卫生、生态保护、乡村建设等短板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拉动经济增长。

银河一路东延工程、市立医院新区、砀山县微谷研发中心、埇桥区丰沃现代生态农业园、泗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等项目建成竣工,G206南外环至蕲县段、市高新区腾讯未来城市联合创新中心、萧县凤城医院、萧县孤山湖水库、埇桥区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开工建设。

市发展改革委

11

支持民间资本多方式参与补短板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1.围绕交通、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等领域,梳理S15徐宿蚌高速公路宿州至固镇段等16个项目在安徽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模块对外发布,拟吸引民间资本111亿元。

2.围绕交通、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房、产业发展等领域,梳理两批次补短板重大项目清单。

市发展改革委

12

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体育、文旅等服务消费。

1.加快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全市建设中小学智慧学校571所,实现智慧学校全覆盖。

2.完善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础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公立医院网络链路改造和系统接口对接。

3.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出台《宿州市普惠托育服务支持政策清单》,新增建成托位1700个,全市共计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母婴室265个,累计服务群众17.3万人次,托育服务推进顺利。

4.扩大体育健身消费,举办庆“五一”全市职工篮球赛、“双拥杯”羽毛球赛、少儿围棋段级位赛、砀山县马术耐力赛、泗县龙舟大赛等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和省组织的各项活动和赛事。

5.印发《宿州市旅游市场系列奖补政策(2021版)》,举办中国(宿州)大运河非遗美食展、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品美食·赏非遗·游宿州”旅游推介会等形式丰富的文旅消费活动。

市发展改革委

13

全面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1.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投诉举报受理、转办流程。修订《消费者权益争议调解流程图》《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工作要求》等规章制度;受理投诉举报咨询52380件,办结率99.36%,其中省局、12345热线转办239件全部按时办结。

2.深入推动放心满意消费创建活动。全市共新增参创单位1257家,累计参创单位14872家,县级示范单位941家,市级示范单位158家,实现9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参创全覆盖;申报省放心满意消费示范单位5家、省消费创建示范街11条、省示范领跑区2个;建立农村维权站点426个;新发展ODR企业31家,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企业(店)530家。

3.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召开宿州市“3·15”新闻发布会,开设专栏专题;开展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放心消费”承诺、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等活动;认定2021年度诚信经营示范单位64家。

市市场监管局

市市场监管局

14

壮大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提升商贸服务、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积极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1.安徽微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宿州讯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项目获得2021年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开工建设,韵达物流园、萧县中农联农产品批发市场前期工作加快推动。

2.商贸服务创新升级,开展直播带货、产销对接等促销活动27场。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副产品约9.8亿元。

3.全市10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医养康”综合示范点创建;通过与养老服务企业合作,完成2021年全市500家适老化改造任务。市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已获市数据资源局批准,即将挂网招标。

4.宿州百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创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成功,全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达到8家。

市发展改革委

15

加快建设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一港十中心”,统筹完善现代流通体系。

1.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已列入省、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2021年省政府重点调度项目,现已上报申请列入国家“十四五”物流专项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等国家层面规划。

2.铁路货运物流中心建成运营,粮食物流和应急物资保障中心一期、多温层冷链物流中心一期等已开工建设,区域电商快递分拨中心一期工程正在施工,公铁联运、商贸物流、板材建材等板块物流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动。

市发展改革委

16

支持商贸主体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升级,持续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1.支持商贸主体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升级。组织商贸企业参加首届消费品博览会、上海国际农产品博览会等各类展会和活动;组织商贸企业参加全省第四届“好网货”大赛、安徽省第二届电商直播大赛、安徽省短视频大赛、宿州市第二届电商直播大赛和“三品一标”认证培训工作。

2.组织创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创建2020年省级示范县1个、示范镇5个、示范村23个、示范点10个以及超千万元示范主体12个。组织推荐安徽微谷电商物流创业园、宿州(埇桥)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参加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综合评价工作。

3.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新增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1095个,网络在销的“三品一标”产品105个,开展农村电商培训3433人次。

4.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组织开展了“居家嗨购·网上过年-全国网上年货节”、砀山县第二届梨园直播大赛、泗县“惠农有我”“与宿乡约·助农‘夏’单”农副产品促销等20余场线上线下促销活动。

市商务局

17

实施旅游强市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带两廊”旅游主轴,高水平推进主城区大运河城市公园、符离大道沿线文旅项目、新汴河景区、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建设,持续增加优质旅游产品供给。

1.我市4个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分别为宿州市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隋唐大运河(宿州段)考古展示项目、运河城市公园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已通过市规委会审查,并交市城投集团推进实施)。

2.新汴河景区中华珍奇紫薇文化园和戚家沟景观工程已建成开园。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泗县博物馆、宿马绿地衢坊街、砀山古城特色街区、宿州国口窖酒文化园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3.萧县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获评安徽省“六大主题”研学基地之一(红色文化主题),创编《峥嵘岁月,安徽省淮海战役红色烽火研学之旅》获安徽省精品研学旅游线路暨优秀研学课程设计大赛银奖;萧县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4.推荐我市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参选省文旅厅“512”重点项目库,第一、二、三批合计入选16个。

市文化和旅游局

(三)推动区域发展多头并进。

18

接续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发展十大工程,支持埇桥区国家级绿色家居产业示范基地提档升级,促进安徽酥梨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萧县功能性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壮大提升灵璧县百亿级轴承产业集聚基地、泗县百亿级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推动每县新开工、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不低于10个、5个。

积极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发展,加快县域重点项目建设。砀山县、萧县、埇桥区、灵璧县、泗县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数分别为21个、51个、24个、25个、42个。

市发展改革委

19

开展园区创新能力提升、特色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实施“园区投资促进年”活动,推行“标准地”制度和“亩均效益”评价。

1.持续推进“3111”工程建设,打造首位产业集群,修订《“3111”工程考核办法》。

2.预计宿州经开区、宿马园区、市高新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5%、40%、20%。

3.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工作调度会,出台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实施意见。全市开发区以“标准地”方式出让土地24宗,出让面积1475.8亩。《宿州市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

推动宿州经开区、鞋城等园区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

1.引导企业采用新模式、新技术、新设备对生产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数字经济在园区整个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园区共有中粮生化、大盘装备、雪龙纤维、安特食品4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和紫金科技、新宇药业、红杉生物3个省级智能工厂;东屹华阳服装智能吊挂线生产项目已实现投产,百丽鞋业正在研发制鞋智能化生产线。

2.组织推动园区部分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新宇药业、大盘装备已通过两化融合贯标。

3.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新宇药业微生物药物生产建设项目、科立华农药原药及其制剂技改扩能项目、雪龙纤维高品质棉纤维生产线超滤系统技术改造和伊维特半导体气体、材料研发及国产化二期扩建项目等正在加快建设;维多双甜项目近期可开工建设。

4.大盘装备、雪龙纤维获批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10月已组织指导亿晟矿山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编程及远程维护系统积极申报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项目。

5.宿州经开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管理调度中心、数据中心等项目近期招标;5G基础建设方面改造站点151个、新建站点7个。

宿州经开区

(鞋城)管委会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速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一)持续提升城市能级。

21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

1.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成果和规划初步成果通过专家评审,正按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埇桥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招标工作已完成,技术单位已进场;各县皆已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题研究,并形成规划文本,其中砀山县完成8个专题,萧县、灵璧县各完成10个专题,泗县完成6个专题。

2.市县两级已于6月底完成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初步成果划定方案和城镇开发边界数据库并上报,待政策进一步明确后按照政策予以完善。

市自然资源局

22

推进宿州民航机场、人民路南延等重点项目,加快京沪铁路宿州站综合改造和淮宿蚌城际铁路建设,完成银河一路东延西延等项目建设,打造主城区1小时交通圈。

1.宿州民航机场军地协议草案已上报空军作战局待审核。

2.人民路南延项目设计技术咨询已完成,各项前期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

3.京沪铁路宿州站综合改造完成年度投资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0%;淮宿蚌城际铁路建设工可及初步设计已获批、出资协议已签订,施工图已报国铁集团待审,正在推进用地报批相关工作。

4.银河一路东延、银河一路西延拂晓大道至西外环段已建成通车。

市发展改革委

市城乡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23

改造提升消防设施。

1-11月,全市共新建市政消火栓325个,维修225个。

市消防支队

24

确保城区供水安全。

1.增水量。符离水源地增加日供水能力1万吨;对19眼老井进行大修,每小时新增产量约200吨;加快第四水厂取水工程建设,正在进行通地表水调试;加强水源地及市政消防用水管理,日增产量6000吨。

2.提水压。汴北水厂新增75千瓦水泵1台,用于高峰期调压供水;建成2条由汴北水厂通往主城区的过汴河输水干管,提高输水能力;港口路、城隍庙、宿州经开区3座调峰泵站已建成运行;在每天早、晚两个高峰时段增压供水,城区东部水压提升约0.5公斤,全城水压提升0.2-0.3公斤。

市城管局

25

逐步启动市域综合管廊建设,适老化改造老旧小区38个,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1.9万套。

1.人民路地下综合管廊北二环路至汴阳一路段已完成。

2.全市39个老旧小区已全部完成改造。

3.全年棚改安置房基本建成1.9万套,基本建成率100%。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房管中心

26

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加大街头游园、绿道绿廊等规划建设力度,提升“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园林绿化建设水平,高质量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生活圈。

1.开展城市绿化增量行动。沱北公园、汴北游园、文园、乐园、老二中广场等项目已建成,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0万平方米。

2.开展城市绿化提质行动。完成淮海路、汴河东路绿化提升改造,迎宾大道林下空间、金海游园改造提升、“花满宿州”等绿地提质工程,提升公园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在主城区设置绿雕石雕11处、草花100万株。

3.开展绿地健康促进行动。建设迎宾大道绿道、汴北公园绿道、沱北公园绿道等,新增绿道10公里;维修各类体育器材240余套、新增健身器材20余套、翻新体育活动场地2000余平方米。

市城管局

市自然资源局

27

加快建设标准化菜市场。

2021年全市新建菜市场2家,改造菜市场3家。

市商务局

28

加快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等补短板项目。

2021年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任务共37所。其中,36所已完工(8所中小学,28所幼儿园),1所幼儿园正在施工。

市教育体育局

29

增建一批应急救灾、冷链物流、充电桩等提升型基础设施。

1.推进宿州市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筹备工作,该项目立项、可研报告均已完成。位于宿马园区的宿州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共储备2万余件套救灾物资。

2.《宿州市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0年)》已经市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冷链物流、应急物流作为重要板块设置专栏。加快冷链物流重点项目和网络建设,泗县新发地、砀山申雪冷链、幕天冷链等项目建成运营,加快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粮食物流中心、埇桥区农投冷链物流一期、百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宿州市医药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

3.中央投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补助疫苗冷链资金621万元,其中,已向县区拨付资金用于免疫规划冷链建设与疫苗运输,向市疾控中心拨付资金用于采购疫苗运输车、扫码枪和新建冷库、配备冷链用发电机等。

4.主城区公交充电站配电室、高低压柜、变压器、充电桩雨棚、86个充电桩均已完成;经开区化工园区场站外电正在施工中。

5.市交旅集团合资建设的宿州充电平台投入运营,已接入充电场站18座、充电终端550余个,日充电量8万度。一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上线运营场站9座、充电终端78个;二期项目已列入2022年计划。

市应急局

市民政局

市卫生健康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旅集团

30

打造海绵城市,完善防洪体系,增强城市韧性。

1.《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编制;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推进实施城区排水防涝项目3个,即主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设施改造项目、黑臭水体提升工程二期、主城区排涝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成果评估合格。

2.落实宿州闸、宿东闸、进水闸、引河闸等涉及城市防洪水闸防汛责任人,修订宿东闸、进水闸等控制运用办法,开展宿州市城市超标洪水防洪调度演练,新建市河道管理中心机关、宿东闸、进水闸、引河闸和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的视频专线,举办全市水旱灾害防御业务知识培训班,把责任落实到水旱灾害防御全过程、各层级。

市城管局

市水利局

(二)加强城市智慧化管理。

31

重点做好小区物业管理、自由市场管理、线缆整治及管线下地、城市亮化等工作,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

1.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宿州市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宿州市提升群众满意度行动方案》。推动431个物业项目进行服务收费公示,对122个小区开展消防专项检查并进行整改。印发《宿州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将314家物业企业纳入信用管理系统,对300名物业项目经理进行了培训。

2.加强自由市场管理,合理划定自由贸易市场区域,坚决杜绝“无序设摊”。在城区设置自由贸易市场14处497个摊位。对“宿州之夜”、东昌路夜市疏导点进行规范管理,设置摊位582个。

3.加大线缆整治宣传力度,督促居民、商户及企事业单位将私拉乱扯的线路按照包保运营商的要求统一改线整治。持续推进管线入地,韩池子路供电线杆入地改造工程、浍水路通信线缆入地改造工程已完成。

4.将建筑物夜景亮化纳入规划联审,规范城市夜景照明;完成华夏商场周边、逸林路等城市道路节点亮化提升和金海游园、汴北游园等公益亮化改造。

5.持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开展专题调研9次,召开指挥部调度会13次、专项协调会5次。严格落实“一单三交”“验收+销号”机制,下发各类交办单537件、督办单1.22万余件。

市创建办

市房管中心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市城管局

埇桥区人民政府

32

统筹建设智慧城管、智慧小区,健全智慧绿色交通体系,大力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搭建完成主城区智慧停车系统,推动“城市大脑”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打造智能城市。

1.智慧城管。硬件方面已完成基础监控探头、车载终端、工地道闸等设备安装;软件方面完成16个系统448个功能点开发,累计接入25个单位和5个新建系统业务库。各系统正在调试,即将进入试运行阶段。

2.智慧小区。全市3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增加小区出入口门禁(道闸)系统,共安装高清摄像头233个,并接入视频监控系统,增设智能单元门门禁系统34套,提升智慧安防设施建设水平。

3.智慧交通。交通运输综合监测大屏,综合交通客流分析及线网优化,协同调度平台以及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已全部上线试运行,小程序已对外提供服务。

4.按照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标准,智能调度中心已初步建成,正在开展车载终端安装。面向巡游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小程序“快宿行”已发布上线推广使用。

5.智慧停车管理系统“一张网”框架已完成,全市约20万停车位静态信息已录入,城投集团投资建设的8个停车场和4条路内泊位动态信息已接入。指挥中心已建成,停车App已完成基础功能开发,即将向市民开放。

6.“城市大脑”一期建设内容有序推进,云都宿州、城市运行、经济运行、营商环境、分析专题和部门协同六大主题已建设完成,分析专题已输出10月和11月经济运行分析报告,部门协同主题已接入6家单位指挥调度决策系统。

市数据资源局

(三)互补互促抓好城乡融合。

33

支持灵璧县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印发《灵璧县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2021年工作要点》。2021年围绕县城新型城镇化四大领域实施重点项目共71个,总投资215.45亿元。截至12月底,续建项目共29个,累计完成投资90.44亿元;新开工项目共30个,累计完成投资15.53亿元;12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灵璧县人民政府

34

加快泗县运河小镇、砀山马术小镇等省级特色小镇发展。

泗县运河小镇、砀山马术小镇、砀山酥梨小镇、高新区数字小镇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加快推进。推进宿马园区智能终端小镇、泗县石龙湖芋见农创小镇创建第五批省级特色小镇,现已通过省评审答辩和实地查看。

市发展改革委

35

深入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1”政策和细则,力争县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10万人。

深入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1”政策和细则,16个乡完成撤乡改镇。建成户政服务统一平台,出台长三角区域跨省户口迁移网上办理、新生儿入户“跨省通办”等便民举措,进一步方便群众落户。全市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10.67万人。

市发展改革委

市公安局

36

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1.完善调控协调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宿州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宿州市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控评价考核暂行办法》等文件。

2.坚持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同时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全市政府投资公租房29354套已全部分配入住。

3.全年市本级组织实施拍卖、挂牌出让22次,出让土地58宗,保障了重点工程及棚户区改造项目用地需求。

市房管中心

市自然资源局

37

构建快捷高效的交通网、市政网、信息网、服务网,促进要素双向流动、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城乡优势互补。

1.交通网方面。淮宿蚌城际铁路、阜淮城际铁路宿州段正在推进用地报批相关工作;合新高铁完成土地组卷,已报省自然资源厅待批复,正在施工招标。S15徐宿蚌高速宿州至固镇段已开工建设、S25徐淮阜高速公路项目即将开展工可审查,7个国省干线公路续建项目快速建设,G206南外环至蕲县段、S216泗县段和灵璧县钟灵大桥开工建设,新汴河航道疏浚工程、浍河航道(宿州段)整治工程已竣工,新汴河灵璧船闸及跨闸桥梁主体工程已完工。

2.市政网方面。人民路地下综合管廊北二环路至汴阳一路段已完成;北二环路至唐河路段,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

3.信息网方面。市数据中台完成建设,并与省江淮大数据中心、各县区数据中心互联互通。按照数据中台数据共享流程,推动分布在46个部门的426个目录数据共享,推送数据超4.9亿条。

4.服务网方面。已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

市发展改革委

三、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绿色生态美丽宿州

(一)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38

持续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1.印发《宿州市2021年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环科院合作,组织实施大气臭氧与PM2.5协同管控。

2.印发《宿州市2021-2022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组织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重心从遏制臭氧污染转移到防治PM2.5污染,重点开展精细化治理“散乱污”企业、提升工业窑炉的升级改造、加大餐饮油烟和散煤整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进一步减少重污染天气。

市生态环境局

39

精细化治理“散乱污”企业、工业窑炉、餐饮油烟。

1.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散乱污”企业(作坊)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全市砖瓦窑企业均纳入“三个全覆盖”管理,即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联网、运维监管”全覆盖。

3.我市建成区内各餐饮企业已基本安装餐饮油烟净化装置,成立了市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街道社区管理为主,市大气办对重点区域周边餐饮油烟定期抽查的工作机制。

市生态环境局

40

强力遏制建筑工地、工业堆场扬尘。

1.由生态环境、城管、住建、公安交管等多部门组成大气巡查执法队伍24小时不间断巡查。

2.加强道路扬尘管控,提高城区道路保洁频次,针对发现的建筑施工、渣土运输等环节出现的大气环境突出问题召开约谈会5次,专项调度会4次。

市生态环境局

41

严禁秸秆露天焚烧。

印发《宿州市2021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组织开展2021年度午、秋季禁烧工作。我市全年保持零火点。

市生态环境局

42

健全“天地车人”一体化的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

发布《宿州市2021年机动车黑烟抓拍系统筛选车辆公告》(第二期)。召开重型柴油车OBD远程在线监控项目启动会,对在主城区作业的重型柴油货车、商砼车、渣土车等安装OBD车载监控终端设备。现已对进入城区作业的重型柴油货车安装OBD系统1300套。

市生态环境局

43

全面建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系统,确保PM2.5平均浓度降幅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提高。

1.空气监测网基本建成,其中微站点195个、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站点和重点乡镇监控站点30个、VOCs监控点7个;VOCs超级监测站招标工作已完成。

2.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40.5微克每立方米;优良天数288天,优良天数比率78.9%,较去年改善6.2%。

市生态环境局

(二)加强水环境治理保护。

44

坚决消除劣V类水体,推进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面实施地表水考核断面“断面长”制,持续推进沱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化重点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

1.全市13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面达标,无劣V类水体。

2.全市建立31个由属地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的县级“断面长”。

3.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沱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宿州市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环境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方案》,推动沱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严整改、重质量、促转型”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

4.与相邻地市开展联合检查、联席会商3次,及时向商丘、淮北、徐州、宿迁等相邻地市发出汛期水质超标预警函,与宿迁市、徐州市开展联合巡查并召开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席会议,与淮北市、蚌埠市开展沱湖流域跨界水体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专题会商2次。

市生态环境局

45

系统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增强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1.完成主城区150个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配套完善小区雨污水管网200余公里;完成23条街巷雨污分流改造,配套完善雨污水管网13公里;完成市政新、改建雨污水主管网约20公里;完成独立排水户雨污分流改造工程86户。

2.完成全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全市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已全部完成保护区划分并经县区政府批复,在划定的水源地边界设立警示牌或宣传牌。开展城西、符离、支河等水源地巡查。封闭自备井105眼,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取水工程核查整改完成率100%。

市城管局

市水利局

46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组建汛期专职巡查队伍,对本辖区河流及城镇生活源、农业面源、工业源等入河污染源进行日巡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督查,实现89个乡镇91家污水处理设施督查全覆盖。

2.全年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9个提质增效任务已完成。

市生态环境局

47

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超90%。

截至11月底,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3.79%。

市农业农村局

(三)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水平。

48

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扩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覆盖面。

1.印发《宿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指导意见》,在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初步设计中,采取耕地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宿州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评估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

2.累计完成14个地块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工作,金牛化工、雪龙纤维宿怀路、市高新区大王庄、灵璧县化肥厂等9个地块完成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相关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并移出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名录。

市生态环境局

49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深化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危废集中处置设施。

1.完成483家产废单位、21家危废经营单位危废申报登记工作;对30家企业危废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2.“清废行动2019”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的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并摘牌。

3.结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扩大可降解塑料产品应用范围。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分流办法,建立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与资源化处置体系。

4.实施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废铅蓄电池等危废专项整治。

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提标扩容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改造后处置能力提高到8吨/天,基本满足现阶段我市医疗废物处置需求。

市生态环境局

市生态环境局

50

建成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工程、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处置中心,规范管理餐厨垃圾,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1.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已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营;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处置中心已试运行。

2.出台《宿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主城区餐厨垃圾统一收集运输。

3.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组织讲座11次、培训2861次,覆盖7万余人;推进埇桥区生活垃圾分类,建成社区智能可回收兑换一体设备95台,采购安装分类投放点657座,服务居民小区297个135903户;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设计招标已完成,正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和初步设计。

市城管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四)打好生态治理持久战。

51

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

1.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在砀山县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泗县沱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修复项目。

2.开展砀山县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届满修编工作,完成《五柳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6-2020)实施评估报告》论证。

3.印发《宿州市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对全市自然保护地开展2次全面排查,完成11处自然保护地内违法违规问题整改验收销号。

市林业局

52

开展荒山绿化攻坚行动,扶持林业产业发展,打造四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1.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绿化萧埇石质荒山0.31万亩,新汴河平原防护林示范区完成农田林网绿化提升460公里,新建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控制面积16.6万亩,完成荒山绿化攻坚任务3100亩。

2.全市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0家、省级林业示范社21家、省级示范家庭林(农)场4家,资产总规模超50亿元。

3.完成《宿州市国土绿化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完成人工造林4.78万亩,森林抚育5.49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退化林修复10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4个,省级森林村庄26个。

市林业局

53

推进重点采煤沉陷区治理修复,抓好埇桥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

1.《“十四五”采煤塌陷区治理实施方案》已印发实施。

2.埇桥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6个中央预算内项目已建成5个,1个计划2022年3月开工建设。

市生态环境局

埇桥区人民政府

54

注重节能、节水、节约用地,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

1.强化能耗“双控”目标管理。压实能耗“双控”目标责任,健全能耗“双控”预警机制,定期发布“晴雨表”,对能耗强度目标进度滞后的单位进行约谈和“两高”项目限批,对未完成年度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分解表,对重点用能企业下达管控目标,按周调度,倒逼全年目标完成。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全市节能任务达标诊断服务,对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开展1对1用能指导。全年能够确保完成省下达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

2.6家企业、10家公共单位、6个小区获批“安徽省节水型企业”称号。加强公共供水非居民用水计划与定额管理,将115家用水单位列入用水监控并进行考核。积极开展节水宣传,开展各类宣传6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5000册。

3.下发《宿州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方案》《关于做好“两高”项目排查评估工作的通知》,扎实开展“两高”项目排查工作。制定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将8类行业264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免除部分企业现场执法检查。

4.对全市新能源暨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情况进行摸排,已建成项目83个,在建项目12个,拟建和谋划项目25个。新认定省级绿色工厂1家、智能工厂2家。

市发展改革委

市生态环境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市自然资源局

市城管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生态环境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市自然资源局

市城管局

55

深化生态补偿机制。

推深做实地表水断面及沱湖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对全市2020年生态补偿资金进行通报和清算,保障资金及时收缴拨付到位。2021年9月,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联合通报了2021年上半年全省沱湖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结果,我市水质改善明显,省级生态补偿收益逐年递增,全年累计获得生态补偿资金17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00万元,在沱湖流域所涉及的地级市中位列第1。

市生态环境局

56

发挥四级网格化监管优势,试点开展“环保管家”模式,健全天地空立体监测体系,巩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提升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

1.建立1个一级网格,8个二级网格,121个三级网格,1095个四级网格,实现环境网格化监管无缝隙、全覆盖。探索建立环境监督长制度,萧县、灵璧县、泗县共设立监督长966名,监督员2888名。

2.宿州经开区就“环保管家”模式与天津环科院签订服务协议。

3.利用多功能激光雷达、移动走航监测车、PM2.5成份在线源解析仪、环保无人机等,对PM2.5、PM10等污染物进行监测。

4.印发《关于建立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市级指导督查验收工作机制的通知》《宿州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考核办法(试行)》。

市生态环境局

四、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57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1.从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下设巩固衔接专项小组,组建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局、乡镇乡村振兴工作站、村乡村振兴工作室,将扶贫小组长转为乡村振兴小组长。

2.以《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为核心,配套出台衔接政策29个,初步建立“1+N”衔接政策体系。

3.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常态化开展督查暗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扎扎实实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目前各项工作推进有力、进展良好。

市乡村振兴局

58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持续精准施策。

1.印发《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止返贫网格化监测和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落实四级网格化管理,全市共建立四级网格2.86万个。

2.全年新识别监测对象107户384人,共监测三类人群11633户27625人。

3.做好分类管理,落实精准帮扶,实施脱贫户帮扶措施188.2万条、户均8.4条,落实监测对象帮扶措施7.7万条、户均6.64条。目前除新识别外,全市11526户27241名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市乡村振兴局

59

继续实行产业帮扶,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1.全市通过入户帮扶、培训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培训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47313人次。

2.全市投入特色产业发展资金7.5亿元,实施到村项目300个,其中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冷链物流、交易市场、休闲农业等项目108个,持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补上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市农业农村局

60

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1.争取省财政易地扶贫搬迁地方政府债券贴息和后续扶持补助资金1149万元,组织实施产业项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搬迁群众增设公益性岗位;争取中央财政、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07万元,组织实施一批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充分带动易地扶贫搬迁户和其他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

2.持续提升安置区治理水平,在配套生活设施建设和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搬迁群众提供与原居民一体化、无差别的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同等待遇。全市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就业率达100%。

市发展改革委

61

抓好扶贫资金资产项目监管。

1.2021年各级财政安排全市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8.55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9.84亿元,市县财政投入8.71亿元。

2.印发《宿州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细则》,指导县区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制度,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制定《关于切实加快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支出的通知》,对县区衔接资金项目实施半月一调度,指导县区强化项目管理、加快项目资金拨付;出台《宿州市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四个一”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创新开展扶贫项目资产“四个一”专项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益。

市财政局

市审计局

市乡村振兴局

62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

1.1-11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当年缴费人数218.01万人,完成省厅下达我市目标任务的109.33%。将农村低保标准提升至每年7920元,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4.1万人,发放保障资金11.78亿元,最低生活保障面达到4.75%。

2.印发《关于调整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通知》《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重点举措》,围绕“8+1”社会救助体系,细化救助政策,推进分层分类梯度救助,调整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准,持续巩固低保专项治理和脱贫攻坚成果。

市民政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63

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定点扶贫等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

1.做好第八批选派干部轮换工作,379名第一书记、748名工作队员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全覆盖开展岗前培训,与第七批选派干部无缝对接。

2.印发《关于坚持做好市直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及时优化调整结对帮扶关系,定期开展电话抽查,定点发送帮扶工作提示单,督促落实帮扶责任。

3.持续推深做实百村培强、千村扶优、万村提升“百千万”工程,召开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意见,重点培育184个扶持村、投入7275万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达168个,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

市乡村振兴局

市委组织部

(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64

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提高智慧育种效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

1.粮油工业总产值完成240.85亿元。

2.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稳步提升耕地基础地力。

3.根据三调统一口径数据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全市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为898.87万亩和731.42万亩,2021年度共完成补充耕地项目71个7468.45亩。

4.印发《宿州市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两区”划定“回头看”的通知》《中共宿州市委 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实施意见》;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自查自改工作,组织各县区拉网式排查各类农业大棚7.25万个10.8万亩。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市县两级组织巡查310余次,拆除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21宗12.71亩。

5.印发《中共宿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我市自主选育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农作物品种共计21个,登记辣椒品种21个;全市小麦制种面积23.63万亩1.12亿公斤;大豆制种面积5.6万亩335.5万公斤;辣椒制种面积12094亩35.04万公斤。

市发展改革委

(粮食和储备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自然资源局

65

大力推进市粮食物流和应急物资保障中心项目建设。

市粮食物流和应急保障中心项目一期占地175亩,投资3.78亿元,已于10月9日正式开工建设。

市发展改革委

(粮食和储备局)

66

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32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50家。

1.本年度我市蔬菜累计播种面积131.44万亩,产量357.25万吨,产值88.63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83%、2.6%、5.84%。

2.印发《2021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创建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家,市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场4家。

3.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发展到326家,居全省第1;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66家,超额完成750家的目标任务。

市农业农村局

67

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

截至11月底,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强县2个、强园2个、强企5家。重点招商项目2个,分别为牧原农牧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汉世伟食品砀山县生猪养殖项目。培育“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品牌企业3家,分别为林平纸业、金鸽面业、东大木业。

市农业农村局

68

振兴壮大符离集烧鸡产业。

1.符离镇以烧鸡为主导产业申报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已通过农业农村部批准。

2.埇桥区拥有“符离集”中国驰名商标1个,“刘老二”“徽香源”等安徽省著名商标6个,初步形成集麻鸡养殖、烧鸡生产加工、线上线下销售完整产业链。

市农业农村局

埇桥区人民政府

69

做大做强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泗县金丝绞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比重。

1.萧县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正在申报中,已通过省级公示和专家评审,待农业农村部中心评审。新获证绿色食品企业11家,续展获证绿色食品企业17家,新获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29家,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19家。

2.全市“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主体291家,产品354个。其中绿色食品有效认证主体151家,产品189个;无公害农产品有效认证主体133家,产品151个;有机食品有效认证5家,产品1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认证主体2家,产品4个;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企业1家。

市农业农村局

70

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占全省比重达8%以上。

1-11月,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全省比重8.8%,居全省第5。预计全年产值占全省比重超8%。

市农业农村局

71

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8”行动计划,重点推进“五个一”数字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开展“一县一业”全产业链示范创建,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增强农业发展识别度。

1.全市10个示范基地硬件设施和数字农业管理服务中心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管理软件系统的配置与优化,与涉农主体就平台运营开展数据对接、推广等工作;“宿州农香旗舰店”已正式上线运营;蔬乐园数字化蔬菜工厂系统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第一批水培蔬菜种植工作;品牌宣传工作也根据不同时间阶段和实际环境等情况,有序开展线上推广。

2.砀山县、泗县累计投入10.4亿元,开展酥梨、山芋“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实现一二三产总产值72.98亿元、沪苏浙地区销售额30.46亿元。

3.在2021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针对现代农业及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提出粮食和农林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品和经济动物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示范等10条农业项目申报方向,共立项农业领域项目12项。

市农业农村局

市数据资源局

市科技局

(三)着力提升乡村振兴质量。

72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

1.2021年全市改厕计划43226户已全部完成。

2.2020年度34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2022年1月上旬迎接省级验收;2021年度40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正快速推进,工程进度84.97%,超额完成省要求70%的年度建设任务。

市农业农村局

73

补齐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短板,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1.印发《宿州市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全市57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巩固提升、达到新的标准,年度任务已全面完成;安排在岗村医技能培训3864人次、脱产进修547人次。

2.全市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年度任务已全面完成,建成1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4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免费开放;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9.7%。

3.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文明村镇创建内容、融入村规民约。深化“星级文明户”评选,以村为主体,选树“星级文明户”1.2万余户。

4.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设计“传承红色基因”“永远跟党走”“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等公益广告24幅,摄制《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公益宣传片1组,以制止乱扔烟头为主题设计制作动漫1部、短视频1部、平面公益广告1部,在报纸、电视及新闻网站等广泛刊播。

市委宣传部

市卫生健康委

市文化和旅游局

74

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

1.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成果和规划初步成果通过专家评审,正按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埇桥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招标工作已完成,技术单位已进场;各县皆已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题研究并形成规划文本。

2.市县两级已于6月底完成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初步成果划定方案及城镇开发边界数据库并上报,待政策进一步明确后按照政策予以完善。

3.省级试点埇桥区清水村、灵璧县火庙村,市级试点埇桥区陈李村、灵璧县垓下村等13个村庄规划编制已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

市自然资源局

75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无害化处理设施基本能够满足生活垃圾及时收集转运和处理需要,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基本达到日产日清。

2.市农村环境整治任务3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44个行政村、乡镇政府驻地29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农村黑臭水体9个行政村治理任务均已完成。

3.全市先后出动人力356万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0.67万吨,清理村内沟塘14726口,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25.9万吨,清理乱搭乱建1.79万户,清理废旧广告牌6.15万个,清理无功能建筑26.14万平方米。

市农业农村局

76

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

全市2条农村公路创建品质示范路和砀山县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有序推动。

市交通运输局

77

建强农业水利设施,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1.全市2020年度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16.1万亩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2.中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安排我市资金,已全部下达各县区并完成投资。

3.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32亿元。埇桥段:北沱河洼地、唐河洼地、沱河洼地3个建筑物工程已完工;灵璧段:北沱河洼地、唐河洼地、沱河洼地3个建筑物工程及浍河洼地(埇桥段)治理工程主体已完成。

市水利局

市农业农村局

78

建设60万亩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高产稳产。

省农业农村厅下达我市本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60万亩,要求年底前完成75%的建设任务,现已完成90%的建设任务。

市农业农村局

79

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争创国家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1.2021年我市争取国家购机补贴资金1.3734亿元,占全省资金17.61%。截至12月20日,补贴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共补贴各类农机具12909台套,受益农户9815户,拉动农机消费4.65亿元。

2.1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2021年宿州市已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市农业农村局

80

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巩固拓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健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开展农村宅基地盘活试点,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扩大“三变”改革范围。

1.泗县通过闲置宅基地整治等方式,新增耕地7300亩,有效增加了农村耕地保有量。全县有23个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经济果木、黄花菜、中草药等庭院经济,有效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户均年增收近2000元,村均年增收8万余元;采取多种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存量闲置房屋,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全县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1264亩,发展加工、储存等物业经济147个,吸纳、带动返乡创业就业人员2000余人。

2.共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262个,确认成员股东565.15万人,发放股权证书154.85万户。

3.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村(居)1218个,完成村(居)1197个,产生收益村(居)946个,开展股份合作村(居)978个。

市农业农村局

81

稳步提升“劝耕贷”成效。

全市已发放“劝耕贷”8.22亿元,惠及1800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县区全覆盖。

市农业农村局

82

全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十百千”工程,继续增大集体经济强村比重。

全年建立567个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库,184个扶持村项目已全部建成;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达168个,超额完成省下达全年目标任务。

市农业农村局

83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

1-11月,全市承保小麦种植保险642万亩,同比增长2.3%;承保小麦大灾保险18.83万亩,同比增长12%;承保小麦大灾保险三段式保险4.4万亩,同比增长57%;承保小麦制种保险2.77万亩,同比增长7%;承保玉米补充保险10.65万亩,同比增长303%;承保玉米种植保险354.61万亩,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转换面积179.32万亩;承保水稻种植保险5.39万亩,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转换面积5.63万亩;承保母猪、育肥猪171.5万头,同比增长62.8%;承保政策性商品林251.73万亩,同比增长2.11%。

市财政局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宿州银保监分局

五、突出体制机制创新驱动,不断激发改革开放新活力

(一)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

84

制定实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细化落实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发展支持政策,积极与长三角城市深度合作。

1.制定出台《宿州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宿州市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落实国家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任务分工方案》。

2.落实国家发改委《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推动杭州市结对合作帮扶我市有关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

85

支持宿州高新区等参与省“6+2+N”产业承接平台建设,推广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合作经验,高水平建设宿徐现代产业园、泗涂现代产业园等园区,支持萧县融入徐州发展、灵璧县对接徐州空港新区,推动县区、园区与沪苏浙强化合作共建。

1.编制完成《宿州高新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试验区发展规划》,推进参与“6+2”产业平台建设。

2.宿徐现代产业园、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入选首批安徽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砀山县、萧县、灵璧县分别与徐州经开区、徐州市泉山区、睢宁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培育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等工作。

3.灵璧-徐州空港新区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平台,列入国家长三角办印发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

4.宿徐现代产业园、泗涂现代产业园已分别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企业145家和58家。

市发展改革委

86

加强与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交流合作,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主动对接省自贸办和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组织市投资促进中心、宿州海关等部门赴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开展调研交流,探索联动创新发展。

市商务局

87

谋划建设综合交通项目,加快新汴河航道整治等工程进度,基本完成浍河航道整治等工程,创优互联互通条件。

1.正在推进宿州西站至宿州东站快速高架通道工程概念性研究;宿州西站配套工程已完成概念性规划研究;宿州西站片区综合开发已完成概念性方案;合新高铁完成用地组卷,已报省自然资源厅待批复,正在施工招标;阜淮城际铁路宿州段正在推进用地报批相关工作。

2.新汴河航道疏浚工程、浍河航道(宿州段)整治工程已竣工,新汴河灵璧船闸及跨闸桥梁主体工程已完工。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交通运输局

(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88

坚持“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深入实施科技创新“151”工程,尽早建好运行“一中心四平台”,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精准对接上海张江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

1.为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牵线搭桥”,我市2家企业与九三学社专家达成了合作意向(全省9家企业),并于9月2日在合肥签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等1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现已落户宿州。开展2021年高企申报工作。

2.加快推进“一中心四平台”建设运行,小型超算中心和半导体、生物医药、量子通信、新材料研发平台建设方案已分别编制完成;生物医药、新材料研发平台已建成投入运行,小型超算中心和半导体、量子通信研发平台已确定建设运营主体,部分工程已建设。

3.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双招双引”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招才引智,吸引10个人才团队落户,集聚120余名高层次人才;实施“博士专家进埇桥”项目,29名博士柔性聘任乡镇(园区)副职。

4.聚焦十大重点产业,与南京农大共建“南京农业大学宿州研究院”,新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新成立院士研究院1家,中科(宿州)创新园正式揭牌运营。积极对接上海投资促进中心等长三角专业运营团队,房德科创企业发展集团入驻萧县。加大与中国农科院等合作,引进专家联合开展育种创新行动,华成种业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人才发展中心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人才发展中心

89

促进“放管服”迭代升级,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办、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1.按照全国一张清单要求,已在市政府网站刊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市场准入隐性壁垒问题专项排查整治行动。

2.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33条特别管理措施,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相关法规,实行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全年新引进外资项目12个,合同外资额3259万美元。

3.持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稳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严格执行原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十三个部委发布的全国统一的“多证合一”改革涉企证照事项目录,完成我市“多证合一”工作。印发《关于认真组织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的通知》,对照《安徽省“证照分离”改革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全省2021年版),梳理涉及全市25家部门的141项市、县层级改革事项,稳步有序推进分类改革。

4.依托“皖事通办”平台,持续优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能力,实现了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采集、一套材料、一档管理、一日办结、零成本、一窗取件”的目标。完善企业开办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公安、税务、公积金、人社、银行等部门信息互通互认。

5.印发《宿州市市场监管领域2021年度统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宿州市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实施办法》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市、县区市场监管领域155个部门建立和完善了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一单两库”完成率达100%;共完成双随机抽查任务1261个,检查企业9340户;“双随机”抽查任务完成率100%。

市发展改革委

市商务局

市市场监管局

90

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建设线上涉企服务平台“皖企通”。

1.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占比96%以上;政务服务事项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和法律法规有要求的事项外,全部实现“应进必进”,进驻率100%;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全市政务服务网实施清单编制完整度100%。

2.提供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精准推出服务地图、升级服务场所、拓展服务设备、延伸服务范围、完善服务机制。全市线上线下同步建立1647个服务场所,市县乡村四级政务办事大厅和为民服务代理点共集合各类自助服务设备69台,场所关联服务事项10.09万项;手机可办率63.44%,网上可办率99.9%,窗口可办率100%,自助可办率8.1%;地图累计访问量407.5万余次,有效用户量21.7万余名,累计服务企业群众133.5万余人次。

3.“皖企通”平台搭建已完成,特色专栏已上线,已完成政策直达、温情服务、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等7个模块。

市政务服务局

市数据资源局

91

健全投融资体制。

1.下发《关于填报2021年各政府性平台公司融资计划的通知》,引导我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2.投贷结合,调动金融机构投资积极性。逐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投融资建设中的作用。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市人行

宿州银保监分局

9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新增贷款超350亿元。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拟在市高新区设立宿州华旭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填补我市无科技担保机构的空缺,材料已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审核。

2.根据《2021年度全市金融工作分县区、园区主要预期目标》,将信贷投放、税融通、新型政银担等年度任务分解至各县区、园区,夯实责任,加强调度。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市人行

宿州银保监分局

93

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力争主板备案、新三板挂牌企业各1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40家。

新增辅导备案企业3家,新增新三板创新层企业1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94家。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94

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全面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持续整治互联网金融,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1.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引导担保、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信用评级;印发“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案,开展担保、小贷两类公司现场检查;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规范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运行;清理“失联“空壳”等僵尸小贷公司;对典当企业进行年审,规范典当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印发《宿州市2021年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加大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的通知》《关于开展2021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多渠道提高人民群众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能力。

3.开展互联网金融整治工作,经多次排查,我市目前无互联网金融法人机构。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市人行

宿州银保监分局

95

深化财税管理改革,加快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对隐性债务稳妥处置存量、坚决遏制增量。

1.深化财税管理改革,根据省厅预算管理一体化考核内容,按序时进度完成单位信息审核、人员信息审核、入库项目信息审核、预算“二上”工作;持续严格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

2.印发《关于调整宿州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做好2021年度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工作的通知》,实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自评全覆盖,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开展年度绩效考核工作。

3.已完成累计隐性债务化解任务要求,全市未新增隐性债务。

市财政局

96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市城投、工投、交旅投等所属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

1.完成宿州市智慧泊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2.市工投集团收购上海须火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的安徽国科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股份(占比10.59%),实现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

3.市交旅集团与青岛特来电公司合作完成组建交旅集团控股70%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宿州交旅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参与全市新能源设施建设运营;市交旅集团所属子公司安徽屹华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与社会资本(宿州方圆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从事沥青砼加工生产经营。

市财政局(国资委)

市城投集团

市工投集团

市交旅集团

97

加快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一体化。

1.已加入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联盟。

2.“标证通”系统已上线,实现手机在线申领各地电子招投标平台所需的数字证书和招投标过程中的身份认证、电子签章、文件加解密等业务功能,达到对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联盟的深度融合。

3.“数字见证平台”上线运行,标志着进场交易项目见证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开启公共资源交易见证从“人盯人”到“智能见证”新模式。

4.依托“易彩虹”平台,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实现长三角区域联盟城市专家资源共享。

5.持续对标长三角区域先进地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推进一体化进程。

市政务服务局

98

推进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

1.开展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深化年”活动,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实施方法步骤和具体工作要求。

2.编印发放《宿州市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3520册,对各乡镇、涉统部门、规上企业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进行分类指导。

3.开展“统计服务千企”活动,印发《2021年度统计服务千企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工作任务、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目前已服务企业278家。

市统计局

(三)推动民营经济壮大提升。

99

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全力推进“五减”行动,落细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举措,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更精准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

1.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发展民营经济专项考核居全省第3。

2.1-10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6.5亿元。

3.出台《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坚持“一月一沙龙”工作机制,建立问题交办清单,深化企业帮扶。

4.对接民营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四送一服”全方位、立体式惠企政策宣传解读。

市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

100

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和小微、民营企业等信贷投放,深入开展“无还本续贷”“税融通”等业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力争新发放“4321”新型政银担贷款60亿元。

1.印发《2021年宿州市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年专项活动方案》,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和小微、民营企业等信贷投放。

2.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新型政银担业务77.32亿元,完成60亿元目标任务的128.87%。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市人行

宿州银保监分局

101

鼓励引导企业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挂牌”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计划,“一企一策”帮扶退规企业、停产规上企业,新增规上企业超100家。

1.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建立2021年“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106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3家,省级高成长型小微企业8家。

2.推广亩均效益评价,深入开展停产半停产企业调研,推深做实“四送一服”行动。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02

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

1.印发《2021年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等政策文件。优化调整信用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做好“双公示”评估、国家城市信用监测指标等各项任务。

2.强化数据归集共享,全面实施信用承诺,拓宽市级联合奖惩系统嵌入领域,实现“逢办必查”“逢报必查”,城市信用排名居全国20位左右。

3.根据《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宿州市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基本完成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评审任务,推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质增效。

市发展改革委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市人行

103

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

1.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向社会公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建立问题收集和反馈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2.动态更新《宿州市市级涉企收费清单》,本年度市级涉企收费项目已减少至52项。

3.印发《宿州市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公平竞争审查办法》,开展全市公平竞争审查交叉互查,累计审查增量文件538件,修改调整55件,清理存量文件489件,修订废止56件。

市司法局

六、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一)实施健康宿州行动。

104

坚持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有效救治的防控机制,筑牢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1.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双组长”,设11个专项组,保持24小时运转。建立健全市领导包保督导疫情防控机制,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

2.及时处置埇桥区一起本土疫情,精准流调溯源,第一时间集中隔离密接者、次密接者,迅速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完成130万人全员核酸筛查,实现“零扩散”。

3.坚持“人物同防”,对入境人员全程闭环管理,对中高风险地区来宿人员分类监测管控,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物品排查、检测、消杀力度,规范对“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及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开展每周不少于2次核酸检测。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105

强化流调排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能力建设和应急物资保障。

1.及时做好摸排登记,分类做好监测管控。

2.全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医疗机构18家,日检测量86140人份。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单次核酸检测量可达1万人次,全市配备移动检测车2辆、移动方舱实验室4个。

3.加强医疗救治准备,市立医院传染病区完成主体工程,县级人民医院基本完成传染病区改造任务。成立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医疗救治专家组,共计109人。规范设置市级定点医院,设置床位800张,其中重症床位100张。

4.抓好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产能储备,16家企业列入清单管理;委托医药公司轮换代储,常态保持核定计划库存;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医疗物资储备达30天使用量。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106

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和进口冷链食品风险管控。

1.入境人员一律执行“14+7+7”集中隔离、“双采双检”、健康监测等措施1。

2.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控的通告》,严格执行“双证明双备案周检测”制度,全市1097户企业纳入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管理,710家次进口冷链食品落实报备、核酸检测、消毒、实名销售等要求。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107

做好疫苗紧急使用和预防接种。

1.全市设置135个疫苗接种点、700个接种台,共3743名接种人员、1175名医疗保障人员参与接种服务。

2.足额上划疫苗资金7.2亿元,落实“四有”原则等各项措施。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108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开展健康宿州15项行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实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接续推进卫生健康人才和专科建设“511”计划,实施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百千万”工程。

1.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附10个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相关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形成系统完整的“1+10”政策措施体系。

2.全面落实《健康宿州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健康宿州15项行动和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在市建成区建设3个健康主题公园,启动10个社区健康驿站建设。开展健康知识专项普及和健康素养巡讲专家遴选活动。

3.印发年度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调整医改领导小组。

4.网格化规范组建城市医联体,试点社区扩大至8个,建立健全高效管理体制和“十统一”运行机制。完善“两包三单六贯通”运行模式,制定《宿州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监测督导与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试行)》。

5.持续推进卫生健康人才和专科建设“511”计划,全市公立医院申报1220名周转池编制使用计划,共引进博士4名,培养正高职称学科带头人57名、副高职称人才338名,新增各类医师545名、护士596名,创建省级重点专科3个。

6.印发《宿州市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千医下乡”人员管理办法(暂行)》,督促驻点人员切实发挥帮扶作用。依托国家、省各类培训项目,通过“推磨式进修”和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提升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市卫生健康委

109

加快市中医院新区等项目进度,推动6所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确保市立医院新区建成运营。

1.市中医院新区项目已通过规委会审定,正在进行可研调整;市妇幼保健院大楼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市二院扩建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

2.市中医院、砀山县人民医院、灵璧县人民医院、萧县人民医院、泗县中医院、中煤矿建总医院、淮海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三级医院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3.积极争取省级区域中心设置,省级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落户萧县,市立医院与省儿童医院启动合作共建省级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4.12月13日,市立医院搬入新区并投入使用。

市卫生健康委

110

潜心造就一批名医名科名院,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瞧好病”。

1.3人获评“江淮名医”,选拔推荐16名“徽乡名医”和5名“江淮名医”;拥有全国名老中医2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2人、安徽省名中医7人、安徽省基层名中医3人。

2.申报2021年度省级重点专科13个,其中通过省医疗卫生重点专科评审3个。

3.全市共与14家长三角医疗机构签订医联体合作共建协议,其中市立医院与上海中山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国内一流医院实现学科精准对接。

市卫生健康委

111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1.制定《宿州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方案》,强化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通过病媒生物防制省级评估。

2.积极引进和培育知名生物医药企业,15家机构获批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

3.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2021-2023年)》,萧县、灵璧县、泗县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全市20个乡镇(街道)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

市卫生健康委

112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1.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5所县级中医院完成新院搬迁,市中医院、泗县中医院通过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公立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全部设置标准化中医科,124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建成中医馆,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2.2021年新获批全国基层名中医工作室1个、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1个、省名中医工作室1个、省传承流派工作室2个。现拥有国家级、省级各类工作室12个。

3.加强中医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4.规范中医药服务行为,新成立中医护理、中医康复等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2个。

5.加强中医药医保支持,出台《宿州市医疗保障积极支持中医药发展若干政策》,推进中医药服务医保支付方式和服务价格改革。

市卫生健康委

113

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推进市级游泳馆、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运动学校建设,支持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

1.积极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王春雨获东京奥运会女子田径800米比赛第5名,创造了中国800米奥运决赛零的突破。全市15名运动员参加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比赛,其中王春雨荣获女子1500米和800米金牌、400米银牌;任晚宁、毛梓雨获赛艇女子八人单桨2000米第7名;吴康乐获散打(小团体)项目第3名;陈陈获标枪项目第7名;丁丽洁、张慧、蔡雪洁、李窕窕、张桂思参加女子手球项目获第5名。2021年累计新注册运动员1652人,审批二级运动员105人。

2.宿州市奥体中心(市游泳馆、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已完成前期立项及报批工作,市政府第67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PPP项目实施方案》。恢复县级体校,在埇桥区实施市队校办。宿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建设项目已通过专家论证,正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

3.承办安徽省“笼式足球”青少年精英赛、全国青少年少儿乒乓球锦标赛(宿州站),举办迎新年登高活动、2021年“贺岁杯”新年少儿象棋比赛、庆“五一”全市职工篮球赛、第二届“高炉家酒杯”乒乓球赛、宿州市第一届“丰大杯”暨“滑启100”中国轮滑巡回赛等。

市教育体育局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14

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

1.贯彻落实新一轮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受理并推荐创业担保贷款2700笔,共计4.4亿元。

2.实施创业培训引领工程,累计为4480名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免费创业培训。

3.建立健全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领导机构,制定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健全宿州市劳动关系协调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4.贯彻实施《安徽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力打好技工大省建设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收官战”。

5.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4%。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15

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基本医疗保险、重大疾病医疗保险等制度。

1.全面落实参保计划。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51.650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5.557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2.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当年缴费218.5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4.95万人、全市工伤保险参保29.69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6.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14.04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9.6%、103.96%、104.5%、109%、100%。

2.健全医保制度。印发《关于稳妥解决疑似无户籍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2021年度城乡居民参保工作的通知》,出台《宿州市2021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宿州市2021年度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方案》《宿州市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医保局

市税务局

116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困境儿童、妇女、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支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鼓励兴办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为新职业群体提供保障。

1.完善困难群众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将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保障。

2.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出台《宿州市普惠托育服务支持政策清单》。

3.建立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体系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分散供养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1100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每人每月1510元。

4.三四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40元,一二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8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60元。

5.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170%,完成5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和技能大赛,累计培训养老从业人员1200余人,完成全年培训计划。

6.推进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发展,建成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10个。

市民政局

(三)协调发展社会事业。

117

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多样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办好特殊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

1.建立《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对标缺差台账》,制定《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方案》,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7所,评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12所,新增普惠性学位53462个。

2.印发《宿州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认真落实“双减”规定,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全市共组建义务教育集团12个、校区51个。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累计达标929所,其中小学685所、初中20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0所,达标率79.7%,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3.印发《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方案(试行)》,举办“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专题研训会”,成立市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组,支持鼓励普通高中举办特色班,招收特长生,逐步推进形成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普通高中办学格局。

4.草拟《宿州市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1-2025年)》,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排查摸底,在特殊教育学校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

5.调整民办普惠园收费标准、整治无证园,筹建民办教育行业协会,批复泗县体育运动学校(民办)。

市教育体育局

118

探索课后延时服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90所。

1.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

2.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90所。

市教育体育局

119

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加强职教园区建设。

1.申报“优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20个。

2.6所中职学校已通过省中职学校B类办学评估。逸夫师范和工业学校二期续建项目立项和专项债发行工作有序推进,宿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立项审批完成。

市教育体育局

120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优质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1.推进产教融合实训共享基地建设,中职学校专业由92个减少至61个,专业点由229个减少至173个。

2.双招双引“伟东云教育集团”与中职学校开展合作研讨交流。

3.支持宿州航空职业学院建设,新开设专业7个,专业增至13个,扩招考试录取1617人,在籍总人数达1656人。支持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创建本科职业院校,完成扩建工程一期控制性规划及详细性规划方案论证的审核工作。支持宿州学院创建宿州大学,实施“百名博士教师引进计划”,拥有195名博士学位专任教师;获批纵向科研项目67项;学院立项产学研合作项目164项。支持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本科职业院校,完成2栋学生宿舍楼和1栋教学楼建设,省级教学能力大赛荣获3个三等奖,1名教授、6名副教授、4名讲师、1名助教通过职称评审,7项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课题成功申报,1项中德合作项目通过省教育厅审批。

市教育体育局

121

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加快智慧学校建设。

1.招聘新任教师446名、特岗教师780名、定向培养乡村教师530名。8名教师和9名班主任被省教育厅分别评为最美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孙浩被评为中国好人,退休教师张世俊家庭获评全省首届教育世家称号。

2.基本完成571所中小学智慧学校、2051个班级智慧课堂建设,实现全市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截至12月17日,全市已建智慧课堂共覆盖学生509427人、覆盖教师21684人。建成基于F1视频会议终端的视频会议系统。

市教育体育局

122

积极加入长三角体育产业联盟。

实地考察镇江乒乓球基地,协商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团队;江苏乒协来宿考察市乒乓球训练基地建设;参加长三角联盟第一届体育大会。原计划在宿州举办的长三角成人笼式足球争霸赛,因疫情防控需要暂时延期。

市教育体育局

123

聚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

1.泗州戏《万家灯火》、坠子戏《桃李春风》、淮北花鼓戏《守望者》成功入选“安徽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创优秀剧目展演”活动。

2.截至12月底,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4521.67场次。为全市1204家农家书屋配送图书73516册。全市6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2个美术馆、4个博物馆、10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在全市1204个行政村(社区)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1238场。

3.《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已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2月1日正式施行;成功举办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新评定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38项,认定第三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4人。

4.梆子戏《双刃剑》、泗州戏《蜀汉之殇》、坠子戏《天宝石项链》入选戏曲进校园演出剧目。

市委宣传部

市文化和旅游局

124

建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市美术馆,扶持书画、戏曲等文艺事业发展。

1.建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8万余场。印发《宿州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部署实施清单》,加快推进我市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2.市美术馆装修基本完成。

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

市文化和旅游局

125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落实《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宿州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

1.持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报10人当选中国好人、1人获评第七届安徽省道德模范、4人当选安徽好人,106人获评宿州好人;制作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宣传海报24幅。广泛开展先进事迹宣传,开展道德模范“讲党史故事 传文明风尚”基层宣讲活动10场,受众2000余人次。

2.组织评选第三届宿州市文明村镇,县级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分别为59.8%、71.3%。深化新时代“星级文明户”创建,印制公益广告4万余幅。

3.邮政宿州分公司“扶贫惠农邮我行”当选第四批安徽省文明单位创建十佳品牌。

4.印发《关于宿州市文明家庭创建管理的实施意见》,开展文明家庭祝福党系列活动,3户文明家庭当选第一届安徽省文明家庭。

5.印发《关于宿州市文明校园创建管理的实施意见》,推荐6所学校创建2021-2023年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评选第四届宿州市“新时代好少年”20名(含提名)。

6.依托“市民巡访团”“学习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志愿宣讲进基层、“邻里集市”志愿服务项目等向市民广泛宣传《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7.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制止餐饮浪费宣传标语,在全市校园宣传栏、食堂、餐桌等处张贴宣传标语2万余张。

市文明办

市教育体育局

市市场监管局

126

推进科普为民惠民行动,增强全民科学素质。

1.开展13大系列825场科普活动,惠及全市群众61万余人;开展“科普乡村惠民行”49场次,“智爱妈妈行动”18场次,“农村少儿爱科学”33场次,惠及群众14000人;开展科普大篷车展教活动86场,参与群众近5万人次。

2.举办2021年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四届宿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参加2021年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36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取得历史性突破。组织参加第20届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9个,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实现我市在省赛一等奖零的突破。

3.宿州科技馆免费开放,年接待量达22万人次,开展各类展教活动68场。

市科协

127

提升人民防空建设水平。

1.市“0610”工程建成使用,形成了地面、基本、机动“三位一体”指挥体系;组建10支人防专业队,共计3376人,常态化开展应急支援、卫星通信等实战化训练50余次;合理规划布局警报点,主城区音响覆盖率达99%,鸣响率100%。

2.审批项目19个,同步修建人防工程9.14万平方米,征收易地建设费856.58万元,为符合条件的13个工业项目减免550万余元;实现质量监督全覆盖,工程质检率、合格率100%。

3.持续推进人防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等“五进”活动,扩大人防影响力和覆盖面。

市人防办

128

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

印发《宿州市军民两用先进性技术转化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完成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子基金设立工作,全市军民融合产业有序发展。

市发展改革委

129

运用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成果。

1.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成立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小组,完成课题招标及评审立项工作,已立项开题6个,完成专题分析6篇。

3.汇编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和技术总结手册,开展人口普查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评比。

市统计局

(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30

系统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加快智慧应急体系建设。

1.持续深入推进“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集中攻坚行动,共排查整治隐患37068处,行政处罚786次,罚款932.7万元,警示约谈企业324家,责令停产整顿企业96家。

2.市应急指挥中心项目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即将组织招标。

市应急局

131

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

1.调整完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同时担任主任,成员单位扩大到30家。

2.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汇报。

3.《宿州市“食安安徽”品牌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4.全市四县一区政府领导班子疫苗药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全部制定出台。

5.全市共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5424家次,检查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2390家次,化妆品经营及使用单位2775家;专项检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家次,疫苗接种单位248家次;共查处一般程序药械化案件296起。执业药师注册人数2479人,每万人口拥有执业药师4.66人。

市市场监管局

132

实施社区现代化治理工程。

1.实现城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和养老服务站、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全覆盖。

2.泗县泗城镇关帝庙村村委成功申报村级协商议事国家级试点。

3.建立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制定“三岗十二级”职位职称相结合的工资体系,为社区工作者缴纳五险一金。

4.全市1336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市民政局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一)塑造阳光法治的政府形象。

133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启动实施“八五”普法。

1.制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任务分工方案》,全方位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我市落地落实。

2.举办2次习近平法治思想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全市500余名领导干部参学。

3.科学规划法治建设蓝图,高质量编制实施法治宿州建设规划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

4.统筹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实地督察各县区和9家市直单位,反馈交办5个方面共性问题、34个个性问题,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5.“八五”普法高位开局,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禁毒宣传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2·4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相继建成800余平方米的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全省规模最大的宪法主题广场。《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已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市司法局

134

完善依法决策体系,落实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健全常态化咨政机制。

1.制定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清单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要求,参照外省先进做法,在全省率先制定印发年度市级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清单。

2.始终把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前置程序,全年共审查政府重大决策事项84项、合同协议32项、规范性文件37件,为新调整的政府权责、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1993个事项明确了法律政策依据。

市政府办公室

市司法局

135

加快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成立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印发《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审核、处罚分离程序规定》《宿州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共办结案件5585件。

2.整合宿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埇桥区环境监察大队组建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印发实施《加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组成大气巡查执法队伍24小时不间断巡查。

3.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已完成。大力推进“三项制度”落实,开展各类执法活动。

4.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已完成。推进行政处罚决定书网上公开,不断加强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共结案41起,相关处罚决定均已在市文旅局网站公示。

5.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已完成。埇桥区荣获农业农村部第三批国家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称号;建成市级渔政信息指挥中心平台,实现黄河鲤保护区水域视频监控全覆盖。

市市场监管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农业农村局

136

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1.共承办市人大代表议案1件、建议151件,承办市政协提案350件、建议案1件,全部按时办理完毕。

2.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办理过程和结果均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市政府办公室

(三)优化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137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和常态化活动,健全领导干部点对点联系重点企业制度。

1.开展推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和加强“双招双引”推动十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四送一服”专项行动,两次专项行动共组织800余人次参与市县“四送一服”工作组,常态化深入县区园区企业走访调研,宣讲惠企政策,打捞企业问题诉求,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2.全市共举办线上线下政策宣讲会710余场次,参与企业6402家次;发放惠企政策清单材料15300余份,发放“四送一服”名片6900余张;共调研各类市场主体8023家次,调研重点项目1142个。

3.全市共举办要素对接会496场次,参与企业数3392家,解决资金18749.13万元,解决用工2874人,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数7个。

4.加大宣传力度,省“四送一服”办采用我市“四送一服”信息简报共计47篇,“四送一服”工作被《安徽新闻联播》报道5次。

5.建立健全问题督办、信息报送、联系包保等6项工作机制,全市选派1400余名干部包保1840家企业、420个重点项目,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

市政府办公室

138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1.制定《全面推行“宿事速办”着力改进便民利企服务工作方案》,进一步畅通政民政企沟通渠道,提升问题诉求办理质效,着力推动“宿事速办”。

2.推动市级行政审批权力下放,取消或调整权力事项22项,委托园区行使权力事项58项,下放县区行使权力事项47项,进一步简政放权。

3.扎实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482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效率不断提升;统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改革事项141项,市场准入持续放宽。

4.持续创优服务,企业开办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采集、一套材料、一档管理、一日办结、零成本”。

5.紧盯网络直播营销、短视频等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探索网络直播带货监管新方式,制定下发《关于做好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工作的通知》,摸排登记备案网络直播营销公司41家,办理网络直播营销案件1件。针对社会影响大、覆盖面广的互联网媒介,建立信用监管档案,切实强化监管。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积极遏制移动APP、自媒体账号等虚假违法广告多发、易发态势。

市政府办公室

139

加快“皖事通•讯宿办”平台建设,健全“少报件、小流程、短时限、微循环”的政务服务机制。

1.完善“皖事通·讯宿办”建设,整合政务服务、公共服务领域的高频便民服务事项254个,“宿事速办”专区同步上线发布。

2.对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进行专项清理,市级精简比例达63.04%,县区精简比例超过50%。

3.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材料1.81个,平均办理环节3个,平均承诺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以内。

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务服务局

市数据资源局

140

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阳光运行。

1.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制定《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制度》,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手册,制作“全生命周期”办事“一本通”,2021年全市主动公开各类信息181414条,办理依申请公开645件。

2.突出政务公开工作重点。系统公开各类规划信息、常态公开疫情防控信息、全面公开市场监管信息、集中公开财政资金信息,加大重大政策发布解读。开展基层“两化”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基层“两化”向村(居)延伸。

3.推进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市本级和“四县一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政务公开专区,实现县级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全覆盖。我市政务公开专区建设经验做法被国办《政务公开工作交流》宣传推介。

4.创新政务公开工作形式。打造“宿州市政策文件库”,向公众和企业提供集“发布-解读-咨询-兑现”为一体的综合政策服务,实现与“宿问速答”栏目有效衔接。编发《宿州市政务公开工作交流》8期,每月向国办《政务公开工作交流》报送宿州政务公开工作经验做法。

市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