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办实事 暖民心 宿州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

发布人: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体局局长,市教体局老有所学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于淼
参会媒体:新安晚报|市场星报|安徽法制报|人民数字|中安在线|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宿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2年6月28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介绍宿州市《老有所学行动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和工作推进情况
发布会图片
发布会视频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宿州市“办实事 暖民心 宿州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随着人口深度老龄化,老年人多元化学习需求日趋旺盛,改善民生和社区治理需求日渐紧迫,市委市政府将老有所学行动作为“暖民心”十大行动之一,出台《老有所学行动实施方案》。本场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体局局长,市教体局老有所学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于淼,向大家介绍我市《老有所学行动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和工作推进情况。今天到会的媒体有:新安晚报、市场星报、安徽法制报、人民数字、中安在线、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宿州发布。今天,我们也特别邀请了部分群众代表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感谢各位的到来。
首先,请局长介绍我市《老有所学行动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体局局长:
各位媒体朋友、市民代表,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老年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老有所学行动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及过程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安徽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测算,预计到2025年,全省常住老年人口将突破1431.1万,宿州市常住老年人口将突破100万。
为切实解决老年人多元化学习需求,提升我市老年教育供给能力,全力推进“老有所学”这一普惠面广、群众有感的民生实事,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教育体育局会同市财政、民政等部门研究制定了《老有所学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改建一批、扩容一批、新设一批、网办一批,统筹推进市、县(区)老年大学和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学校(学习点)建设,着力扩容增量,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方案》主要内容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安徽省确定老有所学的目标任务是到2025年新增学习人数290万人,占比达到30%以上。我市确定在2021年(24万人)的基础上,从2022年起每年新增2万人左右,至2025年底参加学习的老年人数达到32万人左右,其中线下30万人左右,线上2万人左右,占比达到30%以上。
二是聚焦工作举措。在完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立足社会现有各类存量资源,通过统筹构建老年教育办学体系、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创新老年教育发展机制、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加大在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示范学校、老年智慧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全面提升老年学校办学水平,推进我市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目前,市退教协已启动调研建立老年教育师资库。我局与民政部门协调联动,已在北关社区老年助餐点同步完成了老年学堂改建工作。下一步将向有条件的社区、学校、行政村推广,推动“养老院+老年学堂、敬老院+老年学堂、老年食堂+老年学堂”的建设。
三是落实支持政策。对改扩建的公办市、县(区)、乡、村四级老年学校,按财政供给渠道一次性分别给予相应的建设补助(标准为:30万元、20万元、10万元、3万元),其中,对脱贫县,省级财政分担补助标准的一半。县级以下公办老年学校,按200元╱人·年标准拨付人均保障经费。鼓励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老年教育发展基金,企业和个人对老年教育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享受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鼓励增设公益性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购买服务,到老年学校任职。支持建立老年教育服务志愿队伍。
三、下一步工作
1. 盘活各类资源,推动应设尽设,建成市、县、乡(镇)、村(居)四级老年学校,推进老有所学工作全覆盖。
2. 加强师资体系建设。组建和培养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建立一批老年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加快推进宿州电大更名为宿州开放大学、设立宿州老年开放大学,推进我市老年教育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
3. 加强与长三角、杭州的交流合作,打造宿州特色老年教育师资课程。
4. 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老年学校,做强老年智慧教育、远程教育,更好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
最后,借此机会,再次衷心感谢大家对全市老年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市教体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全市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市老年教育工作,共同营造关心支持老年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和群众代表就您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老年学校、老年学堂的师资力量是如何保障的?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体局局长:我们坚持能者为师,结合实际,正在积极建立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关于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依靠本地有专门特长志愿者服务队伍来解决,如我们有大量退休教师、退休卫生工作者、退休法律工作者、体育协会会员,还有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大中专院校师生志愿者等;二是依托国家、省、市、县建设的老年教育网络服务平台及课程资源,让老年朋友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地知名专家的授课;第三,市县都建立了老年大学,并建立相邻老年学校的支持与合作机制。下一步还将依托高校建立老年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并且从教学形式来说,我们采取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较好地保障和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要。
记者:听说我市在探索打造老年食堂+老年学堂模式,能不能简要介绍一下情况?
市教体局老有所学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于淼: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十项暖心工程行动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直接推动和关心支持下,我局协同民政局在埇桥区北关街道北关社区打造了一个社区老年学堂,占地面积约300平方,成为社区老人参加学习教育、参与全民阅读行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基本场所,建立了一套管理运行机制。不仅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还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卫生防病、健康教育、法律学习、智慧助老以及休闲养生、书法学习、棋类活动等教育服务项目。并将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不断丰富服务项目,定期举办读书、讲座、参观、游学、展演等喜闻乐见活动,努力让辖区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多方面教育服务,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健康快乐。我们将逐步向行政村、社区推广外,还努力向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老年食堂、养老院延伸,把老有所学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群众代表:我作为普通的老年人想去上,不知可符合条件?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体局局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安徽省老年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因此,服务对象重点为60周岁以上,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生活能够自理,对学习有需求的老年朋友。
群众代表:我们到老年学校、老年学堂能学习什么内容?
市教体局老有所学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于淼:老年学校、老年学堂的服务项目,一方面面向老年人群体要考虑学习需求情况,另一方面结合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来确定开展学习服务项目,虽然没有全日制中小学、大专院校那么正规,但会尽最大努力为老年人学习提供帮助,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根据这几年基层开展老年教育的情况,基本的服务项目有:卫生防病、健康养生、法律知识,书法、绘画、智慧助老等课程,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设有剪纸、音乐、舞蹈、护理知识、家政服务、中医中药知识、太极拳等学习课程。
主持人:感谢各位领导、群众代表、各位媒体朋友的发布、提问和解答。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宣传平台,对《老有所学行动实施方案》开展政策解读,做好宣传报道,提高我市老有所学行动各项内容举措的群众认知度,让老年朋友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