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婚俗改革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纵文华,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朱磊
参会媒体: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人民数字|中安在线|宿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5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介绍宿州市婚俗改革相关情况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出席宿州市婚俗改革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宿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纵文华,宿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朱磊,向大家介绍宿州市婚俗改革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今天到会的媒体有: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人民数字、中安在线、宿州发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
首先,请纵局长通报有关情况。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纵文华
纵文华: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市民政局向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全市民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今天的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市婚俗改革相关工作情况。
近年来,宿州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省、市委有关婚俗改革工作部署要求,以深入推动婚俗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促进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营造文明健康婚俗新风,现将宿州市婚俗改革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全市四县一区其中3个县区为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2023年1月底,萧县确认为安徽省第二批婚俗改革实验区,2024年砀山、埇桥确认为安徽省第三批婚俗改革实验区,灵璧、泗县也在积极申报新一批省级试点县区。各地主要围绕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积极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着力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持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4个方面组织开展,通过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成绩
(一)协力抓好婚姻辅导为爱护航。全市各县区以婚姻登记中心为主阵地,实现从“单纯婚姻登记”到“主动服务婚姻”的角色转变,引领正确婚姻家庭价值取向。通过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离婚冷静期调解服务,发放《婚俗改革倡议书》《民法典宣传册》等,让“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成为文明和谐新风尚。全市目前共设有婚姻家庭辅导室8个,其中县级以上5个,县级以下3个,建立了由律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师、调解员等专业资质人员和志愿者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辅导服务队伍,共有婚姻家庭辅导员48个。其中,砀山、埇桥两县区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婚姻家庭心理辅导工作,对婚姻家庭矛盾进行调解,为婚姻家庭纠纷、婚姻损害赔偿、妇女家暴案件、未成年人抚养权、抚养费等问题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师适时参与离婚调解工作,帮助化解婚姻家庭危机。近五年婚姻登记机关累计提供线上线下一对一辅导服务2414人次,其中婚前辅导服务人次1228人次,婚姻家庭关系辅导服务人次404人次,离婚调适服务人次782人次。与此同时,全市各县区民政部门通过联合其他部门组织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活动。近五年,全市开展婚姻家庭宣传活动110次,参与人数3830人。
(二)积极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当前社会以“简约而不简单、浪漫而不浪费”的新时代婚俗礼仪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文明健康婚俗风尚也正在加快形成。2024年全市共举行5场集体颁证,2场集体婚礼,其中萧县共举行2场集体颁证,1场集体交友活动,1场“5.20”集体婚礼;砀山举行“相约梨花海,情定今生缘”集体婚典。埇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设立了室内颁证大厅,在宿州大道绿洲生态园设有户外结婚颁证基地,为新人开展颁证服务;建立特邀颁证师颁证制度,现有婚姻登记员担任的颁证员2名,另邀请金婚夫妻和区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等5人担任特邀颁证师,开展常态化结婚颁证服务;2024年在“5.20”“七夕”等特殊日期邀请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金婚夫妻等为当事人开展集体颁证;利用5.21特殊时间节点开展集体婚礼服务,七夕举办两场青年婚恋交友活动,并常态化在三角洲公园开办区域婚恋角。
(三)注重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全市五个婚姻登记机关通过在办公场所悬挂宣传条幅,播放滚动显示屏,组织开展颁证活动等形式展示婚姻文化及优秀婚俗传统。引导广大青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树立正确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促进社会和谐。我市还通过红白理事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引导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如我市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 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完善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整治长效机制,引导群众践行简约适度婚丧习俗文明理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组织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节目,增加优秀婚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埇桥区举办以“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以小品、三句半、歌曲等方式进行展现,倡导文明婚俗、主张婚事新办,传承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四)着力传承良好家风家教。我市注重引导广大青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树立正确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促进社会和谐。在日常工作中,全市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能够扎实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家风、家教、家训文化。萧县“抵制高价彩礼 涵养文明和谐乡风案例”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编制的《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典型案例汇编》。同时,相关部门建立党员干部操办婚嫁事宜约束标准,健全鼓励引导和惩戒教育机制,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在推进婚姻移风易俗中的积极作用。各县区重视发挥社区引导教育作用,全市5个县区全部将推行婚事新办简办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细化群众操办婚嫁事宜引导性标准,积极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在推进婚姻移风易俗中积极作用。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婚俗改革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亿万群众婚姻家庭和谐幸福。下一步,宿州市各级民政部门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抓好婚俗改革工作。
一是加大婚俗法规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相关内容,发放“抵制高价彩礼,弘扬文明新风”倡议书,加强与宣传、妇联等部门沟通协作,深入基层为广大群众针对“婚姻家庭问题”“抵制高价彩礼”等专题进行宣传倡导,提升婚姻家庭责任感,增进家庭幸福。二是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倡新风承诺书”,通过媒体曝光、舆论监督、道德评议、典型选树等方法,把典型案例公开公示,形成激浊扬清的治理格局。三是切实扩大社会参与渠道。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扶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专业人才发挥作用。利用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移动互联网等搭建多层次、广覆盖、便捷化的婚前辅导服务平台,不断扩大婚姻家庭辅导覆盖面。
下一步,宿州市民政局将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深入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不断优化婚姻家庭服务水平,助力婚姻家庭关系和谐美满,让幸福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主持人:感谢纵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您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也请记者朋友在提问时先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记者:请问外地户口可以在宿州办理结婚登记吗?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朱磊
朱磊:可以。自2023年6月1日起,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满足群众群众异地办理婚姻登记需求,经民政部、省民政厅统一部署安排,在宿州市范围内开展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适用对象:当事人双方中有一方为安徽省常住户口或双方当事人均非安徽省常住户口但一方经常居住地在宿州市的内地居民。业务范围:双方中有一方为安徽省常住户口的,可以在宿州市任一县(市、区)婚姻登记机关(不包含涉外婚姻登记窗口)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双方当事人均非安徽省常住户口但一方经常居住地在宿州市的内地居民,可以在居住证发放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补领婚姻登记证、婚姻档案查询和涉外、华侨、涉港澳台居民婚姻登记等业务暂不实行“跨省通办”。跨区域办理离婚登记的,经过离婚冷静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到申请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证件要求:当事人选择在一方经常居住地办理结(离)婚登记的,除需提交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外,还应当提交一方当事人经常居住地的有效居住证。居住证过期的,应当在登记前到公安部门换发有效居住证。一方或双方户籍地在安徽省内的,无需提供居住证。
记者:宿州市在集体婚礼和户外颁证方面有哪些做法体现了宿州当地特色?
答:宿州市积极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积极推动“简约而不简单、浪漫而不浪费”的新时代婚俗礼仪,文明健康婚俗风尚正在加快形成。当地特色体现在一是砀山县每年结合“梨花节”,举行“相约梨花海,情定今生缘”的集体婚典;二是埇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设立了室内颁证大厅,并在宿州大道绿洲生态园设有户外结婚颁证基地,为新人开展颁证服务,利用 5.21 特殊时间节点开展集体婚礼服务;三是埇桥区还建立特邀颁证师颁证制度,现有婚姻登记员担任的颁证员2名,另邀请金婚夫妻和区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等5人担任特邀颁证师,开展常态化结婚颁证服务,在“5.20”“七夕”等特殊日期邀请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金婚夫妻等为当事人开展集体颁证服务。
主持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纵局长和朱科长的介绍和互动交流。希望广大媒体朋友积极关注,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宣传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报道。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