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落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擎,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卓海波,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学杰,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延青,市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健,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令银
参会媒体:市场星报|新安晚报|安徽经济报|安徽科技报|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宿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5年3月21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介绍《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关于贯彻落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宿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擎,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卓海波,宿州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学杰,宿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延青,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健,宿州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令银到会,向大家介绍《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今天到会的媒体有:市场星报、新安晚报、安徽经济报、安徽科技报、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宿州发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
首先,请张擎主任简要通报《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擎
张擎: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持续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深入落实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加快落实省政府印发实施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30条”政策举措,从市级层面进一步加强政策系统集成和效能释放,持续赋能经营主体、增强经济活力,推动和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真金白银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下面,我就《实施方案》主要内容进行简要通报。
《实施方案》包括7个方面21条政策举措,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开展科学技术项目攻关。支持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设立研发机构、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支持导入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产业化。
二是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增效。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量提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创新,推进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质量品牌提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三是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服务业企业提质扩容。支持现代物流和供应链发展,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冷链物流基地等示范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文旅消费品牌,开发一批特色旅游商品,支持扩大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四是加快商务经济扩容发展。支持流通主体做大做强,积极创建一批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等品牌。支持外贸稳中向好,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五是加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支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积极创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及示范园区。
六是加强质量强市建设。加强标准制定和标准创新。支持争取产品认证,培育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企业。
七是强化担保服务赋能。市财政根据相关政策对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行担保费补贴,补贴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同时,在《实施方案》附件中拿出具象化、实质性的35项惠企政策,明确每项政策举措的支持内容、条件明细和奖补金额,由市直主管部门按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的方式,及时兑现实施,形成市场经营主体可感可及的政策合力。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政策举措落地落实,协同提升惠企政策的整体效能。借此机会,也希望各家新闻媒体加强我市《实施方案》宣传解读,积极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凝聚共识,助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
主持人:感谢张擎主任的情况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您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也请记者朋友在提问时先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新安晚报记者:请问《若干政策举措》中,科技创新重点支持方向和具体举措有哪些?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卓海波
卓海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若干政策举措》惠企清单中,科技创新政策共13条,占比高达三分之一以上。重点支持方向包括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支持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导入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支持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活动等,为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提供政策支撑。
具体支持举措有:积极开展市级重大专项,建立健全“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制度,市财政支持资金最高500万元。支持设立研发机构、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对通过认定的实验室、创新联合体给予研发项目经费300万元、200万元支持。对首次认定和再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每年支持一批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分A、B、C三类给予 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股权支持。支持“科创飞地”建设,最高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市级顶尖孵化器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对获市绩效评价优秀的概念验证中心、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支持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产业化,按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到账额的10%给予补助,单项成果补助金额最高50万元。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当年技术服务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的科技服务企业,按年服务收入的1%奖励,最高15万元等。
市场星报记者:请问工业提质扩量增效政策有什么特点和取向?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学杰
刘学杰:一是通过企业技术改造设备购置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企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新入规企业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最重要支撑因素。通过对规上企业入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入规上,做大做强,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是鼓励、引导、培育中小企业走具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举措。支持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政策资金,既是助企纾困的具体举措,也是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有效助力。
四是通过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用结合、品牌培育等政策举措,引导扶持企业建立较为系统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撑企业在重点领域实现自主创新技术突破,形成创新基础设施与自主研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对企业获得省企业技术中心、省标准化示范企业、省级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企业、安徽工业精品等称号的企业奖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五是支持工业互联网、软件产业政策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的重要举措,反映市委市政府支持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信心决心。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支持政策,引导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安徽经济报记者: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请问宿州市在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有哪些支持政策?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延青
吕延青:今年以来,我们务实组织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全面摸排企业需求,加强宣传推介重点展会目录,动员更多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在稳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对欧盟市场开拓力度,努力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其他成员国等新兴市场,多元化“走出去”抢订单。
2025年,我们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外贸企业参加境外展会的,在展位、国际机票、人员等费用上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对企业申请国际产品认证、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境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的,给予资金支持;三是对企业获得“安徽出口品牌”的,给予资金支持。
安徽科技报记者:请问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对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质量提升有什么支持举措?
市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健
孙健: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质量提升,是市场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深入推进“464”行动,服务“5512”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助力企业质量提升。
在质量强企方面:一是支持企业质量提升。开展质量品牌梯度培育,加强品牌建设,对新获得中国、省、市各级政府质量奖的组织、个人给予奖励; 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等高端认证,对首次获得相关认证的企业给予奖励。 二是提升标准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组织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对成立国家级、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的组织,给予奖励;对主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省市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制订修订的企业和组织给予奖励。鼓励推动企业开展标准领跑者工作,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三是支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推动企业、组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鼓励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PCT国际专利。对新获中国、省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的企业,创建国家、省、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对首次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的企业给予资助。四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在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行业协会、专业市场等,设立一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经考核合格后给予一次性资助,支持专利权人维权,维权成功后按照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资助。
在质量强链方面:聚焦“5512”产业,完善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支持和引导链主企业,联合质量技术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开展质量技术攻关。
在质量强县方面:加强质量强县培育建设,指导各县区,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创新实践活动,探索质量发展特色模式和路径,提升质量强县建设水平。
拂晓报记者:请问在本次发布的《若干政策举措》中,对文化旅游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有哪些利好呢?
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令银
陈令银:结合文化和旅游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品牌创建工作,我局在参与政策制定时,聚焦“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支持扩大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提出了奖补政策,建议各文旅企事业单位,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文化产业类品牌创建。
政策中,将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安徽省文旅产业“三个十佳”等品牌给予5万元一次性补助。
相关品牌创建工作,可以咨询我局产业科0557-3688085
二是旅游产业类品牌创建。
政策中,将对:新评定的国家3A、4A景区,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工业旅游示范点、研学旅行(旅游)基地、旅游特色街区等,给予 20万元一次性补助,相关品牌创建工作,可以咨询我局资源开发科0557-3027229。
同时,政策中还将对: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的,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获评全国乙级旅游民宿(皖美金牌民宿)、全国丙级旅游民宿(皖美银牌民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一次性补助,具体可以咨询我局市场管理科0557—3048016。谢谢您的提问!
主持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刚才,几位领导围绕《实施方案》的相关政策举措与大家展开了互动交流,希望广大媒体朋友积极关注,广泛开展宣传报道。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