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464/201112-00001 信息分类: 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务公开网
成文日期: 2011-03-28 发布日期: 2011-03-24 09:30
文  号: 宿政发〔2011〕7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五年规划】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五年规划】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1-03-24 09:30

《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本次规划根据《中共宿州市委关于制定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行编制,系统总结 “十一五”规划期间宝贵经验、突出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十二五”时期我市所面临的新形势和客观新环境,阐明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宿州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十一五为加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规划期,是宿州调整思路,积聚实力,全面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准备期。市委、市政府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新一轮经济增长机遇,围绕两个跃升,一个崛起奋斗目标,以两区两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扩张、城镇扩容、农业提升三大战略,努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成功地应对了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发展压力,摆脱了国民经济低速低效运行状态,进入快速发展期。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百亿元台阶,达到650.3亿元,年均增长11.5%左右,高于十五”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700美元,实现了经济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双翻番。财政收入连跨三个10亿元台阶,达到43.2亿元,年均增长26.4%,高于十五”14.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48亿元,是十五3.8倍,年均增长36.7%,高于十一五规划指标11.8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平均保持两位数增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显著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二次产业增加值于2008年首次超过一产增加值,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40.5:24:35.5调整为2010年的27.9:37.9:34.2,其中二产提高了13.9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拉动作用。工业扩张战略效果显著,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893户,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40户。工业化率达到33.2%,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45%,标志着我市已进入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新阶段。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煤炭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3%。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提升战略成效显著,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农业产业化、农机化综合水平保持全省领先,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开局良好。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全市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城镇扩容战略顺利推进。经济开发区、桥循环经济示范园和汴河新区的建设使城市发展空间快速拓展,市区建成区面积由五年前的30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人口由34万人增加到50万人,中心城市经济承载能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三城同创成效明显,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率上升到35%五年提高10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主城区为中心,四县县城为骨干,各重点镇、中心镇为补充,分工明确、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

交通区位优势快速提升。实现通达皖、苏、鲁、豫四省省会公路高速化,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凸显。京沪高铁、宿淮铁路、泗许高速、徐明高速、济祁高速工程进展顺利,郑徐客运专线、宿州-淮北-徐州城际铁路开工在即。市级道路建设总投资约9亿元,改建总里程约650公里,新增二级公路约320公里;100%的行政村通达农村公路,建设维护累计完成投资预计超过13亿元,市域交通综合路网体系初具规模。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的骨干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1家、高新技术产品53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全市共申请专利1202,专利授权量672分别比十五期间增加了207%159%。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10项,获资金支持4000余万元。81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审定)并登记,获市科技奖励项目38项,获省科技三等奖11项。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成运转,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科技部验收。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外事活动取得突破进展,分别与美国奥克兰市、墨西哥阿坎巴罗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累计落地项目330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855亿元,连续多年居皖北六市前列。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中国宿州灵壁石国际文化节、黄淮海地区农资博览会和中国果蔬加工砀山论坛,展示了对外开放新形象。新一轮机构改革深入推进,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国企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全市142户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进入改制程序,完成改制62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占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扩权强镇试点顺利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试点走在全省前列。

民生改善富有成效。33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5.5亿元。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669元和4766元。累计新增就业14.1万人,再就业下岗失业人员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7.35%,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达到100%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综合覆盖率均达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7‰

和谐社会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四民活动、四企活动和四型机关创建活动,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事业、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的五年,是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主线的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的五年,是全面稳步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五年。十二五时期,我们已具备加速崛起的坚实基础。

第二节 十二五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

在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气候和能源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世界经济在恢复后将逐步进入新一轮增长。尽管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结构调整、新型工业化、新兴产业、深化改革、鼓励民间投资、自主创新、统筹城乡、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等一揽子重大战略将加快实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

宏观政策向好的机遇。国家将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我市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构建符合农业大市、人口大市特点的民生保障体系。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有利于我们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有利于我市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加快扩大投资规模。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一批具体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有利于我市进一步强化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建设,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有利于我市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承接和融入的机遇。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速向中西部纵深腹地转移,有利于我市发挥综合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高铁经济走廊加速构建,有利于我市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加快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中原文化经济圈。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拓展,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进程开始提速,中原文化经济圈东向发展迫切,我市区位优势得到极大的提升。

皖北发展战略地位提升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把加快皖北地区发展作为与加快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发展并行的三个战略重点之一,把加快皖北发展作为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战略支点,已经并将继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以更大的力度推动皖北地区加快发展。

从发展内生因素看,我们同样具备加快崛起的比较优势:

充沛的资源优势。充沛的农业和矿产资源有利于我市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煤电资源有利于我市重点培育煤电化产业集群,引进战略性煤化工项目,发展载能冶金工业和建材产业。土地资源优势为统筹我市城乡发展、推进工业化提供了空间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将转化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劳动力要素。

优异的交通区位优势。宿州地近沿海,背倚中原,是贯通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现有京沪铁路、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四条国道和九条省道,交通十分便捷。京沪高铁、宿淮铁路、郑徐客运专线、泗许高速、徐明高速、济祁高速、新汴河航道等诸多水陆交通干线已开工建设或即将开工建设,我市综合交通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自身的综合优势。十一五以来,我市投资强劲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快速增加,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建成,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下,我市近年经济年均增速仍超过12%,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市委、市政府加快 两园两区平台创新建设与开发区扩区、申请筹建省级开发区等工作,将为承接转移提供载体平台。随着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加快集聚,产业发展基础和要素吸引效应持续增强。全市人民干事创业、渴望发展的内在动力已经形成,我市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发展潜能将进一步释放。

在把握机遇和找准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认真分析未来五年面对的诸多的挑战:

宏观环境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国内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十二五时期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宏观政策的灵活性更加难以把握,我市的发展面临着形势更加多变的五年。

产业基础薄弱。我市产业链条发展不完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发育缓慢,地区资源加工整合与优化提升的能力相对较低。高技术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待提高。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带动服务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格局亟待形成。

外部竞争激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上升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合肥经济圈迅速壮大,积聚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省内资源型城市发展咄咄逼人,全省加快发展的态势明显;淮海经济区苏北、鲁南、豫东南等地区发展呈现蓬勃态势。在有限空间下,各地围绕生产要素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结构调整难度加大。我市工业化水平明显滞后,具有重工业比例不断增高的鲜明特征与此相对应,我国经济增长的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更加紧迫,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这就决定了我市产业发展既迫切需要上规模,又要积极应对优化结构的双重挑战。

和谐发展要求更高。我市历史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随着工业化加速推进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城乡、就业、收入水平等各种社会矛盾更加突出、相互交织,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民生问题,实现强市与富民的有机统一,加快共建共享。这对政府统筹发展、驾驭发展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纵观全局,十二五时期将是宿州机遇大于挑战的战略机遇期,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准确把握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产业转移、加快皖北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以转型发展、加速崛起、兴宿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实施工业扩张、农业提升、城镇扩容战略,着力推进开放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力争走在皖北地区崛起前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一条主线。转型发展、加速崛起、兴宿富民,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当前,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仍是我市最大的市情,必须把加快发展、加速崛起作为首要任务。转型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更高层次、更好效益、更加持久、更为和谐的发展,是加速崛起、兴宿富民的必由之路。必须把转型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在转型发展中实现加速崛起、兴宿富民。

——坚持双轮驱动。坚持城镇化、工业化双轮驱动,着力增强工业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增强中心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促进城镇人口与产业同步扩张,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实施三大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深入实施工业扩张、城镇扩容和农业提升三大战略,加速崛起步伐。全力实施工业扩张战略,进一步培育主导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实施城镇扩容战略,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布局体系为重点,提升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和带动力。深入实施农业提升战略,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四个发展。推进开放发展,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深化区域合作,在开放合作的大平台上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推进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着力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植和壮大新兴产业。推进持续发展,积极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和谐发展,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民生改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

——实现五个翻番。十二五末,努力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五个翻番,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壮大财政实力,强化项目支撑,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二节 发展目标

按照总量进位次,人均上水平,缩小相对差,提高贡献率的原则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环境和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市要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速在13%以上;财政收入达到130亿元,增速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皖北六市前列,进一步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十二五末,全市三次产业比重更趋合理,二、三产业的比重超过85%。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升。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强。新兴产业明显壮大。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全面完成国家与省下达任务。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功能分工合理、城镇各具特色、产业有序发展的区域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综合功能明显提升。城镇化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达到45%。全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基本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进一步改善城乡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城乡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市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事业单位改革、国有资产改革、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改革在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深入,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外向度和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水平明显提高,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的对接合作进一步深化。

专栏1:宿州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    标

2010年预计

2015年目标

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

一、经济建设

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亿元)

650.3

1300

13(可比价)

预期性

财政收入(亿元)

43.2

130

25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06

1200

25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94

440

18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213.9

650

25

预期性

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

1.5

预期性

城镇化率(%)

35

45

预期性

二、对外开放

利用省外资金(亿元)

300

900

25

预期性

利用外资(亿美元)

1.46

2.5

12

预期性

进出口贸易总额(亿美元)

1.54

3

14

预期性

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

>55

>62

预期性

三、生态文明

万元GDP综合能耗五年累计下降(%

20

达到省控目标

约束性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吨)

达到省控目标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万吨)

达到省控目标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62.1

R62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28

30

约束性

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6.5

10

约束性

四、社会事业

人口自然增长率(‰)

7.2

Q8

约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4

<4.5

预期性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14.1

15

预期性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63

87

预期性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98

>99

约束性

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

90

约束性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87.35

>95

约束性

五、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4669

29338

>13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4766

9532

>13

预期性

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

90.15

>99

约束性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70

80

约束性

第三章 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提升产业竞争力

大力实施工业扩张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7233”工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一区两园为载体,围绕实现700亿元工业增加值,全力打造两个千亿元级的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3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培育壮大300个亿元以上企业,使工业经济成为推动加速崛起的主动力。

第一节 发展煤电化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以煤电一体化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发展壮大化工、载能冶金、陶瓷建材等能源依托产业,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和利用率,加快形成煤炭资源梯级利用的产业链条,打造千亿元级的煤电化产业基地。

煤炭。积极进行矿权整合,有序开发煤炭资源,稳步提高煤炭产能。加快祁东、芦岭、桃园、祁南、朱仙庄、钱营孜等煤矿改扩建及深部勘查,重点开发龙王庙、金黄庄、骑路孙、祁南二矿、张大屯、朱楼等煤矿,积极推动关帝庙、穆集等勘查区的前期工作。鼓励企业建设坑口选煤厂。力争2015年,新增煤炭产能1000万吨以上,总量达到2500万吨。

电力。加快电源点建设,重点建设国电宿州2×300MW热电联产项目,积极推动华电宿州电厂二期2×1000MW、大唐祁东电厂一期2×600MW、钱营孜煤矿2×135MW煤矸石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鼓励载能企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型自备电厂或以直供电的形式消纳电力。力争2015年,全市电力装机总量突破4000MW

化工。发挥现有的基础化工和煤炭资源优势,按照规模化、园区化、集约化、精细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建立煤化工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和矿权整合,积极推动本地煤炭企业与技术方、资本方联合重组,加快建设战略性支撑性煤化工项目。以中元化工100万吨复合肥和氯化异氰尿酸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精细化工。重点发展煤焦化、焦炉气制甲醇、6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尿素等项目,积极谋划煤制乙二醇、甲醇蛋白等特色煤化工项目。积极建设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大力发展日用化工业和塑料制品业。有选择的布局农药生产项目。

冶金。加快建设精品钢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特种钢材及其下游产品,包括精密宽薄带钢、高碳铬铁、不锈钢冶炼及加工、建筑钢结构构件及金属门窗加工等项目。鼓励发展铜基电线电缆和特种电缆,规划建设不锈钢产业园,积极拓宽冶金下游产业链。

建材。加快建设海螺2×5000/天新型干法熟料水泥项目,积极推进天瑞4500/天水泥项目二期。加快开展灵璧金慧、正鑫两条4500/天水泥等项目前期工作。以萧县陶瓷工业园为主,市开发区陶瓷项目为辅,其他项目为补充,大力发展建筑陶瓷产业。鼓励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等煤炭和煤化工伴生产品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开发全煤矸石烧结砌块、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蒸压粉煤灰砖、自保温砌块、粉煤灰硅酸钙板等产品。鼓励在萧县丁里、白土、圣泉,桥区的曹村、夹沟等高岭土和页岩矿产地发展高岭土和页岩深加工项目,重点开发耐火材料、隔热材料、页岩空心砖及保温材料等。

专栏2 “十二五时期煤电化产业重点项目

▲煤矿项目:桥区祁东煤矿扩建、祁南二矿、骑路孙煤矿、龙王庙煤矿及二期扩建、煤层气开发,萧县金黄庄煤矿及二期扩建、张大屯煤矿、穆集煤矿、张庄寨煤矿,砀山朱楼煤矿和关帝庙煤矿。

▲电力项目:国电宿州“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华电宿州电厂二期、大唐祁东电厂项目、钱营孜煤矿2×135MW煤矸石电厂项目、国电砀山关帝庙煤电一体化项目。

▲化工项目:市开发区化工产业园项目、中元化工年产100万吨复合肥、30万吨硫酸和5万吨氯化异氰尿酸项目、丰原宿州生化年产6万吨环氧乙烷及18万吨乙二醇项目、宿州年产440万吨焦炭项目、宿州年产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宿州年产60万吨合成氨及100万吨尿素项目、宿州年产6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宿州年产10万吨甲醇蛋白项目、市开发区维多生物甜味剂生产项目、砀山华标生化年产500吨三氯水杨酸项目、灵璧年产60万吨有机尿素项目。

▲冶金项目:市开发区不锈钢产业园项目、市开发区元邦有限公司宽薄带钢加工项目、市开发区电光冶金公司年产30万吨高碳铬铁金属加工项目、萧县旗杆楼铁矿续建项目。

▲建材项目:市开发区元方钢结构和PVC管材生产项目、市开发区戈尔塑业PE管材管件生产项目、市开发区金鹏达钢结构和PVC管材生产项目、宿州海螺水泥项目、宿州冠军建材瓷砖生产项目、宿州建筑垃圾生产新型墙体材料项目、宿州全煤矸石烧结砌砖和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项目、桥区新型建材基地项目、桥区高岭土生产项目、桥区百通塑胶管材加工项目、桥区玉龙建材产业园项目、砀山刘暗楼铝土盐矿开发项目、砀山海尔斯蜂巢轻质墙体和集成房生产项目、萧县陶瓷产业园项目、萧县金属V矿开采及提炼项目、萧县天瑞水泥二期、萧县新型建材项目、灵璧正鑫水泥项目、灵璧金慧水泥项目、灵璧建材工业园、泗县新型建材基地项目、泗县新型墙体装饰建材。

第二节  打造轻纺食品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推动粮油、棉花、畜牧、果蔬、林木等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积极促进食品、纺织、服装、制鞋、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集群集聚,打造千亿元级的轻纺食品产业基地。

粮油加工。依托皖王面粉、新锦丰集团、安特生化、虹光集团等龙头企业,延伸小麦深加工产业链,重点开发建设谷朊粉、膳食纤维、胚芽油等精加工体系及方便面、饼干等食品系列。玉米深加工重点开发淀粉糖和氨基酸类产品,谋划建设100万吨玉米淀粉、10万吨玉米油、20万吨蛋白饲料等项目,进一步推进丰原宿州生化项目建设。花生深加工重点开发总量在10万吨以上的花生油、蛋白粉、花生奶饮料等营养食品和保健品。大豆深加工重点加强大豆蛋白制品开发,发展异黄酮、低聚糖等营养食品和保健产品。依托泗县中国山芋之乡名牌效应,大力发展山芋深加工等系列产品。

果蔬加工。依托海升果汁、科技食品、汇源果汁、熙可食品、同泰食品等龙头加工企业,进一步提高水果和蔬菜加工转化率。水果加工重点推进梨、苹果、桃、葡萄、西瓜在内的果汁、罐头、水果干、果酒,及果品医药、保健、美容产品,鼓励打造系列水果保健品牌。蔬菜重点加强精油、维生素的提取,以及脱水蔬菜、蔬菜汁、罐头、浓缩原汁等产品的开发。

饮料生产。鼓励华洋啤酒等品牌进一步提升知名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整合白酒资源,深度挖掘原有系列酒类影响力,推动品牌重新回归市场。大力发展萧县葡萄酒产业,利用丰富的葡萄资源和葡萄酒品牌优势,着力引进资金、葡萄品种和技术,扶持葡萄酒生产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果汁饮料产业,发挥好砀山全国水果加工第一大县品牌效应和浓缩原汁产业基础,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生产可直接饮用果汁饮料等方面实现突破。

畜禽加工。依托符离烧鸡企业、荷金来牛肉、福润肉制品等畜禽加工龙头企业,在现有冷鲜肉、熟肉制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开发肉类食品。畜肉、禽肉制品主要形成以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禽蛋类重点发展方便食品及蛋粉、蛋黄磷脂等精加工产品。

木材加工。以薛楼、周寨、张庄寨、大庙、冯庙、黄圩、大庄等乡镇为林木初加工平台,以顺河、符离、汴河等木材深加工与木制品产业集聚区为基础,面向淮海经济区和长三角城市群巨大的工业与家装市场,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打造木材加工与家具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林木循环利用体系,在板材和家具的基础上,加强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鼓励发展各种密度板、强化木地板、高中档板式家具等产品。

造纸及纸制品。依托本地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秸秆资源,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林纸一体化项目和草纸一体化项目。严格执行落后产能淘汰,推动造纸企业布局集约化,做到废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大力推行造纸业循环经济,鼓励废旧纸回收利用。依托纸箱制造业的基础,鼓励发展无制浆高强瓦楞纸,加快发展包装用纸、印刷用纸、办公文化用纸和生活用纸。

纺织服装和鞋帽以博洋家纺、鸿正服饰、南虹纺织、润达纺织、新林时装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大棉纱、织布和坯布的生产,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提升产品档次,进一步巩固纺织工业基础;发挥服装产业集群优势,以服饰面料和服装加工为突破,采取创牌与贴牌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扩大服饰服装生产规模,推动有条件的县区形成服装加工业基地。依托宿州经济开发区百丽制鞋项目和萧县合成革工业园,筹划建设制鞋工业园,积极承接制鞋产业链转移,打造制鞋及皮革制品基地。

专栏3十二五时期轻纺食品产业重点项目

▲食品加工项目:宿州市中粮集团储运公司年产加工20万吨小麦项目、市开发区食品加工园、市开发区绿色保健品生产项目、市开发区人人家食品加工项目、市开发区安徽维多公司食品添加剂项目、市开发区协诚生物氨基酸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安特生化30万吨小麦深加工和年产10万吨柠檬酸加工综合利用项目、桥区符离集烧鸡产业化项目、桥区皖神面粉深加工项目、桥区黄淮白山羊的产品研发及产品加工项目、桥区华洋啤酒年产20万吨扩建项目、桥区大泽实业续建项目、砀山果胶生产项目、砀山强英鸭业加工项目、砀山年产20万吨PET无菌冷灌装果汁饮料项目、砀山健得丰水果深加工项目、砀山圣沣肉鸭屠宰加工项目、砀山雨润年屠宰加工15万只山羊项目、砀山荣和肉制品加工项目、砀山同泰食品二期工程项目、砀山绿鼎农业水果加工项目、砀山申安年产3万吨果蔬汁项目、砀山汇源二期项目、砀山欣诚食品年产4万吨果蔬罐头加工项目、砀山果源果乐年产2000吨果酸项目、砀山同泰食品年产1万吨果脯系列产品生产线项目、砀山倍佳福年产5000吨果粉生产线项目、萧县食品工业园建设项目、萧县胡萝卜生产基地及深加工项目、灵璧优质花生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灵璧食品工业园、泗县山芋深加工项目、泗县优质小麦深加工产业园、泗县年产100万吨粮食加工项目、泗县年产1000万米高档面料和50万套家纺项目。

▲轻纺制鞋项目:市开发区服装制鞋工业园项目、市开发区百丽公司鞋类生产项目、市开发区康奈制鞋项目、市开发区东艺鞋业加工项目、市开发区鼎兴皮革加工项目、市开发区巨一集团制鞋工业园项目、市开发区泰马制鞋工业园项目、市开发区杉杉服装加工项目、市开发区博洋公司20万纱锭项目、市开发区欧陆宁波出口工业园项目、市开发区三和皮革加工项目、市开发区祥顺皮革加工项目、市开发区鹏丽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鞋材胶及包装材料生产项目、市开发区合利皮革加工项目、市开发区联贸皮革加工项目、市开发区锦兴皮革加工项目、市开发区梁盛皮革加工项目、市开发区邦尔福鞋材生产项目、桥服装产业集中区、桥区鸿正服饰年产450万套服装生产线项目、桥区帝邦服饰年产7000万件服装项目、桥区诸暨纺织工业园项目、砀山华芳集团30万纱锭色纺项目、砀山长源集团50万纱锭纺织项目、萧县合成革产业园项目、萧县合成革原辅料生产项目、萧县30万纱锭项目、灵璧服装工业园、灵璧亚润袜业年产500万件袜制品项目、灵璧富春纺织10万纱锭纺织项目、灵璧德利服饰科技园、泗县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泗县药物布鞋改扩建项目。

▲木材加工及纸制品项目:市开发区彩印包装生产项目、林纸一体化项目、桥区鸿福木地板加工项目、桥区顺河林木板材深加工基地、桥区汴河家具集中区、桥区东森强化木地板项目、桥区新远大年产50万套实木橱柜项目、砀山西地亚板材加工项目、砀山薛楼板材工业园、砀山张老家板材加工园、砀山瑞丰年产20万立方中高密度板项目、萧县林平纸业年产10万吨文化纸项目、灵璧年产10万套红木家具项目泗县铅笔制造项目、泗县杨木板材深加工、泗县秸秆造纸项目。

第三节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把握国家与省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引进战略支撑项目、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基地的模式,以增量带存量,重点扶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五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力争形成3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为未来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新能源。重点实施太阳能光伏、生物质发电和煤层气开发三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谋划植入光伏太阳能产业,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光热转换组件项目。加快朱仙庄生物质电厂的建设工作。鼓励煤层气开发,积极促进宿南煤层气开发项目顺利实施。鼓励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垃圾处理厂兴建沼气发电或供热项目。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和温泉,谋划建设风力太阳能一体发电项目。鼓励发展电动车制造和绿色环保电池项目。

新材料。依托佳力奇碳纤维、鑫丰碳纤维等企业,着力抓好基础较好、前景广阔的碳纤维研发制造。依托雪龙化纤,加快开发高粘棉浆、高白度棉浆产品和化纤复合材料。积极发展高性能、低成本金属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催化剂等产品。鼓励发展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可再生利用环境友好型材料。与煤化工和建材业布局相结合,探索引进以有机硅和有机氟为主导的化工业。

生物医药。发挥皖北制药等企业市场优势,继续扩大化学原料药生产规模。鼓励发展生物制药,大力发展生物保健品、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育种、兽药、饲料用酶制剂、污染治理用制剂等产品。积极开展生物提取技术、医药新品种和新型抗生素研发。继续巩固优势中成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推进研究和开发中成药新药。

先进机械装备。依托安徽车桥、江淮重工、京田机械、电光防爆、宝龙电器、龙华机械等企业,加强与徐州重大装备制造基地的分工与协作,以宿州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其它工业园区为补充,积极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加快产业集群集聚。积极发展矿山机械、农用机械和工程机械制造,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电气器材、机电设备等生产,鼓励发展改装和专用车辆生产。着力引进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企业;着力与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进产业配套;加快从零配件加工装配为主向发展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和全数字控制等技术的自主研发制造延伸。

电子信息。紧密关注以新一代通信、新型显示器材、物联网、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增值服务为代表的最新电子信息业发展动向,依托巨大的区域市场,以集成电路、软件、配套元器件以及设备仪器等核心基础产业为方向,以电脑配件、半导体照明材料及产品为突破,引进和培育规模化的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产业集群集聚。

专栏4 “十二五时期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新能源:市开发区300MW太阳能产业项目、桥区2×50MW风力发电项目、桥区朱仙庄生物质发电项目、桥区30MW光伏发电、桥区300MW太阳能用单晶硅项目、砀山光大循环经济园项目、砀山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砀山海尔斯低碳产业园项目、萧县200MW风力发电项目、萧县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灵璧2×12MW生物质发电项目、泗县生物质发电。

▲新材料:市开发区首文公司亿只磁材料项目、市开发区安徽惠丰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800万套铅酸蓄电池极板及配套电池项目、市开发区雪龙纤维公司年产6万吨特种棉浆生产线搬迁及改造项目、市开发区年产1000吨高强小丝束碳纤维及其下游产品的生产制造项目、砀山TDF新型纳米复合材料项目、砀山年产3000吨多晶硅生产及配套装置项目、灵璧环保型可降解农地膜生产项目。

▲生物医药:市开发区安徽省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市开发区达铭医药生产项目、市开发区诺业生物氨基酸生产项目、桥区雪枫制药扩建项目、砀山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项目、砀山农药制剂及原药生产项目、萧县陇海制药厂扩建项目、灵璧笑果年产3万吨微生物工程项目。

▲先进装备制造:市开发区淮海机电工业园项目、市开发区恒顺公司矿山设备及三项异步电动机生产项目、市开发区京田机械公司农用机械生产及农机大市场项目、市开发区中煤三建机械制造装备中心建设项目、市开发区科苑实业电脑洗车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市开发区淮海实业矿山机械加工项目、市开发区大盘压力容器生产项目、桥区中部矿山机械项目、桥区龙华机械年产1000台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生产线项目、桥区安徽车桥年产100万套汽车制动器项目、桥区矿用测控设备开发、桥区威科特挖掘机生产项目、桥区神宇重工项目、宿州东堡车辆公司与马鞍山华菱汽车公司合资建设4万台改装车项目、砀山汽车与工程机械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砀山电动车整车及电机生产项目、萧县机械制造产业园、灵璧四方精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万台秸杆揉丝机生产项目、泗县农机具开发与制造项目。

▲电子信息:以电脑配件、半导体照明为突破,加快引进集成电路、软件、配套元器件以及设备仪器等基础产业项目,市开发区安徽湛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高功率LED照明灯项目、砀山县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灵璧LED节能灯生产项目。

第四节 优化工业组织结构

注重招大引强,引进战略合作者,吸引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来宿投资发展,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力争十二五末,全市亿元以上产值企业达到300户,十亿元以上产值企业达到30户。

积极引进重大项目。围绕培育千亿元级的产业基地和百亿元级的新兴产业集群,找准国家、省促进发展措施和我市自身优势的结合点,建立项目谋划联动和优选机制,深入谋划一批龙头型、基地型的重大项目,力争一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盘子,以大项目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各项产业政策,注重招大引强,加强与央企、省企的合作,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对重点工业项目采取一事一策一企一策的原则,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办理机制,积极促进项目引进,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促使项目尽快落地投产。

加快壮大企业规模。切实做好政策引导和要素保障,促进产业特色化、差别化、集聚化,提高企业配套协作水平,加快壮大企业数量和规模。实施雏鹰成长计划,重点选择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强化金融扶持和创业辅导,力争每年新增一批规模企业。实施巨人培育计划,以成长性企业和重点调度企业为载体,在资金、财税、项目等方面倾斜,加快培育新的骨干企业。继续实施骨干企业三年技改滚动计划,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全面提高骨干企业综合竞争力。大力推进骨干企业进行战略性联合重组,积极促进骨干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多渠道融资,加快优势资源集聚,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品牌战略的政策推进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为品牌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实现 “宿州制造宿州创造转变。把认定著名商标作为品牌培育的重要抓手,加强企业的创牌意识,鼓励骨干企业集团和成长型中小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名优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合作,提高企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把促进质量提升作为品牌培育的根本途径,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强化以质量为依托的品牌竞争力。把打造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作为品牌培育的更高目标,探索产业集群创建公共品牌引导打造区域品牌有效整合生产经营能力,优化提升品牌形象。充分利用宣传舆论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形成共同推进品牌打造、质量提升工作的良好氛围,实现宿州品牌聚合效益的最大化。

第五节 加快园区载体建设

加快一区两园平台载体建设,坚持错位发展,打造一批主导产业鲜明、配套产业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产业园区。引导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形成资源集约配置、企业梯度聚集、上下游产品相互衔接的产业集群,构建特色协调的产业集聚网络。

开发区。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宜业宜居的新城区为目标,六个现有省级开发区要长期坚持挖潜增效、培育支柱、完善功能、优化环境的总体思路,加大土地资源集约开发力度,协调城市空间拓展与产业发展,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新一轮开发区规划修编。强化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园区集中投入,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推进园区公共资源低成本共享。鼓励现有的六个省级开发区进行扩区升级和对外合作共建;支持市经济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引进省内大企业筹建产业园,加快推进与马鞍山合作共建工业园,完成化工产业园、不锈钢产业园、商贸物流园、制鞋工业园、机械电子园、食品工业园等功能区定位;支持周寨、符离、草沟、下楼、城北等扩权试点镇申报筹建省级开发区。力争2015年,全市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市经济开发区超过50平方公里;现有各县区开发区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市经济开发区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煤炭循环经济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重点围绕原煤采选——电力——载能工业,精煤——煤化工,煤矸石、粉煤炭渣、冶炼废渣——建材三大产业链,市、区联动谋划建设煤炭循环经济园,培育壮大以煤电能源工业为龙头的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带动煤电化产业集群发展。

新型乡村工业园。充分利用试点成功经验,鼓励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百亩园区、千人就业、万元收入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工程,建立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以返乡农民工创业为目标的工业集中区和集散地。依托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煤电、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依托现有产业集聚效应,积极承接关联配套产业。力争2015年,在全市推广建设100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第四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力实施农业提升战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第一节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项目资金,大力发展粮食、果蔬、畜牧、林木等四大支柱产业。以名特优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富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力争把宿州建设成为服务长三角、面向国内外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产业集聚区。

粮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小麦、玉米等粮食良种补贴政策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玉米振兴计划和科技增粮工程,开展油棉高产创建活动,落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推进良种研发繁育、粮食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粮食加工流通和粮食产业社会化服务等四大工程建设,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大力提高优质专用粮比重。努力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优质粮生产基地和全省粮食加工与物流基地。力争2015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90亿斤。

畜牧。完善畜禽良种繁育、畜牧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畜牧加工流通、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动物疫病防控、畜牧生态循环体系等六大工程建设。巩固肉类和禽蛋生产,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努力打造全省畜牧生产基地和禽蛋肉类加工和供应基地。力争2015年,全市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

果蔬。大力实施产业生态循环、标准化规模化栽培、加工流通体系和经营组织等四大工程建设。保持果园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加快提升设施栽培面积和比重,不断提高蔬菜果品优质率、商品化处理率。努力打造面向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优质果蔬加工和供应基地,力争2015年,实现水果加工率50%以上。

林木。实施林木资源培育、林木加工产业集群、林木三产服务以及林木产业金融服务等四大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加快100万亩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提高活立木蓄积量,努力打造全省和淮海经济区重要的林木产业基地。力争2015年,全市林地面积保有量达到450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第二节 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深入推进“4168”工程,围绕粮食、果蔬、畜牧、林木4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桥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制与机制、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现代农村投融资制度和农业管理体制等6大机制创新,加快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装备设施体系、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生态经济循环体系等8大支撑体系,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积极建设一区多园以国家级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龙头,以国家级宿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标杆,以各县申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积极推进一区多园建设工程。在示范区的基础上,按照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功能配套完善的要求,把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产业化项目结合起来,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一批核心试验区、生态农业园、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园等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农民返乡创业等形式,谋划并争取一批关联性、竞争性、成长性强的重大项目,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机装备设施,调整农机结构,促使农机化从田间作业向产前、产后延伸,重点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力争2015年,农业运输、农产品初加工、畜牧养殖、节水灌溉、植物保护机械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农机总动力达到820万千瓦。

注重做好两扶持两引导。优先扶持一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市场开发能力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优先扶持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和市场优势的企业。积极引导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引导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科技农业转化。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推动产业发展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促使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进行合理流动,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事业。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工作,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基层服务组织建设,为农村事业发展提供支撑。全面推进乡村道路、人畜饮水、沼气、农村电网、农田水利、邮电通讯、网络等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和乡镇的安全饮水工作,提高农村供水保障率。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加大农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按照严格保护耕地、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把土地整治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保护文化村,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腾退闲置土地,提高利用土地效率。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和农村绿化工程,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文明程度,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积极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以落实政策促进增收。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以科学经营促进增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以多元发展促进增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农业人才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就地转移,以劳务输出促进增收。有序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以土地集约促进增收。多渠道、多形式地解决进城农民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保障其合法权益,实现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的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放宽城镇迁移入户条件,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化为城镇居民。加快建设农民工公租房,让进城务工农民住有所居。

加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统筹制定塌陷区治理实施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恢复土地系统生态良性循环。分步实施塌陷区村庄整体搬迁,移址新建居民安置小区,实现村庄、村民住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提高建设用地容积率,为城市建设提供后备土地资源。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加工等多种产业,连片治理提高规模经济,种养结合形成产业链式集聚。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在塌陷蓄水区谋划建设水上公园、湿地公园、垂钓中心,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旅游和娱乐空间。

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在农村家庭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在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依法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建立农村宅基地腾退激励机制,探索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的有效形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合作等形式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转换农村经济经营机制,积极开拓民间资本直接融资渠道,依靠利润生成能力和内源融资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专栏5: 十二五时期现代农业发展重点

▲发展要求:农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服务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产业化。

▲六大机制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制与机制、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现代农村投融资制度、农业管理体制。

八大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装备设施体系、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生态经济循环体系。

十大重点建设工程: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粮食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工程、果蔬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工程、畜牧业健康养殖小区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网完善提升建设工程、优质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建设工程、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品牌农业建设工程、千村整治整体推进工程。

▲平台建设: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农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第五章 促进服务业大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完善新型工业化服务支撑体系作为两大重点任务,重点推动商贸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休闲业、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积极促进内需消费,实现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节 提升生产性服务

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生产性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现代物流。积极推进西南片区、符离和蒿沟等三个区域大型物流基地的建设,重点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出口站区物流园、皖北煤炭物流园、光彩大市场物流园、市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宿州现代粮食产业园等物流园区,加快布局农资交易批发专业市场,建设并完善钢材大市场、汽车配件贸易市场和建材大市场,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保障。注重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支持各县区围绕交通节点谋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完善区域物流系统,提高重点区域物流组织化水平。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以引进配套壮大发展模式,培育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第三方物流企业。依托职业培训学校和机构,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鼓励建设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物流项目。

现代金融。优化金融环境,支持现有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知名股份制商业银行落户,积极促进证券、保险和信托等其他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加快组建农村银行、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进一步完善与实体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银行创新信贷产品,重点加强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融资服务。鼓励银行拓宽业务领域,积极开发消费类金融产品。积极发展金融中介市场,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完善以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等为补充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加强政府、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强强联合、资产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共同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加快金融统一征信平台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形成。

商务和科技服务。依托现代化新技术,借鉴国际新的服务方式和经营模式,加快发展一批知识密集型商务和科技服务企业。有序发展法律、公证、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策划等商务服务业,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创新发展以展览和节庆为特色的会展业,办好黄淮海经济区农博会、中国宿州灵壁石国际文化节、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和中国果蔬加工砀山论坛。积极发展构建面向现代物流信息、高技术电子与装备制造和煤电化产业的三大科技服务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等行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发展IT技术咨询、信息化系统咨询、企业经营管理咨询等咨询服务业。积极引入代理、代办、经纪、担保等中介服务方式,培育中介服务需求市场。

信息服务业。大力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改造提升电信主干网络和3G等无线宽带网络,加快有线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基础网络建设,采用多种终端和接入方式,扩大信息网络覆盖面,逐步实现基础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普遍服务,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政务信息资源中心和电子政务平台构建,不断提高政务效率。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信息服务领域,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咨询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利用互联网络,积极发展各种新兴信息服务。鼓励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改进传统工业工艺流程、装备条件,提升产品核心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生产和服务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积极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第二节 拓展生活性服务业

大力拓展生活性服务业,贯彻落实国家与省各项促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结构,挖掘消费潜能,拉动消费持续增长。

商贸流通业。着力构建汴河路、胜利路、淮海路、人民路的字型市级商业中心,建成市级中央商务区;培育汴河新区市级商业副中心。重点建设城市综合体、大型购物中心、高档百货商场、宾馆酒店、专业商店、大型超市、娱乐中心、大型书店,健全市内菜市场、纺织服装批发市场、花卉苗木市场、书画古玩市场、宠物市场和小商品市场等服务居民生活为主的市场体系。县城商业中心重点发展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百货商店、农贸批发市场和综合超市,完善便民利民的商业服务设施。在乡村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建设农家连锁店,完善农村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流通网络,健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推进双百市场工程建设,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提高辐射能力,构建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旅游业。以生态休闲和文化体验旅游基地、淮海经济区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自然风光独特的优势,认真实施旅游业发展规划,促进旅游业重点突破。以旅游产品开发为龙头,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的六个要素,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以宿城为中心,着力打造以皇藏峪黄河故道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以楚汉历史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以皇藏峪中国奇石小镇(渔沟镇)为代表的特色旅游等精品路线,重点开发建设汴河、沱河两河四岸中央游憩区、砀山-萧县黄河故道旅游区、五柳皇藏峪生态旅游区、灵璧石和楚汉文化旅游区、泗县石龙湖生态旅游区五个旅游景区,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生态体验、休闲娱乐等旅游业。

社区服务业。以社区为重点加快便民化商业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区双进工程,发展家居服务业,着力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系统化的社区商业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托幼、文体康乐、生理医疗、职业介绍、物业管理、婚庆服务、法律服务、日常用品、饮食供应等服务业。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进程,加快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场所建设。

专栏: 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发展重点

▲商业中心:改造和完善以汴河路、胜利路、淮海路、人民路组成的“井”字状地块的市级商业中心,培育汴河新区市级商业副中心,发展四个县城商业中心。

▲物流基地:西南片区物流基地、符离物流基地、蒿沟物流基地、京沪高速铁路出口站区物流园、皖北煤炭物流园、市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宿州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郑徐高速铁路站前新区(物流园)、济祁高速出口物流园区、砀山开发区果蔬物流配送基地、泗县屏山物流园。

▲专业市场:市开发区安徽宿州国际汽车城、市开发区惠通物流园、市开发区广东新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鞋材市场项目、市开发区合百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开发区中豪五金钢材市场、市开发区白马商贸城、市开发区上海意邦家具市场、市开发区健康产业园、华龙皖北大市场、桥区皇冠家居装饰大市场、桥区新安汽车城、皖北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城北物流园、安徽银海集团粮食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桥区大店粮食市场、萧县同创农贸市场、砀山惠丰水果批发市场、砀山华宇现代粮食产业园、砀山建材大市场、砀山农资大市场、萧县综合大市场、泗县农资大市场。

▲商业项目:华夏世贸广场暨物流综合基地、家乐福世纪广场、大润发综合超市、皖煤五星级大酒店、市开发区国际大酒店、宿州中央广场、宿州瀛环国际银河中心商业开发项目、桑铌国际财富广场和易初莲花超市、宿州沃尔玛购物中心、砀山沃尔玛超市、砀山新区商业综合体、砀山温州商城、萧县城区核心商业圈、萧县浙商财富大市场、灵璧商贸建材大市场、灵璧石大市场、泗州国际装饰城、泗县农资大市场。

▲金融体系:银行服务体系、农村金融体系、资本市场体系、保险市场体系、社会信用体系。

旅游项目:宿州市“两河四岸”中央游憩区、宿州市南部湿地公园、宿州中国奇石小镇建设项目、宿州市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宿州市凤凰堤生态农业观光园、宿州市君怡农业生态园、桥区五柳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桥区孝贤文化旅游区、桥区雁山风景区、砀山黄河故道上游岳庄坝湿地项目、砀山百万亩连片果园生态游项目、砀山黄河故道体育休闲旅游开发项目、砀山黄河故道景观带及十园建设项目、古黄河湿地保护利用项目、萧县皇藏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萧县梅村生态园建设项目、渔沟灵璧石国家公园及旅游项目、灵璧垓下古战场遗址公园、泗县石龙湖湿地公园、泗县蟠龙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泗县清水湾公园、泗县沱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第六章 加快城镇化进程 提升发展承载力

大力实施城镇扩容战略,本着布局科学、城乡统筹、功能协调、资源集约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为骨干、重点镇为节点的新型城镇开发体系,把宿州建设成为皖东北中心城市,提升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和带动力。启动实施“7525”工程,力争十二五末,主城区建成区达到7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75万人,各个县城建成区达到2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5万人。

第一节 全面优化空间布局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完善土地、环境、产业、投资、人口等方面的区域政策,引导区域开发方向和程度,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流动。优先开发中心城区,包括宿城汴河新区、城南片区、城东片区、老城区、符离、蒿沟、朱仙庄、蕲县,积极提高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努力建成社会事业的聚集区、配套完善的居住区,新型工业、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区。重点开发各县区开发区、城关镇、中心镇、工业园区等,通过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基础设施功能,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限制开发农产品主产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和生态功能区,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文化遗址等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确保生态平衡和自然文化特色。

第二节 率先发展中心城市

按照科学规划、功能互补的基本思路,着力壮大主城区,推进经济功能区和卫星镇建设,拉开城市框架,加速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为城市未来发展拓展空间,建设成为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新兴中心城市。

全面壮大城市主城区。进一步加大主城区建设力度,拉开城市框架,聚集城市人口,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全面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水平,科学布局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适度超前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坚持片区开发、市区联动,推进汴河新区、城南片区、城东片区及老城区四大片区的规划与建设。汴河新区重点抓好教育、文化和高新技术研发基地等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形象、集聚人气,打造政务、文教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城南片区突出以工业为主体,以商贸物流和人居为两翼,重点打造成产业新区、人居新城。城东片区结合循环经济园建设,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改善城市功能和居住条件,展示新形象。进一步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核心商圈的吸引力、辐射力。

加快建设经济功能区和卫星镇。力争2015年,符离实现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8万人的规划目标。充分利用符离现有的公路交通优势和商贸基础,加快发展商业、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促进粮食加工、食品制造、建材和板材加工等传统产业蓬勃发展,将符离建设成为主城区北部区域物流中心、区域交通枢纽和区域经济中心。力争2015年,蒿沟实现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万人的规划目标。以京沪高铁宿州站的建设为契机,加快蒿沟规划编制,高起点建设蒿沟城区。推进核心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商务商贸、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规划并建设成高铁物流中心和区域商贸中心。力争2015年,朱仙庄实现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万人的规划目标。发挥朱仙庄镇煤炭资源优势,以建材工业、轻纺工业基础为依托,加快开展塌陷区综合治理,打造主城区东部的循环经济产业区、纺织服装工业集聚区。力争2015年,蕲县实现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6万人的规划目标。依托蕲县镇煤炭资源和建材工业基础,以谋划建设绕城高速和塌陷区综合治理为契机,加快谋划落地坑口电厂和煤化工项目,打造主城区南部的煤电化产业集聚区。

第三节 提升县域发展水平

加快建设县城与中心镇,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功能定位清晰、片区布局合理、发展导向明确的城镇发展体系。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深入推进扩权强县,不断优化体制环境,创新运行机制,激发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继续保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促使县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明显缓解,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劳动力转移并举,以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集聚、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为重点,引导提升县域发展层次,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园区经济、特色经济和旅游经济,努力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县域工业骨干龙头企业。鼓励砀山和萧县发展煤炭、陶瓷、水泥、制革、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支持灵璧和泗县发展纺织服装、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等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优势,走出各具特点的发展路子。加快制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完善县域发展考核办法,推动和鼓励各县区积极借鉴苏北地区洼地崛起的经验,瞄准标杆、奋力赶超,进一步形成县域经济你追我赶、进位争先、竞相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

积极推进县域城镇建设。鼓励四县县城以建设中小城市为目标,保持城镇化水平适度超前,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紧密结合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以开发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拉开县城建设框架。鼓励条件较好的县城争创建成区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的发展目标,提升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承载力。结合扩权强镇试点工作,选择一批基础好、潜力大的重点镇进行重点扶持培育,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创造就业岗位、促进人口集聚,增强中心镇的集聚效应,建设一批经济发展、生态良好、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将重点镇建设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

第四节 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不断引入先进理念,坚持科学设计,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村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相互衔接,统筹考虑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等因素,盘活一切可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和详细规划,将规划的严格执行落实到具体的城市建设工作中,努力实现城镇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在省级园林城市的基础之上,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三城同创”,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推动、公众参与要求,形成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参与,管理与服务相互支撑的城市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建立健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预警应急机制,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城市安全。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培育城市特色。加强社区服务,推进服务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把社区建成和谐社会的载体,使群众生活方便、舒心。

专栏: 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建设发展重点

发展脉络

发展定位

中 心 城 市

主 城 区

老城区

加大改造力度,改善人居环境,打造核心商圈

汴河新区

打造政务、文教、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

城南片区

打造成产业新区、人居新城

城东片区

加快循环经济园建设,推进旧城改造,改善城市功能

功能区和卫星镇

符离

建设城市北部区域物流中心、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蒿沟

建设高铁物流中心和区域商贸中心

朱仙庄

打造城市东部的循环经济产业区、纺织服装工业集聚区

蕲县

打造城市南部的煤电化产业集聚区

骨  干

四县县城

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节  点

重点镇

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促进人口集聚,增强中心镇的集聚效应,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

第七章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发展支撑体系

按照构建网络、健全体系、发挥功能、完善设施的要求,启动编制全市基础设施规划,保持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适度超前,提高发展承载力。

第一节 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网络化、枢纽化、快速化为目标,大力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运输场站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提升区域中心城市枢纽功能。

完善对外交通体系。加快京沪高铁、宿淮铁路、徐明高速、泗许高速二期、济祁高速等项目进度,确保建成运营。积极推动郑徐客运专线尽快开工并建成运营。进一步推动宿州-淮北-徐州城际铁路、宿亳铁路、宿阜高速、泗县-合肥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有效对接省内、苏北、豫东、鲁南等周边地区路网,全面完善对外通道体系。

构筑城镇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域路网框架,加快拓宽现有道路,提高全市交通核心节点之间的通达性。启动建设宿城至京沪高铁宿州东站连接线,适时推动连接线延伸至灵璧、泗县。谋划建设宿州绕城高速,加快完善中心城区路网框架。开展宿州至各县城际铁路规划论证工作,支持各县区建设绕城公路,加快县乡村道路和旅游公路改造,推动城乡交通连接日趋完善。加快新汴河、浍河等河道综合治理开发和沿河船闸港口建设,进一步改善水运设施。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建设社会停车场,实现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集约化、快速化。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

供水和排水设施。统筹推进供水、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新、老城区供水保障能力。积极推行分质供水、中水回用、生产循环用水,推进区域内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重点建设宿州市水厂二期工程和汴河新区水厂,加快供水管网新建和改建。加快推进宿州市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和中水回用一期等工程进度,积极启动中水回用二期工程建设。力争2015年,实现市区和县城自来水普及率100%;市区和县城污水处理率90%以上。

公共安全设施。加强消防设施建设,保障城镇消防安全。加快人防设施建设,推进组织指挥系统和通信警报网络系统,提高人防快速反应能力。高标准建设地震预报、监测系统和防震工程,加快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现代化工程。有序建设突发灾害和安全事件的人口疏散、隐蔽和物资储运基地及相应的配套工程。

城市环卫及园林绿化设施。加快实施公园、风景区的景观改造提升与建设工程,重点推进沱河景观带、三角洲湿地公园、汴河风景带、唐河风景带、灵璧奇石园、市树市花园、乡土植物园、汴河新区道路与节点绿地、道东区道路与节点绿地、南部湿地公园、门户景观打造、文化遗址修复以及外环林带建设等工程项目。在城市窗口地区、重要景观节点和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布置大中型绿色植被造型和照明工程,打造城市景观亮点。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增设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谋划推动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力争2015年,市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大核心指标分别达到35%45%10O;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8%

第三节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抢抓国家大幅增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省推进新一轮治淮工程的机遇,合理布局全市水利设施,强化水利保障体系。推进新汴河综合治理项目,加快中小河流防洪减灾体系设施建设,提高流域防洪、除涝、航运等标准和能力。积极开展怀洪新河洼地治理工程、安徽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全国重点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等项目,进一步推进其他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抗旱供水工程,逐步提高重点地区、粮食主产区的抗旱能力。大力推进淮水北调和其他解决水资源不足为主的跨区域调水工程,启动建设宿州城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加强洪水资源利用、雨水集蓄利用、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工程建设,逐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施新一轮小型病险水库、大中型病险涵闸除险加固工程,发挥其应有的防洪、灌溉等作用。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县建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全面实施新汴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科学、合理发展节水灌溉,进一步提高供水普及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抓好农田防护林网、林带建设,加快建设农田机耕路网。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争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

第四节 能源基础设施

供电设施。积极建设500千伏变电工程,加强骨干电网和输变电站建设。统筹考虑开发区供电、宿南矿区供电、主城区西南片区供电、主城区中心区域供电及各县区供电问题,完善城乡输变线路,尽快改变电网建设滞后的局面,逐步缓解区域性局部供电不足问题。力争2015年,新建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站16座,新增变电容量179万千伏安,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879公里。

供热设施。依托国电宿州热电联产项目,进一步扩展民用和工业供热管道。按市场化原则,向新建居民小区和工业区集中供热,提高整个城区集中供热的普及率。加快供热管道向老城区、开发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延伸。力争2015年,供热管道总长度达到38公里,民用供热采暖面积达到420万平方米。

供气设施。加快西气东输” 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同步建设配套管网,加快汽车加气站建设,逐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进一步强化燃气的安全运营管理,确保城市燃气供应的安全、稳定。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工程,不断增加沼气用户。力争2015年,实现市区燃气普及率达95%以上,县城80%以上;新增沼气用户2万户。

专栏8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铁路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宿州段、宿淮铁路宿州段、郑徐客运专线宿州段、宿州-淮北-徐州城际铁路宿州段、宿亳铁路宿州段。

公路建设:泗许高速公路泗县段、徐明高速公路宿州段、济祁高速公路砀山段、宿城至京沪高铁宿州东站连接线、宿州-蒙城-利辛-阜阳高速公路、宿州市绕城高速、泗县-合肥高速公路、砀山-泗县高速公路、国道206改造、桥区县道X057改造、国道310及省道101砀山城南过境公路改线、砀山跨陇海铁路立交桥项目、砀山省道101合相路改造、萧县省道101及省道202升级改造。

城镇路网体系建设:宿州市道东片区路网、汴河新区路网、宿州市开发区路网、宿州城区出入口道路、宿州市山闵路、砀城四环路建设、砀城及开发区路网建设、萧县县城大外环及配套路网建设、萧城国道311绕城公路改线、灵璧钟灵文化广场及政务新区配套路网项目、泗城三环路、泗县城区路网改造工程、泗县经济开发区三期路网、泗县城区主干道三环延伸。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宿东新城区、宿州市汴河风景林带、宿州市外环林带、宿州市城市景观节点建设、汴河新区水厂、城区供水管网新建及改造工程、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项目、汴北新区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桥区东城水厂建设项目、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宿州循环经济园污水处理厂、桥区北部垃圾处理中心、砀山陈庄沟和利民河综合治理项目、砀山环城河综合开发及环城公园建设项目、砀山污水管网工程、萧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萧县垃圾处理厂、灵璧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灵璧钟灵文化广场及政务新区配套路网建设项目、泗城垃圾处理厂、泗县中心镇污水处理厂、泗县四万吨自来水厂、泗县三河综合治理项目。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汴河综合治理工程、怀洪新河洼地治理项目、中小河流治理、淮水北调工程、平原洼地治理、安徽省淮北平原农田水资源调控工程、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桥区煤矿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砀山黄河故道流域综合治理及地表水综合利用、萧县塌陷区综合治理、灵璧新汴河灌区改造配套工程、泗县石龙湖水系综合整治。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宿州市城市供热管网及配套工程、CNG汽车加气站场、宿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配套管网、骨干电网(新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6座,新增变电容量179万千伏安,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879公里)、农村电网(新建35千伏变电站27座,新增变电容量65万千伏安;新增35千伏上输电线路605公里)、城市配电网(新增配电变压器220台,新增配电容量9.85万千伏安,新建10千伏线路504公里)。

第八章 深化改革开放 为加速崛起提供动力

以更大的气魄、更务实的举措,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为加快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第一节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住当前产业转移的重要战略机遇,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主抓手,以更宽广的视野,以更大的力度,以更优越的环境,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内外资本,促进招商引资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创造条件,把我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承接产业转移结合起来,努力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立足我市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煤电能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装备、纺织制鞋、食品加工等产业的主导作用,扩展、延长产业链条,夯实承接产业转移基础。完善政府招商职能,继续推进产业招商和会展招商,探索委托招商、代理招商,推动大型企业和园区管理企业自主招商,积极承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积极建设承接转移专业化政策配套园区,以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形式,实现产业与园区分类整体推出。持续营造招商氛围,优化投资环境,完善要素市场,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为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创造发展空间。

第二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牢固树立人民公仆、维护大局、战略发展三大意识,加快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领域。有序推进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部门分工,避免职能交叉,以权责对称的思路加快政风转变,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政府机关服务效率。分类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加快公益事业单位管办分离,逐步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努力构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体系。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把保持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把完善政府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结合起来,着力激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深化国有资产改革,继续完善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体系,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逐步理顺权责一致的财政分配关系和管理体制,全面建立预算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的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管理,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强化金融创新,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地方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在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中的作用。继续加强以要素市场为重点的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区域性的资本市场,推动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规范土地和矿权市场,健全技术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和发展保险市场,促进各类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中等收入群体占国民的比重。进一步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强化税源监控,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鼓励居民创业,促进农业增收,增加经营性收入。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居民财产保值增值,提升财产性收入。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帮助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保障工资正常支付,提高工资性收入。落实农业支持补贴政策,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扩大转移性收入。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和促进民间投资,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科技孵化型、工业加工型、市场牵动型、商贸物流型等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建设中小企业配套体系,加快搭建企业发展载体,重点支持一批成长性中小企业,打造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清理和整顿涉及中小企业的收费,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第三节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对外经贸发展。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式,积极改善外资投向结构,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引资力度,引导外资投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主动承接国外公司的服务外包,促进我市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充分发挥农产品、板材加工及纺织服装产等优势产品出口的外向带动作用和集群效应,培育更多的外贸主体,力争在全市建成食品、板材家具、纺织服装、高新机电等千万美元规模的出口基地。大力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扩大服务贸易,开拓国际劳务市场,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不断深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泛长三角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等区域一体化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一体化领域的体制、机制协调工作。主动对接淮海经区核心区一体化进程,积极融入徐州经济圈。继续深化与马鞍山市的结对合作,全面对接皖江城市带大发展。加强与连云港和盐城等港口城市协作,争取实现与港口的共建共用。探索开通以集装箱为主的铁路、公路陆运二类口岸并建设口岸物流平台。完善农产品商品化促进机制,构建区域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平台,积极推进供货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健全督查体制、信息反馈机制,成立应急指挥平台,积极开通鲜活农产品流通 绿色通道

积极打造宿州城市品牌。积极探索、科学确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努力开辟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新路子,精心设计好、 培育好、维护好宿州城市品牌。加快整合市政资源,以多元化经营方式实现城市资产增值。不断拓宽城市经营范围,加强城建投融资力度,大力开展BTBOT等多种项目融资方式,广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实现基础设施社会共建。按照 以节养节思路,推行市场化筹办运作,提升灵璧奇石文化节、黄淮海农产品博览会、桥马戏节、萧县防腐蚀大会、砀山梨花节的全国知名度,尝试以民办公助的方式开展各项节会活动来营建城市经营平台,广泛吸引国内外客商与本地企业开展经济贸易活动,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与国内外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充分借鉴友城的先进经验,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对外形象。

第九章 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兴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以教育事业为基础,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和加强人才开发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由资源依赖型向人才、科技创新支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有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积极构建与宿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逐步提升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为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育发展规划,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从财政资金支持上、公共资源配置上、发展规划安排上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切实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快教育开放步伐,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教育资助体系,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积极普及15年基础教育。强化政府职责,积极促进未成年人教育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逐步实现高中基本进城、初中基本进乡镇、小学合理布局的目标。注重发展高等教育,支持宿州学院走特色发展模式,建设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均衡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坚持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打造一批品牌学校,实现我市教育皖北创一流、省内争上游、全国有特色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大市建设,为加速工业化进程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改善职业教育投资环境,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紧密联系产业发展需求,加快骨干示范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职教园区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推进职教园区项目,积极推动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建设成为省级示范高职学院,鼓励宿州卫生学校、宿州逸夫师范学校、宿州工业学校等职业技术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发展宿州技师学院。合理布局职教资源,每个县区着重扶持一所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的发展,力争职业教育基础实力领先全省平均水平。

第二节 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开展自主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提供良好的环境。

营造科技创新环境。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继续办好科技下乡活动和星火农民科技培训,积极开通全市科技服务热线,加大科技宣传和推广力度,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鼓励企业扩大开放和合作,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创新型龙头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鼓励探索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多种有效形式,建立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团结协作、联合攻关的分配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撑。

加大科技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技术创新工程资金支持,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制,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流向创新型企业,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创新成果转化。围绕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我市的优势产业及资源优势培育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项目。增加前沿技术领域的科技投入,在煤电化、机电装备、轻纺食品、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等主导产业领域建设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和股权质押贷款工作,探索建立信用融资、项目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科技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共性技术开发、中小企业创新、技术培训和科技信息普及等科技公共服务,重点抓好市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二期工程建设,努力把创业中心建成省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积极打造省级宿州矿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宿州水果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并申报国家级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谋划发展汴河新区科技研发基地。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研发联盟,开展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为科技创业人员提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技术交易、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加快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升农民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教育的普及率。

第三节 加强人才引进与开发

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开发新格局。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细化完善党政干部考核和奖惩机制,不断激发工作活力。有计划地对全市干部进行定期培训和对外交流,深入开展干部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公需科目培训,办好继续教育高研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学术技术水平。与国内知名院校、培训机构、高职院校联合,加强企业管理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训。继续实行市政府特殊津贴奖励制度,加大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的宣传和表彰力度。建立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国家与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和政策性贷款,扶持建设4-5个起点高、规模大、特色强的公共实训基地。发挥各类职业学校、各类农民教育培训项目的主渠道作用,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技术人员、农机技工、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等农村实用型人才。

加大引进人才力度。适时启动设立人才引进培养专项基金,建立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行政审批、手续办理、后续工作一站式服务。依托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重点引进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管理策划、品牌经营、质量检测、工业生产、物资仓储、人力资源、合作洽谈以及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加快引进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工业设计、食品安全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继续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三支一扶,积极引进高校毕业生来宿培训、见习和就业,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充沛后备资源。

专栏9: 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发展重点

▲教育发展重点:宿州市职教园区项目,宿州市新区中学工程,宿州技师学院新校区,宿州卫生学校、宿州逸夫师范、宿州工业学校升格,砀山二中新校区建设,砀山职教园区建设,灵璧一中搬迁工程,各县区建设一所青少年宫,各县区建设一所技师学院,各县区重点扶持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各县区建设一所省级一类幼儿园、各街道和乡镇兴建一所示范性公办中心幼儿园,各乡镇建设一所标准小学和高标准寄宿制初中,各县区建成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全市创办4-5所职业实训基地。

▲创新能力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达40家,高新技术产品50个,高新技术增加值达100亿元;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创新性龙头企业自建研发中心30家;培育汴河新区科技研发基地,建设市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县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农业科技平台建设。

▲人才开发工程:培养百名党政高级人才、引进千名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万名高级技师、培训万名高级工。

第十章 建设文化强市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锐意进取、诚信友爱、合作务实、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引导全市人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网络为重点,着力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提高舆论引导力。进一步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推广社会志愿服务,加强人文关怀,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第二节 繁荣文化事业

立足宿州实际,借鉴先进文明成果,传承优秀市域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

场馆设施。加大政府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市级市民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大戏院、科技馆等场馆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剧场建设,完善乡镇、社区和农村文体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体育场馆和博物馆,不断满足市民精神文化新需求。配合文体基础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妥善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积极推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

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地域文化保护,包装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挖掘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着力实现市域文化传承创新。注重提高举办重大赛事和重大文化活动的能力,做好重大节庆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举办好市文化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月、农村文艺调演等全市性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抓好百戏进百乡文艺惠民工程和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的实施,让市民更多分享文化成果。深入开展五个一工程精品创作,加快培养艺术人才,进一步提高市民文化水平。探索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方法,积极引进先进文化成果,推动文化领域开放,鼓励宿州文化以地方戏曲、书画、马戏、奇石、民间工艺等途径走出去,促进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外交流与合作。

体育事业。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以协会为纽带,依托场馆、俱乐部、各类健身俱乐部和体育中介机构,发展群众体育。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开展职工体育、学生体育、社区体育、农村体育活动,不断增强市民身体素质。推动社会力量多元投资,把加快本地体育产业发展作为体育事业的重点。在促进群众体育、增强人民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发展竞技体育,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第三节 发展文化产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市场整合,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统一规划,加快形成文化产业和消费集聚区,打造皖东北文化产业中心城市。

特色文化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与旅游、科技等产业的融合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充满灵气、表达人文的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加快文化产业项目库建设,规划建设宿州文化产业园。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开拓市场,做大做强我市文化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继承和发扬国家级、省级和一大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着力培育戏曲、奇石、马戏、书画四大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办好灵璧石文化节、桥马戏节、砀山梨花节、泗州戏艺术节,谋划举办孝文化节,加快萧县书画艺术城、灵璧钟馗画街建设,大力发展衍生文化内容与传播形式,延伸特色文化产业链。积极引进和培育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网络文化和会展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鼓励发展演艺厅、酒吧、咖啡厅等文化娱乐服务场所,扶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形成统一开放、健康有序的文化产业市场。

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和专项人才引进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文化市场整合,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统一规划。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整合涉文企业资源,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吸引民间资本,形成文化产业多元投资格局。加快组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实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文化产品的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加大版权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盗版盗印、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专栏10: 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文体设施:加快建设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宿州市体育中心、宿州市图书馆、宿州市文化馆、宿州市科技馆、宿州市大戏院、宿州市档案馆,实现市有“三馆一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大剧院),县有“两馆一场”(图书馆、文化馆、剧场)的目标,社区(镇、村)有文化中心和农家书屋。

▲文化事业:推进“五个一工程”精品创作、抓好“百戏进百乡”文艺惠民工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包装整理梆子戏《穆桂英下山》、泗州戏《秋月煌煌》、《母亲的嘱托》、《三婆媳》、《走娘家》,坠子戏《窦娥冤》、《小菜园》、《故土情深》,淮北花鼓戏《王小赶脚》。

▲文化产业:发展戏曲、奇石、马戏、书画四大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办好灵璧石文化节、桥区马戏节、砀山梨花节,建设宿州文化产业园、宿州影视文化城、桥区马戏产业园、砀山文化产业园、砀山广电中心、砀山果树博览园、萧县书画艺术城、萧县蔡洼红色教育基地、灵璧钟馗画街、灵璧虞姬文化园及市场开发项目、泗县雪枫公园党史教育基地项目、皖东北革命纪念馆及江上青烈士殉难地红色教育基地、泗州大戏院、泗州戏学校。

第十一章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节 节约利用资源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节约资源的理念,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努力培育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

深入推进节能降耗。积极开展节能技术推广示范活动,扩大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强制淘汰耗能高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快传统优势行业升级改造,推进高碳产业的低碳化改造,重点加强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和造纸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降低产品的单位生产能耗。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积极使用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增加天然气使用比重。加快城市节能工程改造,鼓励选用节能产品,重点做好绿色照明推广和高性能、低耗材、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推广,加快在全市范围内公共建筑和大型厂房试点和推广阳光屋顶计划工程。

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提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推广现代旱作节水农业,改进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方式,积极引导农业节水。鼓励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用水效率,大力推进工业节水。加大管网改造和节水设备器具的推广力度,合理运用价格机制,逐步促进生活节水。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强化国土资源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建立健全用地定额指标,细化行业用地指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土地审批制度,实施土地利用的用途管制和空间管制,促进土地集约化使用。加强对各类产业园区土地经济产出强度的监控,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效益,对开工率不足、经济效益差、税收能力不强的项目,采取改造、重组、并购等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促进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促进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完善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的准入条件,强化矿产资源勘查的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以兼并重组、整合改造、有序开发为重点,大力推动矿产资源整合。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把控制污染排放作为区域和产业发展的决策依据,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生态环境建设。严格控制具有重要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未利用地开发,重点保护自然保护区、河湖湿地与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地带,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以淮河流域新汴河、沱河、环城河、三八河、宿蒙河为主体,实施城市水系治理和景观提升计划,构建循环联通的区域生态水系。依托山、水、田、林、路,打造绿色城乡景观带,继续抓好人工造林工作,巩固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的成果,建设和完善公路、铁路沿线防护林,加强农田林网和绿色长廊林带建设。力争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

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全市火电等重点工业大气污染源治理,按期完成落后工艺、设备与产品的强制淘汰任务,控制扬尘污染,实现全面稳定达标排放。严格执行车辆准入、年检以及淘汰报废制度,大力发展燃气公共交通和新能源公共交通,减少交通工具的废气释放量。

水污染防治。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加快治理重点流域污染,坚持污染物削减和生态用水保障并重。发展生态农业,从源头控制水污染。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在冶金、电力、化工、煤炭、造纸等重点行业推广废水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废水少排放或零排放。加快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加强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建设,实现污水资源化处理。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大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力度,加强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和处理处置规范,重点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开展建筑垃圾及秸秆、畜禽粪便等废物综合利用。建立回收利用调配管理网络和收购、转运、处置机构,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杜绝二次污染。力争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

噪声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源防治,促进企业按照功能区划要求采取改善工艺、隔音消音等措施,加强对交通运输、商贸餐饮和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督管理,严控固定噪声源排放,有效防止噪声扰民问题。

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实行项目建设环境评价三同时,坚决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编制并完善污染减排规划,确立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加强环保执法,健全环境监管体制,鼓励社会公众提高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监督。进一步完善重大环境安全隐患防范制度。

第三节 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完善配套政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体、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经济政策、技术创新、推广服务和激励约束体系。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财税、信贷政策和技术标准,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合理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资源价格及污水、垃圾处理费,推行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发布相关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

培育壮大循环经济。通过跨行业联合,建立健全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全社会的资源大循环,积极促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合理规划园区企业结构和布局,推动各类园区、企业加快形成资源梯级利用的循环架构,引导可再生利用资源在产业上下游循环,实现企业间的循环生产。引导企业建立循环工艺流程,促进企业内部循环生产。重点抓好优势产业,形成煤电-冶金-化工-建材循环经济系统,增强煤粉灰、煤矸石、炉渣等的综合利用能力。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形成绿色农业生物肥料生物能源等产业间的生态循环经济链。

专栏11: 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工业企业(园区)污水处理(以削减化学需氧量为主的深度处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以削减化学需氧量为目标)、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

▲氨氮减排工程: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业企业(园区)污水处理(以削减氨氮为主的深度处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以削减氨氮为目标)。

▲二氧化硫减排工程:非电力行业(钢铁、石化、水泥和有色)脱硫设施建设、集中供热、工业锅炉脱硫设施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以削减二氧化硫为目标)。

▲氮氧化物减排工程:电力行业烟气脱硝、非电力行业(钢铁和水泥)脱硝设施建设、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和完善现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配套污泥安全处置和再生水利用。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程:危险废物减量化示范、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垃圾处理场建设。

▲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乡(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土壤污染治理、清洁家园、田园和水源建设。

▲生态保护工程:生态功能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环境信息能力建设、环境宣教能力建设、环境应急中心建设、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建设、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

第十二章 实施民生幸福工程 全面建设和谐宿州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为突破口,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第一节 实施创业就业工程

加强就业保障。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稳定就业与扩大就业并重,多层次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鼓励金融机构贷款政策向自我创业者、农村劳动力、个体企业和民营经济倾斜,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有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和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全方位创造就业岗位。重点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就业工作,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网络,形成市场订单技能培训输出服务一条龙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劳务输出组织服务机构,开展与劳务输出吸纳基地的劳务对接工作,积极促进国际劳务输出工作。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25万人。 

加大创业扶持。大力推进创业园区建设,规范创业园管理,健全创业园服务体系,为各类群体提供创业平台。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进一步延伸拓展创业培训模式,引入创业综合实训系统。认定一批创业实训基地,推荐创业者进入基地孵化实践。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和创业教育,进一步提高创业成功率。建立创业项目数据库,加强创业项目评估工作,积极跟踪扶持,广泛开展项目对接式创业培训。抓好小额担保贷款落实,增加担保基金规模,为各类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节 实施卫生健康工程

加快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强化公益性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合理核定收支任务,强化收支预算管理,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补偿机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各类医疗机构,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完善医疗机构体系建设。实行卫生行业属地化管理,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建设。在市区建成以大型综合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等为补充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农村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等为补充的服务网络,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发展中医药事业,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快培养卫生人才队伍。

强化公共卫生安全。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合理安排投入规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紧急救援、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等机构建设。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重大免疫规划,推进均等化服务,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保健、公共卫生监督水平。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的监管,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第三节 实施安居宜居工程

促进房地产健康持续发展。把群众安居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城市居民住宅区、商务集聚区,不断优化房地产开发布局。增加普通商品房的市场供应,着重中小套型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鼓励发展各类公寓,适度发展高档住宅,不断完善房地产供应结构。推进城乡房地产业协调发展,探索村镇房地产开发建设与管理机制创新。改善行业管理,规范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扩大专业物业管理覆盖面。

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积极编制全市保障性住房供给规划,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性财政预算支出,加强建设用地供应和资金管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城镇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改善中低收入居民住房条件。加大各类棚户区、城中村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切实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建立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社会监督。

第四节 实施社会保障工程

稳妥推进社会保障。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妥善解决特殊群体参保和其他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实现社会保障覆盖面由重点面向城镇职工转向惠及全体居民。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和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落实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逐步建立起人人享有的全民养老保险体系。积极稳妥地开展新农保试点,探索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统筹一体化,不断提高城乡医保水平。健全完善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体系,逐步提高统筹层次。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法律援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救助范围。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建设市级社会福利中心。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会慈善事业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慈善组织,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促进人口健康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积极推行优生优育。保障妇女平等权利,加强妇女卫生保健、扶贫减贫、劳动保护、法律援助等工作。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残疾人康复、贫困残疾人脱贫、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保障老年人权益,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增强全社会的养老服务功能,为推进城市老龄人口的市场化供养创造条件。

第五节 实施平安祥和工程

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认真履行信访工作职能,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监督与制约机制,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推进政务公开及各类社会事务信息的公开,增强行政透明度。紧密关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民意倾诉平台,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制度,保证社会成员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知情权、选择权。坚持依法治市,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及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快建设以诚信宿州为目标、政府信用为关键、企业和商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

保障公共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体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抓好矿山等高危行业的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加强城市社区等基层警民群防、群治工作,强化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高度重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严防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市应急救援和指挥系统建设,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及应急反应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六节 实施和谐村居工程

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把城乡村居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村居。进一步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抓好便民利民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和综治工作中心(站、点)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就业、救助、养老、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安全、商业等方面的服务作用,创建一批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示范点。推进村(居)民主政治建设,完善社区组织,让公民和社区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区管理。深化社区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建立。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居民环境意识,减少环境污染,营造清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貌。

专栏12十二五时期和谐建设发展重点

创业就业工程:创业园区,创业基地,创业服务体系,富余劳动力培训基地,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就业服务体系。

卫生健康工程: 宿州市立医院门诊大楼建设项目、皖北矿务局总医院门诊楼建设项目、宿州市中医院三级医院改扩建项目、市传染病医院建设项目、市精神病院建设项目、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卫生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楼扩建项目、道东沱东三级医院建设项目、汴河新区三级医院建设项目、专科医院建设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市(县、区)妇幼保健(院)所建设项目、市(县、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市开发区二级甲等医院建设项目、砀山人民医院建设项目、萧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灵璧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38个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

安居宜居工程: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民社区建设。

社会保障工程: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医保、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提高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统筹水平,建设社会福利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发展慈善事业。

实施平安祥和工程: 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交通安全监管、社会治安防控、减灾防灾体系建设。

实施和谐村居工程: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综治工作中心(站、点)、社区志愿服务、居民自治、社区环境管理。 

第十三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认真贯彻民族、宗教、侨务等方面政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坚持依法治市,全面推进法制建设,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设法治型政府。启动实施六五普法,建立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积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推行政务、村务、厂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推进法律、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下乡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引导农民树立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的新风尚。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化国防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第十四章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一节 加强规划实施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研究、分解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制定规划重大事项实施方案,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有关重大问题,监督检查各项重大事项进展。

明确责任分工。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列入相关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并积极推进,确保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各部门、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本规划精神。

建立考评机制。积极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突出政府对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方面的评价,引导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第二节 加强规划实施机制保障

加强规划衔接。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针对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健立横向与纵向协调机制,确保在发展指导原则、生产力宏观布局、重要资源开发、重大项目区位布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等核心领域,实现规划纲要与省级规划、市级各类专项规划相互协调。

完善评估制度。规划纲要由市政府组织评估,专项规划、县区规划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当外部环境、自身基础和执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面对临时突发事件影响时,市政府需及时调整规划,制定应对方案,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实施。

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加强规划实施宣传,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实施的决策和监督,形成全社会积极响应规划实施的良好环境。

第三节 健全规划实施政策保障

扩大市场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落实消费政策,改善需求结构,引导鼓励消费,扩展市场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健全财政体制。积极组织财政收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强化政府投资引导,财政投入支持的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向农村和薄弱环节倾斜,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效益性。

合理供应土地。稳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进程,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在土地供应上优先考虑和安排。 

加强政策协调。落实各项有利于发展和改革的现行政策,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加强各项政策间的衔接协调,提升整体实施效果。

第四节 加强规划实施项目保障

强化项目衔接。积极实施一批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及产业发展等重大工程项目,各专项(县区)规划都要安排相关的项目,坚持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定投资的原则,建立科学的项目支撑体系。

加强项目管理。加大项目管理力度,强化督查推进,严格考核奖惩。建全健全重点项目推进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项目调度和信息反馈制度,保证重点项目的质量与进度,提高投资效益。

保障项目实施。对于规划确定的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要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加快组织实施。通过各种途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重点建设项目,对于煤电化产业、轻纺食品产业、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的重点项目给予适当的前期研究经费和启动经费支持。

十二五规划纲要是新形势下宿州把握战略机遇,谋划转型,加速崛起,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增长与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南。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百折不挠,砥砺奋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全面开创我市腾飞的新局面,为建设一个繁荣、稳定、开放、和谐的新宿州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