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464/09014-00014 信息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务公开网
成文日期: 2012-05-09 发布日期: 2012-05-09 16:43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宿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宿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2-05-09 16:43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外部环境和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80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7.5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325.7亿元,增长22.0%;第三产业增加值259.2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比27.1:40.6:32.3。人均GDP达14970元(折合2317美元)。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68.4万人,比上年增加13.3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71.1万人,比上年减少1.5万人;第二产业95.4万人,比上年增加10.2万人;第三产业101.9万人,比上年增加4.6万人。在岗职工20.94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40.3万人,比上年减少4.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9万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44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5.9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85.73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种植业产值210.02亿元,增长6.6%;林业产值13.85亿元,增长2.9%;畜牧业产值143.03亿元,增长2.4%;渔业产值7.93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10.89亿元,增长9.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94.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1千公顷,增长0.9%;棉花种植面积24.37千公顷,减少2千公顷,下降7.6%;油料种植面积60.1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80千公顷,下降4.5%;蔬菜种植面积67.43千公顷,增加2.62千公顷,增长4.0%。

全年粮食总产量400.06万吨,比上年增长2.8%其中,夏粮总产量232.45万吨,增长0.3%;全年棉花总产量3.16万吨,下降5.1%;油料总产量24.39万吨,下降4.2%;园林水果产量165.36万吨,增长1.8%;蔬菜产量252.25万吨,增长5.0%。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00.06

2.8

棉花

3.16

-5.1

油料

24.39

-4.2

#油菜籽

1.77

-7.2

花生

22.30

-3.6

园林水果

165.36

1.8

肉类

45.87

1.0

禽蛋

21.93

0.3

水产品

3.80

3.9

全年肉类总产量45.87万吨,增长1.0%。禽蛋产量21.93万吨,增长0.3%。全年水产品产量3.80万吨,增长3.9%。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759.19万千瓦,增长3.6%。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2.13万台。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3.54万吨,增长1.6%,其中,氮肥11.67万吨,增长3.3%;复合肥14.88万吨,增长3.6%。农村用电量7.15亿千瓦小时,增长15.3%。全市当年造林面积7642公顷,四旁(零星)植树933.9万株。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71.39千公顷,净增2.22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达到224.59千公顷,新增1.34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15.16千公顷,新增1.06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5.78亿元,增长25.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1156.7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321户,累计完成总产值879.0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76.0%。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总   计

其中:轻工业

重工业

其中: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其他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285.78

121.58

164.20

32.09

2.90

0.99

210.47

8.52

30.81

60.48

101.68

25.1

27.7

23.3

5.6

39.3

10.4

27.4

6.7

52.4

5.8

10.9

全市31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实现增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2%、16.5%、31.6%、25.9%、49.9%、11.0%。以上支柱行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70.83亿元,增长18.3%,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47.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增长6.4 %,小麦粉产量增长48.0 %,服装增长1.1倍,轻革增长1.3倍,人造板增长46.8%,水泥增长1.1倍,发电量增长19.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02.6亿元,增长77.7%;实现利润38.25亿元,增长164.3%;实现利税63.25亿元,增长102.7%。

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522.51

6.4

罐头

小麦粉

万吨

万吨

29.09

5534.28

51.3

48.0

饮料酒

万升

8936.10

-20.5

#白酒

万升

1017.00

19.3

万吨

9.21

88.0

服装

万米

万件

7398

4399

56.2

108.4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84.86

153.5

化肥

万吨

25.99

-9.0

饲料

万吨

31.89

43.7

轻革

万平方米

77.09

131.98

水泥

万吨

452.06

109.2

人造板

万立方米

361.37

46.8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04.30

19.4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利润总额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其中: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其他企业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38.25

1.14

0.28

0.20

29.80

1.92

4.91

4.10

164.3

上年-1.12

97.8

15.9

160.7

-2.4

161.3

上年-1.7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数达315.31点,比去年提高 69.16点。总资产贡献率17.5%、资本保值增值率156.96%、资产负债率5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8.3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73%、全员劳动生产率230848元/人、产品销售率98.8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108家。建筑企业利税总额9.53亿元,下降0.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9.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0.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8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2.23亿元,增长38.7%;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109.06万元,增长10.2%;房地产投资完成68.75亿元,增长54.6%。

201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行  业

投资额

总 计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80.03

6.52

23.61

244.36

11.79

26.40

22.02

15.09

3.70

91.33

2.75

0.05

11.95

0.07

4.13

3.61

1.20

11.4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6.52亿元,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06.16亿元,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67.35亿元。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工业投资完成279.76亿元,增长43.3%,占总投资的58.3%;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244.36亿元,增长60.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8.75亿元,比上年增长54.6%。其中,住宅投资52.70亿元,增长54.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92亿元,下降10.3%。商品房销售面积250.18万平方米,增长41.6%;

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光大新能源生物质能发电、皖神面制品生产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宿州集中供热管网一期采暖工程、国电宿州“上大压小”热电工程、祁南二矿、新建海螺水泥、冠军陶瓷生产等项目加快推进。京沪高铁宿州段正式通车,宿州至淮安铁路安徽段、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宿州段、泗许高速公路宿州至泗县段二期进展顺利。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23亿元,增长18.2%。

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21亿美元,增长43.2%,其中,进口总额0.53亿美元,增长58.5%;出口总额1.68亿美元,增长38.9%。

全年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0个,实际到位资金2.80亿美元,增长91.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52亿美元,增长87.7%。全年全市利用内资合同项目数629个,实际到位资金466.09亿元,增长55.1%。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7.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02.04万美元,增长46.8%;旅游总收入42.02亿元,增长68.2%。星级饭店6个,拥有星级饭店客房574间。旅行社30个。A级风景区7个。

六、交通和邮政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实现增加值41.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

全年公路客运量6307万人,增长5.3%,旅客周转量365250万人公里,增长7.5%。

公路货物运输量17946万吨,比上年增长16.4%,货物周转量5294939万吨公里,增长24.5%。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4.88万辆,增长26.0%。其中,私人汽车10.83万辆,增长27.8%。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1.65亿元。年末本地电话用户85.38万户,比上年减少2.16万户,下降2.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64.55万户,比上年增加47.9万户,增长22.1%,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25.61万户, 比上年增长27.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财政总收入64.06亿元,比上年增长48.5%。中央收入24.35亿元,增长48.1% ;地方财政收入38.96亿元,增长49.0%。全年财政支出156.75亿元,增长40.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71亿元,增长18.7%;医疗卫生支出20.68亿元,增长48.2%;农林水事务23.32亿元,增长57.3%;教育支出40.16亿元,增长46.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51.44亿元,比年初增加149.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2%。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79.14亿元,比年初增加75.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

2011年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其比年初增减

                                               单位:亿元

指    标

年末数

比年初增减

各项存款余额

其中:单位存款

        储蓄存款

        财政性存款

各项贷款余额

 其中:短期贷款

    中长期贷款

851.44

257.25

560.36

28.53

379.14

165.38

200.95

149.57

45.89

94.27

7.70

75.63

23.76

45.04

全年全市保险机构保险费收入20.86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42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16.44亿元。赔款和给付支出4.52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和给付支出1.98亿元,人寿险赔款和给付支出2.54亿元。

八、价   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1%。工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12.3%。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7.6%。

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    别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5.4

食品

11.7

        烟酒及用品

2.8

        衣着

7.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5.6

        交通和通信

-0.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3

居住

4.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毕业生数0.91万人,招生数1.09万人,在校学生数3.24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47所,在校生10.44万人,招生3.60万人,毕业生3.8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6所,招生3.46万人,在校生6.00万人,毕业生2.17万人。初中阶段教育学校231所,招生7.13万人,在校生23.65万人,毕业生9.05万人。小学1099所,招生7.69万人,在校生40.04万人,毕业生7.76万人。幼儿园262所,在园幼儿8.6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0.0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1%,小学在校生辍学率0.32%,普通初中辍学率1.51%。

全年申请专利83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6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4件。大中型工业企业有R&D活动的16个,R&D经费内部支出0.96亿元,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0.76亿元。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共11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9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6%;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25.53亿元,增长33.1%。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电光防爆电气(宿州)有限公司、安徽车桥有限公司同时被确定为第四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全市1259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142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先后创作了《马秀英》、《垓下绝唱》、《鞭打芦花》、《八张村的笑声》等6部优秀剧本。坠子戏《惊梦》、泗州戏《山外青山》、《凤兰闹塘》获第五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优秀剧目奖;坠子戏《惊梦》、泗州戏《风流村管》获得全国小戏艺术节大奖。在首届中国吹歌节上,砀山唢呐《叫句子》、《凡字歌》获得最佳演奏奖;在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上,《欢庆鼓舞》荣获最佳表演奖。公开出版发行关于宿州文化历史演绎嬗变的精品力作《宿州文化春秋》。相继举办以“幸福家园、和谐宿州”为主题的第五届群众文化活动月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演、三项艺术赛事、廉政文化展演、社区文化展演和爱国影片展演等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建党90周年系列专题文化活动。

全市拥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4座, 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6座; 广播覆盖率91.53,电视覆盖率93.12%,有线电视入户率为14.0%。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759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7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0个,其他卫生机构5个。医院、卫生院机构数166个。全市拥有床位数1.3万张,在岗职工2.3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0.57万人,注册护士0.45万人。

在省级以上各种体育比赛中,全年共获得金牌22枚,银牌16枚,铜牌32枚。全市共有等级运动员68人,等级裁判员154人,社会体育指导员733人。全年全市共开展各项全民健身活动12次。省投资全民健身路径55条,国家投资蓝球场2个,乒乓球台6个,小蓝板53个。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49.23万人,比上年增加7.16万人。常住人口537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城镇化率33.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4元,增长18.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03%,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41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4平方米。

农民人均纯收入5720元,增长20.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68元,增长20.5%,其中食品支出增长0.2%,衣着支出增长40.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5%,比上年下降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5.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平方米。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0.36亿元,比年初增加94.27亿元,增长24.9%;人均储蓄存款8631元,增长18.2%。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22.9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1.5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26.80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179.28万人。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483.74万人,参合率达97.62%,比上年提高2.79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08个,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1.4万张。全市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39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4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83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0.2亿元。城镇低保人均补差额212元,农村低保人均补差额95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

全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17855万吨,废水中COD排放总量11.22万吨,氨氮排放总量1.08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3.6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7.25万吨。

全市共实施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72个,氨氮减排项目72个,削减化学需氧量0.47万吨,氨氮0.02万吨;实施二氧化硫减排项目133个,氮氧化物减排项目132个,削减二氧化硫0.1万吨,氮氧化物0.04万吨。

全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6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94.8%。新汴河、沱河、浍河、龙河、萧濉新河、石梁河、界洪新河、运粮河主要河流水质保持稳定,水质继续保持稳定四类,奎濉河、濉河、小黄河、利民河为劣V类水质。

建成砀山县、萧县、桥区三个生态省建设综合示范基地;形成了2个生态示范县、6个省级优美乡镇、42个省市级生态示范村、185个生态示范户、31个绿色学校、4个绿色社区的创建格局。

有效遏制污染蔓延趋势。取缔小造纸8个,停产治理6家;取缔小化工14家,停产治理2家;取缔小电镀3家;关闭砖瓦窑厂103家。

全市现有城市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取水井421眼,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水量达标率均为100%。

全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220人。

全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为2222件,犯罪人数为3128人,民事案件发案数为15448件。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