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科学技术局以科技创新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卓海波,市科技局前沿技术与未来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丁振东
参会媒体: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人民数字|中安在线|宿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9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介绍《宿州市科学技术局以科技创新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情况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欢迎出席《宿州市科学技术局以科技创新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卓海波先生,宿州市科技局前沿技术与未来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丁振东先生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首先,请卓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卓海波
卓海波: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非常感谢大家参加今天有关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工作的新闻发布会。下面,由我着重向大家介绍一下《宿州市科学技术局以科技创新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出台的有关背景和主要内容。
2025年6月13日,《宿州市科学技术局以科技创新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印发。现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及原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加深,催生出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新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2024年12月20日,市政府印发了《宿州市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宿政办秘〔2024〕37号),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构建“5+X”未来产业体系,推动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发展壮大“5512”产业工程,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建设现代化新宿州提供重要支撑。12月26日,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印发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加快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皖科前沿〔2024〕409号),明确提出了从14个方面加快推动未来产业发展。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推动我市未来产业发展,我局起草了《方案》。
三、《方案》的整体依据
本《方案》以《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加快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皖科前沿〔2024〕409号)和《宿州市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宿政办秘〔2024〕37号)等有关法律规定为依据,结合工作实际,形成《方案》。
四、研判和起草过程
《方案》经局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征集了各县区科技局、市管各园区科技主管部门、宿州学院、市农科院、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人才工作局、市人社局、市产投集团、市数据局、市卫健委、市金融监管局等19家单位意见,同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提出的修改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形成《方案》送审稿。5月21日完成了公平竞争审查,5月26日完成了合法性审查,6月11日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五、总体目标
到2030年,初步形成技术水平持续跃升、产业特色更加凸显、规模效应显著增强、资源保障科学有力的未来产业生态体系。为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化新宿州提供重要支撑。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持创新主体牵头开展重大科技协同攻关,推动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涌现一批填补国内空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引育未来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5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未来产业创新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推动设立宿州市天使基金,引育10个左右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建未来产业标杆示范场景案例5个以上,建设2个左右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全要素+多场景+优服务”的产业生态。
六、《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指导思想。主要阐述了发展未来产业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明确了发展未来产业的主要路径。
二、发展目标。主要是结合我市实际,从技术水平、规模效应和资源保障三个方面明确了2030的目标任务。
三、重点领域。主要是结合我市资源和产业优势,规划提出了通用智能、空天信息、低碳能源、生命健康和先进材料五大未来产业方向。通用智能领域重点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空天信息领域重点发展低空经济产业;低碳能源领域重点布局布局氢能、新型储能;生命健康领域重点发展合成生物学;先进材料领域重点推动高分子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光电磁功能复合材料等产品研发。
四、重点任务。主要明确提出了12项行动。
一是加强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首先是推动场景创建工作,对入选市级重大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的,每项给予20万元奖励;其次是实施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攻关行动,常态化征集未来产业科技攻关需求,以“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为目标,每年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
二是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培育平台。首先是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不断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其次是组建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支撑我市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三是引育未来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首先是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引进力度,对新获批的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省级院士工作站和市级院士(专家)创新中心、工作站给予资金支持;其次是加强未来产业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业技术协作攻关、联合培养未来产业人才。
四是推进未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首先是构建未来产业公共服务网络,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构建开放、高效、专业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其次是推动重大创新成果加速转化,支持省内外高校、院所在宿建立研究院,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五是壮大未来产业科技企业队伍。首先是实施初创小微企业孵化行动,将未来产业作为优先孵化培育领域,提升孵育精准度,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科技企业;其次是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壮大行动,聚焦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对获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位给予资金支持。
六是优化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生态。主要是明确从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营造未来产业创新创业氛围两个方面不断优化我市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七、保障措施。主要明确了发展未来产业的三项重点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到强化政策支持,再到建立跟踪机制,全方位保障我市未来产业快速发展。
下一步,全市科技部门将认真抓好《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切实推动我市未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我就介绍这么多。下面,我愿意和我的同事们回答各位朋友的提问。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卓局长的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您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也请记者朋友在提问时先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宿州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方案》提出要重点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请问在这方面有什么成效和打算?
市科技局前沿技术与未来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丁振东
丁振东:谢谢您的提问。“人工智能+”行动是省委、省政府布置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今年以来,我市高标准推动“人工智能+”行动,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出台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入选市级重大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的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2024年度宿州市重大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征集评选工作已启动,围绕政府治理、社会民生、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区域示范类综合应用场景五个重点领域同时发力,推动应用场景建设。
二是不断推动算力建设。目前已形成智能算力2320P,超算算力15P、通用算力15.16P,算力规模位居全省前三,算力产业集群现有企业27家,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税收1.63亿元。产业园已建成算力资源目前上线率达到88%,使用率达到59.8%(高于全国上线率60%、使用率38%的平均水平),为智谱华章、云从科技、一流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和清华、北大、北理工、中科院大气所、自动化所等高校院所提供算力服务。建成宿州-上海双路由架构网络,可通过双路由网络直连上海,网络单项时延低于5ms。
三是加强双招双引力度。今年以来,平台录入人工智能项目34个,投资金额总计153.6亿元,项目数全省并列第8位,投资额居全省第5位。目前,全市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有57家,其中基础层11家,应用层46家。
拂晓报记者:《方案》提出宿州市要在低碳能源产业上发力,请问宿州市有发展低碳能源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吗?
卓海波:谢谢您的提问。目前,低碳能源是国际、国内发展的重要领域,我市目前在氢能产业上有一定的布局和基础。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宿州位于皖苏鲁豫四省交界处,目前,已形成半径300公里覆盖长三角核心城市的物流圈,这一区位优势为宿州在氢能重卡运输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是绿电资源优势。截至2024年底,宿州市电源装机规模突破800.85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规模523.45万千瓦,居全省第5位,包括风电94.59万千瓦、集中式光伏105.9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90.37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2.55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73.47亿千瓦时,居全省第四位。具备新能源制氢的良好条件。
三是拥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目前,我市拥有数家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主要以宿州天尚安能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大盘特种装备车辆有限公司和安徽笃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为代表,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宿马园区宿州天尚安能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攻关气体扩散层(GDL)碳纸研发(卡脖子技术),目前公司已获得的碳纸基底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机械强度,其性能指标接近广泛商用化且性能优良的日本东丽碳纸;经开区安徽大盘特种装备车辆有限公司二期氢能源装备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拟建设4条氢能源装备生产线,预计2026年3月投产运营,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0亿元以上,届时公司将成为国内新能源装备领域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宿马园区安徽笃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集设计、研发、制作、安装为一体的不锈钢设备制造企业,拥有成熟的制氢、撬装设备生产技术,是阳光氢能、海德氢能和上海电气稳定的产品供应商。
中安在线记者:《方案》提出要引导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向未来产业集聚,请问有哪些具体举措?
丁振东:谢谢您的提问。科技部门以项目为抓手,重点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发力。2025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已启动,在重大专项中设置了“未来产业科技攻坚项目”,重点支持低空经济、低碳能源和先进材料三大领域。
同时,根据我市情况,在今年的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攻关技术方向推荐方面,向安徽省科技厅推荐了“低空飞行器先进材料研发及制造技术方向”,会同我市部分企业(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宿州市金鼎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宿州天尚安能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璜峪电磁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凝练了包括高性价比环氧树脂及其预浸料技术、耐高温特种膜研发等五项具体的攻关任务。下一步,将积极对接省科技厅,力争将部分攻关方向和任务纳入到2025年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申报指南中去。
主持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谢谢发布人。希望广大媒体朋友积极关注,广泛开展宣传报道。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