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政策宣贯暨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提升新闻发布会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时间:2024-12-06 19:26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政策宣贯暨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提升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亚利,市公交公司总经理关超

参会媒体: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人民数字|中安在线|宿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6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解读《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和介绍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提升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会图片

left right

发布会视频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政策宣贯暨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提升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亚利先生,请他向大家解读《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和介绍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提升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宿州市公交公司总经理关超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吕局长作介绍。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亚利

吕亚利:

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政策宣贯暨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提升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一、《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政策解读

城市公共交通是保障人民群众日常基本出行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民生保障,是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2024年10月17日,国务院李强总理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93号,颁布《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共6章55条。《条例》坚持城市公共交通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和定位,聚焦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重点围绕发展保障、运营服务、安全管理等方面,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基本制度。《条例》的出台,对于促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提供了法治保障。

《条例》秉承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突出城市公共交通公益属性和定位,兼具体系化和针对性,在制度设计上呈现诸多亮点。

一是明确优先发展导向。《条例》规定城市公共交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公益属性,鼓励、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作为机动化出行方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条例》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在支撑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压实发展主体责任。《条例》注重权责划分,进一步理顺并明确了政府应承担的管理权责和要求,明确了相关主体间的工作协同机制,明确了城市人民政府作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责任主体,应承担组织领导工作、落实发展保障措施、强化安全监督管理、统筹协调重大问题、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模式、依法确定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等重要职责。

三是强化行业发展保障。《条例》设立发展保障专章解决公交优先保障不足的突出问题,从规划调控、设施建设、用地保障、资金金融支持、票价调整机制、财政补贴补偿、优先通行等方面,明确了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一系列法规要求,为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法规依据。

四是推动服务提质增效。面对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出行需求,以及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难题,《条例》把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水平摆在突出位置,从明确运营服务标准、强化服务可靠性和效率、及时公开服务信息、便利优待特定群体等方面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持续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运营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多措并举增强城市公共交通竞争力和吸引力。

五是提升安全运营水平。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环境相对开放,安全运行既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需要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严格落实保障运营安全的主体责任。《条例》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保障运营安全的制度、经费、车辆、人员、应急等方面提出具体规定。同时,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协作共享,形成管理合力。

二、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提升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不断加大投入,优化线路布局,提升服务质量。2022年成功创建“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2023年荣获交通运输部“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主城区公交服务在2023年“安徽省服务行业居民满意度调查”中名列全省交通运输业第一,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公交服务品质提升活动,巩固“六进六提升”公交服务品牌成果,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环境。

(一)加大建设投入,夯实公交设施硬实力

公交都市创建以来,投入8.38亿元用于主城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公交运力持续扩充。已更新新增新能源公交车460辆,提高车辆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性,群众乘车舒适感和满意度拉满。二是站亭设施不断扩建。目前已建成候车亭616座,为候车乘客配备候车休息座椅,还能遮阳避雨。三是智慧信息有效赋能。积极推进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实现了公交车的实时定位、智能调度和电子站牌显示等功能,新建改建公交电子站牌142座(覆盖率达到20%),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智慧化公交信息服务。四是专用车道优先通行。在银河一路、人民路和淮河路等7条城市道路划设52.2公里公交专用车道,切实提高公交运行效率,保障乘客便捷出行。五是适老改造逐渐完备。新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2条,目前主城区已开通敬老爱老公交线路7条,配备低地板公交车,为专线公交车配备适老化配套设施。实施公交站点适老化改造,通过增设无障碍上下斜坡、盲道,主城区公交站台适老化率达到90%以上。

(二)优化线路通达,打造公交网络新布局

通过新增线路、延伸线路、加密班次等措施,优化调整城市公共交通线路,提高了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通达性,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一是全力拓展重点园区偏远地区公交车通达度。开通(延长)通往 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和第三人民医院等偏远地区的公交线路,提升公交线路的覆盖面。二是切实推动重点区域互联互通。2023年以来共对20条公交线路进行优化,把各园区与市中心、火车站等重要区域连接起来,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三是重点加密人口密集小区班车频次。对一些人口密集、老旧小区周边的公交线路加密了班次,缩短了乘客的候车时间。目前,我市主城区公交线路总数达到36条,线路总长度达到705公里,主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三)强化质量管理,提升公交品牌软服务

我们始终把提升服务质量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核心任务。一是严控服务质量。 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管理,规范运营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服务质量考核制度,从乘客满意度、准点率、投诉处理情况、车内设施完好率等多维度,对运营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考核问效。二是加强技能培训。 督促公交企业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教育,提升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公交企业定期组织职业技能素养培训,涵盖安全驾驶、文明服务、应急处置等多方面内容,切实提升了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今年以来宿州公交已组织服务提升培训 20 次,培训从业人员700 余人次。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公交驾驶员在安全驾驶方面更加谨慎,降低事故风险;在文明服务方面更加周到,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在应急处置方面更加从容,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强化服务意识。通过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标准,全面推行“双星”工程(星级管理、星级服务)服务标准提档升级通过强化培训、分级考核,确保“双星”服务标准、质量双提升。 同时组织开展“最美司机”“三十佳驾驶员”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车辆和驾驶员进行表彰奖励,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道德素养,促进公交品牌软服务的提升。

(四)推广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环保新时尚

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提高了新能源公交车的比例。目前,我市新能源公交车的比例已经达到96.3%,大大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做出了贡献。

一是组织开展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2024年9月16日组织企业开展公交出行宣传周启动仪式,通过设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读政策等方式,全力提升宣传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二是开展志愿者宣传活动。开展“绿色出行、公交优先”志愿者宣传活动,志愿者走进校园、社区、站台、园区,宣传绿色出行重要意义,引导群众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三是开展安全文明绿色出行活动。持续宣扬安全绿色出行风尚,培养公众文明交通习惯。在持续巩固文明礼让斑马线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志愿者开展“互敬斑马线,礼让每一天”活动,形成车让人,人让车的良性互动氛围,做好优质服务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共组织各类绿色出行宣传活动6次,参与人数达到3000余人次,通过开展广泛宣传,进一步向市民普及绿色出行的理念和好处,增强了市民的低碳环保和绿色出行意识。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我市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市民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优化服务,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成效,不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环境。

最后,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市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为推动我市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谢谢吕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欢迎大家举手提问,并在提问之前先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记者:请问2024年宿州公交在便民实事方面取得哪些显著成效?

市公交公司总经理关超

答:2024年,宿州公交在便民实事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数据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宿州专区上线,实现持第三代社保卡在市区及全国互通城市乘坐公共交通,特殊群体享受优惠乘车待遇。

二是优化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完成汴阳二路、皇藏路共6座公交站点适老化改造,打造2路、22路两条“爱老敬老”公交线路,完成车厢适老化功能改造。

三是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延时公交服务热线至晚10点;延伸公交线路至埇桥区循环经济园区、优化调整经开区化工园区公交线路始发站;优化调整55路“夜间公交”至快客站并延时服务。

四是拓展主城区公交车“视情停靠”。2024年在8条公交线路新增推行“视情停靠”,目前已有23条线路实行“视情停靠”,占比62.16%,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公交运行更高效,市民出行更舒适便捷。

五是实施公交IC卡充值优惠。执行主城区城市公交线路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现役军人免费乘坐政策,并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7次充值优惠活动,最高优惠达到30%。

六是关心关爱学生安全出行。在沿线途经学校设置“通学车站”15个,新增2个“护学岗”,新开通8路和18路2条通学公交线路。


记者:请问宿州公交在提升车辆准点率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宿州‌公交在提升车辆准点率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优化线路和发车间隔、加强调度和培训、使用智能系统和公示考核等。

一是优化线路规划。结合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变化,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减少迂回、重叠,避开拥堵路段,适时调整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二是强化智能调度。利用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车辆位置、速度等信息,根据路况和客流灵活调度,合理安排发车间隔。例如,在高峰时段增加发车班次,平峰时段适当减少,以适应客流变化保障准点运行。

三是加强驾驶员管理。对驾驶员严格培训和考核,提高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要求按规定线路和时间行驶。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驾驶员提高准点率。

四是强化车辆保障。做好公交车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车辆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减少因故障导致的晚点。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零部件。

五是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道路拥堵、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少对车辆运行影响。

通过这些措施,宿州公交不断提升车辆的准点率,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提升公交出行服务乘客满意度。


主持人:谢谢吕局长,谢谢关总经理,谢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参与。希望广大媒体朋友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引导人民群众共同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