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229/201812-00238 信息分类: 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务公开网
成文日期: 2018-12-13 发布日期: 2018-12-13 17:14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规划文字解读】《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解读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规划文字解读】《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解读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8-12-13 17:14 编辑:发改委

 

         近日,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现对《纲要》的总体把握、基本框架进行说明,同时对《纲要》的有关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一、《纲要》起草的总体把握

       一是坚持与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十三五”规划有关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纲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把“三大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型城镇化试点、供给侧改革、城市发展“一尊重五统筹”基本思路等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与宿州实际结合,深度谋划全市“十三五”发展。《纲要》全面贯彻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调转促”行动计划,系统阐述了我市“调转促”十大工程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并细化实化到“十三五”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方面面。《纲要》全面遵循了市委《关于制定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精神,在指导思想、发展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与《建议》保持一致。同时,把市委、市政府长期坚持的建设“四个宿州”、“整体承接、双轮驱动、三区共进、四化同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路举措,继承到《纲要》之中,努力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纲要》坚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下,分析和认识我市“十三五”发展的趋势,准确把握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新产业新技术加快发展等阶段性特征,通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强开放合作、统筹城乡发展等措施,着力解决我市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和一产偏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等突出问题。

      三是坚持项目支撑。立足打基础、管长远、补短板、增后劲,围绕“大新专”和“调转促”,《纲要》谋划了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项目。以专栏形式体现的重点项目共计430个,总投资3200亿元。同步建立了“十三五”规划项目库,重点项目目前共计702个,总投资7000亿元,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支撑。

     二、《纲要》的基本框架

     《纲要》在篇章布局上,共三大板块,八章四十七节,设置了5张图、2张表格和19个专栏,共计六万二千余字。

      导语和第一章构成第一板块。全面总结全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深刻分析“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理念、战略、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与《建议》一致。

     《纲要》提出了“一区两中心五基地”的城市发展定位,即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宿州打造成为全国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区域性综合交通中心和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的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基地、现代鞋服产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纲要》按照皖北领先、省内争先、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提出了“1+7” 的发展目标,即 1个总体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个具体目标: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人们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生态环境加快改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体制机制更加优越。同时提出了“十三五”发展指标体系,共6类33项指标,分别是经济总量5项、创新发展5项、协调发展4项、绿色发展9项、开放发展3项、共享发展7项,其中约束性指标与国家和省规划一致。

     第二章至第七章构成第二板块,提出重大战略部署和任务举措。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十大工程作为《纲要》的核心灵魂进行谋篇布局。

     一是突出创新发展,培育提质增效新动力。把发展全局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是突出协调发展,形成统筹推进新格局。坚持城乡统筹,推进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三是突出绿色发展,实现生态环境新改善。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宿州。

     四是突出开放发展,打造合作共赢新高地。抢抓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实现开放合作向结构优化、空间拓展、效益提高方向转变,加快形成内陆开放新高地。

     五是突出共享发展,着力增进民生新福祉。以共建共享为核心,实施民生工程,兜住民生底线,全面消除贫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发展、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全体居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幸福宿州”。

     六是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努力实现中高端发展。将“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贯穿于“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抓好十大重点工程,全面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努力实现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发展。

     第八章为第三板块,阐述规划保障措施。具体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宿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等内容。

   三、重点说明的几项内容

     1、关于“十二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时期,是宿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经济总量达到1235.8亿元,基本实现翻一番,年均增长11.1%,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自建市以来首次快于全省。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五年的发展为“十三五”时期开创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置的指标中,体现政府职责、约束政府行为的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规划目标。受宏观经济影响,部分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预期性指标未能完成规划目标,但差距不大,而且这些指标的增速,绝大部分高于全省增速。

     2、关于“十三五”发展战略。《纲要》按照体现中央和省要求,彰显时代特色,根据宿州实际、突出问题和迫切需要,提出了实施六大发展战略,即工业强市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城乡统筹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开放合作战略、县域突破战略。其中,工业强市战略、县域突破战略是解决我市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等问题的关键所在。

     3、关于“十三五”发展目标。《纲要》旗帜鲜明的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测算,与2010年相比,我市2016年可以实现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2018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因此,我市“十三五”期间,可以圆满完成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提出的“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要在注重均衡发展和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力争发展得更快一些。

  《纲要》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的目标,立足于宿州经济发展的实际可能和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体现了“保八争六、争先进位”的总体要求。年均增长9%的目标高于全省规划增速,生产总值将突破2000亿元,实际工作中要向2200亿元冲刺,力争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前六。努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做优“新课”,补好“老课”,进一步缩小与全省差距。

    《纲要》还提出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这一导向,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综合计算,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达到10%左右,高于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

     4、关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纲要》提出从供需两端发力,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一方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部署,积极参与全省全面改革创新实验,以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和新产业;推动由“民工大市”向“技工大市”转变,培育新的人口红利;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化解落后产能,加快房地产去库存,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城乡建设、扶贫开发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加有效投资;围绕服务消费、绿色消费、信息消费等居民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不断完善消费供给,积极释放消费新需求。

     5、关于新型城镇化。目前,我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17.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8.7%,落后于全省10个百分点,落后于全国15个百分点以上,城镇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相差约140万人。城镇化率低既是我们发展的短板,也是我们发展的潜力所在。因此,《纲要》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符离镇、朱仙庄镇、桃园镇、蒿沟乡融入中心城区一体化联动发展,积极争取新设市辖行政区,支持有条件的县有序推进县改市,开展“镇当 县建”试点等一系列路径举措。

    《纲要》贯彻落实中央“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城市工作思路,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方面做出积极探索。明确了我市“一核、多轴、两板块”的城镇空间结构,提出了主城区(老城区)、汴河新区、城南片区、城东片区、高铁片区等中心城区五大片区、四个县城、八个省级开发区的城市和产业发展定位。提出了完善全市城镇规划体系,划定城市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廊道空间,划定城市“三区四线”和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空间资源配置管控。提出了中心城区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水平,深入挖掘汉文化建筑元素,开展重点街区和滨水廊道、景观廊道城市设计,形成“两河三岸,三园抱城”的城市园林景观总体结构,构建“绿水穿城、绿楔润城”的空间格局,加强城市特色塑造,增加城市历史记忆。《纲要》同时提出了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宽带宿州的建设思路。

     6、关于主体功能分区。《纲要》在“十二五”规划基础上继续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了市域三大分区范围。城镇化与工业化集聚发展区是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区和承载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重点区。农业发展区是粮食安全重点保障区、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重点区域。生态涵养区主要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是全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区,维系城乡居民生活、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要依法严格管制各类开发活动,确保生态平衡和自然文化特色。

     《纲要》提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纲要》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纲要》还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自然保护区、湖泊湿地、森林公园等未开发利用地、生态敏感地保护,打造砀萧果林生态区、皇藏峪-大五柳风景名胜区、灵泗文化旅游区等生态板块,提高森林覆盖率,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纲要》重点提出了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沟通中心城市河湖水系,加快推进桥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提升芦岭湖和桃园湖生态功能,推进宿州中心城市由“滨河时代”向“滨湖时代”跨越;开展黄河故道综合治理,恢复黄河故道自然风貌和历史风情;完善隋唐大运河水生态环境,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7、关于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十三五”时期,国家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将进入加快实施阶段。我市必须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积极主动融入,以加快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为突破口,拓展发展空间。《纲要》提出,以完善网络、扩大能力、提高水平、构筑枢纽为方向,力争新建宿州民航机场、合肥-泗县-新沂高速铁路、三门峡—亳州—宿州—江苏沿海港口铁路、合肥-蚌埠-宿州-淮北和徐州-淮北-宿州-阜阳城际铁路、徐州-宿州-蚌埠高速公路,谋划推进宿州-阜阳和宿州-连云港高速、沱浍河、新汴河航道开发。到2020年,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均形成“四纵三横”的网络新格局,国省干线公路实现跨区域市到市、市到县、县至县等主要节点一级公路通达,争取实现航运通江达海。

     8、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脱贫攻坚,累计脱贫58.2万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目前我市贫困人口仍然还有38万人左右,占全省贫困人口总量的10%左右,贫困人口同步实现小康,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纲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放在共享发展的首要位置,并在“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立下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提前两年实现脱贫,贫困县区全部摘帽的“军令状”。未来3年,我们将认真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实施产业、政策、兜底、助医“四大脱贫工程”,强力推进“4+3”工作,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2018年之前实现全体脱贫、全部“摘帽”。

     9、关于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产业新体系,是创新发展理念的主要任务,也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工作的关键举措。《纲要》提出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一是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大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石墨烯、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动力电池、生物技术药物等前沿性产业,接力“3111”工程和首位产业培育,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10个左右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实现县区、园区全覆盖。《纲要》重点提出了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以构建云计算全产业链为目标,建设智能制造、大数据处理、动漫渲染应用、手机游戏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生物医疗应用、服务外包应用等云计算产业链平台,把宿州建设成为立足安徽、服务华东及中原、辐射全国的中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增值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二是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实施机遇,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新业态拓展,推动传统产业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和服务化发展转型,实施主导产业发展计划、产业转型升级计划、和企业培育提升计划,努力打造食品加工千亿级产业集群,轻纺鞋服、煤电能源、化工建材、板材家居等4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较为完备、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体系,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三是实施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围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外包、商贸流通、住宿餐饮、文化旅游、养老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九大主导产业,形成“2+9”服务业态发展新格局,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四是实施现代农业推进工程。以打造全国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为总目标,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两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实施“五大示范行动”,推进现代农业两大行动计划和四大提升工程,加快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主体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