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水利局副局长仇索
参会媒体: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宿州发布|宿州发布网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4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水利局会议室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发布宿州市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情况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宿州市水利局副局长仇索到会,向大家介绍我市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宿州发布、宿州发布网。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的到来。
首先,请宿州市水利局副局长仇索介绍工作开展情况。
市水利局副局长仇索
仇索: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特别感谢媒体的朋友们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关心和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关注。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土壤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自然条件下,生成1厘米厚的土层平均需要120~400年的时间,而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层厚度均在1厘米以上。我国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市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情况。
一、我市水土流失基本情况
我市地处安徽省淮北平原东北部,属于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划中的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
根据安徽省2019年水土保持公报,2019年,宿州市水土流失面积为85.55km2,占总土地面积的0.87%。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66.76km2,中度水土流失面积9.32km2,强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9.47km2,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8.04%、10.89%、11.07%,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
近年来,经过一系列治理措施,我市水土流失面积连年减少。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较2018年减少6.01km2,降幅6.56%。2020年水土流失面积较2019年减少2.59km2,降幅3.03%。
二、我市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2018年,《宿州市水土保持规划(2017-2030年)》编制完成,经市政府批复同意,于2018年6月印发实施。水土保持规划是我市水土保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规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布局,到2030年,全市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7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比例下降到0.5%以下,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65万吨,基本建成与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4年来,市直各部门通力配合,协同推进规划的实施,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造林绿化、废弃矿山修复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措并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4.74km2。
二是落实“放管服”改革,推行区域评估。深入贯彻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水土保持“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全面完成省级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对开发区内生产建设项目实行“承诺制”管理,压减水土保持方案审批范围,优化审批管理程序,截止目前,共受理42项承诺制办件,提升了服务效能。
三是建立水土保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水土保持规划的实施,扎实做好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2020年7月,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我市水土保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20年12月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了年度全市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相关工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相关内容、开发区内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有关规定进行了交流,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水土保持工作机制。
四是严肃查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自2019年开始,按照水利部及省水利厅关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疑似违法违规项目查处工作要求,依托卫星遥感等信息化手段,对确定为违法违规的生产建设项目及时进行查处,2019年至今对对遥感监管281个违规项目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销号。启动水土保持信用监管,将4家企业列入水土保持“重点关注”名单,实施信用联合惩戒,让违法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五是加强业务培训,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世界水日”、“水法宣传月”和行风热线等多种形式,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每年邀请水土保持资深专家,对市县干部职工开展培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今年4月份,我局联合市委党校举行“水土保持国策宣传进党校”活动,市委党校县处级、乡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等120余人参加学习,经过宣传培训,强化了党校学员们对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和水土保持工作的了解,为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打下坚实基础。
三、近年来小流域治理工作成效
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就是以集水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的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根据流域特点使用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坡面上修水平梯田,造林、种草、沟道内建大小淤地坝,使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各尽其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可以使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能全面而有效地制止不同部位和不同形式的水土流失,同时可以充分有效地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减少地表径流。
围绕小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乡村振兴,“十三五”期间,我市实施了萧县官山清洁小流域及泗县赵沟小流域等2个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125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6平方公里。项目建设充分结合当地旅游、农业等产业发展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既保护了水土资源,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又提高了群众收入,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小,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目前,我市正大力推进埇桥区夹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计划按照“三沿、三边”战略布局,围绕夹沟镇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营造生态屏障,建设夹栏河沿岸生态廊道,打造美丽和谐新夹沟。目前初步设计已批复,经申报,项目现已列入省水利厅2022年项目库,按照计划,2022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km2。
“十四五”时期,全市水土保持工作将以提高水土保持率为目标,以推进水土流失减量降级为主线,以健全制度强化落实为核心,全面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绿色美好宿州。
最后,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线,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们多跟踪宣传报道,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有关工作情况,争取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主持人:谢谢仇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是记者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在提问时先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记者: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主要有3点:
1、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也叫水土保持耕作法;
2、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即水土保持造林措施及种草措施;
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山坡水土保持工程中有梯田、坡面蓄水工程(水窖、涝池)、山坡截流沟等,在山沟治理工程中有谷坊、拦沙坝、沟道蓄水工程及山洪、泥石流排导工程等。
记者:2021年水土保持重点工作有哪些?
答:一是完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0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条。
二是严格方案审批。加强与发改、自然资源、经信、交通、住建等部门联系,及时掌握生产建设项目立项情况,实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应批尽批。
三是持续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强化水土保持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通过书面检查、现场检查和“互联网+监管”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在建项目跟踪检查、竣工项目验收核查。
四是加大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依法依规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信用惩戒和执法查处。发挥信用监管的威慑力,对生产建设、方案编制、监测、施工等参建各方的违法违规问题,列入水土保持“重点关注”或“黑名单”,实施信用惩戒。
五是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围绕水土保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主题,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水土保持宣传,增强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为水土保持强监管提供舆论支持。加强水土保持业务培训,聘请水土保持专家、学者解读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以及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的工作要点和执法程序等,提高从业人员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
主持人:谢谢各位记者的提问,感谢仇局长的情况介绍和互动交流。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