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时间:2024-11-25 22:55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杰,市农业农村局改革发展科科长安琪

参会媒体: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人民数字|中安在线|宿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5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介绍宿州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

发布会图片

left right

发布会视频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杰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宿州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宿州市农业农村局改革发展科科长安琪女士。

下面,我们首先请孟局长作介绍。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杰

孟杰:

新闻界的朋友们,下午好!

下面,我代表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将宿州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情况向社会公众进行发布。

作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产区、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华东地区著名的“菜篮子”,我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紧盯长三角大市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已创建27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一、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一是生产标准化。在全省率先开展亩产3000斤“吨半田”行动,集成推广“吨半田”产能创建技术模式,提高耕地、整地、播种、田管、机收“五个质量”。目前,全市已建设省市县三级指挥田2个、精耕细作示范点8个。重点发展优质酥梨、小麦、大豆、山芋等标准化种植园和萧县白山羊、灵璧黄牛、淮北麻鸡等标准化养殖场。二是管控绿色化。推动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利用绿色种养循环项目,带动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建成高标准农田702.1万亩,推广土壤培肥改良技术、高效低风险农药、高效植保机械。2024年宿州市夏粮收获面积715.38万亩,占全省面积的16.58%,居全省第2;夏粮产量282.69万吨,占全省面积的16.07%,居全省第3。今年全市玉米收获面积503万亩,大豆收获212.6万亩。统防统治面积2720.87万亩次,现代植保机械10160台(套)。共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232个,其中粮食作物示范区201个、果树示范区18个、蔬菜示范区13个,示范区面积约77万亩。三是资源优质化。主攻“一颗梨、一头羊、一只鸡、一株菌、一碗粉”即砀山酥梨、萧县白山羊、埇桥符离集烧鸡、灵璧食用菌、泗县山芋5个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培育优质小麦、优质大豆、优质肉牛、未来食品4个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全要素绿色农产品产业体系。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省级99家,培育预制菜企业102家。

二、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擦亮优质农产品金字招牌。一是品种培优。打造的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集产业融合、产学研、育繁推、种管收销系统一体化,为科研单位和种企研发提供了互动平台。今年全市自主选育国审省审品种共计25个,其中小麦14个,大豆3个,玉米8个。二是品质提升。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管理,严控农兽药残留。将农产品质量追溯作为“三品一标”认证的必要条件,推动绿色、有机和地标农产品等全部纳入国家和省追溯平台,实行生产、加工、销售全程可追溯,落实农产品带标带码上市。三是品牌打造。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今年全市新增“皖美农品”品牌14个(其中,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品牌1个、产品品牌12个),累计41个,其中区域公用品牌4个、企业品牌5个、产品品牌32个。名特优新农产品登记34个,位列全省第二,新增8个产品。

三、以渠道畅通为关键,加强产销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培育电商主体。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为抓手,创新“品牌引领+数字赋能”农产品销售模式,推进“农业+文旅”产业发展模式,打造研学、旅游、康养、亲子游等旅游产品,开发生态采摘、民宿体验、休闲运动等特色项目。线上不断深入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龙头电商企业对接,依托邮政网点、电商企业、益农信息社等,建立健全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体系。1-9月份,全市网上零售额累计54.18亿元,同比增长30%。二是健全物流体系。以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为依托,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构建市、县、乡梯次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打造产地与销地衔接、运输与仓配一体、物流与产业融合的产业模式,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工程,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有序推动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预制菜产业园冷链集配中心建设项目。三是开展产品展销。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长三角地区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展示展销本地农产品。2024年4月30日—5月3日组织129家企业参加第二届宿州绿色农产品杭州展示展销会,现场推介萧县白山羊、埇桥符离集烧鸡、灵璧食用菌、泗县山芋等特色产业,现场总销售金额超668.3万元,集中签约和订单总额达17.92亿元。11月8-10日,组织1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2024杭州市消费帮扶金秋行动暨重点产区、重点城市专场对接展销活动,产品涵盖全市酥梨、白羊、烧鸡、山芋、小麦、大豆等多个集群及预制菜企业,现场销售15.2万元,签订订单5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协作分工,通过做大做精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主持人:谢谢孟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欢迎大家举手提问,并在提问之前先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记者:你好,截至目前宿州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请简要介绍一下。

答: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我市27家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实现一二三产总产值76.6亿元,同比增长6.1%;沪苏浙地区销售额34亿元,同比增长4.4%。前三季度全市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初级农产品和农业加工品销售额达到574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据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11月最新公布,认定的第四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我市共有7家;创建的第五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我市共有8家,超额完成全年创建目标。


记者:你好,请问宿州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取得成效有哪些举措?

答: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截至目前,我市“两品一标”有效认证主体276家,产品361个,其中绿色食品有效认证主体261家,产品335个,57个新增。砀山西瓜、埇桥区夹沟四季艾艾草制品入选全国第一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二是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和南京农业大学共建宿州研究院,选育大豆品种南农47、南农60;与江南大学签约共建“江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宿州分中心”,共梳理出436项科技成果。

三是加强农产品展示展销。先后在2024年4月、11月在杭州举办宿州高端绿色农产品杭州展示展销会;组织参加上海农展、浙江农业博览会、桐庐丰收节等会展活动,交流推介宿州特色优势农产品。

四是加强销售渠道建设。鼓励企业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开设长三角地区直营店,引领宿州市农业品牌进入阿里巴巴淘菜菜社区团购、盒马线上旗舰店等新型电商渠道。在杭州市民中心对口地区特色农品馆设立“宿州农特产品”专区,宿州农特产品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商城在杭州正式上线,支持宿州特色农产品上线浙江政采网供应链平台、网上农博平台等,推介引导杭州市民采购我市绿色优质农特产品,实现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


主持人:谢谢孟局长,谢谢安科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希望媒体朋友们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助力宿州市农业转型升级。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